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娩方式,大家普遍傾向於希望自己一切順利,最好還是順產,但是老人們常說,身材矮小的孕婦因為「骨縫小」,所以大多難產,想順產很難。
對於這個說法,許多身材嬌小的寶媽又急又氣,氣的自然是這是對矮個子人群赤裸裸的「歧視」,但同時又不免在心裡擔憂,自己的身材條件,難道真的會影響到分娩方式嗎?
矮個子孕婦只能「挨一刀」?這種說法沒道理
閨蜜小薔大半夜發語音來找我訴苦,她和男朋友正處於談婚論嫁的階段,結果發現自己懷孕了,與男友父母一起商量婚事時,發現男友媽媽吞吞吐吐,表情不太對勁兒。
聰穎的小薔立刻對男友進行「拷問」,這才知道男友媽媽覺得小薔太矮了,生孩子時一定很困難,基本上會剖腹產。小薔聽完心裡自然很不舒服,男友看她變了臉色,趕緊信誓旦旦地來哄。
雖然男友最後說服了家人,二人的婚事很順利,但這事始終像一根刺一樣扎在小薔心裡,懷孕期間為此寢食難安,難道生得矮就真的命中注定只能「挨一刀」嗎?
孕婦身材嬌小,不一定就此與順產無緣
乍一看上去,說個子矮的孕婦骨盆要比骨架大的孕婦小,分娩會有難度的說法,好像有點道理,但這種說法經不起仔細推敲。
身材的高矮主要取決於下肢股骨與小腿骨之長短,骨盆雖然也屬於下肢骨,但相對獨立,一個人身材的高矮與骨盆大小並不一定成正比。
也就是說,骨盆大小並不能從身高看出來,而順產過程是否順利,也絕不僅僅是單靠骨盆大小就能決定的。
判斷能否順產,這三個條件才是關鍵
如果在孕檢中發現孕婦屬於胎位不正,有可能影響分娩方式的選擇。
在分娩之前,醫生要對產婦進行詳細的產前評估,胎位是否正常是影響產婦分娩方式的關鍵因素。
最適宜順產的胎位是「枕骨前位」,會讓寶寶的頭部以最順利的方式先娩出,其他臀位、腳位等過於兇險的胎位都只能選擇剖腹產。
每個人的骨盆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寬而淺、內徑大的骨盆更易讓胎兒通過。
一個人的骨盆形狀從身高上無法看出,可由醫生進行評估。如果產婦平時坐姿不良,導致骨盆有變形情況,同樣會增加分娩難度。
看一個孕婦能否順產,除了看骨盆大小,還要看胎兒大小。
我就見過很多孕婦,長得人高馬大最後是剖的,身邊也有朋友不到一米六,生了倆娃都是順產。胎兒與骨盆相稱才是影響順產的關鍵。
如果孕婦骨盆大,但胎兒也大,分娩過程就不一定十分順利,如果孕婦骨盆小,但同時胎兒也小,成功順產機率就會大大提升。
想要提高順產概率,身材嬌小的準媽這麼做
在孕期注意飲食、控制體重,胎兒體重也會較為適中,避免胎兒體重過快增長,可以提高順產概率。
正常足月新生嬰兒正常體重普遍處於5~8斤之間,在其他條件達到順產標準的情況下,體重在5~6.5斤的嬰兒更易順產。
在孕期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力,增加順產概率。
適當運動可以訓練肌肉力量,在分娩時有足夠產力,但要注意運動量適中,避免劇烈運動。
但是糖媽在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孕期保持體重不意味著刻意不讓寶寶生長,一旦孕期攝入營養不足,胎兒很容易發育遲緩,剖腹產也是正常的分娩方式,一切要以保證胎兒健康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