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想不到,浙江到底有多少種麵條?

2020-12-25 騰訊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道風物

ID|didaofengwu

作者|九月

杭州的蝦爆鱔面。圖/圖蟲・創意

江南的面,和北方的面簡直處於兩個世界。

北方人吃麵,講究的是大開大合,掰一頭蒜,就著麵湯,把臉埋進碗裡大口撕扯、奮力廝殺,氣勢好比「黃河之水天上來」——從西北的「主食大省」甘肅、陝西,中原一帶的山西、河南,一路吃到山東,「奔流到海不復回」,讓人見了豪氣和食慾頓生。

陝西人的「大碗寬面」。圖/圖蟲・創意

到了江南,面就變得溫婉秀氣起來,口味清淡,連身材也纖細不少,吸兩口就如絲綢般滑溜進肚裡,風格上可謂是「細水長流」。面的澆頭則成為了徵服食客的關鍵,無論是蘇州人的奧灶面,還是杭州人的片兒川,菜都比面香,光是看著配料就足以勾起肚裡饞蟲。

蘇州人的「三蝦麵」,指蝦仁、蝦腦和蝦籽。在南方,面的澆頭決定一切。圖/圖蟲・創意

而在南方地區,浙江才是當之無愧的「吃麵大省」,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吃麵的代表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食風更接近蘇南,吃起面來精緻優雅;沿海的溫州、台州、寧波等地,屬於「近海樓臺」,自然是海鮮面的主場;浙中一帶則由於丘陵的阻隔,文化多元,面的種類也豐富而多樣。

下次有人再問:「你們浙江人是不是只吃米飯?」,就把這張圖貼過去。 繪/Paprika

因而每當有北方朋友前來覓食,滿腦子想著口味偏甜、偏淡,最後卻在一碗麵裡和浙江人民達成了共識。

杭嘉湖,「北面」的南徵

浙江人的「吃麵基因」,最開始來自北方。

自古以來,作為「魚米之鄉」的浙江就不是產麥區。然而隨著晉代、宋代,大批北方士族南渡,「麵條帝國」的疆界也逐漸擴張,尤其是南宋遷都臨安之後,來自中原的達官顯貴們沒本事打回老家,只得令廚子做些家鄉飲食一解鄉情。其中,麵條作為北方人的主食,自然就佔據了大頭。

因而在浙江,作為「南宋舊都」的杭州,吃麵風氣最盛。儘管杭州的鹼水面總被吐槽是味同嚼蠟、「機打莫得靈魂」,入口還帶些還未熟透的「麵粉氣」;但在澆頭方面,杭州人民的創造力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許多學者把杭州稱為「語言的飛地」,「片兒川」中俏皮的兒化音,就是北方移民留下的語言痕跡。圖/圖蟲・創意

杭州的片兒川,從名稱裡突兀的兒化音,就能看出其中帶有的北方氣質,用料卻都是地道的江南滋味——頭茬的雪菜切丁,和筍片一同入鍋爆香,兩者一青一白、一酸一鮮,構成了一碗麵的底色;再將細面入水汆熟,迅速撈起,甩幹水分回鍋用豬油潤色,最後淋灑上鮮嫩的澆頭。煮出來湯濃面滑、鮮嫩無比,既有南北風味,也有四季時令。

鮮筍和雪菜,都是地道的江南風味。圖/圖蟲・創意

而另一道蝦爆鱔面,則透露著江南的水鄉風情。取鮮活黃鱔剔骨切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鱔片的色、香、味才能齊全;蝦仁則需要蛋清和澱粉上漿,追求的是極致鮮嫩;最後用原湯煮麵,使得河鮮的滋味完全滲入麵條。一時間,鱔片的脆,蝦仁的嫩,面與湯的柔順濃稠,盡匯於一碗之中。

蝦爆鱔面。圖/圖蟲・創意

到更北的湖州和嘉興,飲食風味則近於蘇南。

湖州的南潯雙交(澆)面,與蘇州的奧灶面有異曲同工之妙,面是湯麵,細如絲線,澆頭有牛肉、白雞、素絲、雪菜等十餘種,尤以酥肉與酥魚澆蓋的「雙交面」為最上品;而長興的幹挑面則是乾麵,生面過水後撈出拌上豬油、醬料,口感極為筋道,澆頭同樣是種類豐富,花樣繁多。

點擊播放 GIF 1.0M

長興幹挑面,風格上更像北方的麵食。圖/網絡

嘉興人則擁有自己的鼎鼎大名的本土品牌——桐鄉阿能面。阿能面是小鍋面,一次一鍋,一面一味,澆頭和面最後要一同煮開,因而同樣是湯麵,阿能面的湯汁更為濃稠入味;從口味上說,阿能面偏甜,又放入了本地產的鹹菜,加上鱔絲、腰花、大排、河蝦等澆頭,鹹中帶甜,甜中帶鮮,最合本地人的飲食習慣。

點擊播放 GIF 1.0M

桐鄉阿能面。圖/網絡

20年前,阿能面從桐鄉路邊街頭的簡陋小攤起家,到今天則成為了浙江面界的「金字招牌」,據傳在杭嘉湖地區,以「阿能面」為名的麵館就有2300多家,尤其在它的老家桐鄉,隔幾米就有一家,近乎已成為了桐鄉人鄉愁的代名詞。

甬臺溫,海鮮是面的情懷

對於沿海人民來說,海鮮是飲食的靈魂所在。

海鮮夠味,也堪稱下飯神器,但與米飯之間終究是隔了一層,就算是把魚湯灑在白米上,也難以做到「水乳交融」;麵條則口感順滑,卻難以入味,更依賴湯汁的鮮美,更需要海鮮來幫襯。兩者搭配,堪稱是天作之合。

台州,溫嶺松門龍門漁港,大批螃蟹入筐冷藏。攝影/王達福

靠近舟山漁場的寧波,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寧波人對於海鮮和面的搭配再熟悉不過。

寧波人的鹹齏(jī)黃魚湯麵,用本地盛產的鹹齏(雪菜)吊出黃魚的鮮美,再一同融入面中,強強聯合。鹹齏本身香脆,又酸得通透、敞亮,還帶些醃漬而來的鹹鮮風味;黃魚的滋味則滲入湯中,讓一碗麵條瞬間變得「活色生香」。吃到最後,往往是連面帶湯一滴不剩,直呼「鮮到掉眉毛!」

點擊播放 GIF 0.3M

寧波的鹹齏黃魚湯麵。圖/網絡

而隔壁舟山, 更是將所有的鮮味,都藏在一碗熱氣騰騰的海鮮面裡。面,最好是本地的米麵(粉幹),食材有應季的鰻魚、明蝦、梭子蟹、燻帶魚、鮮帶魚…或者乾脆來一碗海鮮雜燴,凡網中所撈的,皆可入面,佐以青菜、絲瓜、鹹菜、西紅柿等。從海鮮到湯汁再到麵條,舟山人用鮮味架起了一道通向麵條靈魂的橋梁。

包羅萬象的海鮮面。圖/圖蟲・創意

到台州,「海鮮面」擁有了諸多變體。臨海的麥蝦,象徵著台州人對於海鮮的偏愛。麥蝦不是蝦,而是用麥粉調和成漿狀,類似於蝦滑那樣,用菜刀順著邊沿一道一道刮入鍋裡中的麵食。但台州人會在其中加入鮮蝦、蛤蜊、香菇、筍絲等等山珍海味,讓它變得名副其實。

點擊播放 GIF 0.3M

台州臨海的麥蝦。圖/網絡

新榮記招牌菜「沙蒜豆面」裡的豆面同樣不算面,而用是番薯粉調製成的,韌勁比面更足,也更難入味;沙蒜卻是地道的台州小海鮮,據說鮮味是螃蟹的三倍,足以徵服頑固的豆面,使其變得鮮美異常。

點擊播放 GIF 0.9M

沙蒜豆面。圖/網絡

台州獨有的薑湯面,則用曬乾後的姜煮上幾個小時熬出湯頭,呈現迷人的焦褐色,再添入蝦幹、貝殼、肉絲、香菇、豆皮等食材和面一起煮。生薑提鮮,同樣能把蝦、貝中的腥味去除,讓麵湯變得鮮辣可口;面則在薑湯的包裹下,變得順滑入味,回味還帶一絲甘甜。一碗薑湯面下肚,祛溼發汗,通體舒泰。

點擊播放 GIF 0.5M

台州的薑湯面,入口辛辣刺激,吃完渾身發汗。圖/網絡

溫州的粉幹同樣不算狹義的「麵食」,而是用稻米製成,輕盈如髮絲,口感上則更細膩柔順,在浙江廣大地區都頗受歡迎。品質好的粉幹與麵條不同,入鍋煮開,湯底清澈如故,燒制起來也簡易方便——等到一筷子能輕鬆夾斷,大抵就可出鍋。

相比粗獷奔放如關西大漢的麵條,粉幹一如精緻的浙江人,細膩溫婉,又平易近人,隨意放些蝦幹、貝殼,就能輕鬆入味,唇齒留香。

浙中,面好才是硬道理

相比浙北、浙東,位於山地丘陵間的浙中地區,吃麵沒有豐富多樣的澆頭,反而更看重麵條本身的品相。

紹興諸暨的次塢打面,「面如其名」,得純手工不斷地用棍子敲打麵團,重複近千次,打出來的麵條才能韌勁十足,口感筋道,一反外界對南方麵條「軟趴趴」的印象;嵊州的榨面,則用秈米製作,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再由秋風吹拂、秋日晾曬而成,風味獨特,往往是嵊州人出門時安放在行李箱裡的鄉愁。

點擊播放 GIF 0.9M

諸暨的次塢打面,夾起來Q彈。圖/網絡

在浙江金華,麵條的吃法則加豐富,每一縣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一般來說煮麵怕糊,但東陽的沃面,偏偏就以「餬口」著稱。據說早年在東陽民間,人們習慣把殘羹剩菜用來煮麵條,再加入澱粉使之呈糊狀,煮出來的面卻是風味奇佳。到今天,沃面當然不用剩菜了,但這種集燴、湯和勾芡技巧於一身的烹飪方式卻流傳下來,加入新鮮的豬肚、河蝦等食材,成為了東陽人家庭聚餐、宴飲賓客的必選菜品。

蘭溪牛肉麵。圖/圖蟲・創意

蘭溪的牛肉麵則講究頗多——和面時要陸續加入雞蛋和鹽,口感才能柔韌筋道;而澆頭必須現炒現制,趁熱融入麵湯之中,牛肉才能嫩滑。不管全國各地的牛肉麵有多好吃,提起「牛肉麵」,浙江人想到的往往還是蘭溪牛肉麵。

以小商品出名的義烏,還有一道佛堂千張面。面是拉麵,在案板撒些麵粉,把切好的麵團憑腕力拉、抖、甩,形成均勻的兩股、四股、八股…一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千張則要選新鮮的,纖維細膩而不乾澀,煮麵的時候千張不散而有韌勁。

佛堂千張面製作中,拉麵的手法和勁道至關重要。攝影/鄭運福

等水煮沸,先下鍋的是千張,等千張舒展開來再下麵條,趁爐火正旺放入細鹽和豬油調味,澆上肉絲、榨菜末,最後一把蔥花收尾。與義烏這座城市的熱鬧不同,千張面是清淡的——半碗熱湯、幾縷麵條、數片千張,好似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了平淡而溫暖的一生。

一碗千張面,味淡而情濃。攝影/鄭運福

除了浙中,浙西、浙南同樣出好面,當地土法製成的麵條,往往又被叫做「索麵」。以「縉雲燒餅」出名的麗水縉雲,出產手工製成的「土爽面」(也叫土索麵,方言音調不同),大多銷往金華、杭州、上海等地;衢州的常山索麵,歷史則更悠久,早在明嘉靖年間,就取名「銀絲貢面」進貢朝廷,每年達數百擔之多。

浙江「索麵」,正夾在架上曬制。圖/圖蟲・創意

儘管吃麵的習慣大多來自北方,抵達浙江後卻落地生根,被賦予了地方風味,溫暖著每一個浙江人的「南方胃」。

相關焦點

  • 粽子到底有多少種口味?
    Hello 艾瑞巴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甜鹹粽黨 battle 時間」了,不誇張地說,中國有多少個地方,就有多少種粽子,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必須捍衛的粽子口味。其實最最原始的粽子沒有任何餡料,就是粽葉裹著黍米,後來黍米慢變成了糯米,再後來才出現各種餡料。
  • 打卡一碗地道的浙江麵條,才算識得江湖百味
    打卡一碗地道的浙江麵條,才算識得江湖百味(中集) 文|鼠二 麵食是北方人的心頭愛,每年開春,華北平原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待到秋天又變得金光燦燦,讓人不禁徜徉在風吹麥浪的喜悅裡。
  • 麵條的花樣品種多,意想不到最愛吃麵的地方不是陝西,也不是山西
    作為南方人,我的印象裡,愛吃麵食應該是北方人的習慣,而我們南方人相對比較鍾愛吃米飯。北方的雨水和土壤對於小麥的種植相對合適,不過我們南方人也是有種植過小麥,只是大家對水稻的需求量比小麥來得高,漸漸也就種植少,記得我們家裡也就到爺爺輩種植過小麥,到了父母這一輩,基本都是種植水稻為主。
  • 讓國人愛到「不能自拔」的5種麵條,吃過4種的,遊遍半個中國
    我們國家的人很喜歡拉麵這種食物,特別是北方人喜歡吃拉麵,我們國家的麵條種類真的很多,每個地方都有喜歡麵條的做法,比如蘭州拉麵、山東伊府麵等這些麵條都很受歡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擺脫」的5種麵條吧,如果你吃過其中的四種,就一定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 這3種麵條不要買,麵條加工廠的工人自己都不吃
    麵條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無論是涼麵,熱面,炒麵都很好吃。那麼在買麵條的時候如何挑選到質量好的呢?趕快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不容易折斷的麵條。當你在買麵條的時候,用手掰一下。很容易折斷的是相對比較好的麵條。相反,不容易折斷的,在麵條加工的時候,裡面是添加了化學成分的,對身體不好,這種麵條不要買。二,含鹽量高的麵條。為了讓麵條看起來更加的鮮亮,讓麵條能快速的煮熟和不容易粘鍋,在麵條的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食鹽,人吃多了鹽也會傷害到身體。所以在買麵條的時候要先看一下包裝上的成分表。
  • 智能麵條機——快速製作鮮麵條的廚房神器
    經常做生意,會做生意的人,總有一雙發現財富的慧眼,他們會對市面上出現的設計新穎、功能突出、操作便捷的產品非常感興趣。 麵條,國內人都經常食用的一種麵食,尤其我們中國北方人更為熱愛,特別是西北地區的人民,對於麵條有一種特別的情愫。
  • 布基膠帶地毯 到底有多少種顏色
    布基膠帶地毯,顧名思義就是要用在地毯上的一款布基膠帶,那地毯的顏色比較多樣化,這款布基膠帶的 顏色能搭配得過來嗎,是不是所有地毯的顏色,都有一款布基膠帶來搭配呢?具小編不完全統計,這款布基膠帶地毯真的有很多種顏色,像常見的有:紅色、白色、藍色、綠色、黑色等等,一般用的比較多的就是紅色了,因為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人們還是比較喜歡喜慶的紅色地毯,所以紅色布基膠帶使用的也比較多的。
  • 浙江有座400年古村落,家家戶戶做麵條,以「一根面」聞名
    都說想要徵服一個人的心,首先得徵服他的胃,面作為一種司空見慣的食物,深受北方人喜愛,但是我們南方人做面的本領也毫無遜色,尤其是在潘周家村,面不僅是一份食物,還是一項功夫活兒,這裡的面不僅可以用來吃,還能跳繩!食物是情感的載體。
  • 長期吃麵條和經常吃飯的人,身體的區別有多大?哪種更有營養?
    每天吃飯少不了的一樣就是主食,由於南北環境的差異,所以人們所食用的主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北方人是以麵食為主,而南方人比較喜歡吃米飯。有不少人好奇,這兩種哪個更有營養?北方人大多都是人高馬大的,而南方人比較嬌小,是不是說麵條更養人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將雞蛋攪拌成絮狀。還可根據顏色、黏稠度、口感來選擇地道的郫縣豆瓣醬。如果碰上下面3種情況。
  • 麵條愛好者的福音!不用擀,不刀切,1個神器輕鬆自製Q彈手工麵條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關於一日三餐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麵食。麵湯、包子、饅頭餅、湯麵、撈麵、拌麵,從早到晚都可以全部吃麵食。畢業了,工作主餐經常吃米飯炒菜,偶爾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麵條,加上美味可口的臊子,味道簡單又香濃,更是蘊藏了很多很多成長的記憶,才發現原來自己對麵食的記憶那麼深刻。
  • 陝西有100多種麵條,卻無一入圍「中國十大麵條」榜單,不好吃嗎
    喜歡吃麵條是很多人的一大特點,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人其實對麵條本身都有一種特別的情節。比如過生日時最講究的那碗長壽麵就是我們對麵條情有獨鐘的最經典代表。前些年的時候有一些組織評出了中國的十大麵條。雖然這種所謂的排行榜本身就有一些以偏概全,不過既然是要評比麵條,那麼麵食大省無論如何也會有麵條入圍吧?沒想到的是,這次評比卻真沒有陝西什麼事兒。當選中國十大麵條的是河南燴麵、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拉麵、四川擔擔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 鎮江鍋蓋面和吉林省延吉冷麵。看名字就知道了,你在街頭容易見到的小吃店、麵店了很容易尋找到他們的影子。
  • 河南三門峽靈寶人到底有多喜歡吃麵條?炒麵是用鮮麵條還是煮麵條
    涼拌麵河南麵條的做法吃法種類也很多,比如砂鍋扯麵、西紅柿雞蛋刀削麵、漿麵條、蒸麵條、酸湯麵、炒麵等,炒麵是這幾種麵條當中好吃容易上手的一種美食。如今各種麵條機很發達,平時吃麵條,都很少自己動手做手工擀麵條了,而且前幾天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基本上觀察一下,外面做生意賣麵條的都是重慶鮮麵條店,這個吸引了我,我們這裡做鮮麵條生意的也是重慶人。至於為什麼,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搜。好了,來到重慶鮮麵條店,跟老闆說買3元做炒麵用的麵條,如圖,是比較細蒸熟的麵條,鬆軟不粘連。
  • 麵條的5種做法,撈麵炒麵蔥油拌麵,每一道都美味到舔盤子
    【麵條的5種做法,撈麵炒麵蔥油拌麵,每一道都美味到舔盤子】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對麵條的喜愛都如出一轍。南方人愛吃麵條的人一點不比北方人少,比如我,三天兩頭就要吃麵條,不管是撈麵炒麵還是蔥油拌麵,隨便一種都要吃一大碗。我在江蘇,這裡的麵條沒有北方的臊子麵那麼濃烈,也沒有擔擔麵那麼香辣,但別有一番風味,下面我就分享5道麵條做法,簡單又美味,每一道都好吃到舔盤子。
  • 麵條別老煮著吃,切點肉末炒一鍋,噴香好吃
    麵條有很多種吃法,對於喜歡吃麵食的北方人來說,天天吃麵條那是不會煩的。清水煮麵、肉末拌麵、撈麵、燜面、湯麵,每一種都能吃出好多種花樣。看看家裡的冰箱,隨手找幾樣蔬菜都能化腐朽為神奇,做一鍋好吃的麵條。麵條做著簡單,也不太講形式,一碗有肉有菜的麵條就是一頓飯,想想也是很好的。
  • 浙江一大爺買麵條,用自己手繪「紙鈔」付款,但老闆娘卻多次收下
    浙江溫州大爺手繪「紙鈔」令人好笑,麵店老闆卻多次收下並給麵條說起「假鈔」這個詞可能大家都會深惡痛絕,使用假鈔和製作假鈔都是違法行為,是國家嚴厲打擊的行為。而近日浙江一位大爺多次用假鈔買麵條,女老闆明知道是假鈔還收下,讓人不免疑惑。
  • 家常風味炒麵有技巧,麵條不粘不坨,柔軟筋道鮮美,吃了還想吃
    麵條是北方人一日三餐都在吃的主食。北方人對麵條的鐘愛猶如南方人對大米的喜愛。北方人在麵條的製作工藝中,發揮了超常的想像和能力,將普普通通的小麥磨成的麵粉,製作出各式麵食來。就拿麵條來說:有扯麵、手擀麵、刀削麵、棍棍面等等。在口味上有臊子麵、乾拌麵、炒麵、燴麵舉不勝舉。
  • 浙江到底有多好吃?你怕是一無所知
    在我們慣有的印象裡,除了杭州美食以外,似乎很難想起來浙江到底有什麼好吃的。事實上,地靠江河湖海的浙江,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大省,而擁有官府菜傳統的杭州並不能代表浙江的所有菜系。圖/詩畫浙江文旅資訊薑汁調蛋&薑湯面在台州的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聞到姜香。台州人有多愛吃薑?有人說,在他們血液裡流淌的可能一半都是薑汁。在廣東順德有薑汁撞奶,在浙江台州則有薑汁調蛋。更確切地說,是薑汁核桃調蛋,當地人把它當成一道早點或是宵夜。
  • 浙江一大爺買麵條,用自己手繪「錢」付款,但老闆卻多次收下
    浙江的一位大爺出去買麵條,他用的不是人民幣,而是用自己手繪「錢」付款,令人感動的是老闆竟多次收下了,這個舉動簡直太暖心了。在今年的12月9日,據某媒體報導,浙江溫州的一個大爺,用多次使用假鈔買麵條,他的假鈔非常的另類。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的假鈔都做的非常的真,很多人都根本就辨別不出來。
  • 浙江一流浪老人用手繪紙幣買麵條,店主:都是100的,張張不一樣
    文/海盜君 標題:浙江一流浪老人用手繪紙幣買麵條,店主:都是100的,張張不一樣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商家收錢的時候都會查驗錢幣的真假,假錢是買不到東西的。
  • 吃麵條會發胖?吃麵條到底對身體有好處嗎?
    麵條的好處 主食是一類能量密集的食物,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給我們人體供能,生活中常見的主食有大米,麵條。大米和麵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兩種主食,單從營養成分含量來說,二者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