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可以無限生長和再生的牙齒?

2020-12-22 科學獵奇

乍一看,牙齒能夠無限生長而且還能夠再生,確實是一種很強的能力,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牙齒磨損問題,也不用擔心掉了一個牙後不美觀了,反正有再生和無限生長的能力,隨便「揮霍」就好了呀。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在進化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再生牙齒的能力和牙齒無限生長的能力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有些動物的牙齒會不斷的生長?

自然界中,牙齒不斷生長的動物有不少,比如嚙齒類動物、野豬、海象等等。那麼,這些動物的牙齒為什麼會一直生長呢?我們以嚙齒類動物中的老鼠為例。

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老鼠的門齒之所以會不停的生長是因為其門齒內部有一個幹細胞池,這個細胞池能夠持續的分化出牙齒組織,這才讓它擁有了這種能力。那麼,為什麼老鼠會進化出這樣的牙齒特點呢?

作為一種在地球上生活了約4700萬年的物種,老鼠能夠活到今天,除了因為有強大的繁殖能力外,強大的適應能力也是功不可沒的。無論是多麼極端的環境下,老鼠總是能夠找到食物,這是因為老鼠幾乎無所不吃,無論是堅硬的、冰冷的、還是熱氣騰騰的,它們通常是來者不拒。而正是這種食性,讓老鼠必須具備不容易被磨損的牙齒,但是,老鼠的牙齒與人類的牙齒一樣,都是由牙釉質、牙骨質和牙本質組成的,這些成分雖然堅硬,但是並不是無敵的,隨著進食的增多,食物的堅硬程度,牙齒的磨損是在所難免的。

因此,老鼠就進化出了可以無限生長的門齒,這樣無論是吃什麼,老鼠就不用再擔心牙齒磨損的問題了。但是,畢竟無限生長也有弊端,那就是它有不可控性,所以老鼠為了讓牙齒保持在一個狀態下,它必須定期的磨牙。

不但是老鼠,上面我們說的野豬、海象也是一樣的,野豬利用自己的突出的牙齒來掘土,這樣磨損比較的嚴重,所以它也必須要有不斷生長的能力,才能抵消過度磨損對牙齒帶來的傷害。海象則是因為它的牙齒就是它的另一條「腿」,當從水下上冰面時,它的牙齒就會起到很強的支撐性,這樣磨損也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說,牙齒可以不斷生長的動物,對牙齒的磨損程度本身就比較高的,所以,為了生存,它們擁有了這個能力。

為什麼有些動物可以不斷的換牙?

一生都在不斷的換牙的代表動物就是鯊魚了。作為海洋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鯊魚長著一張血盆大口,而這正是它捕獵的利器。當遇到獵物時,鯊魚會長大嘴巴,用盡全力咬住獵物,除非是獵物將一塊皮肉捨棄,不然鯊魚絕不鬆口。

與我們常見動物的牙齒結構不同的是,鯊魚上下各有3排牙齒,它們的牙齒呈倒三角狀,排列在一起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鋼鋸一樣,這種牙齒結構有利於它對獵物進行切割。雖然鯊魚一共有6排牙齒,但是真正在戰鬥時能夠派上用場的只有最前面的兩排,後面的4排牙齒都是倒在口腔中的。一旦在戰鬥或者進食時,前排的牙齒斷裂或者掉落,後面的牙齒就會趕緊補位,只有後面牙齒的空位會再次長出新的牙齒來。

為什麼鯊魚會進化出這種能力呢?

其實,鯊魚進化出牙齒再生的能力與它的捕獵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在捕獵時,鯊魚總是會用上自己最大的咬合力咬住獵物,這樣對牙齒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負擔。而且被咬住的獵物不可能乖乖地就範,它們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遊走,此時,鎖住獵物的其實就是牙齒,那麼在獵物掙扎時,牙齒受的力無疑是最大的。因此,鯊魚的牙齒在日常的生活、捕獵中極容易受傷甚至是脫落,如果不進化出這種再生能力的話,一條鯊魚不用幾天就會變成「無齒之魚」,這樣鯊魚就只能活活地餓死。

因此,鯊魚擁有牙齒再生能力,也是為了生存長期進化的結果,牙齒的高損耗率讓它必須具備這項能力。

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牙齒再生和牙齒一直生長的能力?

進化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所以,要不要進化牙齒再生和一直生長的能力是根據的人的需求而來的。那麼,人到底有沒有這兩種能力的需求呢?

首先,人的牙齒並不是沒有再生能力。在我們長出第一次牙齒時,它就是乳牙,乳牙會陪伴我們6年左右,從6歲開始乳牙逐漸的掉落,取而代之的就是恆牙,當乳牙和恆牙交替完畢。我們的牙齒再生能力就會消失。那麼,為什麼會消失呢?

雖然牙齒是我們人類的主要進食器官,但是人類的食物相對偏軟,而且人一天使用牙齒咀嚼食物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牙齒的磨損相對來說比較的少,因此,就不需要一直生長的能力了,畢竟磨碎較小還一直生長的話,人還有拿出時間來磨牙,這顯然不利於人類的生存。

其次,人在進食時,很少有撕扯的動作,並且人的牙齒也不是捕獵的工具,通常都被上下唇保護著,所以,自然也很少會因為外力的作用掉落,因此,這樣也不需要再擁有再生的能力了。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既然人不需要牙齒再生的能力,為什麼會經歷乳牙退換成恆牙的過程?

人類在出生半年之後,就開始長牙了,一般在3歲之前,乳牙就會長齊。但是,由於人的出生時的顎骨、下頜骨以及牙床的比例比較小,所以,只能容納24顆牙齒。隨著人的不斷生長,以上三者的比例會逐漸的增大,顎骨、下頜骨以及牙床比例的增大就意味著牙齒的縫隙也會變大,此時,牙齒的縫隙太多太大顯然是不利於人的進食的(容易塞牙,而且食物殘留在牙縫中,對牙也是一種慢性傷害),因此,人就需要退掉這些乳牙,長出更大,更多的牙齒來填滿整個的牙床,當恆牙完全長齊之後,人就會擁有28-32顆牙齒(28是基數,之後多出的就是智齒了)。

因此,乳牙退掉由恆牙代替是人類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這也是進化的選擇。

總結

人類的進食特點和食物選擇就註定了人不會進化出牙齒不斷生長或者是再生的能力,因為這些能力對於人類來說是多此一舉的。而凡是具有以上兩種能力的動物,都是平時的生活對牙齒的損傷就比較大的動物,所以,它們不得不擁有這樣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牙齒無法再生的真相,竟然是為了生存?長知識了
    我們都知道,每個正常的人一般有32顆牙齒,每個人都需要牙齒,這是事實,也許我們補過牙,但很多動物卻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可以重新長出牙齒,用全新像珍珠般雪白的牙齒,替換舊的受損過的牙齒。如果我們人類這樣做,那不是很好嗎?可實際上,這是身體內部需要權衡的麻煩事。
  • 人類牙齒有望像鯊魚牙齒一樣可以再生
    告訴碳酸飲料愛好者一個好消息:科學家向人類牙齒再生技術又邁進了一步。《發育生物學》上刊登了一項研究,向我們解釋了鯊魚及其它海洋生物可以終生不斷再生牙齒的原理。人們此前對鯊魚牙齒的再生過程「了解甚少」,認為它「一直是發育遺傳理論中的特例」。據報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負責貓鯊胚胎研究的學者發現了一種名為牙板的「特殊上皮細胞群」,它能再次發育出牙齒。
  • 相比鱷魚的牙齒、獅子的利爪,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攻擊性器官?
    根據我們的「常識」,鱷魚的牙齒、獅子的利爪都是攻擊性極強的「利器」,而動物是否擁有這種利器,也成為我們判斷一隻動物溫順或兇猛的標準之一。而人類作為動物之一,看著自己的雙手不免也會心生困惑: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攻擊性器官?
  • 《進化的咬痕》從牙齒的變化看人類的進化過程
    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只剩下了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既吃肉又吃蔬菜?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我們的牙齒裡,它像活化石一樣記錄著人類的進化。聽到這你可能想了,牙齒和吃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當然,因為飲食很大程度上是由氣候條件決定,而當日常飲食發生變化時,物種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那麼,為什麼食草動物沒有進化到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了生存,食草動物們在不斷的進化和努力在自然界中,除了大象、犀牛等大型的食草動物外,其他的食草動物幾乎都有天敵,它們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給食肉動物們提供食物。
  • 進化論指出人類的祖先是猿猴,為什麼現在人類沒有了尾巴?
    進化論提出「人類是從猿人進化而來的物種」這一說法,起初並非所有人都接受這種觀點,尤其是那些推崇「上帝創造人」以維護宗教權威的人,在他們看來進化論的觀點是滑稽的,猿猴怎麼能和人類相提並論呢?放到現在來看,人類和猿猴之間依然存在較多的差異,例如尾巴的存在。
  •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在地球上很多生物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器官,這些器官通常都具有攻擊性。人類作為自然界當中的一員,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具有攻擊性的器官呢?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家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新生兒沒有智齒
    據外媒LAD bible2020年,10月10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出生時就沒有智齒。由此引發了眾多科學家對「微進化」的深入探究。圖2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人類的進化速度比過去25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
  • 世界最長壽老人117歲,人類為什麼要捨棄「不老」和「再生」能力
    如今,衛生設備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幅降低了幼年和中年人的死亡率,大部分人都能在晚年辭世,可以預見,人類平均壽命還會不斷延長。人有沒有可能長生不老呢? 它不老的秘訣很簡單——生殖細胞遍布全身,只要沒被捕食或受整體的損害,水螅個體就可以一直活下去。 生殖細胞的確具備幾乎永生的能力——它們分裂能力極強,即使只有兩個細胞(精子和卵子),也能發育出完整的個體。待後代出生、成長、成熟,又可以繼續繁殖,延綿不斷。如果身體所有細胞都享有這種功能,就能不斷再生,從而長生不老。
  • 人類為什麼沒有尾巴?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們去了哪裡呢?
    科學家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中,為什麼沒有發現尾巴?它們去哪兒了?達爾文進化論是現代科學家研究人類進化的最重要基礎,但是也有一些人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疑問,如果人類和動物真的有共同的祖先是通過進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帶尾巴的古人類化石呢?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有一段的缺失呢?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人類曾經有沒有冬眠過?
    為什麼動物要冬眠冬眠和遷徙都是動物應對嚴冬的適應策略。冬季寒冷的溫度和有限的陽光對植物生長很不利,而植物是食物鏈中的主要能源。大多數動物每天都會捕食和收集食物,但很少會有動物能進行儲存,因此,許多動物會在春夏季的時候在拼命地「添膘」,目的就是為了存儲能量。
  • 科學家發現六角恐龍再生秘訣,也許人類可以獲得強大的再生能力!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六角恐龍再生秘訣,也許人類可以獲得強大的再生能力!長生不老一直都是每個人心中最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人類真的可以實現長生不老,那麼就可以將很多的謎底都有了解答,得了無限的時間走,就會更好地去探索人類未曾發現的地球之謎和外太空存在的這些外星人事件。可是縱觀世界的發展歷史,追求長生不老的人永遠都是沒有好下場的。而如今科學家們發現六角恐龍容顏不老和再生秘訣可能會讓人類獲得其強大的能力,這是真的嗎?
  • 靈籠:很多人的誤區,其實噬極獸並非無限再生,它們還是有弱點的
    ,但還沒有下半季這幾集噬極獸給人來的震撼,目前來看,噬極獸已經發展出了族群,由開始的單一類型的噬極獸進化出了地吼刺鰻這樣的遠程攻擊型。很多人其實在看的時候都走入了一個誤區,換言之噬極獸並非可以無限再生,它們還是有弱點的。
  • 為什麼人只有一次換牙機會,而鱷魚一生能換牙50次長出3000顆牙?
    由於飲食習慣和人們對口腔衛生的忽視,導致很多人的牙齒出現各種問題,帶來了很多的生活上的煩惱。而我們僅有的一次天然換牙的機會,還是在幼年時期,從乳牙換為恆牙。之後的幾十年裡,只有這一副牙齒能夠使用,而鱷魚一生大約能長出3000多顆牙齒,失去牙齒後竟然還能再生高達50次,是不是很羨慕?為什麼人類卻只有1次換牙的機會呢?首先,鱷魚之所以能不斷換牙,是因為牙齦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細胞——牙齒幹細胞。當鱷魚失去牙齒時,就會觸發牙齒幹細胞的分化和分裂,從而長出新的牙齒,你以為鱷魚開掛了嗎?
  • 人類牙齒為何如此脆弱
    但對我而言,人類牙齒結構的精妙之處遠超眼睛。構建牙齒的基本物質,和食物所含的其實是同一類。人的一生會經歷數百萬次咀嚼,在此過程中,我們的牙齒卻可以在不受損的情況下咬碎食物。牙齒具有非凡的硬度和韌性,可以避免裂紋的產生和擴散。這得益於其外層和內部的完美結合:牙齒外層是牙釉質,幾乎完全由磷酸鈣構成,非常堅硬;牙齒內部含有有機纖維,使牙齒足夠堅韌。工程師們往往能從牙齒的結構中得到很多靈感。
  • 人類用了多少年進化出高級文明?為什麼恐龍兩億年都沒有實現?
    但我們不能說,人類用不到十萬年就進化出了高級文明。在人成為人之前的歷史,就是人與黑猩猩共同走過的那段歷史,與智慧、文明沒有多大關係。但從500萬年前南方古猿開始直立行走以後,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奔著智慧方向一路快跑了。直到5000年前,人類發明了文字,標誌著文明誕生。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達爾文蝙蝠和蟑螂演化概述蝙蝠,即哺乳綱的翼手目,它們演化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會了飛翔。目前發現的最早蝙蝠化石是距今5500萬年前的古蝠類。由於蝙蝠骨架纖細,不易保存,必定有很多早期蝙蝠種類沒有留下化石。從哺乳動物的遺傳譜系來看,翼手目應該有8000萬年的進化歷史了。
  •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無數動植物的家園。地球自誕生以來,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演變史中,地球上曾更換過許多的霸主,恐龍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恐龍曾統治地球長達2億年之久,但最後還是被自然淘汰。
  • 幾乎所有動物都進化出具有攻擊性的器官,為什麼人類卻沒有?
    大約40億年前,地球海洋中十分偶然地進化出了生命。然而,地球環境在不斷改變,沒有哪個物種能夠永遠存在。那些能夠長期處於食物鏈頂部的動物,都進化出了富有攻擊性的器官。那麼,為什麼動物幾乎都有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而人類卻沒有呢?
  • 一顆史前鯊魚牙齒的故事,5500米深海出現巨大爪痕,為什麼需要人類...
    我們關心的,是在金槍魚的劇烈掙扎中,鯊魚的一顆牙齒脫落了,掉進了海裡。這對鯊魚來說再平常不過了,因為它們的牙齒經常脫落,然後又會有新的牙齒生長起來補充。 在海水金屬沉澱、水柱中錳的再活化、溫泉中與火山活動有關的金屬衍生、海水分解玄武巖殘骸及微生物導致的金屬氫氧化物沉澱等自然現象的分別或共同作用下,以這枚鯊魚牙齒為中心開始了地球上最漫長的地質現象之一——多金屬結核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