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了!紅磚美術館戶外園林區將開放預約參觀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閉館三個月後,紅磚美術館23日宣布,其戶外園林區將於4月2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預約參觀,室內展廳將視疫情防控要求逐步開放。

觀眾需提前至少1天通過紅磚美術官方微信實名預約參觀,每人每日僅限一次預約,預約碼單次有效且僅作為預約憑證。觀眾入園須接受體溫測量,並出示 「北京健康寶」本人健康狀態頁面和有效證件(身份證、駕駛證、戶口簿、護照均可),核實未見異常方可登記入園;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情況的觀眾謝絕入園。入園參觀需全程佩戴口罩。

當前室內展區展覽「莎拉·盧卡斯」暫不對外開放。根據實際情況,觀眾需配合工作人員的安排,錯時、分批入園;每日參觀人數限定為800人次,瞬時人數不超過100人;暫停人工講解服務、團體接待服務及線下講座等公教活動。

此外,疫情期間全國援鄂醫護工作者、志願者憑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援鄂工作證明,可免費獲得紅磚美術館個人會員卡一張。如有疑問觀眾可撥打諮詢電話:010-84576669轉8800。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廣燕

編輯:關一文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終於等到你!紅磚美術館開了,更多美術館正在「醒來」
    因疫情闊別觀眾三個月以後,4月30日,位於北五環的紅磚美術館室內展廳對公眾開放預約參觀。和煦的春日中,迎春、連翹、玉蘭、紫藤都已綻放,室內展廳的藝術作品也終於「重見天日」,迎接久別藝術展覽的參觀者。「您好,請掃一下健康碼。」
  • 中國美術館將於13日恢復開放 實行預約限流參觀
    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王子衿)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周三)起有序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開放後,中國美術館將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每日限額500人,觀眾可通過中國美術館官網、微信公眾號平臺,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預約7日內(不含當日)的參觀。
  • 川美美術館恢復開放 實行預約限流參觀
    本報訊(記者 陳博) 記者從四川美術學院了解到,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於5月7日起有序開放,實行預約、限流參觀。疫情防控期間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30—17∶00(16∶30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
  • 藝術復工|北京紅磚美術館:久違的現場觀展與嚴格的防範措施
    一些知名民營藝術機構也陸續開放。澎湃新聞走進了剛剛開放的北京紅磚美術館,在感受到久違的藝術氛圍的同時,也發現了美術館相比過去更為嚴格的防範措施。囿於新冠疫情的嚴峻和防疫措施的嚴苛,世人面對復工復產的呼聲,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具體到美術館畫廊,過往數月間無外乎大門緊閉,線上開張,一起過「雲」上的日子。
  • 北京紅磚美術館,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簡約而不簡單
    美術館內景美術館地處北京市朝陽區東北部一號地國際藝術區,園區佔地面積約二萬平方米,展館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美術館的建築風格,是一座庭院園林式的風格,採用我們最熟悉最常見的紅色磚塊作為建築元素,通過矩陣式的排列組合拼搭,而呈現出不同凡響的藝術作品,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以全新的視覺衝擊。
  • 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恢復開放 實行預約限流服務
    光明網訊(記者宮辭)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周三)起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3:00,下午14: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開放展覽內容為《中國美術館新年展: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
  • 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紅磚美術館
    紅磚美術館,一個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美術館,是許多文藝青年參觀拍照的網紅打卡聖地。初秋,借去北京探親訪友之際,與朋友相約前往一睹芳容。美術館的前身原是個工廠,由企業家、收藏家閆士傑和曹梅伉儷創辦,由即精通建築又痴迷園林的磚結構的建築設計大師董豫贛教授設計,於2012年12月初步建造完成這座建築與園林共融,傳統與現代結合,空間與時間交織的美術館。走進展館,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具有儀式感的圓形大廳,是舉行各種藝術講座的絕佳場所。
  • 故宮5月1日起有序開放,北京畫院美術館和首圖重開需預約入館
    5月1日起,首都圖書館和北京畫院美術館將恢復開放。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了解到,「五·一」起,北京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和美術館可根據自身條件有序恢復開放。首都圖書館自5月1日起,每周二至周日9時至16時(12時至13時閉館)開放,周一全天閉館(5月4日照常開放)。
  • 中國美術館有序開放 (1/6)
    5月13日,中國美術館有序開放,館長吳為山在中國美術館一號廳門前,向前五位入館參觀的觀眾贈送畫冊。中國美術館有序開放後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每日限額500人。疫情防控期間,不接受現場預約和團體預約參觀。
  • 美術館精彩不斷!快收好這份參觀指南!
    上海剛泰美術館地址:浦東新區園順路89號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30-17:30(17:00停止入場)參觀提示:參觀需預約地址:徐匯區復興中路1199號A座5樓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30-11:30;12:30-17:00參觀提示:「在藝雲」微信小程序或美術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 久違的紅磚美術館
    【久違的紅磚美術館】超級超級漂亮的網紅拍照聖地!由收藏家閆士傑和曹梅夫妻創辦。於201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紅磚美術館在眾多美術館中獨樹一幟。運用中國傳統的民居建材紅磚打造。紅磚和藝術相結合,營造出了不一樣的美好。紅磚美術館分為兩大部分。美術展覽館和紅磚藝術庭院。
  • 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即將開放 市民可線上預約參觀
    1月19日,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在湖南美術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紅網時刻新聞1月19日訊(記者 夏君香)1月19日,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在湖南美術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鑑於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根據湖南省疫情防控部門意見,此次展覽不舉辦現場開幕式。
  • 北京最特別的美術館,整個建築都由紅磚組成,遊客:還以為沒裝修
    北京很多的藝術館本身設計就非常有意思,我前段時間到北京去旅遊時,參觀遊覽了一個顏值爆表,風格獨特的「紅磚美術館」,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我們平時印象中的紅磚,往往都是很雜亂的樣子,通常都是沒有裝修的建築才會將紅磚直接裸露出來,但北京的「紅磚博物館」卻反其道而行之,憑藉極高的建築顏值,迅速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文藝青年們爭相來這裡打卡
  • 深圳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等文化場館今起陸續開放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限定每日入場觀眾不超過200人(含兒童),採用分時限流方式,每小時入館人數不超過30人。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184號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四樓、五樓)也將於3月24日(周二)起恢復開放。
  • 國家海洋博物館參觀預約常見問題
    ● ● 參觀預約常見問題 Q&A Q1:參觀當天我自己需要帶什麼? Q2:疫情防控期間,國家海洋博物館開放哪些展廳? A2:疫情防控期間,國家海洋博物館除正常開放基本陳列展廳、戶外展區之外,還將開放法治宣傳展,期待哦。
  • 春暖花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上海又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開放
    圖說:上海各美術館及博物館逐步恢復開放近期,上海民營博物館美術館根據自身情況相繼復工,各類藝術機構開始以預約的形式與觀眾見面。昨日,徐匯西岸濱江聚集了許多出遊的觀眾。龍美術館門口的草地上櫻花開放,展覽吸引著不少宅家許久的觀眾。
  • 本周日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市民可免費預約參觀
    7大展廳面積達7000平方米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鄭州市美術館新館作為鄭州市中央文化區「四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5年的建設已經建成,將於10月25日正式開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閒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將展出李剛田先生60歲之後、創作進入成熟期68件130幅作品。李剛田是現任的西泠印社6位副社長之一,2015年榮獲中囯書法蘭亭獎。他是從鄭州走向全國的當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他熱心公益、桑梓情深,已決定將參展的68件130幅作品全部無償捐贈給鄭州美術館收藏,鄭州美術館將設立「李剛田書法藝術陳列廳」,長期展陳這批精品力作。
  • 湖南省博物館3月24日起恢復開放 需預約參觀
    舍南舍北皆春水,蓬門今始為君開。湖南省博物館將於2020年3月24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歡迎觀眾朋友們預約參觀。現將相關注意事項公告如下。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為閉館日(逢法定節假日順延)。預約參觀疫情期間,我館僅提供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每天限額2000人。
  • 紅磚美術館行為藝術首展——「尼格爾·羅爾夫:正當時」
    紅磚美術館行為藝術首展——「尼格爾·羅爾夫:正當時」展覽於1月31日開幕。作為行為藝術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尼格爾·羅爾夫(Nigel Rolfe,1950年生於英國懷特島)自1969年以來近五十年時間裡,始終是行為藝術領域重要的實踐者之一,此次展覽試圖追溯和梳理藝術家的藝術實踐,包括歷史作品、特定場域攝影及在紅磚美術館完成的新作。除20件行為藝術圖片外,展覽還展示了他重要的視頻作品。展覽由紅磚美術館高級策展人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策劃。
  • 實名預約參觀 成都市規劃館24日恢復開放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3月23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館獲悉,該館將於24日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10:00-16:00,周一閉館。開放期間該館實行限流措施,採取至少提前一天實名預約參觀、遊客錯時、分批入館的方式。每日同時段內限制進館30人。館內每日動態人數不超過200人。展館歷史影院、總規模型廳觀影區、喜馬拉雅朗讀亭、所有互動展項以及觸摸設備暫不開放。原則上暫不接待團隊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