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誤解北鬥星辰幾千年,其實不是北鬥七星,而是北鬥九星

2020-12-15 兔大聖公社

晚上迷路不要慌,抬頭找找天空中的『勺子』,就能辨別方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過類似的話,這句話裡的「勺子」,指的便是北鬥七星,只要找到它,就能找到北方,找到方向,所以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星象。

然而「北鬥七星」真的是「七星」嗎?為何中國古代術士的口中,它是「北鬥九星」?究竟是誤讀,還是發生了某種不可避免的變化?

先秦時期的古籍中記載:「北鬥九星,七見二隱。」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已經觀測到九星,並知道其中七星閃耀,二星微弱,而這「七見二隱」的特徵,又正好和人體相吻合、相對應,人體中的九竅分別為:雙眼、雙耳、雙鼻孔、一口、尿道和肛門,前七者為「見」,後兩者為「隱」。

故而在《三國演義》裡出現了這樣一段話:「北鬥注死,南鬥注生。今已添注壽算,子復何憂?」意思是只要九竅不通,便意味著死亡,所以用「北鬥注死」來代替,當人們意識到這一點後,便對北鬥九星有了更密切的關注。

當年古人對北鬥九星分別進行了命名,依次為: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搖光星,洞明星、隱元星。除了「洞明星、隱元星」(又稱輔星和弼星),其餘7者全部保留至今,洞明星、隱元星便是傳說中的「二隱」。

《雲笈七籤·卷二十四·日月星辰部二》上書:「右九皇君、九夫人內姓隱諱,知之延壽千年……得見第八、第九星,延壽無窮。」意思是凡人只要能看見這第8、第9顆隱星,就是開了大運,以後必定大吉大貴、延年益壽。這種說法很快便流傳於世,無論是相書、風水、運術各方面,都遵從此道。

後來道教將「北鬥九星」分別對應「九皇」,即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位,影響力非常之大,並逐漸在民間演變為禮鬥之俗,流傳至今。在《中華全國風俗志》寫道:廣東地區每年九月九日,多建九皇會以禮鬥

最令人驚訝的是,2019年在河南滎陽發掘出的青臺遺址,裡面竟然出現了「北鬥九星遺蹟」,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而且那些代表星象的罐子也暗藏玄機,星星越亮,罐子越大;反之對應的星星越暗,罐子越小,目前專家們就這個「九星遺蹟」展開了密切的研究。

以上種種,都能說明古人一直信奉的是「北鬥九星」,那麼為何今天卻改成了「北鬥七星」呢?

其實,這就要說到天文學的常識。眾所周知,所有恆星都有自己的壽命,而這個壽命取決於它的質量大小,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則越長。所以千千萬萬古人曾目睹過的洞明星和隱元星,極有可能已經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淡出眾人視野。

當然了,也有學者認為,壓根就沒有洞明星、隱元星,只不過是古代統治者為了神化自己,故意捏造出來的星象,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資料:《雲笈七籤》《史記》

相關焦點

  • 北鬥星辰原來被誤讀了幾千年,不是北鬥七星,而是北鬥九星!
    在風水術數裡有北鬥七星的說法,即觀測北鬥七星的不同位置、明暗情況可判斷國運和人之命脈。有所謂「北鬥注死,南鬥注生」的說法,諸葛亮在五丈原觀測北鬥七星可知自己命在旦夕,而司馬懿觀測北鬥七星也能預測到諸葛亮之死,可要是本來北鬥七星不是七顆星,而是九顆星,那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佔星術,或有瑕疵。那麼,到底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呢?其實,在我國很早的時代裡,就一直有北鬥九星的說法。
  • 北鬥星辰,到底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多出來的兩顆分別是誰
    北極星是七個星辰當中最亮的,古代也是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 春季時,北極星在東,古代要巡視天下,往往都是從東方開始,《易·傳》中說:帝出乎震,震卦在東。 北鬥七星的說法由來已久,幾千年來北鬥七星還衍生出了不同的神靈,道教中衍生出了北鬥七星君即:貪狼、巨門、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 北鬥九星變成北鬥七星,它們經歷了什麼?另外兩顆去哪了?
    這些星宿也都擁有這各自的名字,我們熟知的「北鬥七星」就是星象的重要角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北鬥其實是有九星的。在古代,北鬥七星可以判斷季節變化北鬥七星因為它惟妙惟肖的勺子形狀,成為了判斷方向的重要手段。
  • 北鬥到底是是七星還是九星?
    從小學生開始,我們就知道北鬥七星,這是七顆能夠連成一把勺子形狀的星星,也是最容易辨別方向的七顆星。古代的北鬥也是七星嗎?先秦文獻中曾經提到「北鬥九星,七見二隱」。意思就是北鬥有九顆星,七顆能夠顯現,兩顆若隱若現。
  • 一人之下:古代術士都說北鬥九星,為何現在卻成為了北鬥七星
    但是在術士之中,常常有人說北鬥九星,而現在所有人為何會說是北鬥七星呢?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巻「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鬥九星。五代徐鉉《步虛詞》詩曰:「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而在先秦時代,更是對人們說是北鬥九星。那麼為何到了現在卻說成是北鬥七星了呢?
  • 北鬥九星那些事兒
    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中發掘的「北鬥九星」 ◎謝玩玩5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用9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宏大的建築規模,前殿後寢的格局,包括北鬥九星與「天下第一
  • 「河洛古國」北鬥九星現蹤 從天文觀測到天人合一
    ,也發現了同樣用陶罐擺放而成的北鬥九星圖案。這是因為在尚未發明指南針的上古時代,夜間人們只能依賴天上的星星來辨別方向,以此逐漸形成星辰崇拜,許多中國新石器時期的巖畫裡,都有非常豐富的日月星辰崇拜之圖畫。 不過考古遺蹟發現的北鬥九星與今日所說的北鬥七星,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呢?學者認為,上古時期應為北鬥九星,因歲差導致有兩顆星今日看不見,而改稱北鬥七星,但先秦文獻裡仍多見北鬥九星的說法。
  • 為啥北鬥七星幾千年來都串在一起,不會散開了?
    不是北鬥七星一直串在一起,而是天上所有的恆星都是串在一起的。如果這位朋友知道了這個「驚天秘密」,會不會更糾結呢?人類有記載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天上的恆星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基本沒有變化。所以恆星才叫做「恆」星,恆就是久遠的意思,這誰都懂吧?
  • 北鬥群星並非注死,也不是只有七星,北鬥掌死亦然掌生
    而北鬥以七星為主,但又有兩星不顯,名為北鬥七星,實為北鬥九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為顯星,而左輔、右弼為隱星。北鬥群星在道教神話體系中地位崇高,諸多理念與之有關。而北鬥群星的生死關係並不是偏向,反之是持平,所以單說主死,有些言過其實。
  • 「河洛古國」發現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蘊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
    經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等專家的確認,其是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河洛古國」挖掘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發現了北鬥九星天文遺蹟。在F12房基的祭祀基址中,發現了用九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還有一副面向南的完整麋鹿骨架,它的位置剛好在北鬥九星的上端。
  • 北鬥七星:天地秩序的制定者;衛星系統的導航者
    而其中北鬥七星無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北鬥是用來觀測北極星的存在,從而確認北方。南北鬥主人生死而從星佔角度來說,北鬥七星屬於二十八宿裡的鬥宿七顆星,自古以來,先民崇敬天象,並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兇,尤其是南北鬥主人生死,影響頗巨。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北鬥七星的位置,為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感到疑惑了,既然宇宙一直在超光速膨脹,那麼幾十年來觀測到的北鬥七星位置沒有一點變化,而且自記載幾千年以來,北鬥七星的位置也沒有顯著的變化,其實不僅僅是北鬥七星位置沒有變化,我們夜晚看到的其他星星位置也沒有變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北鬥七星,不得不說的秘密
    不少年輕人都喜歡用星座來確定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是因為參與性強,又無傷大雅,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其實大家不了解的是,早在數千年前,中國的老祖宗就在已經有了關於星宿的種種神奇,這並不是國外特有的。
  • 道教北鬥七星君。為什麼人們一直對北鬥七星有非同一般的信仰?
    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猶如一根勺子形狀的北鬥星,我們也是從小就一直聽說北鬥星給人們指路的故事。無論在那個時候,哪個地方,我們都可以聽到關於北鬥七星的傳說,而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北鬥七星的信仰更是濃烈甚至可以看到人們將北鬥七星擬人化作為星君。
  • 古代時北鬥曾有9顆星,消失了兩顆後,剩下的七星有多大?
    今天我們提到北鬥時,都說它是七星,而在「河洛古國」考古中,卻發現了一個用瓦罐埋到地上形成的北鬥九星的造型,這說明在5000多年前,我國的人古人所認識的北鬥是九星。在先秦時代的典籍中曾記載稱:北鬥九星,七見二隱。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故南鬥不是一顆星,共包括六顆,在人馬座。《詩經‧大東》云:「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鬥的位置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鬥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 星辰給你力量! 《逍遙情緣》星圖系統為你點亮天上的北鬥七星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北鬥七星自古以來就有著特別的意義,它們可以為迷途中的人指引方向,同時也有許多兵器、劍法等以他們命名,可見蘊含的能量確實強大。如今,在《逍遙情緣》的世界之中你也能夠接受到來自星辰的力量,讓你的實力更進一步了!神奇的星圖系統允許你點亮北鬥七星,到底會給你帶來怎樣的突破呢?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
    青臺遺址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鬥遺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鮑彌佳文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 關於北鬥七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鬥七星(the Big Dipper,意為大勺子)是北方天空中最著名的星型結構之一,也是很多人學會辨識的第一組星型。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星座,而是大熊星座中最明亮的七顆星所組成的星群,其中的三顆畫出了勺子的勺柄,另外四顆則勾勒出了勺子的勺頭。它們所展現的是大熊星座的尾巴及後軀部分。
  • 關注:這就是我們的北鬥星辰!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讓我們回首北鬥的奮鬥之路我們的歷程35年前中國有一批仰望星辰的科學家2012年4月30日北鬥二號「一箭雙星」 發射成功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