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海洋裡的未知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的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的發現使天體生物學家認為,衛星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現在,正計劃在未來10年內進行幾次重大的太空任務,以尋找那裡的生命跡象。

與我們鄰近的行星不同,有些衛星擁有大量的液態水。例如,木星的衛星,木衛二(又稱歐羅巴,Europa)被認為含有液態水比地球上所有海洋加起來還要多。厚達數千米的表面冰層保護著這片水域,以及其中的所有生命,免受太空輻射和小行星撞擊。

從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又稱恩科拉多斯,Enceladus)和歐羅巴噴出的羽狀水柱表明,它們的內部可以支撐液態海洋,不是由太陽加熱,而是由其核心的放射性衰變或由它們軌道上行星的引力所產生的潮汐加熱。現在有證據表明,在一些衛星上存在有液態的海洋,包括木衛二、土衛二、木衛四(又稱卡利斯託,Callisto)和木衛三(又稱蓋尼米得,Ganymede)。今年6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土衛二海洋大約有10億年的歷史。還有人認為它可能有數十億年的歷史,有足夠的時間讓生命進化。

這些海洋被認為是鹹的,含有氯化鈉,就像地球上的海洋一樣,這是對發現類似地球生命前景的又一提振。

此外,液態水和海洋下的巖石地幔之間很可能存在一個界面,這意味著海洋深處存在著有趣的化學反應,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化學物質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關鍵成分。例如,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探測到土衛二的羽流中含有複雜的有機分子,這些分子暗示著衛星海底存在熱液噴口。

在地球的深海中也存在著類似的噴口,在那裡巖漿與鹹水交匯,提供熱量、化學物質和有助於複雜化學反應的基質。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基質是生命最初在地球上進化所需要的。在地球海洋的深處,幾乎沒有陽光,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生命。事實上,在地球上,這樣的噴口充滿了生命。

大約20年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外星人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a Alien)指出,整個生態系統也可能以歐羅巴上的深海熱泉為基礎。一組科學家提出,細菌將形成食物鏈的基礎,利用化學合成從噴口中提取能量,並在海底上方數英裡處建造高高的沉澱物管道。

其他生物,比如像魚一樣的動物,會刺穿這些管子,吸入大量的細菌作為食物。它們會抵禦競爭對手,保衛自己的牧場。反過來,它們也會被鯊魚一樣的動物捕食,它們的身體呈流線型,速度快,利用回聲定位來發現獵物。

這比大多數科學家期望在那裡發現的要先進得多。

哈佛大學地球和行星科學教授諾爾(Andrew Knoll)說,即使在地球上,在地球90%的歷史中,唯一存在的生命也是微生物。因此,如果太空中存在生命,很可能是微生物,而像木衛二或土衛二這樣的地方,必須完全依靠化學合成來獲得能量,因此只能維持少量生物。

天文學教授兼哈佛生命起源計劃的負責人薩斯洛夫(Dimitar Sasselov)說,但這樣的生態系統仍然可能實現。該計劃支持多學科研究,旨在發現宇宙中是否存在豐富的生命。雖然木衛二的海洋寒冷且缺乏能量,但並不排除在那裡進化出規模較小的複雜生態系統。

薩塞洛夫說:「猜測很有趣。我的直覺是,在那裡有很多進化創新空間,在那裡,可以擁有一些很小但具有掠奪性的東西,它是一個多細胞生物而不是單細胞。」

我們計劃訪問的另一個衛星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謎題。

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又稱泰坦,Titan),是已知的地球之外唯一在其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球。2005年,卡西尼號飛船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在那裡著陸時,傳回了類似地球地貌的圖片:河床和海洋。

但是,泰坦的雲、雨和海不是水,而是由液態甲烷和乙烷組成的,它們是地球上天然氣的組成部分。任何存在於那裡的水都會凝固成巖石和山脈,因為它的表面溫度在-180C(-292F)左右。

這意味著,雖然它的景觀看起來很熟悉,但實際情況卻是完全陌生的。如果有生命存在,它將依賴甲烷,而不是水,而且將是奇異的生命,我們所不知道的,真正的外星人。

薩塞洛夫說,泰坦上存在生命是有可能的,也是有道理的,但也是「完全不同的、獨立的生物化學」。薩塞洛夫的長期目標是弄清楚是否存在一種替代生物化學,以及如何在實驗室中創造它。

地球上的生命依賴於磷脂構成的細胞膜:由磷氧頭和碳鏈尾組成的分子鏈,這些分子鏈相互結合,在水中形成一層柔性膜。

以甲烷為基礎的生命需要另一種方式來形成細胞。

2015年,由化學工程師克蘭西(Paulette Clancy)領導的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小組發現,由氮、碳和氫組成的小分子可以構建適合泰坦生存條件的細胞。

從那時起,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泰坦的大氣層中存在乙烯基氰化物,這種有機化合物可以提供這樣的細胞膜。因此,至少在理論上,泰坦巨大的甲烷海洋中,可能存在著能夠形成截然不同生命的細胞。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費舍爾(Theresa Fisher)說:「在某些方面,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一個偶然的問題。在其他世界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潛在的多樣性。」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人類學榮譽教授赫迪(Sarah Blaffer Hrdy)補充道:「可能會出現一種螢光現象,顯示出新的、非常多樣化的生物體,它們佔據了一系列新的生態位。假設這些生物中的任何一種進化到像鯨目動物或大象那樣具有社會性、智慧和溝通能力,以及像黑猩猩或猩猩那樣善於操縱、靈巧和聰明,它們最終為什麼不能進化出更先進的技術和文化能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薩蘭(Lauren Sallan)認為,外星生命將是微生物,而微生物的存在途徑會有很多。

她表示:「就多細胞外星人而言,事情可能變得更加複雜。我們會意識到他們在從事相同的工作,因為一切都集中在吸收能量或消耗東西來獲取能源上。但他們採取的方式將是不可預測的。」

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夏博諾(David Charbonneau)說:「我們真的不知道生命的極限是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射更多的探測器來檢測衛星。」

所以,這是一個好消息,我們正計劃這麼做。

美國宇航局今年夏天宣布,它的蜻蜓計劃(Dragonfly mission)將於2026年發射,2034年到達泰坦。並將著陸一架類似無人機的飛行器,探索數10個有希望的地點,尋找生命跡象。

美國宇航局還在探索能否派遣一艘自主潛艇去研究泰坦最大的克拉肯海(Kraken Mare)的可能性。該海域寬度約1000公裡(621英裡),深度估計為300米(1000英尺),大小與北美五大湖相仿。這將是探索另一個世界海洋的第一次機會,也將為未來探索木衛二和其他衛星地下水域的潛艇設計提供參考。該任務仍處於概念階段,大約20年後,科學家和工程師開始研究如何建造這樣一艘潛艇。

有趣的是,土衛六還被認為在它冰冷的外層下有一個液態的海洋,這意味著除了它以液態甲烷為基礎的奇異表面生命外,它的表面下還可能存在更多類似地球的生命。

在同一個星球上存在不同類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是木衛三,木星的衛星。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顆衛星有幾層不同的海洋,被不同深度和壓力下形成的不同類型的冰隔開。如果是這樣的話,理論上講,每一層都可以容納適合該深度和局部條件的不同生命形式。

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將於2022年進行果汁計劃(Juice mission),訪問木衛三,該計劃還將訪問木星的另外兩顆衛星——木衛四和木衛二,研究它們的宜居性,並尋找生命的跡象。

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木衛二快船」(Europa Clipper)計劃繞木星軌道運行,並多次飛越木衛二,以考察它是否具備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起飛日期為2023年。美國宇航局也在討論最早在2025年向木衛二發射著陸器。

美國宇航局支持的一項私人計劃是前往土衛二尋找生命,如果能在今年晚些時候獲得批准,該計劃有望在2025年啟動。

但是,要真正弄清楚這些外星海洋中存在什麼生命,我們需要派遣一艘潛水器,這將是一項很棘手的任務,因為這種潛水器必須能鑽過幾公裡厚的冰層到達海洋。美國宇航局正在資助一些關於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概念性研究。

2018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會議上,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概念,那就是用核動力「隧道機器人」在木衛二上尋找生命。他們的機器人會在冰層和水面的下降過程中採樣,通過光纜將信息傳回地面。

但是,如果那裡的生命形式被證明是真正的外星人,我們可能很難發現它們。也有可能那裡根本沒有生命存在。

然而,在遙遠的未來,大約50億年後,當我們的太陽耗盡氫燃料,並開始膨脹為紅巨星時期,在太陽最終死亡之前,將融化這些衛星上的冰,並使它們變成更像地球的地方。它們的表面應該有液態水,氣候也應該更溫和,或許會開啟那裡生命存活的可能性,或者至少為逃離焦土的難民提供避難所。

在遙遠的未來,如果想要生存,我們都必須成為移民,並希望這些新的居住世界歡迎我們,因為我們自己的世界變得太熱,不適合生存。

相關焦點

  • 外星海洋裡的未知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的?
    最近的發現使天體生物學家認為,衛星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現在,正計劃在未來10年內進行幾次重大的太空任務,以尋找那裡的生命跡象。今年6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土衛二海洋大約有10億年的歷史。還有人認為它可能有數十億年的歷史,有足夠的時間讓生命進化。 這些海洋被認為是鹹的,含有氯化鈉,就像地球上的海洋一樣,這是對發現類似地球生命前景的又一提振。
  • 有沒有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月球會是外星生命的基地嗎?
    有人提出過一個大膽的問題:月球會是外星生命的基地嗎?數以十億計的人每天看著它,卻沒有意識到它是什麼。然而,月球表面的大部分被這些所覆蓋:一大片平滑凝固的熔巖海洋。最奇怪的是,在每一個熔巖海洋的正中心,在其以下幾十公裡處,有一個巨大的,密集的圓形圓盤,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些什麼是怎麼造成的,但它們的密度足以幹擾在其上方運行的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換句話說,比周圍的月球巖石密度大得多),而且它們呈現出過於完美的圓形,也過於完美地位於每個熔巖海洋的正確中心,因此它們是自然發生的現象。
  • 木衛二上疑似有深度達100公裡的海洋,難道外星生命一直近在眼前
    太陽系內存在著很多顆的行星和天然的衛星,這些星球中僅僅只有一顆星球孕育了生命。那便是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提升,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居住在地球上了,人類渴望尋找到外星生命,渴望和外星人交流,也渴望能夠去到遙遠的,太陽系之外的世界。
  • 外星生命或隱藏在太陽系,NASA發現,木衛二的海洋或有生命存在
    多年來,人類一直都在浩瀚的宇宙中去找尋除了地球之外,另一顆同樣存在著生命的星球,不過天不遂人願,一直到今天都有關「外星生命」的探索,仍然沒有什麼進展。地球難道真的是宇宙中最孤獨的生命星球嗎?日前,伴隨著來自NASA的最新科學研究報告,似乎在太陽系中,就可以找到一顆存在著「外星生命」的星球。
  • 外星紀錄片,讓我們離這道未知的世界又邁進了一步
    科幻一直以來都是大多數人心裡的一個創口,向裡看就像新世界一樣新鮮,但是卻夾雜著對未知的恐懼。《外星世界》這部四集的連續劇,確切的說是四集的外星紀錄片,讓我們離這道未知的世界又邁進了一步。想像一下我們的太陽系有幾顆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動,那麼同樣也會有人問那其他的恆星呢,是否也會有行星圍繞著它在轉動,迪迪爾奎羅茲25年前就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系外行星。迄今為止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那麼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冥王星下藏了一片巨大海洋,已有45億年歷史,或曾孕育外星生命
    ,他們發現了冥王星上有海這海肯定不會存在於冥王星表面上,以冥王星的溫度,就算是有海也會結冰,冥王星的海洋在地下。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可能已經不像剛形成時那樣冷了,最起碼內部沒有這麼冷,別看地上都是冰層,這些冰層還有一定的保護性,使得地下的溫度不會散發出去,這使得液態水能在這裡形成不會結冰,並可能為支持外星生命的存在提供必要的條件。
  • 天王星的世界,可能存在多個外星海洋世界?
    ,最初人類尋找太陽系類似地球的巖石星球,但是多年來一無所獲,當人類把視角移動到外星海洋世界,發現生命很有可能無處不在!  歐羅巴作為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一顆冰封的海洋星球——冰封的地表、溫暖的海洋、豐富的礦物質、可能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冰封的海洋星球似乎就是生命的樂園。
  • 德雷克公式,告訴你有多少智能外星生命
    許多天體生物學家正在試圖確定在火星上,或者在木星的海洋冰面之下,又或者是在液態烴湖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我們已在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發現液態烴湖)。但一個天體生物學家小組正致力於 SETI 研究。SETI 是指對外星的智能探索,SETI 研究者正嘗試發掘一些證據來說明,除了智能生物之外的其他生物已經使用科技建造了某種發射器。
  • 比鄰星b上有會發光的外星生命?
    比鄰星是一顆耀星,以會向太空中噴射大量有害的紫外線和帶電粒子而聞名。  我們都知道,正常情況下,遭到可能導致突變的粒子轟擊會對生命產生危害。不過,若是比鄰星b上存在這樣一種外星生命形式:它們演化出發光性的生物盾牌,能將恆星帶來的輻射變得沒那麼致命呢?而且,或許我們能從地球上探測到它們?
  • 《海獸之子》:一段關於生命誕生與成長的故事
    在新海誠執導的電影《天氣之子》取得票房與口碑的成功之後,又出現一部相當有質感的電影《海獸之子》。如果說《天氣之子》透過陰晴不變的天氣來代表人們多變的心情,並在最後以主角跳脫外界的影響,以相信自身內心所希望的理想來收尾。那改編自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海獸之子》,就是以廣闊無邊且充滿神秘的海洋為主題,通過片中角色與觀眾本身跟大海的連接,講述一段關於生命誕生與成長的故事。
  • 木衛二存在外星生命?NASA找出這些證據,專家:可能性很大!
    外星生命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眾多行星,想必一定有其他的星球是存在生命的,為了探索外星生命,科學家對宇宙的其他星球都進行了探索,也有了很多重大發現。但事實並非如此,儘管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但是科學家依然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火星生命存在的依據,況且火星的環境還十分惡劣,因此要想火星能夠誕生出外星生命,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科學家在探索外星生命上經歷了多次失敗,但是科學家並沒有放棄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後來科學家盯上了木衛二,並且在木衛二上有令人驚喜的發現。
  • 《海獸之子》再發絕美海報 夏日海洋裡與「海獸」一起乘風破浪
    電影《海獸之子》繼發布黃海為其操刀設計的海報引得眾人連連稱讚後,近日,電影再發布一張絕美主題海報,網友直呼:「光是看到這些電影海報,就已經要迫不及待走進影院感受夏日的海洋,再過一次夏天了」。目前,電影預售已開啟,一張電影票帶你重回夏天,電影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
  • 電影《海獸之子》發絕美海報 夏日海洋裡與「海獸」一起乘風破浪
    電影《海獸之子》繼發布黃海為其操刀設計的海報引得眾人連連稱讚後,近日,電影再發布一張絕美主題海報,網友直呼:「光是看到這些電影海報,就已經要迫不及待走進影院感受夏日的海洋,再過一次夏天了」。目前,電影預售已開啟,一張電影票帶你重回夏天,電影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
  • 其它星球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如果存在,為什麼不來找人類?
    在對地外生命的種種設想中,科學家對類似人類的地外生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一點在很多科幻電影早已有所凸顯。這些電影中的外星生命形象是根據人類形象建立而成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們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兄弟姐妹」。
  • 探索海洋生命奧秘的《海獸之子》
    《海獸之子》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創作,主題曲是由米津玄師來演唱那種獨特的嗓音使得電影更加的魔幻。 不善言語的中學生瑠花偶遇到神秘少年「海」和「空」的這個炎炎夏天,是琉花暑期的正式開始。天真無邪的「海」,看透一切的「空」,海洋館裡發光的魚群,對琉花來說都像是一場浪漫的約定如期而至。海洋生物發出光芒的同時,從地球的各個角落群聚而來。
  • 電影《海獸之子》再發絕美海報 夏日海洋裡與「海獸」一起乘風破浪
    電影《海獸之子》繼發布黃海為其操刀設計的海報引得眾人連連稱讚後,近日,電影再發布一張絕美主題海報,網友直呼:「光是看到這些電影海報,就已經要迫不及待走進影院感受夏日的海洋,再過一次夏天了」。海報中,海空相連、海天一色,在星辰大海之間,一條藍色的鯨魚浮出水面似要佔據整個畫面,「琉花」「海」「空」肆意地坐在鯨魚身上,伴隨著海洋裡的魚群,他們一同開啟乘風破浪之旅,整體意象充滿神話色彩,惹人無限遐想和嚮往,仿佛自己也可以像三位少年少女一樣,追隨著鯨魚的軌跡,在廣闊神秘的海洋世界裡探索宇宙的奧秘。
  • 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時,發現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
    在探索外星生命的道路上,科學家們的新發現不斷改變我們的觀念,讓我們重新思考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場所,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而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想像可謂天馬行空,而外星生命卻可能更加奇怪,生命可能出人意料地就近在眼前,也許就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 地球早期的「原始海洋」是什麼樣子的,它和現在的海洋一樣嗎?
    地球曾經被海洋覆蓋,地球的生命起源於海洋。然而,科學研究發現,早期地球上的海洋與現在完全不同。最初的海洋是什麼樣的?原始的海洋是酸性的熱洋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原始的海洋是有毒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地球早期的海洋就像毒液一樣,所有生物都無法生存。這是由丹麥南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他們說,地球早期存在大片的海洋,那時海洋中有很多硫化物。這一發現是在考察大峽谷時發現的,他們在巖石中檢測到微量元素,發現遠古時期海洋中含有大量硫酸鹽。
  • NASA新發現:木衛二液態海洋再添證據,或早有海洋生命存在
    根據伽利略號的探測數據,木衛二擁有和地球一樣的鐵質核心,所以,木衛二能夠在木星的影響下,擁有一個自身的磁場,木衛二受到木星的潮汐摩擦力的影響,木衛二的金屬核心會被潮汐形成的摩擦力加熱,使得木衛二的地下海洋維持一種液態的狀態。
  • 木衛二上發現的紅色紋路科學家推測:可能與外星生命有關?
    在遇到外星生命之前,人類要到太空旅行多遠新的發現表明外星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接近,在離地球不到五億英裡的地方,伽利略號探測器正在研究一棵被稱為歐羅巴的衛星,它的上面有一種奇怪的紅色紋路,看起來像鐵鏽,但也很像某種粘液,我們在地球上見過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也有著紅棕色的色素,那麼這種顏色會不會是由微生物提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