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安妮寶貝《清醒紀》,這本書第一次發表於前。
當我讀第一次的時候,我還在讀初中,現在已經是過去十年了。
我不知道為了什麼目的,重讀這本書,我想是為了重溫那份酷。
是的,很酷,她的作品很酷,在的文學作品中很難見到。在我的腦海裡根本不存在。
重溫有其自身的優勢,當你年紀大了,有了經驗,自然會對前面的話有更好的理解。
1、結果她並不孤單
我以前認為安妮寶貝是個非常孤獨的人,她不與人交往,每天過著自己的生活,因為她那些孤獨的句子,我誤認為她和我一樣孤獨。
「孤獨和年齡沒有關係。只要你活著,就會是孤獨。」
我錯了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世界,在地下室來來往往附近租酒吧的男男女女忙得不可開交,中午吃了些精緻簡單的飯菜,忙得用什麼與眾不同包,穿什麼印花衣服。
她如此熱愛生活,以至於能夠如此細緻地觀察生活。
我的年齡可能和她寫這本書時的差不多相同,但我不像她那樣熱愛生活,至少連路邊一隻貓不會停下來看看。
想到這裡,我不禁感到失落和羞愧。
2、愛的本質,她說了很久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只看到
抱怨和絕對不離不棄。
當你陷入愛河時,你不知道如何富有同情心。除了需求或需求。你為什麼不再愛我。好像愛是一切嘗試的終點。
一、 讀第一次和讀《清醒紀》的人,也經歷了所謂愛情的「血肉橫飛」。
我會一遍又一遍地撥同一個號碼,在傾盆大雨下的公共電話亭裡一遍又一遍地聽同一個彩鈴,直到歌曲結束,電話裡沒有聲音。
神經病,他不愛我,我更喜歡不甘心。他不愛我,但我要他愛我。
任性,霸道,可憐。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的彩鈴,是南拳媽媽的《你不像她》,直到現在,我還沒有機會問他這首歌是為誰準備的。
愛卻不能,總有一天,自我折磨到萬箭穿心,學會說不值得。
或者,他的彩鈴的基本意思是我想得太多了。
或者,每個人年輕的愛情都是宿命的,難免會傷害自己一次。至少一次。
看了之後,我發現她說了別的話
「一定不能想要在對方身上獲取你所缺失的東西。不管是物質還是感情。原諒對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麼能夠去奢求他的保護及成全。即使你需要一個偶像。但那一定不會是你的愛人。不要希望胡想拯救。」
阿嬌離婚了,當她和賴弘國去參加《吐槽大會》時,我讀了這段視頻,並談到了最初的家庭,據阿嬌說,他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長大,他的家人給了他很多分。
他有多少愛的細節被描述為小時候當他騎自行車時,媽媽會看著他500米外的他,很擔心,但還是想讓孩子獨立。
聽了阿嬌和「真好哦」之後。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我們自然會想從另一個人那裡得到,這太正常了,但是太傻。
如果你想娶一個人,你最好是因為愛,如果你沒有愛,你很快就會後悔的。
因為對方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牌和優勢,你要,哪裡能這麼容易得到?遇到壞人,不要用這個沒完沒了脅迫你妥協?
「他應更像是你獨自在荒涼旅途中,偶然邂逅的旅伴。夜晚花好月圓你們各自走過慢慢疲憊長路,覺得日子寂寞而又溫情跌宕。所以,互相邀約在山谷的梨花樹下,擺一壺酒,長夜傾談。」
很好,但沒什麼好要求的。
這就是你的生活最重要的人。
3、選擇與對錯無關
「也許選擇並沒有對錯,唯一的標準只在於心是否愉悅。」
有些人天生就有這個道理,因為他們從不糾結,總是任性,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撞了頭,打斷了血流,然後拖著受傷的身體被一條路代替。
無論如何,總會有出口的,人可以停止殺人,佛陀也可以停止殺人。
我沒有勇氣,我小時候就沒有了。
我是那種關心別人的眼睛,希望得到認可的人。
所以也是最難做出選擇的人,最弱的人。
就像太宰寫的「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糖都會受傷。」
幹得好,對吧?
這是一份好工作。
我花了十年多的時間去想通,事實證明,我無論如何不能讓每個人滿意後悔他們選擇的任何東西。
這是活在當下為自己活一次的決心,然後反覆告訴自己要堅強勇敢。
我更開心了。
如果你想要自由,你必須犧牲安全。
如果你想閒著,別人評價你就得不到成就。
如果你想快樂,你不必擔心周圍人的態度。
如果你想前進,你必須離開你現在的位置。
所以我來到這裡,你看到我,我表達了我自己。
人生,總是要經歷的,我寧願,選擇一個我想去的,然後徹底失敗。
我很孤獨,但仍然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