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血戰,129名戰士被稱凍成「冰雕」,美指揮官脫帽莊嚴敬禮!

2020-12-22 騰訊網

雄赳赳,氣昂昂,橫跨鴨綠江......70年前的今天,志願軍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7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舊銘記志願軍的付出,懷揣著感恩的心,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而努力著。看過《三八線》這部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人,都會被劇中那激烈、壯觀,又感人的一幕幕所感動。近3年之久的戰爭,中國志願軍用自身堅韌的意志,創造了許多奇蹟,也打贏了很多經典戰役。例如,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

《三八線》作品中有一段是描述尖刀連六班為完成潛伏任務,全員趴在雪地裡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畫面。因此不少人便會聯想到血戰長津湖時,129名誓死也要堅守陣地,直到最後還手握武器保持戰鬥狀態的「冰雕連」。朝鮮半島的冬天,到處都是白雪皚皚。長津湖更是冷得出奇,人走到雪堆裡只能見到上半身。但就是在這個溫度能達零下40度的地方,中美軍隊之間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這場17天的戰鬥,也是美軍最不想回憶的一場戰鬥,因為這是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創下抗美援朝戰場上,唯一一次全殲美軍一整個團記錄的戰鬥,即長津湖戰役。不過這裡我們不講長津湖打得有多艱難,美軍損失有多慘重,我們要講的是那129名「冰雕戰士」。

零下40度有多冷?平日裡耳朵被凍掉,是我們用來形容天氣寒冷常見方式。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這確實存在。這是志願軍老兵劉伯清,晚年回憶時所言。當時士兵們長的凍瘡破裂之後,流出的血都能被凝固住。戰士們的五官上,停留的都不是雪霜,而是已然凝固的冰。也有戰士四肢凍傷嚴重,想要保命只能選擇截肢。而那129名「冰雕戰士」就是和冰雪待太久了睡著了,然後再也沒能被叫醒。

長津湖戰役期間,有一支美軍小心翼翼的在雪地裡摸索著什麼,估計是在打探志願軍的部署。突然有人大喊道「Hold」,定睛一看不遠處有好幾排匍匐在雪地裡的士兵,有的手握著槍,有的緊握著手榴彈。見此景美軍被嚇得夠嗆,但又疑惑不解:距離如此近,為何他們不開槍?思慮片刻後,幾名大膽的美軍一點一點向前靠近,生怕對方會突然衝出來,然而他們並沒有,直到美軍全然靠近才發現他們已經被凍成冰雕。重點是他們的手中的槍依然緊握,槍口朝著敵軍前來的方向指著,拿著手榴彈的戰士也將手榴彈緊緊握著,好像就待一聲令下便要扯引線投擲。

美軍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不斷湧現的是敬佩之意,指揮官還不由得脫下帽子,給這129名「冰雕戰士」莊嚴地敬軍禮。美軍有想過把他們手中的槍、手榴彈留為己用,可志願軍緊握的手很難被掰開,有的手指被掰斷了好幾根,槍才被取下......後來第九兵團給中央發送了一則電報,內容表明戰鬥打響後整個連沒有一人站起來和美軍對抗,直到打掃戰場才發現他們全被凍死在陣地上。

在遇上冰雕連之後的美軍有些鬆懈了,想著天氣太冷前方的志願軍估計也活不了幾個。雖然繼續往前走之後,確實又遇上了冰雕連,但他們是能站起來的冰雕戰士。只聞衝鋒號一響,志願軍猶如神兵天降一般,衝殺聲在白雪大地上撼天震地。有的志願軍腿被凍到腿沒知覺,甚至被凍到壞死,拖著一條腿也往前衝,就算雙腿都不聽使喚爬著也要往前衝......這一次交鋒打得美軍措手不及,各種四散逃命。

這支美軍是赫赫有名的海軍陸戰第一師,曾在二戰太平洋戰場上創下全勝紀錄。但面對志願軍時,其不敗戰績被改寫。第一師中的第10軍,還在長津湖一戰中被志願軍全部殲滅。因此,這一戰如同美軍的恥辱之戰,讓其此後再也不敢小瞧中國志願軍。據悉,此前志願軍第9兵團已經在雪地裡埋伏了六天六夜,時不時就能聽見「別睡、醒醒」這樣的話語,因為在那個零下40度的大雪天裡,一旦睡下了,可能就再也醒不過來了。試問,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是什麼支撐他們身著單薄衣裳堅持到底的?

致敬中國志願軍,也願如今還能將抗美援朝故事講給我們聽的老兵們,被時光善待,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看看更好的中國。因為如今這美好的中國,有他們偉大的付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29名戰士被凍成冰雕,美軍集體脫帽致敬,這一幕看哭無數觀眾!
    在後世,也有不少該題材的影響陸續上映,其中《三八線》絕對算是其中的經典,尤其那壯闊的戰爭場面以及戰場上戰士們透出的戰鬥意志深深觸動著每一位觀看者的神經,讓人心中莫名的感動和心痛。 尤其是長津湖血戰,整整129名戰士最終化作「冰雕」,哪怕身為敵人的美軍指揮官也率眾集體脫帽致敬,因為眼前是可敬的對手。
  • 零下40度堅守陣地,129名中國軍人凍成「冰雕」,美軍莊嚴敬禮
    在志願軍參戰之前,以美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的領土上如入無人之境,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腹背受敵。1950年10月25日,入朝僅一周的志願軍就向聯合國軍發起了進攻性的戰役,面對裝備性能和後勤補給遠遠領先於我們的聯合國軍,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給高傲到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上了一課。
  • 抗美援朝冰雕連,129名志願軍凍成冰雕,仍保持舉槍射擊姿勢
    長津湖戰役發生在朝鮮北部最大的湖——長津湖,到目前為止,很多戰爭體驗者也不想回憶那場慘烈的血戰。親身經歷那場戰鬥的遲浩田將軍多年後發出了這種感慨。張鎮浩戰役已經過去了60多年,到現在還讓我刻骨銘心。那麼這場戰爭究竟有多慘烈,為什麼中美雙方對這場戰鬥的記憶如此深刻?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張鎮浩血戰。
  • 冰血長津湖
    圖源:中國軍網   在長津湖戰役進程圖上可以看到,新興裡在長津湖東側,與湖西側的柳潭裡遙相對應,各自向南的公路在下碣隅裡交匯,形成公路樞紐。宋時輪給9兵團定下的作戰計劃是:由北向南,首先殲滅最北面柳潭裡與新興裡兩地的美軍,接著再殲滅下碣隅裡的美軍,最後轉移兵力圍殲陸戰1師敢於北上增援的部隊。
  • 長津湖戰役中,為何125名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也不放棄陣地
    是什麼樣的精神和信仰,支撐著這些年輕志願軍戰士,讓他們寧願凍餓至死也絕不放棄陣地,依舊匍匐在地,保持伏擊與衝鋒姿態? 讓我們回到長津湖戰役中,去感受那場至今讓人刻骨銘心,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 提到韓戰,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上甘嶺戰役。
  • 抗美援朝老戰士吳非遠:血戰長津湖 戰友在冰雪中長眠
    吳非遠在接受採訪。 當美軍指揮官拿著望遠鏡觀察冰天雪地的蓋馬高原時,他沒有發現,數萬中國人民志願軍正潛伏在北風呼嘯的雪原之中。今年94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吳非遠,當時就在其中。70年前,衣著單薄的中國軍人從長津湖周邊,發起了令美陸戰1師膽寒的進攻。 許多戰友沒能發起衝擊。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裡,他們在陣地上化作了冰雕。9月24日,說起用雪埋葬凍死的烈士,吳非遠依然難掩悲痛。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血性!你所不了解的英雄往事!
    血戰長津湖,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贏得究竟有多難? 最近,央視電影頻道播放了《冰雪長津湖》的紀錄片,片中一位老兵說道:「我們和國民黨軍,偽軍,日本,美軍都較量過,可跪下投降的還只有美軍這一家」。
  • 死鷹嶺,129個凍成"冰雕"的志願軍戰士始終保持著戰鬥姿勢
    西線的「聯合國軍」幾近崩潰之時,東線方向的長津湖,陷入志願軍重重包圍的「聯合國軍」也成了驚弓之鳥。那是朝鮮半島50年不遇的嚴冬,夜間最低溫度降到零下40攝氏度。從華東奔赴朝鮮的志願軍第9兵團已經在茫茫雪野中設伏6天6夜,他們中間不少人還穿著單衣,而他們的對手則是美軍中裝備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師和陸戰一師。
  •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2020-10-22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抗美援朝「冰雕連」:一槍未發,至死保持戰鬥狀態,敵軍肅然起敬
    國內知名電視劇《三八線》就曾講述過那場戰鬥,例如埋伏於某處陣地的尖刀連六班,他們為了等待敵人而全部被凍死,這就是長津湖戰役中震驚世人、屹立不倒的"冰雕連"。雖然他們一槍未發,但是其犧牲精神令人折服,就連美軍也向他們脫帽致敬。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看到戰士們,有的手持步槍、機槍,有的舉著手榴彈……,但是一個一個無聲無息,六連指戰員已經全部凍死,一個一個成了冰雕。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知道,第9兵團是到零下二十多度的長津湖作戰,大家都知道,華東地區的薄棉衣,根本無法抵擋長津湖的嚴寒,那麼,戰士們為何沒有換裝,還穿著華東地區的棉衣呢?
  • 血戰長津湖,鋼鐵人讓鋼鐵武裝散架!這面美軍軍旗成了軍博藏品
    黃昏時分,志願軍向長津湖美軍發起了總攻,戰後倖存的美軍回憶起那個恐怖的夜晚:刺耳的軍號聲突然響起,霎時間滿天的信號彈升空,伴隨著四面八方傳來的「沙沙」聲(後來他們才知道那是志願軍戰士的膠鞋踩在雪地裡的聲音),無數披著白布的戰士,怒吼著向自己衝來。
  • 一場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戰役:能夠打敗戰士不是只有槍炮
    1950年冬,朝鮮半島長津湖畔,一支打了敗仗的美國軍隊正在撤退,他們的指揮官突然大喊一聲:「hold!(停!)。」 美軍指揮官拿出望遠鏡往遠處看了一眼,冷汗瞬間就冒了出來。只見前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一百多名中國志願軍戰士正手握鋼槍看著他們。
  • 長津湖四大教訓,金門島已有
    說「悲壯」,是因為第二次戰役東線冰血長津湖一戰很慘烈。說「傳奇」,是因為第二階段「冷槍冷炮」運動發揮好,還催生了「狙擊之王」張桃芳。 記錄最慘烈一戰的,2011年有紀錄片《冰血長津湖》,2016年有美方的《長津湖戰役(The Battle of Chosin)》。2020年,徐克執導的《血戰長津湖》已經開拍。
  • 志願軍第9兵團穿單衣入朝作戰,戰士凍成冰雕,被質疑作假
    關於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並不多,不過有一部名為《三八線》的電視劇很不錯,講述以連為單位的志願軍戰鬥英雄,其中有一個情節讓人記憶深刻,那就是6班戰士在執行任務時被凍成了冰雕。
  • 零下30度的長津湖血戰,中美兩國士兵都不願回憶
    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悠悠行動」:第10軍出現在長津湖某種程度上,麥克阿瑟也是長津湖戰役的始作俑者。這的確是一條令人膽戰心驚的道路,一旦部隊一字長蛇分散在山路上,將會是極好的伏擊目標。長津湖是北朝鮮東北部由長津江在下碣隅裡附近匯成的一個巨大水庫。此時下碣隅裡早已被美軍空襲轟成一片廢墟。從這裡有兩條土路沿水庫兩側向北延伸。其中水庫西側的土路經過德洞山口和柳潭裡,正是阿爾蒙德命令陸戰1師走的路線。
  • 長津湖,一場中美都不願提及的血戰,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
    黃昏時分,志願軍向長津湖美軍發起了總攻,戰後倖存的美軍回憶起那個恐怖的夜晚: 刺耳的軍號聲突然響起,霎時間滿天的信號彈升空,伴隨著四面八方傳來的「沙沙」聲(後來他們才知道那是志願軍戰士的膠鞋踩在雪地裡的聲音),無數披著白布的戰士,怒吼著向自己衝來。
  • 血戰長津湖,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贏得究竟有多難?
    他們隱蔽在靠近長津湖柳譚裡和新興裡北部。天有不測風雲,等到11月27日,長津湖一帶突降大雪,氣溫婚檢降低到了零下40度,極寒的天氣給潛伏中的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千餘名官兵無聲地長埋於寒冰深雪之中。第九兵團是一支打過不少硬戰的部隊,他們在「孟良崮」戰役大敗張靈甫,淮海戰役俘虜杜聿明,解放大上海後又被稱之為「霓虹燈下的哨兵」,英名遠播,威震八方。正是這樣一支戰功卓著,經驗豐富、素質過硬的部隊,才能夠在嚴酷寒冬中爬冰臥雪,在不熟悉的作戰環境中,無聲隱蔽中完成對美軍的包圍。
  • 高原退役戰士烈士墓前敬禮告別
    高原退役戰士烈士墓前敬禮告別 2020年12月23日 09:10   來源:人民日報   正在海拔5200米雪域高原駐訓的新疆軍區某旅400多名老兵即將離開軍營
  • 血戰長津湖: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團,團旗還在軍事博物館
    當這支部隊艱難行進在長津湖畔時,美軍的搜索部隊突然發現前面出現了敵人,一排排志願軍戰士舉著槍,成戰鬥隊形擋在了他們的面前,這令美軍大驚失色。 然而奇怪的是,當猝不及防的美軍慌亂躲避伏擊時,這些已經完全做好戰鬥準備的志願軍戰士,卻並沒有絲毫動靜,更沒有向他們開火,這令美國士兵十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