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中,為什麼沒有發現尾巴?它們去哪兒了?
達爾文進化論是現代科學家研究人類進化的最重要基礎,但是也有一些人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疑問,如果人類和動物真的有共同的祖先是通過進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帶尾巴的古人類化石呢?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有一段的缺失呢?
其實我們觀察猩猩和猿類的區別就可以發現,紅毛猩猩黑猩猩,這些原來他們都沒有尾巴,但是猴子卻有長長的尾巴,在2012年的時候,有相關的科學家在東非大裂谷發現了兩塊化石,它們已經有已經有2500萬年的歷史了,通過DNA的研究分析發現他們和現代猿類的DNA非常的相似,這可能是一塊早期猿類的化石,對這兩塊化石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在2500萬年前,這些靈長類的動物就已經褪去了尾巴。
西瓦古猿是一種生活在最近1250年到850萬年前的一種猿類,它的化石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這些出土的化石和現代紅毛猩猩非常的相似,或許是把古猿就是他們的祖先,在這種猩猩的化石當中就發現它們也是沒有尾巴的。
皮爾勞爾猿為生活在距今1600萬年前到1100萬年前,研究它們出土的化石,發現它們可以用手背在地上四肢行走,但是和西瓦古猿一樣,同時也褪去了尾巴。歷史更早的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2300萬年前到1000萬年前,在它們出土的化石上,它們可以在地面活動,也可以在樹上活動,森林古猿認為是,所有猿類的共同祖先,同時也沒有尾巴。
綜合以上這些化石的研究發現,在距今2500萬年前左右,原來就已經開始在地面上生活,並且已經褪去了尾巴,而猴子等一些生物為了能在叢林當中穿梭更加方便保持身體的平衡,所以尾巴一直得到了保留。所以找不到帶尾巴的古人類化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科學家研究發現,其實在人類還沒有進化成為人類的時候,大約是在2000萬年前,尾巴就已經退化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出生的畸形胎兒,他們會有小小的尾巴,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返祖現象,在人類胚胎發育的前30天左右是有一個短小的尾巴的,但是後來在母親肚子的生長環境受到基因的抑制,會形成一個小的三角形為骨而退化掉了尾巴這個器官。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