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4M
近日,一則直播界的消息轟動了體育圈。羅永浩在微博上正式宣布進軍電商直播領域。據悉,羅永浩與抖音達成合作,不久後正式官宣,除流量扶持外,合作涉及金額為6000萬元,羅永浩將很快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首秀」。
作為網際網路剛剛興起時的「初代網紅」,早在2005年,羅永浩就已經網際網路上大火,與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後舍男孩齊名,但如今這些名字早已消弭,而羅永浩依然活躍在大眾視線之中。不管羅永浩經歷了什麼,但「網紅」這個角色在當下已經今非昔比,他們有了更多更直接也更誘人的變現方式:帶貨。
據媒體報導,李佳琦、薇婭、辛有志、李子柒等頭部帶貨主播,月收入都能達到千萬級別,年收入過億甚至數億元。僅僅去年雙11期間,薇婭所帶動的銷售額近30億元,李佳琦也有超過10億元銷售額的戰績。相比早已成名的頭部帶貨主播,羅賣賣多年的創業經驗,豐富人脈與渠道資源以及極強的控場能力,都是他可以在網紅經濟分一杯羹的優勢所在。
然而今年的疫情進一加速了網紅帶貨的進階速度,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步市場傳統運營模式,線下行業布局線上的時間,已在疫情的影響下提前了。「直播+電商」又是線上變現的重要方法。
一直以網紅、公知、企業家多元化身份出現的羅永浩,在直播界的潛力有多大?如果羅永浩有成功的可能性,那麼體育企業是不是也能在直播中尋找新的變現方式?體育帶貨該怎麼帶?這個話題值得一聊。
- 01 -
體育帶貨行不行?
不光是羅永浩,其實疫情發展至今,大多數行業都跨界涉足了直播。體育行業雖有其特殊性,平常大多數的業務都在線下開展。但疫情中,線下業務暫停,不少體育公司積極開拓線上第二戰場,成效斐然。
體育直播電商早已不是新聞,2019年3月,蘇寧易購就作為電商平臺介入了體育直播。2019年3月正值中超新賽季,蘇寧易購在開賽前就聯合了PP體育推出了新賽季的中超聯名會員,間接獲得了中超的轉播權,開啟了國內通過體育賽事獲客的新生意。
據蘇寧易購提供的大數據分析,年輕一代的體育用戶更喜愛新潮用品,對有品質生活有強烈追求,對進口商品特別是數碼產品有強烈購買意願。而隨著這批人逐漸從電視端轉移到移動端,體育行業獲客方式和變現模式發生改變是種必然。
雖然疫情停止了體育賽事,但並不影響電商平臺在體育圈的發展。目前從各大視頻平臺的健身直播,到各種體育公司的體育直播課程,體育行業的線上直播已吸引了一大批線上流量,利用電商平臺,將流量變現是遲早的事。
- 02 -
國內體育帶貨痛點
在流媒體、新媒體時代,國內體育帶貨的痛點目前有三個:固化性強,重視度低和針對性差。固化性強指的是群眾消費觀念,固化體現在一個是項目選擇的固化,一個是人群的固化,這也使得體育帶貨的消費範圍縮小,消費群體的基數也不如其他行業。
而重視度低的問題是老生常談,O2O模式的線下場地得不到保證,免費場地的缺乏,體育教育的弊病等問題,也是阻礙體育帶貨廣泛化的重要途徑。
針對性差的問題在近些年施策有方,針對中國大眾喜愛的體育項目重點宣傳,取得了較為良好的傳播效果,也讓一些小眾但適合國人的體育項目得到了重視,從而帶動了國內體育商業化的發展。
- 03 -
探索體育帶貨之道
體育帶貨主要是將體育這個名詞擬人化,指通過播放體育賽事,體育節目,體育綜藝等形式的相關媒體,藉助宣傳、播報、軟廣、新媒體技術等手段,對廣大體育觀眾、受眾形成帶貨效應的過程。
在現世的體育帶貨版圖當中,筆者主要將其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以體育賽事為引導條件的賽事帶貨,而另一類則是以非體育賽事為先導條件的非賽事帶貨。接下來,我們就分兩類介紹一下當世體育帶貨是如何展開的。
體育賽事類帶貨
在賽事帶貨這一品類當中,主要包括商業品牌贊助、球隊自營和賽事周邊產品所引發的「帶貨」現象。
對於賽事帶貨來說,最為傳統的帶貨方式就可謂是球隊的自營品牌所產生的商業效益。比如我們拿百年英超俱樂部曼聯的2019年財務報表來舉例,在曼聯俱樂部2019年2.75億英鎊的收入當中,零售、商品和授權產品的收入為1.021億英鎊。這佔據了幾乎總收入50%的「帶貨」額度,90%都貢獻自曼聯全球超過3.5億的球迷。可以說,曼聯俱樂部不僅是一個英超體育賽事的標籤,也是體育「帶貨」市場當中的金字招牌。
2019年曼聯財務報表
傳統俱樂部會利用賽事影響力為自身帶貨,而在體育賽事「帶貨」這方面做的更加「極端」的是一家飲料廠商——紅牛。作為一家大型企業,他們在體育贊助上的投入很大。根據福布斯稍早一些的報導,紅牛在全世界支持了600名運動員,其中在美國120名,涉足160種不同的運動,在營銷上的投入佔其收入的大約三分之一。
在紅牛的體育帶貨版圖當中,他們的商業衝擊力就真如一頭奔馳的公牛一般一騎絕塵。紅牛集團旗下收購的體育項目數不勝數,包括F1賽車翹楚英菲尼迪紅牛、目前德甲聯賽領頭羊萊比錫紅牛、奧地利冰球聯賽冠軍薩爾茨堡紅牛等多家大型俱樂部。
紅牛是體育「帶貨」的絕頂高手
由此,紅牛品牌在世界體育範圍內的曝光度大為提升,除了體育商品產生的巨大效益外,紅牛品牌通過曝光對其旗下產品的銷售產生了巨大的帶貨效應。據統計,只是從紅牛F1車隊那裡獲得的曝光所折合的價值,就抵掉了紅牛在車隊上一年的投入,要知道這投入的資本為超過每年1億美元。對於紅牛來說,在體育「帶貨」這門生意中,他們不僅打造出了體育俱樂部,還為體育帶貨「紅人」提供了大展拳腳的舞臺,可謂通讀和熟練掌握體育「帶貨」生意經的絕世高手。
利用商業品牌贊助,借力而行的「帶貨」在體育圈並不少見。在帶貨的版圖中,能讓品牌迅速擴張、增強影響力的或許只有體育二字。
阿聯航空成為多家俱樂部的贊助商
自21世紀初阿聯航空投身於體育贊助行業以來,這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中東航空公司,依靠體育帶來的巨大影響力,成長為世界上最出色的航空公司之一;甚至在歐冠賽場上,多家媒體將巴黎聖日耳曼和皇家馬德裡的比賽稱之為「阿聯航空德比」,這充分體現了商業贊助在現世對體育比賽的巨大影響力,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促成贊助方的成功營銷。
討論比賽當中所顯現的巨額資本或許顯得小題大做,但觀賽者和體育賽事之間由轉播畫面所帶來的「帶貨」效應不容小覷。
足彩也是一種體育娛樂
除了傳統的轉播和新媒體轉播當中的廣告放送、解說員口播硬廣之外,一種與博彩行業息息相關的新型轉播模式成為了球迷,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體育彩民更關注的模式。在大量的網際網路體育轉播平臺當中,賽事的精彩程度不再是關注的重中之重,一種藉助說盤口說大小球的體彩結合解說的模式,在章魚、龍珠等平臺上悄然流行著;通過比賽解說來引導彩民購球,這種模式像極了淘寶主播在直播間售賣商品,只是,這次的平臺換成了體育平臺,而帶貨的內容則變成了博彩。也許在未來,這種模式下的體育直播也會成為一種新型趨勢,隨人們觀賽觀念的轉變而逐漸鋪開。
非體育賽事類帶貨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非賽事轉播領域,帶貨的模式主要為體育相關的泛娛樂媒體帶貨、體育明星場下帶貨和體育遊戲帶貨。
在體育圈當中,場下最強的帶貨機器無疑是體育明星,他們所產生的強大帶貨能力甚至超越娛樂明星。比如,葡萄牙超人氣球星C羅,在他加盟新東家尤文圖斯後,在一年之內尤文的球衣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件,這給他們帶來了1.7億歐的收入,而在C羅的INS帳戶當中,C羅每年能通過商業回報賺到4780萬歐元,這甚至超越了他在尤文的年薪。
體育明星是絕對的「帶貨之王」
C羅、梅西、科比、喬丹、貝克漢姆……這群生為體育,卻帶有濃重現代商業標籤的運動員,是當今世界最具商業帶貨性和回報性的「帶貨」王牌。
體育明星個人形象在商業模式當中的回報體現在多方面,藉助體育明星形象所打造的體育電競遊戲也是體育帶貨界的新貴。在FIFA、NBA2019、實況足球等一系列遊戲的營銷版圖當中,利用真實貨幣購買虛擬貨幣是最傳統的帶貨模式,而其對於體育賽事的引流也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不少從遊戲走向臺前的解說員便是如此,而在此基礎上,發展電競,讓其為現實體育的發展和「帶貨」引流也是下一步體育帶貨的重要課題。
回到體育相關的泛娛樂媒體帶貨當中,體育泛娛樂媒體帶貨較為廣泛,其中便包括了體育紀錄片、體育綜藝、體育節目帶貨、直播帶貨等。這其中就包括Netflix的紀錄片《極速求生》帶動的賽車產業發展,也讓一些被人們淡忘的品牌重回視野;天下足球紀錄片當中對巴黎聖日耳曼等俱樂部等專題紀錄也讓更多球迷認識,並參與球票、季票的購買。
體育綜藝IP也能帶貨
而這其中最為新穎的,便是體育節目和綜藝體育明星所產生的帶貨效果。比如在體育綜藝《這就是灌籃》當中,天貓便利用籃球少年的熱度和灌籃IP打動消費者,以灌籃的血統銷售了大量籃球球衣、球鞋等熱銷產品,成功實現了從體育綜藝到體育帶貨的轉型,也為未來體育綜藝當中的帶貨開了個好頭。
疫情使各行各業大批企業備受打擊的同時,促長了直播行業的顛覆式發展。預計2021年直播行業總規模破萬億(主要是淘寶直播、抖音和快手)。成立4年半的淘寶直播,2019年帶來了10%總佔比的收入(2500+億GMV)。
成功衛冕UFC(全球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格鬥職業賽事)金腰帶的張偉麗,因為美國的疫情,暫時留在了拉斯維加斯。正是在此期間,張偉麗進行了一場連線直播,不過這次不是央視記者的連線了,也不是電視連線了。連線的另一端是一個素人網紅主播(美國華僑、千萬粉絲級別、大表姐「碎嘴徐美達」),張偉麗的這場直播據說,在線觀看人數40萬,僅粉絲刷禮物就達13萬人民幣,與平臺對半分後可收入7萬。
異軍突起的直播行業具備帶貨能力的文體明星將更加吸引品牌商的青睞。大變革下,體育媒體和體育營銷產業應與時俱進,勇於探索,要麼去衝浪,要麼拍在沙灘上。
結 語
儘管傳統體育行業仍會按步照班的前行,所有賽事、運動員、賽事組織的運行不會因為疫情耽誤太久。但在浪潮之下,你不進則退,羅永浩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了新思路,大時代面前,每個人都擁有許多未知潛能,如何挖掘,既要努力,也看選擇。希望越來越多體育界的老羅湧現,為體育界帶來更多的李佳琦和薇婭,也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探一探更有前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