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日記》首發,記錄疫期曇華林居民日常

2020-12-16 湘湘愛旅行

曇華林歷史街區裡有一家有故事的特色書店——老張書舍,書舍的主人張福臣在特殊的2020年裡,用自己的筆觸記錄疫情期間生活的點滴,如今集結成冊的《老張日記》正式出版了,承載著我們普通武漢老百姓情懷的日記也來到了東湖之畔。

下午兩點半,東湖楚風碼頭上《老張日記》新書發布會暨文藝沙龍正在進行,省市書協、作協的50餘位老師和文學愛好者集聚一堂。大家登上畫舫船「鷺飛號」一邊泛舟湖上欣賞著冬日午後的東湖美景,一邊讀著老張疫情期間書寫的102篇十萬餘字的日記。

疫情爆發之初,張福臣退掉了南下避寒的車票,連續幾個月留守在曇華林老張書社內與書為伴,只要稍微能走動,他便逡巡街區。從對一花一草的細膩體察,到記錄環衛工、社區工作者的逆行與付出,再到自費趕製五萬張《我們的白衣天使》藏書票,只身前往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援鄂醫療成員表達敬意。

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董宏猷告訴記者,那個時候大家都宅在家裡,也在創作,力所能及地記錄疫情之下真實的生活,每天都會通過朋友圈用日記交流、陪伴,老張的日記也是武漢人生活的縮影,如今大家能在這麼美好的東湖遊船上匯聚、讀書、交友,真的是要感謝千千萬萬白衣天使的付出,也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

據了解,《老張日記》因忠實而樸實地記錄了武新冠肺炎疫情時,武昌曇華林居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而引人注目,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博物館和武漢地方志都專程送來證書,將此書作為史料收藏。

責編:劉豔萍

融媒體記者: 湯茜 張嘉為

編輯: 羅暉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後天,曇華林就要去北極了
    10月1日至3日,「英雄武漢城市之光」曇華林光影節精彩啟幕。6棟曇華林老建築變身光影幕牆,打造出1000平米的奇幻劇場。如果你對風靡全球的Teamlab念念不忘,那麼國慶來曇華林,不會讓你失望。而且這場秀免費。
  • 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漢首發
    湖北日報訊 (通訊員汪智勇、陳棟)12月28日,《瞬間的永恆——新華社高級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一書在華中科技大學首發。方政軍曾任新華社記者、新華社湖北分社常務副總編輯、新華社湖北分社紀委書記。《瞬間的永恆》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記錄了方政軍50多年來所寫的日記選編及部分重要新聞作品。我國新聞教育界泰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方漢奇點讚作者「不忘初心,半個多世紀實踐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寫天下文的目標,其日記與作品緣於對新聞和生活的熱愛,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 人人都打卡的曇華林,這個「雙節」有什麼不一樣?
    今年「雙節」的曇華林有啥好玩?10位小夥伴,一起組成了曇華林「搜街小分隊」,為市民和全國網友直播浴火重生的曇華林。現場直播兩位武漢廣播的主持人——武漢新聞綜合廣播鄭暢、武漢經濟廣播何璇,通過「掌上武漢」視頻直播為大家呈現曇華林的「潮遊」和「民趣」。
  • 宅家以來,消耗最快的家居品居然不是口罩,而是--BJ宅家日記(8)
    在家宅居的日子裡,每個宅人的日常生活都起了巨大變化,以前下樓扔個垃圾都要化妝的精緻女神變成一件睡衣應付所有場面的豬豬女生,口紅、眼影被束之高閣,忙著在廚房炸油箱、烤電飯鍋蛋糕的業餘廚神們一時用不到這些。
  • 推薦6款mac日記本軟體 記錄您每天的故事
    小時候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想必就是寫日記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丟失了這種習慣,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6款mac日記本軟體,記錄您每天的故事~1.Mini Diary for mac(好用的電子日記本)Mini
  • 豐臺街道「E普法」周周見——「疫期學法」護航老年人權益
    這些都是豐臺街道「疫期普法」直播的居民提出的問題。疫情期間,豐臺街道司法所和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攜手通過微信平臺開通「疫期學法」直播,為老年人送去「疫關愛」,本期是講座的第三期《老年人房產傳承應了解的法律問題》。
  • 細思極恐的小故事:日記
    葉子沒想到自己以前還有寫日記的習慣。葉子興致勃勃的翻開,日記本裡歪歪斜斜的是稚嫩的筆跡。她記不清楚這是什麼時候寫的日記,於是懷著極大的興趣讀了下去。9月8日教師節到了,送什麼給老師呢。老師喜歡吃肉,可是家裡也沒有肉呀。好煩人。9月9日媽媽說家裡沒錢買肉,從地裡挖了兩顆白菜要我送給老師。我生氣的把白菜摔在一旁。
  • 浙江農林大學:300多篇「雷鋒日記」記錄師生抗疫故事
    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工作也從今天開始了……」翻開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王汪誠的日記,從今年1月31日開始,他記錄的都是志願服務的工作體會、全國疫情變化、抗疫前線醫務人員的戰「疫」事跡。2011年,浙江農林大學為引導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開始組織開展「續寫雷鋒日記」活動,組建了由全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幹部、優秀團員青年、志願者骨幹組成的「雷鋒班」。
  • 新華社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漢首發
    中國商辦工業雜誌社武漢12月30日訊(特約記者陳棟 程翔 記者陳思銘 )一位記者的日記,不僅記錄了自己的新聞生涯,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見證。12月28日,《瞬間的永恆——新華社高級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一書在華中科技大學首發,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梁茜共同為新書首發揭幕。中國新聞教育界泰鬥方漢奇先生和新聞媒體領導、專家紛紛為該書評論和點讚。
  • 心情日記:日月流轉,記錄生活
    人生苦短,白雲蒼狗,指間的流沙散落,歲月悠悠逝去,漫長流年,我習慣了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時刻,習慣了買來精美的本子,用秀麗的字跡寫下自己的日記。如今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日記也從紙質變成了電子版。如果要問我寫日記的意義是什麼,也許我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追尋意義的過程中誰不是行路的旅人呢?我想,日記最大的意義就是記錄下自己的生命歷程和見聞,彌補記憶的缺失吧。我們的生活總是忙碌的。沒有太多時間沉浸在往事當中,即使曾經深夜痛哭,到了第二天早晨,在眾多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收拾起行裝,面對接踵而來的現實。
  •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都被整自閉了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給整自閉了今天是自閉的老張!熟悉老張的人都知道,老張喜歡玩雲頂之弈(不熟悉的現在也知道了),今天在暢快遊玩的時候,突然就在一局遊戲裡面讓人給風箏了!jpg),然後那一局遊戲老張直接連前四都沒進(ㄒoㄒ),抱著為廣大群眾謀幸福的原則(主要是讓你們搶牌、搶裝備)老張我煞費苦心,仔細鑽研查資料,再結合自身實踐,終於讓我總結出了文字攻略!!!下面老張帶你走進暗星風箏流!!
  • 武漢:曇華林——花園山、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崇真堂
    19世紀60年代,各國教會開始進入武昌,在花園山周圍、曇華林一帶蓋教堂、建學校、辦醫院,各種風格的西式建築紛紛落成,使得這一區域呈現出不同於傳統城區的面貌。花園山山頂上也是一座教堂,名為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建於1888年。嘉諾撒仁愛修女會1806年創立於義大利,1868年應明位篤主教邀請,派遣教會人員來漢。
  • 小津安二郎的日記,關於他淡淡的日常生活和行動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內容簡介本書是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現存個人日記的集大成之作,共四十餘萬字,收集整理了小津導演 32 冊、時間跨度從 1933 年至 1963 年接近完整的日記,記錄了他從三十歲到六十歲中生活與藝術的真實側影。
  • 觀察記錄日記:點玄灰蝶、亮灰蝶
    冬天已至,昆蟲都開始準備越冬,已經幾乎看不見蝴蝶的幼蟲了,所以今年觀察記錄日記可能也快結束了。回顧一下,今年還是飼養了很多種類的蝴蝶的,雖然都是上海常見種。接下來的一期觀察記錄日記,可能會把今年養過的一些蛾子匯總一下。蛾子其實也挺有趣的,只是大部分長得不是很討喜,所以就做一個簡單的記錄吧。
  • 曇華林文創市集即將開場!隱藏彩蛋等你來尋寶
    解鎖古城新玩法 武昌古城江南造物節,來了 吃、喝、玩、樂、遊、購、秀 6月25日——27日 我們在曇華林
  • 300多篇「雷鋒日記」記錄浙江農林大學師生在抗疫中成長
    翻開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發展專業2019級研究生王汪誠的日記,從今年1月31日開始,他記錄的都是志願服務的工作體會、全國疫情變化、抗疫前線醫務人員的戰「疫」事跡。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浙江農林大學「續寫雷鋒日記」系列活動持續開展。雷鋒班通過致全體同學的一封信向大家發出號召,身處各地的雷鋒班成員積極響應。
  • 你記錄工作我記錄你,小女孩的「戰」疫日記:爸爸,我想叫你一聲最美...
    2月14日晚武漢溫度驟降,雷電交加,12歲的張晛玥整晚都在為在外轉運病人的爸爸擔心,早上一醒來看到爸爸的朋友圈,一張模糊的照片裡他左手抱著頭盔,右手比了一個剪刀手,配文說「涼快」,張晛玥在日記中寫道「爸爸,我想叫你一聲最美『逆行者』,我為你驕傲!」
  • 《警寶日記》——康巴什公安教育整頓主題原創歌曲正式首發!
    公眾號ID:pingankangbashi為持續營造教育整頓濃厚宣傳氛圍康巴什公安分局警務指揮部公共關係大隊結合「堅持政治建警 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精心策劃推出由分局民警原創作詞的教育整頓主題歌曲《警寶日記
  • 「斯內普」演員生前日記出版 記錄《哈利·波特》幕後
    「斯內普」演員生前日記出版 記錄《哈利·波特》幕後 時間:2020-11-22 19:36:46 來源:1905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