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野作品《駝鈴陣陣》
5月16日,由嶺南畫院、甘肅畫院主辦,嶺南美術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承辦的「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將在嶺南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李小可工作室畫家、嶺南畫院籤約畫家夏野過往創作的集中回望,更可謂重整行裝的繼續出發,充分展現西部山水之美。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
讓世界看見西部山水的美好
夏野,原名靳漢龍,字清遠,號黃灣山人。1966年出生於甘肅省定西市,現居北京「兩可齋」。他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先後師從著名山水畫家王文芳和著名畫家李小可。
在這位甘肅籍畫家的作品中,故鄉永遠是最重要的創作主題。在其筆下,有河西走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壯美,有祁連山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渾厚氣概,也有敦煌聖地「雪嶺幹青漢,雲樓架碧空」的博大雄奇。當然,其作品也有反映西部田園風光的隴上尋常景等,漫天的大雪、飄揚的經幡、漫步草原的牛羊……這些具有強烈西部色彩的創作符號,散發出西部山水的迷人氣息。
某種程度上,夏野以自己的寫意精神與水墨表達無聲地踐行著一個主題:讓世界看見西部山水的美好。著名美術評論家薛永年認為,夏野的西部山水有著強烈的形式感、沉重的體積感、悠久的歷史感和意境的崇高感,仿佛隨著作者踏入了天高地闊的雪域絲綢之路,置身千變萬化而又壯闊雄渾的景觀中。
將「寫意精神」視為藝術最高追求
在這些畫作背後,是夏野30多年筆耕不輟的執著堅守與虔誠求索。他深受隴原濃厚的文化積澱濡染,又曾在專業院校進行系統學習深造,自覺地把繼承傳統和守正創新相結合,寫意祖國山河、表達西部山水,逐漸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創作實踐與藝術風貌。作品中既能看到其古樸厚重的筆法,也能感受到大氣壯美的意境,給人一種黃天厚土、大美無言的美好觀感。
作為李小可先生的弟子、李可染先生藝術精神堅定的實踐者和傳承者,夏野按照李可染先生「可貴者膽,所要者魂」這一藝術精神的核心思想,深知必須堅持「精讀大自然與傳統」這兩本書。因此,他始終與山水草木、石土雲霞為伍,置喜怒哀樂於一紙之上,幻化春夏秋冬,演繹風晴雪雨,常達忘我境界。
嶺南是夏野創作的福地,並在廣東設立了工作室,以「水」與「墨」譜寫「黑」與「白」、「濃」與「淡」、「留白」與「想像」的藝術華章,雪域雄魂、天地之間等獨具特色的水墨作品便創作於此。與嶺南的另一層緣分,是夏野將「寫意精神」視為藝術最高追求,而嶺南畫院、嶺南美術館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弘揚寫意精神,取得顯著成就。這也讓此次展覽有了山鳴谷應般的特殊緣分。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