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是動物為了應對在冬天中的寒冷,黑暗和食物供應減少造成的生存問題,而無需覓食或遷移到溫暖地方的一種狀態。隨著冬眠動物的活動量大幅減少,呼吸、體溫、新陳代謝、心率等也隨之減緩放慢或下降,有效減少能量的消耗。大多數冬眠的動物體型都很小,當天氣變冷時,它們就無法覓食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代謝,冬眠是為了在食物很少的情況下能生存下來。食物會為生存所需的所有的代謝過程提供著「燃料」。
為什麼動物要冬眠
冬眠和遷徙都是動物應對嚴冬的適應策略。冬季寒冷的溫度和有限的陽光對植物生長很不利,而植物是食物鏈中的主要能源。大多數動物每天都會捕食和收集食物,但很少會有動物能進行儲存,因此,許多動物會在春夏季的時候在拼命地「添膘」,目的就是為了存儲能量。由於冬天的能量來源(即食物)變得很有限,動物也就進化出了可以通過改變生理機能來在冬天生存的本領,因此它們基本的新陳代謝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了。
冷血動物和有些溫血動物都冬眠。
那麼,為什麼人類不冬眠呢?
人類不冬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首先,我們的祖先是熱帶動物,沒有冬眠史。
在過去的大約十萬年中,人類只遷移到了溫帶和亞北極緯度地區。這段時間還不夠長,不足以進化出我們冬眠所需要的代謝適應能力。
當我們的祖先遷移到較冷的地區時,他們經歷了一些遺傳上的改變,其中最顯著的是皮膚變得白皙,這樣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線,並能充分合成維生素D,並很有可能在他們(和尼安德特人)到達北方高緯度地區時,已經可以熟練的使用工具和製作衣服了。
2.人類比其他動物聰明多了。我們不僅本能的依賴自然,有時甚至還會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由於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到了使我們比其他動物更「聰明」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了火,衣服,住所,狩獵和農業,所有這些都是更有效的禦寒方式。我們也已經學會了收集、處理和儲存食物,即使在食物短缺的時候,儲存的這些食物也能維持我們的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所以,我們的身體之所以沒有進化到為了適應寒冷環境而經歷這些生理的變化,是因為我們的智力幫助我們生存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瑜伽修行者會通過冥想練習從而達到降低機體耗氧量的目的,是不是跟冬眠有點相似呢?
3.人類已經找到了保暖的替代方法。
溫血動物使用能量來維持體溫。當溫度下降時,為了保持體溫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冬眠動物有時會在這種狀態下模仿冷血動物。它們不去做其他的事情,基礎代謝就會下降,也就能夠生存下去了。
然而,我們人類已經找到了保暖的替代方法。從「火」的發現到加熱工具的發明,我們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周圍的溫度,以減少熱量從我們的身體流失。所以,沒有必要為了適應而經歷這些生理變化。試想想任何試圖靠著睡來過冬的古老部落很快就會被另一個洞穴裡圍著篝火坐著,穿著毛皮衣服的傢伙趕出去的。
4.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則產生了肌肉生長抑制素。
先前在進化時間軸上的人類,沒有擺脫他們發達的肌肉。肌肉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人們沒有開始冬眠,而是選擇了動起來,追蹤和獵捕食物。肌肉生長抑制素可以讓人類擺脫不必要的肌肉,讓他們走得更遠、更快。它還能讓我們以身體脂肪的形式保存和儲存多餘的能量。
與冬眠相比,進化出肌肉生長抑制素還有另一個好處
冬眠讓動物可以在幾個月裡不吃東西,而肌肉生長抑制素的分泌也讓人類可以一個月左右不吃東西。與熊不同的是,我們可以在大多數的時候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外在威脅。這是當時人類生存的一大優勢。
總的說來,肌肉生長抑制素的形成與冬眠相比,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處,我們因此也過得更好。
最後說一句:之前也看過一則報導,一個人在冰天雪地的屋外很長時間卻沒有凍死,研究稱進入了類似於深度休眠的狀態。難道人類也有冬眠這招,只是外界環境沒有觸發到那個按鈕?這個秘密還需要科學家去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