線上看展也能直播「帶貨」「雲觀展」激活博物館運營新思路

2020-12-09 中國江蘇網

蘇州博物館唐寅泡花茶

故宮

疫情波及各行各業,卻也讓借力網際網路的「雲文化」迅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春節期間,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全國各大博物館一度閉館,但其後推出的2000餘項豐富多樣的線上展覽,架起了大眾和博物館之間的橋梁,實現了身臨其境的觀賞效果。如今,隨著各大博物館的重新開放,疫情中火爆的「雲觀展」能否延續?如何將線上流量「導流」至線下?博物館行業面臨新一輪的發展和變革,其間的問題值得業內人士思考。

從線下到線上,疫情催生博物館直播熱

一下雪,故宮就成了紫禁城;一開花,故宮便美成了御花園。春風輕拂,花枝搖曳,故宮裡的杏花、海棠、梨花配著紅牆黃瓦的宮殿,美得令人心醉。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故宮博物院暫時無法向公眾開放。

「師傅,麻煩開個門!」4月5日上午十點,伴隨著兩位故宮講解員的喊門聲,故宮午門緩緩開啟,閉館了70多天的故宮在萬眾期待中開啟了2020年首場網絡直播。「這個流程叫啟門,午門是紫禁城四座大門中體量最大的一座,門板也非常厚重,所以啟門的工作既要求體力,也要求技術。」兩位講解員邊走邊向觀眾細緻講解故宮建築特點及歷史典故。這場持續了兩個小時的雲直播,吸引了全國網友圍觀,僅央視新聞的抖音在線觀看人數就超過1億。

開啟雲遊模式的,並非只有故宮博物院一家。2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布指導意見,鼓勵各個文博場館「繼續利用數字資源,通過網上展覽、在線教育、網絡公開課等方式,不斷豐富完善展示內容,提供優質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之後,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在內的30多家國內著名博物館紛紛在抖音、淘寶、騰訊、快手等網絡平臺舉辦了直播活動。僅從淘寶直播推出的「雲春遊」來看,該項目累計吸引了近千萬人次在線參觀,相當於法國羅浮宮一年的客流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看展」火爆的主要原因是疫情之下絕大多數藏品無法進行實展,實展後也無法回看。而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也曾透露,故宮實際展出的藏品僅佔全部藏品不足1%。「不是沒有家底,也不是不展示,是苦於沒有足夠的空間和條件來展示寶貝。」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這對於故宮博物院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文博愛好者劉璐帶著女兒看完故宮直播後,內心感到非常滿足,「以前遊覽故宮,都是人山人海,匆匆而過,這次直播給我們提供了更為便利和多元化的體驗,讓我們對故宮有了一次深度了解。」

從文物到文創,雲上直播開啟「帶貨」模式

「這支筆是狼毫,請問狼毫是什麼動物的毛?」「柳公權當時號稱全中國最怕別人死的人,他怕別人死是因為當時人死了都要請他去寫墓碑。」自2月23日首開直播以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講解員白雪松以幽默生動的脫口秀方式在網絡意外走紅,也讓西安碑林博物館深入人心,引得網友紛紛表示要去「打卡」。

博物館講解員變成了網紅主播,並直接帶動了博物館文創商品的熱銷。第一場直播前,淘寶上開了大半年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官方店鋪」關注人數僅399。而經過兩個星期四場直播,西安碑林博物館網店粉絲數已突破兩萬,店鋪裡相關拓片、字帖等商品銷量大增。白雪松在直播時也在不停和網友溝通,詳細介紹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他說:「博物館文創受追捧的原因是內容豐富、故事多,未來我們會根據大家的需求來設計文創產品。」

蘇州博物館舉辦的兩場直播,也設有「帶貨」環節,文創產品負責人蔣菡親自上陣,詳細講述每一款產品背後的文物歷史:「『唐寅泡』茶包的造型對應了唐寅的哪句詩?」「青瓷蓮花杯為什麼設計款和原件秘色瓷蓮花碗有區別?」直播中的主播們在「解密」的同時,也讓網友感嘆文創產品背後的巧妙構思,「這兩場直播下來,我們線上銷售額達到了七八萬元。」蔣菡說道,「線上的直播,讓網友們更加了解文創產品材質、設計理念,深層次地理解了文物和文創的關係。」

一邊聽講解欣賞文物和藝術品,一邊下單買文創產品,已然成為了眾多網友熱衷的看展模式。3月26日,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全球7所頂級博物館在拼多多開啟直播,共上線銷售了近千件文創產品。拼多多文創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文創產品在拼多多上的銷售額佔比越來越高,銷售額同比增加233%,「一個直播間湧入的人數,可能是博物館一年的人流量。疫情讓博物館推出線上直播『帶貨』的方式,既鼓勵了文創設計師,也增加了博物館多元收入,有利於整個文創行業的復甦,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文創產業新的銷售模式。」

從現在到未來,「網際網路+」讓博物館大有可為

疫情期間催生的「雲展覽」,更讓人們看到了文博產業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事實上,這並非是博物館行業的首次觸網,早在2018年,全國多家博物館就曾與抖音進行合作,藉助短視頻方式,讓中國傳統文化和博物館開口發聲,獲得了大眾追捧。近年來,全國各大博物館也一直將數位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而此次疫情更是為博物館的數位化建設按下了快進鍵,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趨勢。

南京博物院在疫情期間已舉辦過兩場雲遊博物館活動,點擊量超過155萬人次,「觀賞文物,肯定是在實地場館裡更為直接,但如果想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線上展覽在便捷性、體驗感等方面擁有明顯優勢。」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認為,疫情之後「雲觀展」將持續走紅,成為日常觀展的一種補充方式。

「線上直播擴大了博物館的接待能力,可以展示以前沒有開放的區域和少有展出的珍貴文物,為大家提供更詳細、更深入的講解。」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俞峰表示,「今後人們可以通過直播,先對某個博物館進行一定的了解,然後再開啟一次實地參觀的行程。」

蘇州博物館副館長程義從平臺反饋中看到,此次線上觀展的觀眾大部分是90後,「直播讓年輕人對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們看到了線上直播的重要性。未來蘇州博物館會順應觀眾需求,將直播固定化、常規化。」程義認為,線上直播不僅給公眾提供了「解鎖」博物館的新方式,也為文物數位化平臺搭建提供了新思路。「多渠道地宣傳博物館裡的文物,是博物館作為公共教育的使命之一。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只要能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人們對文物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就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報記者 王 慧

相關焦點

  • 濰坊青州市:線上看展,直播「帶貨」體驗更獨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12月5日晚上,濰坊青州市博物館對「一鑿一磨皆菩提」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進行網上直播,為大家呈現一場精彩的直播盛宴,足不出戶就可欣賞精美造像,了解歷史。
  • 雲觀展 開啟博物館奇妙漫遊模式
    今年疫情發生以後,各大博物館推出種類繁多的「雲上博物館」項目,既有常規的線上基本陳列展,也有專門策劃的金牌講解員「雲遊」直播;既有針對文物愛好者的線上文物賞析專題,也有針對「剁手黨」的博物館文創「直播帶貨」。就連三星堆博物館的新展開幕式,也直接搬到網上。如今,新技術的植入+網際網路思維,在「雲端上的博物館」漫遊,越來越精彩。
  • 廣州各美術館及多家博物館推出線上「看展」
    廣州各美術館積極行動,推出了線上虛擬展廳,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360度觀展。  同時,廣東省文廣旅廳等聯合打造的網上看展小程序「博物官」已上線博物館約100家,新鮮熱辣的展覽實現了網上看展。  看展不打烊!
  • 只知道雲觀展?數字時代,博物館這樣吸睛
    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許多博物館仍處於閉館狀態,但人們仍可通過雲觀展的方式縱覽各類藝術作品博物館數位化建設也因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數位化、三維建模、移動互聯、雲計算等各類新技術在博物館領域的應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已呈現出了智慧新面貌。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逛博物館這件事都變得越發有趣起來。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市民觀展意願強烈第一財經記者走訪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發現,目前,各個機構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採用線上實名制預約觀展,入館處乃至各個展廳處均設有體溫檢測,觀眾需全程佩戴口罩,以1.5米的間隔距離排隊購票入場,各個展館根據規模限定每日觀展人數。3月13日恢復對外開放的上海博物館每日分時段預約,單日限額為2000人。
  • 六大館長變網紅 直播帶貨秒賣光——博物館日多館聯合 好看又好玩
    ,近距離觀賞文物,線上線下共度、共享這個特殊的國際博物館日。青島目前有104家博物館,市博物館聯合了島城30多家博物館,借博物館日之機,為島城市民端上了80多道大菜!「青島博物館城建設館藏品展」、「青島博物館城建設文創精品展」同時上線,全面展示我市「博物館城」的建設成果。
  • 線上漫博會新嘗試:讓虛擬動漫角色直播帶貨
    虛擬動漫角色也能直播帶貨?答案不僅是肯定的,而且這種形式正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6月7日,在東莞靈獅小鎮舉辦的線上漫博會寵粉節上,一隻「二次元貓」走進直播間,與人氣主播頻頻互動,用親民、時尚的網絡語言介紹各種潮流好物,讓年輕人直呼被圈粉。
  • 市長直播帶貨飛劍鈦杯 踐行區域經濟發展新思路
    近日,浙江金華市舉行的「浙中雲購物節」啟動儀式,此次以推動金華各縣市特色產業復市復消為目的的活動,專門設立「縣長來了」直播環節,以其切實的行動促動了復工復產復市復消的步伐。搭乘當下直播經濟的風口和紅利,如此大型的、由政務負責人進行直播的環節,或將成為受疫情影響之後振奮國內市場、擴大內需空間、釋放消費潛力、發展區域經濟的新思路。
  • 天津人,躺在床上也能逛博物館?只要動動手指戳這裡
    每一幅壁畫也能無限放大,仿佛比線下觀看的體驗還要好。 也堅持「閉館不打烊」,紛紛推出雲展覽 為大家送上豐盛的文化套餐 05 天津博物館 此次因疫情閉館期間,天津博物館的「線上博物館」依然開放,推出了17個展覽的在線觀看,包括【長期陳列】、【目前正在舉辦的特展】、【往期特展回顧
  • 圖文博主也能玩轉直播帶貨?雪梨3億帶貨背後的爆款邏輯
    但大家要知道,這樣量級的明星是沒有時間規律化直播帶貨的,真正「走下神壇」帶貨的明星絕大多數並不具備流量屬性。全網預熱,營銷手段靈活雪梨的全網營銷能力也特別強,雖然並不像羅永浩之於抖音、劉濤之於聚划算、張雨綺之於快手那樣有大平臺做後盾,但她憑藉多年紅人營銷的經驗累積,在各平臺、線上線下的聯動上做的非常有套路
  • 從羅永浩跨足直播帶貨,探索體育帶貨之道
    然而今年的疫情進一加速了網紅帶貨的進階速度,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步市場傳統運營模式,線下行業布局線上的時間,已在疫情的影響下提前了。「直播+電商」又是線上變現的重要方法。一直以網紅、公知、企業家多元化身份出現的羅永浩,在直播界的潛力有多大?如果羅永浩有成功的可能性,那麼體育企業是不是也能在直播中尋找新的變現方式?體育帶貨該怎麼帶?這個話題值得一聊。- 01 -體育帶貨行不行?不光是羅永浩,其實疫情發展至今,大多數行業都跨界涉足了直播。
  • OTA平臺掀大佬直播帶貨風潮,線上消費與線下體驗平衡問題待解
    近日,受疫情影響,在線旅遊業掀起了一股大佬直播帶貨風潮,包括攜程梁建章、去哪兒網陳剛、同程集團吳志祥在內的OTA平臺boss紛紛走進直播間帶貨,以此提振旅遊市場的信心。此外,有OTA啟動了「雲遊」的模式,同樣以「旅遊+直播」的模式,達到與用戶互動的目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旅遊業的回暖。
  • 2020杭州網紅電商直播帶貨展暨電商產業展
    原標題:2020杭州網紅電商直播帶貨展暨電商產業展2020年杭州直播電商及網紅產品博覽會時間:2020年7月29-31地址: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奔競大道353號)主辦單位:杭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杭州市電子商務促進會上海吉炎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 如何玩轉直播帶貨?亞洲最大玩具展論壇分享新零售實用乾貨
    論壇於10月21日在2020年CTE中國玩具展與CKE中國嬰童展期間,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3館F48展位論壇專區舉辦,本次論壇以「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母嬰行業如何破局」「直播帶貨如何與母嬰行業共生共融」為主題,分為嘉賓主題分享、圓桌論壇等環節。
  • 線上線下生意兩重天 直播帶貨會曇花一現嗎
    「從來沒想過,家居建材也能線上直播」——疫情之下,各行各業湧入直播間2月29日下午,紅星美凱龍長沙嶽麓商場東鵬瓷磚門店,負責人陳介正在直播介紹瓷磚。「這是我們家居商場第一次逛店直播。」荊晶對直播效果比較滿意。她打開微信,記者看到,上百名觀眾掃描了直播群二維碼,群裡已經有意向客戶在諮詢直播的商品了。東鵬瓷磚的門店負責人陳介也是開店直播的商家之一,每講完一個商品,都要緊張地擦擦汗,好不容易結束了,他感慨道:「從來沒想過,家居建材也能線上直播。」
  • 福州各級博物館開展線上「雲逛展」 市民在家賞館藏
    福州新聞網4月13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賴志昌)「在家也能逛博物館,真方便!」最近,手機線上「雲遊博物館」帶給了市民劉先生宅家看世界的生活新體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各級博物館紛紛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直播間等平臺,在線開啟「雲展覽」「雲看展」「網上博物館」等「雲遊」模式,讓廣大受眾足不出戶便能暢享文化大餐。當下,博物館數位化進程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互補,逐漸成為未來趨勢。
  • 呂建德3D全景藝術館上線 實現身臨其境雲觀展
    呂建德3D全景藝術館是面對5G時代的到來,以最新的傳媒技術優勢為支點推出的書畫家藝術展的全新呈現方式,將最新的3D場景技術應用於藝術館建設中,將書法家呂建德先生多年來創作的經典作品以立體的空間方式呈現給廣大藝術愛好者,改變傳統藝術展覽館的體現方式,以及觀眾的觀展模式。
  • 「線下引流,線上購買」 川貨電商節德陽分會場創新「帶貨」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羅江花生、八寶油糕、愛媛果凍橙、德陽松花皮蛋、中江掛麵、綿竹米粉、什邡板鴨……12月5日,以「萬商雲川·邀您嗨購」為主題的「2020川貨電商節德陽分會場」啟動儀式在德陽文廟廣場舉行。
  • 2020藍鯨視界 | 彩電銷售渠道迎變革:線上佔比約60%,向直播帶貨...
    其中,線上銷售渠道佔比一度超過60%成為主導;雖疫情逐漸穩定,但因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已悄然改變,線下門店的生存空間依舊不容樂觀。同時,直播帶貨成為今年的關鍵詞,這一潮流也蔓延至彩電圈,廠商紛紛開啟總裁直播、明星加盟等模式,以直播的方式將自家產品展示給消費者以達到銷售目的。此外,記者注意到,很多彩電廠商開始發力下沉市場,並通過C2M定製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 線上直播帶貨線下展示銷售
    僑之匯跨境商品體驗館除了在線下開設食品、文創、日化等多品類展示區外,還將配套微視頻、微商城、直播帶貨等線上展示平臺。市民只需到僑之匯跨境商品體驗館或關注「僑之匯」公眾號,就可以購買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的進口好貨以及僑鄉特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