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軍怎麼還不到!血戰長津湖,9兵團為何痛失全殲陸戰一師絕佳戰機

2020-12-10 騰訊網

志願軍9兵團,下轄的20軍,26軍和27軍,近15萬人,都是從孟良崮和淮海戰場走下來的英雄部隊,原華東野戰軍的絕對主力。作為精銳中的精銳, 9兵團被火速調往朝鮮參戰,定位就是擔當志願軍的主力突擊兵團。同時寄希望它能利用秘密入朝的優勢,作為一支奇兵,出其不意給予美軍重創。

美國第10集團軍,為太平洋戰役而專門打造的精銳兵團,下轄5個師約10萬餘人。第10軍最大的王牌,當屬後來劃歸其指揮的美陸戰1師。這支成立於1941年的兩棲步兵師,是美海軍陸戰隊中資歷最老,規模最大的師級部隊。瓜島、貝裡琉島、衝繩島,3場大戰役,陸戰1師取得全勝戰績,3獲嘉獎,戰果之輝煌在盟軍部隊中首屈一指。

9兵團自1950年11月初入朝,目標就非常明確,力求重創美軍第10軍這支王牌精銳。9兵團採取「迂迴切斷、包圍殲擊」的戰法,走雪山、密林,隱蔽行軍,在長津湖地區布下了口袋陣。20軍和27軍分別陳兵長津湖西、北兩側,26軍則在東側擔任阻擊任務。

11月27日晚,隱蔽多時的20軍和27軍對美7師和陸戰1師發起了突襲,將毫無防備的美軍瞬間衝擊成5段,進行分割包圍。但美軍的反應速度也非常之快,在天亮時分,就開始進行突圍,企圖打通被截斷的各部陣地,重新集結。

雖然同為兩軍精銳,但9兵團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後勤補給上,都完全無法和美軍相比。特別是因為緊急入朝,9兵團的士兵大多都還穿著單衣。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對手不是美軍,而是長津湖高海拔地帶,零下40多度的酷寒。

30日,27軍集中5個團的優勢兵力,動用全軍所有炮兵,圍攻新興裡的美7師31團,取得完勝。全殲了這支「戰功赫赫」的北極熊團,並繳獲其團旗。這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殲美軍一個團。

在接連幾天的鏖戰中,20軍和27軍雖然戰果顯著,卻始終難以給予美軍致命一擊。12月1日,陸戰1師突破20軍防線,開始南撤。9兵團指揮部下達死命令,26軍即刻趕赴戰場,20軍、27軍不惜一切代價,拖住陸戰1師,延緩其行軍速度,為26軍爭取時間。

3天,22公裡,平均1小時只走300米。陸戰1師在志願軍的層層截殺下,傷亡慘重。而在美軍火炮和飛機的支援,以及堅壁清野的策略下,饑寒交迫的志願軍戰士完全是憑著意志在戰鬥。他們唯一的信念,就是只要26軍趕到,精疲力竭的陸戰1師絕無生路。

12月12日,陸戰1師通過水門橋,與美第3步兵師會師,繼續南撤。志願軍雖然沒有停止追擊,但所有人都明白,陸戰1師已經攔不住了。直到此時,26軍主力仍然沒有趕到投入戰鬥。26軍為何行動如此遲緩?這支在孟良崮爭分奪秒圍殲張靈甫,淮海戰役追擊杜聿明的突擊部隊,怎能痛失如此絕佳戰機?

飲恨長津湖,也是26軍全體官兵心中的抹不去傷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26軍行軍緩慢的背後,又有多少艱辛。作為總預備隊,26軍戰鬥力非常強悍,其3個炮兵營更是足以和美軍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炮戰。但也恰恰是這些重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26軍的行軍速度。

更加嚴峻的,是美軍的飛機和朝鮮的嚴寒。美空軍戰機一路封鎖,使26軍根本無法走大路行軍。極度低溫和大雪覆蓋的山區,讓戰士們在爬冰臥雪急行軍的同時,身體也到達了極限。26軍的遺憾,是他們已經創造了奇蹟,卻難以創造另一個奇蹟。跟美軍汽車、坦克相比,這群穿著單衣,只有一雙鞋,背著7天乾糧的志願軍戰士,已經走出了一個極限的行軍速度,但這卻依然不夠。

長津湖戰役之後,心中憋著一股勁的26軍全軍立下軍令狀,用榮譽來彌補遺憾。抱川、漣川激戰三十八晝夜,殲敵1萬。五聖山、新岱裡、平康堅守11個月,大小戰鬥565次,殲敵2萬餘。在1952年6月,26軍從朝鮮回國時,共殲敵3.8萬,居參戰全軍第5位。這次王牌部隊,用錚錚鐵骨和出色的戰鬥藝術,打出志願軍的軍威,更打出了國威。

相關焦點

  • 長津湖戰役,陸戰1師已成強弩之末,26軍「按兵不動」,痛失戰機
    志願軍9兵團,下轄的20軍,26軍和27軍,近15萬人,都是從孟良崮和淮海戰場走下來的英雄部隊,原華東野戰軍的絕對主力。作為精銳中的精銳, 9兵團被火速調往朝鮮參戰,定位就是擔當志願軍的主力突擊兵團。同時寄希望它能利用秘密入朝的優勢,作為一支奇兵,出其不意給予美軍重創。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血性!你所不了解的英雄往事!
    血戰長津湖,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贏得究竟有多難? 最近,央視電影頻道播放了《冰雪長津湖》的紀錄片,片中一位老兵說道:「我們和國民黨軍,偽軍,日本,美軍都較量過,可跪下投降的還只有美軍這一家」。
  • 九兵團輕敵,牙膏用一半就能回國?長津湖四大教訓,金門島已有
    說「悲壯」,是因為第二次戰役東線冰血長津湖一戰很慘烈。說「傳奇」,是因為第二階段「冷槍冷炮」運動發揮好,還催生了「狙擊之王」張桃芳。 記錄最慘烈一戰的,2011年有紀錄片《冰血長津湖》,2016年有美方的《長津湖戰役(The Battle of Chosin)》。2020年,徐克執導的《血戰長津湖》已經開拍。
  • 冰血長津湖
    圖源:中國軍網   志願軍第9兵團則是由20軍 、26軍和27軍組成,共15萬人。作為原定攻臺軍的主力,3個軍都超是額編制,每個團都是四四制甚至五五制加強營。9兵團的這三個軍,是解放軍三野最精銳的部隊,此前贏得過「黃橋決戰」、「孟良崮」等多次戰役的勝利,司令員宋時輪、副司令員陶勇等一幹戰將均是戰場上殺出來的百戰將星。
  • 沒有消滅美軍陸戰第一師,成為九兵團永遠的遺憾
    發生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之戰,其艱難程度與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相比毫不遜色,此戰役粉碎了美軍在西線的進攻,但是也留下很大的遺憾,沒有將美軍的精銳陸戰第一師殲滅,讓該部傷痕累累的逃出生天。雙方參戰部隊這場戰役,我軍參戰的是第九兵團,其主要參戰部隊是第20軍、第27軍,第26軍由於受暴雪和美軍空軍的襲擾,到戰役末期才參加戰鬥。九兵團每個軍都是經過加強的,有4個師。
  • 零下30度的長津湖血戰,中美兩國士兵都不願回憶
    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悠悠行動」:第10軍出現在長津湖某種程度上,麥克阿瑟也是長津湖戰役的始作俑者。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我42軍124師和126師且戰且退地抵抗,逐漸將美軍第10軍吸引進長津湖附近。美軍此時兩線分頭前進的態勢,讓毛澤東產生了一個龐大的戰略構想:他命令彭德懷在東西兩線同時發動進攻,分割包圍兩邊的敵軍。此時,倉促進入朝鮮戰場東線的,是接替42軍的志願軍9兵團3個軍共9個師。20軍和27軍已經進入伏擊陣地,由於運力緊張,26軍作為預備隊在此後才進入作戰中。
  • 血戰長津湖,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贏得究竟有多難?
    我軍參加這場戰役的主力部隊為第九兵團,包括了第20軍、第26軍、第27軍,共計15萬餘人,而其中絕大部分指戰員都是南方人,他們適應潮溼、溫暖和雨霧的作戰環境,而不適應風雪、嚴寒和山地作戰。第九兵團一開始接到的命令是去瀋陽和遼陽待命,以為這次「換防」是為了方便入朝,一到東北就能得到彈藥、禦寒衣物和給養的補充。
  • 血戰長津湖,鋼鐵人讓鋼鐵武裝散架!這面美軍軍旗成了軍博藏品
    1950年冬,中美兩支王牌部隊為扭轉朝鮮戰局在此展開「強強對決」,慘烈程度史上罕見,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在這場「鋼鐵人」與「鋼鐵武裝」的較量中,志願軍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陸戰1師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還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
  •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六集:冰湖血戰
    血戰長津湖,重挫美軍王牌師!借著微弱的燈光,第9兵團第27軍第79師第235團3營副教導員遲浩田和該營其他領導,向全營官兵傳達朱德總司令於10月29日在華東軍區第9兵團駐地曲阜所作《朝鮮戰局形勢與入朝作戰的意義》的報告。直到此時,戰士們方才得知,這次緊急行動,不是南下,而是北上。11月1日當天,行進途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番號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
  • 長津湖,一場中美都不願提及的血戰,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
    1950年冬,中美兩支王牌部隊為扭轉朝鮮戰局在此展開「強強對決」,慘烈程度史上罕見,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 在這場「鋼鐵人」與「鋼鐵武裝」的較量中,志願軍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陸戰1師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還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
  • 血戰長津湖的志願軍第9兵團的編制和高級將領
    志願軍第9兵團就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1949年2月,以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和蘇北兵團機關各一部組成第九兵團領導機關。宋時輪任司令員.郭化若任(後宋時輪兼)政治委員。下轄第二十軍(原第一縱隊)、第二十七軍(原第九縱隊)、第三十軍(原第十二縱隊)、第三十三軍由原渤海縱隊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原國民黨軍張克俠部合編組成)。隸屬第三野戰軍建制。
  • 抗美援朝老戰士吳非遠:血戰長津湖 戰友在冰雪中長眠
    70年前,衣著單薄的中國軍人從長津湖周邊,發起了令美陸戰1師膽寒的進攻。 許多戰友沒能發起衝擊。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裡,他們在陣地上化作了冰雕。9月24日,說起用雪埋葬凍死的烈士,吳非遠依然難掩悲痛。 萬裡赴戎機,身上衣正單 1950年入朝作戰時,浙江義烏人吳非遠已是位南徵北戰、經驗豐富的老兵。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條件艱苦,是如何擊敗美軍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隸屬於華東野戰軍,轄20、26、27三個軍,其中20、27軍是華東野戰軍當中戰鬥力最強的兩個軍,資歷老,作戰經驗豐富,擅長攻堅,而26軍組建時間稍晚,但是在華東野戰軍當中,戰鬥力屬前列。
  • 零下40度,身著單衣,也敢於向敵人進攻——中美王牌決戰長津
    正當美陸戰一師集體沉醉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的時候,崇山峻岭九兵團的志願軍,正在踏著及膝的大雪,奔赴各自的作戰地點,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把美軍裝進口袋。宋時輪最終敲定的作戰方案宋下達作戰命令,讓先進入東線戰場的20軍包抄阻斷敵人各部,27軍正面進攻長津湖東西兩岸的敵軍,26軍預備隊。
  • 長津湖戰役中,第9兵團官兵真是穿夏裝在冰天雪地中作戰嗎?
    對於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東線作戰的志願軍第9兵團老兵們來說,長津湖這個地名可謂包含了太多太多東西。9月15日仁川登陸後,與第27軍一起在山東駐守的第13兵團(第66軍除外)奉命北調,而與第27軍同屬第9兵團的第20軍、26軍則開赴山東和第27軍會合,共同戒備海防。到10月中旬美軍越過「三八線」後,已在東北駐防的第13兵團先行入朝,隨即第9兵團三個軍與第66軍也先後自山東出發,於10月底趕到東北。大家注意,第9兵團在北赴朝鮮之前,已經先在山東待了一個多月。
  •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2020-10-22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長津湖血戰,129名戰士被稱凍成「冰雕」,美指揮官脫帽莊嚴敬禮!
    因此不少人便會聯想到血戰長津湖時,129名誓死也要堅守陣地,直到最後還手握武器保持戰鬥狀態的「冰雕連」。朝鮮半島的冬天,到處都是白雪皚皚。長津湖更是冷得出奇,人走到雪堆裡只能見到上半身。但就是在這個溫度能達零下40度的地方,中美軍隊之間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 王牌對王牌 連美軍都不願提及的血戰 專家: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作為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一次大規模作戰,長津湖之戰以志願軍在極端惡劣條件下發起氣壯山河的攻勢而為人所熟知。1950年冬,中美兩支部隊為扭轉戰局在長津湖展開了「王牌對王牌」的激烈對決,戰事的慘烈程度史上罕見,並被稱為連美軍都不願提及的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