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槍迷將自己魔改的衝鋒鎗發布在了社交平臺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有意思的是,這支衝鋒鎗的原型是鏡面匣子,也就是德國生產的毛瑟C96手槍,它在國內還有不少外號,比如盒子炮、二十響、駁殼槍、快慢機等等。
二戰期間,原版毛瑟C96手槍以及衍生出來的仿製型號在戰場上廣為使用,尤其是在中國,彈容量大、射速高、射程遠的鏡面匣子深受中國軍隊喜愛,性能遠超日軍手中的王八盒子(大正十四年式手槍),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日本人收藏毛瑟C96手槍,而日本民間關於鏡面匣子的改裝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這支鏡面匣子衝鋒鎗的改裝並不複雜,首先槍管被截短,槍口車出了螺旋紋,以便於安裝消音器;其次木質握把改成了聚合物,手感更佳,而且還方便安裝伸縮槍託;其三機匣頂部接了一個鏡座,可以用於安裝全息瞄準鏡。
圖為原版毛瑟C96手槍,手槍主體其實是沒怎麼變化的,但一些細節的改變,讓魔改後的衝鋒鎗更具有戰術氣息。
機匣左側可以安裝一小段皮卡汀尼導軌,這樣還可以再接一盞戰術燈。
鏡面匣子屬於半自動手槍,德國人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出了M712型,即全自動版鏡面匣子,定位有點類似今天的衝鋒手槍,理論最高射速1000發/分鐘,可以在80米以內形成火力壓制。
任何一支毛瑟C96手槍放到今天,那都是收藏品,在古董市場具有不錯的價值,改裝本就需要一定的財力和膽量,而這位日本槍迷的腦洞還是相當厲害的,既不改變鏡面匣子本身的風格,又讓它具有現代化戰術特色,有了不一樣的韻味。
實際上關於二戰武器的現代化改裝,在國外並不少見,圖為美國一位槍迷的魔改設計圖,原型是湯普森衝鋒鎗,上面是戰術風格,有點類似無託的設計,適合在近距離作戰環境下使用;下面是個人防衛風格,槍託可摺疊,重量更輕,易於攜帶,而且又具有不弱的火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公認的最大規模戰爭,而在那個時代活躍的武器,自然也獲得了不小的名氣。感興趣的人多了,相關的改裝自然絡繹不絕,這一次是手槍改衝鋒鎗,不知下次又會是什麼奇葩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