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分別有多大?它們的距離又是多少?勺子狀是視覺效果嗎?

2020-12-21 科學新視界

由於疫情的影響,小編已經在老家呆了1個多月了。正值初春,和城市裡不同,農村的夜晚繁星點點,不停地散發著光芒。作為一位嚮往星辰大海的小編,仰望星空是必修課了。浩渺的繁星中,最引人注目的肯定要算北鬥七星,北鬥七星橫夜半,找到北鬥七星後,不遠處的北極星也引入眼帘了。

這迷人的星空是如此的的讓人著迷,那大夥知道北鬥七星分別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天體,距離我們有多遠嗎?

我們知道,這漫天的繁星,每一顆都是「太陽」,北鬥七星也不例外,它們都是比太陽還要大的恆星,只是因為它們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動輒數十億光年的距離,所以它們就成了微弱的星光。

搖光

搖光又稱破軍,位於鬥柄的最末端,古代以為象徵祥瑞。它距離我們地球足足有103億光年,其半徑是太陽的3.4倍,質量是太陽的6.1倍。由於其超大的質量,其內部單位時間內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約為太陽的600倍,這導致其表面溫度達到了15000攝氏度,是太陽表面的2.5倍左右。

開陽

開陽星古時候又稱武曲星,位於鬥柄倒數第二的位置,距離地球約79光年。其至今約為太陽的2.4倍,但是其質量只有太陽的2.2倍,其表面溫度是太陽的1.5倍,達到了9000攝氏度。視力好的人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開陽其實還有一顆伴星,古時候也被用於視力測試,因此被稱為「輔」。

根據天文觀測的結果,我們發現開陽其實是一個6合星系統,除了肉眼可見的部分,它還有還有四顆肉眼看不到的恆星。

玉衡

玉衡古時又稱廉貞,距離地球約83光年,4.3倍的太陽直徑,2.9倍的太陽質量,其表面溫度大約為8700攝氏度,和開陽基本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玉衡在北鬥七星中是最亮的一顆。現代天文觀測表明,玉衡也存在一顆伴星,其質量約為太陽系木星的15倍,初步估計是一顆褐矮星。

天權

天權星在古時候最有名,是所有讀書人都嚮往的一顆星,位於地球約81光年的「文曲星」直徑是太陽的1.4倍,質量是太陽的1.6倍。這顆恆星是北鬥七星中最年輕的一顆,科學家估計它只有3億歲。這顆表面溫度為9200攝氏度的年輕恆星有兩顆肉眼不可見的伴星,本質上是一個「三體」系統。

天璣

天璣古時又稱祿存,它位於地球84光年之外。其直徑是太陽的3倍,質量是太陽的2.9倍,表面溫度達到了9100攝氏度。在北鬥七星中,其知名度算是最低的。不像文曲,武曲,搖光,破軍那麼為人熟知。

天璇

天璇古時又稱巨門,它位於地球80光年之外。這顆恆星已經處於冷卻過程了,因為其內部的氫元素已經燃燒殆盡了。現階段的天璇是一顆亞巨星,其基本物理常數與天璣星基本一致。

天樞

這顆星就是大名鼎鼎的貪狼星,距離地球約123光年。這顆恆星擁有4.3倍太陽質量,30倍太陽半徑,316倍太陽光度,表面溫度略低,只有4380度。它內部的氫燃料也燒光了,目前處於紅巨星階段。在距離它23天文單位(一天文單位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的地方,還有一顆1.6倍太陽質量的伴星,它們的環繞周期約為45的地球年。

其實不還有一點大家也能看出來,從北鬥七星古時候的別稱我們發現,這些都與封建王朝的官位相關,因此又被叫做「七政星」。

北鬥七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各不行同,它們互相之間的距離也非常遙遠,比如天璣與開陽的距離約為8.6光年,相當於太陽與天狼星的距離;天璣與天璇的距離為11光年,這都要比它們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更近。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有多大?離地球有多遠?
    目前正值初春,北鬥七星在夜晚很早就升起來。當我們望向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顆排列成勺子狀的明亮星星,那就是北鬥七星。通過北鬥七星,還很容易找到不遠處的北極星。那麼,北鬥七星都叫什麼?它們是什麼天體?距離地球又有多遠?
  • 都知道北鬥七星,可你知道南鬥六星嗎?
    中國古代的文化裡,似乎對勺子有一些偏愛。天上的北鬥七星在很多民族裡被看成是戰車或馬車,到了中國就成了一隻勺子。北極星所在的小熊星座裡,七顆星也能連成勺子狀。除了這兩個有名的勺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南鬥六星,六顆星連成了勺子狀。
  • 北鬥七星距離地球多遠?和太陽相比大小如何?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鬥崇拜和星佔之說,先民們崇敬天象,並且以天象變化來預測人事吉兇,尤其是南北鬥主人生死,影響很深,北鬥七星並不是獨立的星座,而是七個恆星的簡稱,因為這七星連起來就像古代舀酒的鬥形,所以稱它們為北鬥七星,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為天樞
  • 古人命名的北鬥七星,是指哪七顆星?到底有多大呢?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天空中終是會有那麼幾顆星星,特別的顯眼,就像是星星中的明星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其中就有這麼七顆星星,在天空中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把勺子一樣,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北鬥七星。遠遠望向北鬥七星就像是一個亮點一樣,看著很小的樣子,實際上北鬥七星比太陽還要大上幾十倍不止!要知道太陽的體積可是比地球還大130萬倍!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議?
  • 古代時北鬥曾有9顆星,消失了兩顆後,剩下的七星有多大?
    這說明,在2000多年以前,北鬥確實是9星,只是其中有兩顆星的光亮度比較暗淡,北鬥星是恆星,在運動過程中,如果發生氦閃,那麼剛開始時它們會很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暗,最終為肉眼所不能見到。
  • 關於北鬥七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鬥七星(the Big Dipper,意為大勺子)是北方天空中最著名的星型結構之一,也是很多人學會辨識的第一組星型。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星座,而是大熊星座中最明亮的七顆星所組成的星群,其中的三顆畫出了勺子的勺柄,另外四顆則勾勒出了勺子的勺頭。它們所展現的是大熊星座的尾巴及後軀部分。
  • 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
    這七顆亮星排列成勺子的形狀,並且可以指示北極星,所以我們很容易在夜空中分辨出北鬥七星。北鬥七星離地球都不遠,它們距離我們大約100光年。在北鬥七星中,除了天樞是正在進行氦核聚變的紅巨星之外,其他恆星就像太陽一樣正在進行氫核聚變。其中有些恆星屬於多恆星系統,例如,開陽周圍還有一顆名為「輔」的伴星,它肉眼可見,而不可見的伴星還有四顆,所以開陽屬於一個六合星系統。
  • 北鬥九星變成北鬥七星,它們經歷了什麼?另外兩顆去哪了?
    這些星宿也都擁有這各自的名字,我們熟知的「北鬥七星」就是星象的重要角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北鬥其實是有九星的。在古代,北鬥七星可以判斷季節變化北鬥七星因為它惟妙惟肖的勺子形狀,成為了判斷方向的重要手段。
  • 為啥北鬥七星幾千年來都串在一起,不會散開了?
    但這些行星距離我們很近,只有幾千萬千米到十幾億千米。它們只在太陽系範圍內活動,圍繞著太陽運行。由於每顆行星在各自不同的軌道,運動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從地球上觀察,就會看到一年四季甚至不同的年份,它們都在不同的方位。我們肉眼看到的行星只有5顆,就是金木水火土。
  • 朱元璋駕崩後,他有可能採用神秘的「北鬥七星」體態下葬
    專家在近年來,利用高科技儀器,對明孝陵進行了全方位的掃描,根據儀器繪製出來的圖譜發現,明孝陵的地宮保存的極為完好,並未發現有任何盜掘過的痕跡。在進行高科技掃描時,專家們還發現了一個離奇現象。朱元璋的陵墓形制呈現了規則的「勺子」形狀圖案,勺頭部分為繞梅花山而環 行的導引神道,勺柄部分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築部分。
  • 道教北鬥七星君。為什麼人們一直對北鬥七星有非同一般的信仰?
    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猶如一根勺子形狀的北鬥星,我們也是從小就一直聽說北鬥星給人們指路的故事。無論在那個時候,哪個地方,我們都可以聽到關於北鬥七星的傳說,而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北鬥七星的信仰更是濃烈甚至可以看到人們將北鬥七星擬人化作為星君。
  • 原來我們誤解北鬥星辰幾千年,其實不是北鬥七星,而是北鬥九星
    「晚上迷路不要慌,抬頭找找天空中的『勺子』,就能辨別方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過類似的話,這句話裡的「勺子」,指的便是北鬥七星,只要找到它,就能找到北方,找到方向,所以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星象。然而「北鬥七星」真的是「七星」嗎?為何中國古代術士的口中,它是「北鬥九星」?究竟是誤讀,還是發生了某種不可避免的變化?先秦時期的古籍中記載:「北鬥九星,七見二隱。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認識「北鬥七星」:可定方向、定季節
    尋找北極星,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依靠北鬥七星的指引,這七顆星在古時,不僅被用作指引方向,還可以定季節、定時辰,至今依然有效。 △北鬥七星在夜空中容易辨認 北鬥七星屬大熊座的一部分,屬於大熊座的尾巴,這七顆星中有6顆是2等星,1顆是3等星。
  • 如何使用天文愛好者的法寶之北鬥七星
    指南針作為指南針,我們只需要尋找北鬥七星碗末端的兩顆星-天樞星和天璇星-被稱為「指針星」,它們作為恆星的指南針,直接指向北極的北極星 。 從天璇星到天樞星(在碗的頂部)畫出一條假想線,並延伸兩者之間距離大約五倍,將讓我們準確地找到北極星。
  • 北鬥七星:我能指明方向,也能區分四季
    要說到北鬥七星,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就知道他大概在天空的哪個位置,以及長什麼樣子,但是有的人卻不知道天空中究竟哪七顆星是北鬥七星。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其實早在古代的時候北鬥七星就有指明方向的功能,它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 我們平常看到的北鬥七星屬於哪個星座?七顆星都有什麼有趣的名稱
    在風高月黑的夜空,我們常可以在北方的天空看到一個「鬥形」的星圖,由七顆亮閃閃的星星組成,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北鬥七星。從地球上,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北鬥七星其實距離不是很遠,就在我們周圍不遠,也算是太陽系的近鄰,所以它是我們所熟悉的星象之一。
  • 北鬥星辰,到底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多出來的兩顆分別是誰
    織錦講的應該是古代的一場戰爭,五星連珠在東方匯聚,代表漢朝將旗開得勝,在星辰中,北鬥七星極為重要。 北鬥七星的說法由來已久,幾千年來北鬥七星還衍生出了不同的神靈,道教中衍生出了北鬥七星君即:貪狼、巨門、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道教還未徹底形成之前,儒教也多次提及對星辰的祭拜,七大星辰在古代天文當中的地位是頗高的,那麼北鬥九星又出自哪裡呢?
  • 北鬥七星:天地秩序的制定者;衛星系統的導航者
    儘管春秋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五星之運行情況,以及它們的出沒規律,但是在這之前,已經有無數人開始研究那些神秘的天體。而其中北鬥七星無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北鬥是用來觀測北極星的存在,從而確認北方。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北鬥七星的位置,為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感到疑惑了,既然宇宙一直在超光速膨脹,那麼幾十年來觀測到的北鬥七星位置沒有一點變化,而且自記載幾千年以來,北鬥七星的位置也沒有顯著的變化,其實不僅僅是北鬥七星位置沒有變化,我們夜晚看到的其他星星位置也沒有變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