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2020-12-22 內蒙古新聞網

  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所以大熊貓也需要冬眠。

  真相解讀:

  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管是在熊貓研究基地還是各地的動物園,只要有它們在的地方,都不缺粉絲朝拜圍觀。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問題: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人家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為啥我們大熊貓還在照舊吃吃玩玩負責可愛?

  冬眠本就是「小動物」的習慣

  首先需要說明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熊都要冬眠。為了適應低溫天氣,大熊貓具有低代謝的能力,但確實沒有冬眠的習性。

  有些動物如刺蝟、旱獺等恆溫動物為了應對嚴酷的自然環境,減少能量消耗,會放鬆對身體恆溫的調控,而將體溫、代謝速率、心率等都降低到很低的生理水平,進入一種長達幾個月的昏睡狀態,這就是冬眠;有些動物應對夏天的酷熱,也進入一種昏睡狀態,成為夏眠。還有一些動物如蝙蝠、蜂鳥等;在各個季節都會由於能量的不足而進入昏睡狀態,這種現象叫日蟄眠。

  一般冬眠動物都是相對體型小的動物,大型動物很少採取冬眠的方式度過食物短缺的季節。

  大型食肉動物的冬眠其實是「冬睡」

  大型食肉動物熊類的冬眠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黑熊在冬眠時,不進食、不飲水、不排尿、不排便,體溫雖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大約會降到32-33℃,在受到幹擾時可以隨時醒來。更有趣的是,熊類還在冬眠期間撫育後代。有些學者認為熊類這種現象是食肉動物的冬睡現象,不是真正的冬眠。

  據考證,大熊貓的出現距今已有800萬年的歷史了,在第四紀約一萬多年前的最後冰期的壓力下,曾經與其同期鼎盛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大多數成員都已絕滅了,所以大熊貓又有「活化石」之稱。

  大熊貓在系統分類上屬於食肉目熊科動物,但其食性已高度特化為以竹子為食。從解剖學特徵看,大熊貓的消化道基本還是食肉動物的形態結構,但為了適應以竹為食的習性,也發生了一些相應改變,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分解纖維素,但消化道的總體結構上與食肉類動物或雜食類動物相類似,如腸道相對較短,結構簡單,沒有盲腸等。

  大量進食低代謝幫大熊貓安然過冬

  大熊貓的消化生理學也很特殊:雖然它們的主食是竹子,但由於消化道結構功能等原因,對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據報導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效率僅為17%。同時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只有約8-9小時,所以大熊貓每天的食量很大,據相關研究表面,一隻大熊貓每天大概會取食竹子10-20千克。

  大量進食、食物快速通過消化道、藉助腸道微生物的幫助,是大熊貓獲得能量和營養的一種策略。與此同時,大熊貓還有維持低代謝水平的能力,這樣一來,它們維持自身生存和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也相應減少。大熊貓在野外的活動水平很低,這一特點在動物園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大熊貓的行動總是很遲緩,懶洋洋的樣子也增加了它們的可愛值。在形態學上,大熊貓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腦、肝臟和腎臟等也趨於縮小。

  需要不斷進食,對能量的需求和損耗偏低,這些大熊貓長期進化的生存策略,決定了它們不需要冬眠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季。

相關焦點

  • 熊類冬眠,那北極熊也會冬眠嗎?你可能想不到它是清醒的冬眠
    這些會冬眠的動物一般都是體型比較小的,而且冬眠的時候進入一種身體接近麻痺的狀態,深度睡眠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而熊類,我們知道體型很大,其中北極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但是它們在冬季也會冬眠。
  • 熊是怎樣冬眠的?正在冬眠的熊可能被東北虎拖出去吃掉嗎?
    因為大部分熊類在生態圈中都屬於上層,和其他動物冬眠躲避捕食者不一樣,熊類的冬眠似乎更加「高級」,如果棕熊在冬眠時遇到敵人時怎麼反擊呢?會被東北虎從巢穴中拖出來吃掉嗎?首先,熊類和其他可以冬眠的動物對比就可以發現,熊類的體積更大,並且在食物鏈的上層甚至是頂端,通常情況下,就算是老虎這樣的猛獸也不會主動去招惹熊類,成年棕熊幾乎就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那麼為什麼熊類還會冬眠呢?大多數情況下,熊類的脾氣還算溫和,但是一旦被惹怒就會變得脾氣暴躁,具有極強的攻擊性。
  • 你養的龜要不要冬眠?怎麼冬眠?關於烏龜冬眠,貌似簡單實則難
    我們都知道不同種類的龜龜會有不同的顏色沉澱,平時在人工餵養的過程中,食量充足,龜龜的生長速度基本是高於野外生存的龜龜的,所以顏色一般偏淺,色澤也不如正常野外生長的龜龜鮮豔。而冬眠就給到了這樣一個緩衝的時間,讓龜龜的色素得以沉澱。並且如果追求刀刻紋的玩家,冬眠能夠讓龜龜停止生長,恰好能夠形成明顯的一道一道的刀刻紋。
  • 人類如果集體冬眠,會發生什麼後果?
    恰恰相反,很多人在漫長的冬天裡都變得非常懶散,特別是在下著大雪的日子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冬眠,和被子做好朋友,一直睡到萬物復甦的春天。那麼,為何地球上很多動物都會冬眠,偏偏人類不行呢?科學家表示,如果一旦人類也冬眠了,或許這會讓人類從此滅絕。這是怎麼回事呢?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地球上冬眠的動物,普遍都是變溫動物,比方說蛇。
  • 變溫動物為什麼會冬眠
    冬眠可以說是一類動物的習性,記得小時候問家裡的長輩,動物為什麼會冬眠,得到的回答是」它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度過寒冷的冬天,就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啦」。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還真就是這樣,動物在寒冷天氣來臨時因無法維持正常活動所需的恆定體溫,只好找個地方躲起來冬眠以使自己能夠度過整個寒冷的冬季。或者說是冬季在生活的區域裡找不到足夠維持自身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能藉助冬眠這項技能來減慢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能量消耗。以度過食物匱乏的冬季。
  • 熊類戰鬥力排名,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前幾日看見幾篇文章敘述,大熊貓居然是熊類的王者。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的戰鬥力,但是碰見下面前六,這幾種熊類,它還得卑躬屈膝的叫一聲哥哥。其實動物界的爭鬥沒有人類那麼複雜,往往體型、運動體能就能決定勝負。下面我們就將熊類的6屬9種進行排名(均以雄性為例)。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動物冬眠也勾起研究人員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為了找更多冬眠的線索,看看能不能在未來可以解決人類一些醫療上的問題。那麼研究人員在冬眠中的動物發現了什麼呢?人類能不能在未來是否可以冬眠呢?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人類曾經有沒有冬眠過?
    大多數冬眠的動物體型都很小,當天氣變冷時,它們就無法覓食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代謝,冬眠是為了在食物很少的情況下能生存下來。食物會為生存所需的所有的代謝過程提供著「燃料」。為什麼動物要冬眠冬眠和遷徙都是動物應對嚴冬的適應策略。冬季寒冷的溫度和有限的陽光對植物生長很不利,而植物是食物鏈中的主要能源。
  • 烏龜冬眠的好處
    立冬將至,大家龜兒子們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冬眠了。冬眠的方式多種多樣,注意事項也有很多。家養龜可以自然冬眠也可以不冬眠,但是自然冬眠給烏龜帶來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一、提升烏龜的免疫力,增強體質。龜龜戲水二、提升烏龜的顏值,使烏龜更具觀賞性。
  • 哪些動物會冬眠 什麼動物會冬眠
    寒冷的冬季來臨,人們會早早的提前購買好衣服來禦寒,而有些動物則是需要進行冬眠的。那麼,哪些動物需要冬眠呢?  1、蛇: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 入冬了,你家金錢龜冬眠了嗎
    大家元旦快樂,我是興饒龜業-倪恆,今天我們來聊聊金錢龜冬眠。隨著氣溫的降低,現在金錢龜已經進入了冬眠期。 金錢龜是變溫動物,根絕金錢龜的原生地,冬眠是金錢龜的習性,冬眠是一個考驗,也是物種進化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自我生存機制。金錢龜在自然條件下過冬,可以確保體質更加健康。
  • 知識乾貨,烏龜冬眠全解答
    烏龜大家都知道烏龜是需要冬眠的,但是一些剛剛飼養烏龜的小夥伴可能還不是很清楚怎麼讓烏龜安全的冬眠,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怎麼讓烏龜安全的冬眠。烏龜第二個:烏龜冬眠前要做什麼準備冬眠前第一個要準備的就是要停食。
  • 前往火星太空要多久?要去外星旅行 人工冬眠技術是必要條件?
    月球跟地球的距離是38萬公裡,所以火星比月球遠150倍到1,000倍以上。 即使像現在看得到的火星發射火箭,火箭到達時火星的位置也會出現變化,所以要以能使抵達時的太空船和火星的位置重合在一起的方式來讓太空船升空。 另外,要載人的太空船還得攜帶糧食等物資,因此飛行時必須儘量節省燃料。
  • 冬眠姿勢手冊 今年你的龜怎麼過冬?
    冬眠是大家都知道爬行動物應對冬季的一種生存方式。自然條件下有的龜會沉水、或鑽土、 或躲在落葉下蟄伏過冬。每到冬眠期,養龜人和新龜友們最關心的就是人工飼養時龜的冬眠場所和越冬的方式。無論什麼方式,抓住溼度適當, 溫度穩定最重要。今天就介紹一下龜友們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高手們如果你們有更好更實用的方法咱也來聊聊, 讓每一個龜寶都能找到一個舒服適合的過冬方式。 淺水冬眠(室內)
  • 關於動物冬眠 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
    或許有不少人會希望自己能夠像能夠冬眠的動物那樣,只需待在洞中睡覺,而無需出去上班或尋找食物。現實是,我們對於冬眠和冬眠動物的了解並不多。這一次,擼哥就將帶來:關於動物冬眠,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這種睏倦使得即使突然運動也很難喚醒冬眠的動物。有了這些信息,或許就可以用來澄清那些擁有豚鼠的人所遇到的麻煩了,如果在冬天發現它們在籠子裡僵硬,很有可能是它並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從而陷入了冬眠。因為圈養動物通常不會冬眠,但是當它們的棲息地溫度低於以前的水平時,它們就可以進入這種狀態。通過控制呼吸很容易證實這一點,它比正常情況下會更慢,但是依然是在呼吸的。
  • 中華草龜怎麼冬眠
    中華草龜一般指烏龜,溫度低於13℃時,烏龜便開始進入冬眠。冬眠期間,烏龜的四肢、頭會縮進殼內,雙眼緊閉,不進食、進水,無排便。溫度高於10℃容易讓烏龜清醒,浪費體力。烏龜冬眠應注意以下幾點:1、冬眠前保證烏龜的最佳狀態,環境溫度在15-20℃之間時,烏龜的食慾就會明顯下降,此時可以停止飼喂,給烏龜清腸。控制好溫度,烏龜冬眠的溫度應在1-10℃之間,高於10℃可能會使其甦醒,消耗體力,低於0℃可能會凍傷烏龜。
  •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
    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冬眠的,雖然冬天的時候,我們同樣會不想起床,但是還是需要起來的,而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冬眠是必須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已經到它們沒辦法生存的地步了,所以才會採取的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冬眠的時候,往往身體的消耗是極少的,因此就算是食物短缺,它們也能熬過冬天,而不同的動物其實冬眠的時間是不大一樣的。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這種動物可以還說是相當奇葩了,怎麼還能把自己給睡死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睡鼠,簡直是輸入其名。
  • 莫欞鷹:論冬眠與入定
    所以,我覺得不單「五大仙」有神通,就連很多魚類都有神通,因為魚也會冬眠「入定」。既然它們有神通有定力,為什麼不能出離六道?因為它們沒有人的智慧高,不能讀經聽經悟道。所以修行,光有定力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悟透禪機。
  • 這些動物會冬眠,一覺醒來,這個冬天就過去了
    冬眠中的黑熊在100多天都不會進食 原來它們也要冬眠 從小我們在課本上就知道:黑熊、蛇、松鼠、烏龜要冬眠。可是事實遠超出我們了解的範疇:原來,這些動物也要冬眠,還有點與眾不同呢! 蚯蚓在0℃-5℃時,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低於0℃蚯蚓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