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0度堅守陣地,129名中國軍人凍成「冰雕」,美軍莊嚴敬禮

2020-12-12 縱深觀察

落後就要挨打,是我們用百年屈辱史換來的深刻教訓。如今我們能在繁榮穩定的環境下生活與工作,離不開上個世紀用血和汗為我們開創一片和平的老一輩革命家。在那個國力與軍力都要遠遠落後於敵人的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們用血肉之軀贏得了一場又一場戰爭的勝利。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期間,我們要面對的更是被稱為世界第一的軍事力量。

為幫助友鄰不受侵犯,更為維護我們的領土主權,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們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志願軍參戰之前,以美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的領土上如入無人之境,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腹背受敵。1950年10月25日,入朝僅一周的志願軍就向聯合國軍發起了進攻性的戰役,面對裝備性能和後勤補給遠遠領先於我們的聯合國軍,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給高傲到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上了一課。

與人盡皆知的「上甘嶺」戰役相比,還有一場「長津湖戰役」可能不像前者一樣被大眾熟知,但我們今天要著重回憶這次戰役,不僅因為它是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一場決定性戰鬥,更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志願軍戰士徹底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魂和軍威。同時,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也不為過。

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而這片區域也是朝鮮最為苦寒的地區,1950年11月,長津湖地區的溫度低著零下40度,滴水成冰。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志願軍展開了一場扭轉戰略態勢的戰役。由於入朝作戰的任務很緊,後勤補給難以及時到位,1950年11月27日,在零下4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裡,志願軍戰士穿著薄棉衣、膠鞋,啃著比石頭還要硬的土豆與敵軍進行著英勇的戰鬥。

在這場慘烈的戰役中,志願軍的一個普通的連隊接到任務,要在「古土裡」附近的水門橋埋伏起來,對南逃的美軍進行伏擊任務。這個連隊共129名戰士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裡匍匐隱蔽,等待著美軍的到來。在埋伏了6天6夜之後終於等來了逃竄的美軍,根據戰後美國軍人的回憶錄中記載,前進的美軍發現了埋伏著的志願軍後頓時緊張了起來,開始小心翼翼的前進。不過等到視線清晰之後他們才發現,整連129個志願軍官兵被凍成了「冰雕」,但卻仍然保持著標準的戰鬥姿勢,槍口也瞄準了美軍的方向。志願軍戰士的堅毅,讓這支美軍的王牌之師也不得不肅然起敬,部隊長官親自脫下軍帽,莊嚴的向這支「冰雕連」敬禮。

影視作品畫面

後來,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向國內報告戰況時的電報中寫道:「戰鬥結束後打掃戰場時發現,該連全體人員成戰鬥隊形凍死在了陣地上,細查身體無任何血跡和傷痕」。因此,一些影視劇中戰士在等待作戰的過程中被凍死的情節並非虛構,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了朝鮮戰場上。

影視作品畫面

在長津湖戰役中,韓戰的大局被一舉扭轉,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團的記錄,更使得美軍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正是有了這些中國軍人的浴血奮戰,才會有我們安定、和平而又繁榮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長津湖血戰,129名戰士被稱凍成「冰雕」,美指揮官脫帽莊嚴敬禮!
    近3年之久的戰爭,中國志願軍用自身堅韌的意志,創造了許多奇蹟,也打贏了很多經典戰役。例如,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三八線》作品中有一段是描述尖刀連六班為完成潛伏任務,全員趴在雪地裡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畫面。因此不少人便會聯想到血戰長津湖時,129名誓死也要堅守陣地,直到最後還手握武器保持戰鬥狀態的「冰雕連」。朝鮮半島的冬天,到處都是白雪皚皚。
  • 129名戰士被凍成冰雕,美軍集體脫帽致敬,這一幕看哭無數觀眾!
    尤其是長津湖血戰,整整129名戰士最終化作「冰雕」,哪怕身為敵人的美軍指揮官也率眾集體脫帽致敬,因為眼前是可敬的對手。那一刻,內心湧現出身為中國的人的驕傲,以及那股對先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長津湖戰役中,為何125名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也不放棄陣地
    在死鷹嶺高地,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身著單衣的志願軍20軍59師177團6連的125名官兵,在打退美軍連續7次的瘋狂進攻後,徹夜堅守陣地,懷抱鋼槍,等待著美軍的又一次反撲。 黎明終於到來,美軍嚎叫著再次進攻時,卻沒有遭到絲毫反擊,這讓美軍感到十分納悶。當他們小心翼翼靠近山頂後,才發現陣地上的志願軍官兵已經凍成了冰雕。
  • 零下40度:「冰雕連」見證抗美援朝戰士的革命信念!
    當年又逢50年不遇嚴冬,夜間最低溫度接近零下40攝氏度。當時的作戰任務異常艱巨,埋伏的部隊戰士很多凍傷、凍死,也有機要人員被凍成重傷甚至犧牲。甚至出現戰爭史上罕見的「冰雕連」,解放軍軍史中有記載的包括三個連隊,成建制全員凍死在阻擊陣地上。這些戰士以戰鬥隊形在自己陣地上堅持到最後一刻,雖然沒有扣動板擊,但他們都是面對敵軍方向堅守在自各崗位。
  • 抗美援朝冰雕連,129名志願軍凍成冰雕,仍保持舉槍射擊姿勢
    張鎮浩地區是朝鮮北部最冷的地區,海拔在1000 ~ 2000米之間,林木茂密,道路狹窄,人煙稀少,夜間最低溫度接近攝氏零下40度,是當年50年來沒有見面的嚴冬。1950年,韓半島長津湖邊,白雪覆蓋的景象,在這麼冷的環境下,大雪幾乎淹沒了整個人的下半身,天氣更加寒冷。
  • 70年前,129名戰士堅守陣地被凍成冰人,身體仍保持戰鬥姿勢
    從古至今,中國經歷了太多的磨難。若沒有一批批愛國人士的奮不顧身,我國的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如今幸福的生活,是多年以前的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在70年前,129名戰士堅守陣地被凍成冰人,身體仍保持著戰鬥姿勢。 這一悲壯的場景,令知情之人無不為之動容。於普通人而言,抗美援朝是存在於歷史書中的一段段記錄。
  • 死鷹嶺,129個凍成"冰雕"的志願軍戰士始終保持著戰鬥姿勢
    率先到達前線的彭德懷,及時調整作戰方針,將陣地防禦戰變為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敵——第一次戰役中的雲山之戰,成軍160多年未有敗績的美軍老牌精銳騎一師遭志願軍重創,1800餘人被殲滅。儘管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已出兵參戰,但依然沒有影響到麥克阿瑟的自信。他一邊調集轟炸機群,摧毀鴨綠江上的所有橋梁,阻止中國增兵;一邊命令「聯合國軍」全線北進,企圖趕在鴨綠江冰封之前搶佔朝鮮全境。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被凍成冰雕,怎料此舉在美軍眼裡不值一提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1950年11月,中國志願者入朝參戰了,其中有第9兵團的戰士,他們本該回國換了裝備再出來的,然而由於時間緊急,他們直接入朝了,當時這些志願軍基本都是穿著單衣的,11嶽飛正值隆冬時節,朝鮮三八線附近的氣溫零下
  • 美軍拍攝志願軍冰雕連「珍貴影像」?疑為電視劇花絮鏡頭
    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嚴寒天氣中艱苦作戰、多人被凍傷凍死,他們被後人譽為「冰雕連」。近日,一則被傳是「美軍拍攝的珍貴長津湖戰役影像」在網絡平臺上引發廣泛關注。 影像片段中,白雪皚皚的場景、伏擊在大雪中的「冰雕」志願軍身邊,站著幾個外國樣貌身穿外國軍裝的人士。然而,這則影像片段並非所謂「美軍所攝的歷史影像」。
  • 血戰長津湖: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團,團旗還在軍事博物館
    1950年11月,與中國東北只有一河之隔朝鮮進入了冬天,而且,這一年朝鮮的冬天還格外寒冷。然而,就是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中,在位於朝鮮東北地區的長津湖附近,一支美國軍隊在崇山峻岭之中邁著齊腰身的大雪、頂著零下40度的酷寒,在艱難的行進。
  • 感動:退伍老兵路過軍營莊嚴敬禮,美哉中國軍人,壯哉中國軍魂!
    致敬各位戰友:這倆戰友不尋常,軍人情結繞心上。不管行程多匆忙,也要行禮訴衷腸。詢問之下得知兩個人都曾在這支部隊服役16年,出差路過這裡,只想向曾經堅守的地方敬個軍禮。這裡留著他們的記憶,有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那段青春。執勤士兵大為感動,臨別前他們互相敬禮表達敬意。雖是簡單的軍禮,卻飽含哨兵對老兵的敬意,老兵對曾經軍營的不舍。
  • 抗美援朝「冰雕連」:一槍未發,至死保持戰鬥狀態,敵軍肅然起敬
    20世紀50年代韓戰爆發,為了援助朝鮮人民反抗美國的侵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前去朝鮮進行作戰。其中有一場戰鬥似乎已被人們所遺忘,它就是中美兩國都不願意提到的長津湖戰役。那裡到處都是白雪紛飛,戰鬥時恰逢西伯利亞寒潮來臨,氣溫驟降至零下30度左右,因此戰鬥異常慘烈。
  • 莫斯科戰役中,大批德軍被凍成冰雕,為何希特勒執意下令原地堅守
    1941年的冬天氣溫非常低,莫斯科周邊地區的溫度,降到了零下40攝氏度左右,最低溫度曾達到零下52攝氏度,這在以往是非常少見的,連日的降雨使得德軍行進的道路變得十分泥濘,機動部隊的進攻速度大大降低,士兵們也怨聲載道,那為什麼希特勒堅決不讓撤退呢?
  • 中國軍人不適合寒冷地區駐紮?印媒無知,不知道零下40度長津湖
    據環球時報12月5日報導,近日印度知名媒體《今日印度》發表了一篇十分無知的文章,字裡行間充斥著「中國軍人不適合在寒冷地區駐紮」「用不了多久中國人撤出」的字眼。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零下40多度的長津湖埋伏著大量志願軍,他們身著單衣,成建制的被凍成「冰雕」但始終保持著戰鬥態勢,不少志願軍戰士因為四肢被「凍碎」而不得不做截肢手術,遺憾錯過了衝鋒。對於「當兵只為養家餬口」的印軍來說,他們永遠不會理解解放軍紮根心裡的家國情懷,也無法理解解放軍的戰鬥意志的來源究竟是哪裡。他們也錯誤的低估了解放軍在邊界後勤保障戰鬥中所佔據的絕對優勢。
  • 冰血長津湖:悲壯「冰雕連」,寒冷比子彈還可怕
    在那個半世紀一遇的極寒天氣下,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令來自南方的第9兵團面臨著比子彈更加殘酷的寒冷。 第二次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隨著志願軍收復平壤、元山,美軍開始大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冰雕連很多中國軍人的英雄事跡,大家都非常熟悉,東北抗日聯軍有八女投江,八路軍有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有劉老莊八十二烈士,但是你聽說過「冰雕連」的故事嗎?冰雕連1950年11月,在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20軍59師177團2營6連,奉命堅守死鷹嶺,第二天戰鬥打響後,六連陣地沒有開火,兄弟部隊派了一名參謀,來到六連的陣地了解情況。
  • 零下30度血戰,比上甘嶺慘烈的長津湖戰役將拍電影,張涵予主演
    歷史不會被遺忘,除了正在熱拍的《金剛川》之外,《冰雪長津湖》更是備受關注,皆因這場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慘烈,在零下30多度的環境中血戰,無數將士被活活凍死,但是他們憑藉著無堅不摧的力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的範例。
  •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常德93歲抗美援朝老兵胡楚進:零下30度,血戰長津湖 2020-10-22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