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的收入分配模型:貝殼招股書精讀(2)

2020-12-12 地產叄哥

文丨地產三哥

一、前言

賈誼的《過秦論》是值得所有中國式創業者精讀的一篇文章。

秦帝國憑藉變法和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體制幹掉了六國,獲得了成功。但是,最後卻被力量與六國「不可同年而語」的陳涉掀翻了。

賈誼的結論是,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太籠統。從前半段的成功有餘到後半段的守成不足,自非「仁義」二字可以概括的。

翻開歷史,興亡更替,規律使然:辯證唯物主義講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推及到個體,成功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的:小成功靠努力,大成功靠運氣,更大的成功則是靠時勢。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失敗也是緣起於此。

過去20年房地產行業的英雄輩出。

作為國內最大的房地產中介平臺,貝殼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當下房地產橫盤的拐點,房產中介的市場總量無疑為迅速增加,經紀人的渠道價值無疑會進一步提升。

那麼,在這個國內最大、GTV超過2萬億的中介平臺上,一些關鍵指標是怎樣呢?通過貝殼招股書的解讀,本文進行了對貝殼的收入分配模型進行了計算和討論。

二、貝殼的收入分配模型

貝殼的業務收入是房屋買賣中介的交易費,來自新房的開發商和二手房的買賣雙方。有些交易是通過其自營品牌:鏈家完成的;有些是通過其他264個經紀品牌完成的。

在這些經紀人中間,貝殼有一個ACN合作與分配機制。

貝殼平臺獲得的收入有下面三個方面的去向:

第一、平臺抽成:平臺的維護和發展、支付鏈家門店費用等;

第二、支付給鏈家的傭酬;

第三、支付給其他經紀品牌的佣金。

示意圖如下:

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交易,都是如此。

這就是貝殼的收入分配模型。

貝殼能夠連結除鏈家之外的264個經紀品牌和45萬的經紀人的利益分配機制是怎樣的?到底經紀人在貝殼平臺拿了多少錢?這是最核心的問題。因為鏈家和其他品牌有區別,所以需要分別計算。

第一、在新房業務中,鏈家和其他品牌的貢獻和傭酬費率。

第二、在二手房業務中,鏈家和其他品牌的貢獻和傭酬費率。

根據上面的模型,我們先看第一塊,貝殼平臺的抽成:

2020上半年,平臺對二手房交易費的綜合抽成是38.6%;平臺對新房交易費的綜合抽成比例是25.10%。

接下來計算第二塊:自營的鏈家在平臺上拿到的傭酬費。

三、鏈家的新房和二手房的傭酬費

根據招股書中的信息,我們計算整理出下面的表格:

(備註:對於計算過程做一個贅述:根據調研,2019-2020的時間段鏈家二手房交易費率基本一致,此外招股書顯示平臺二手房抽成變動很小、忽略不計(表1),故鏈家二手房傭酬費鎖定,鏈家獲得傭酬費總額已經在招股書中披露,則新房銷售的傭酬費(率)=傭酬總額-二手房傭酬費也是確定的。此外,我們根據計算得到的鏈家的傭酬費率帶入2019年全年驗算,全年數據與報表基本吻合。)

計算得到的結論:鏈家自貝殼平臺獲得的新房和二手房的傭酬費率分別是2.89%,1.56%。

以上是第二塊:鏈家的傭酬費。

最後,剩下的部分就是其他品牌的佣金了。

四、貝殼上其他經紀品牌拿到的佣金

2020上半年,其他品牌的新房佣金率1.90%,二手房佣金率0.30%。

顯然,鏈家作為嫡系是不一樣的,這個無可非議。

三塊的數據都出來了,我們做個小結。

五、貝殼收入分配模型的量化

將三塊的數據放到貝殼的收入模型中:

有些結論就能看的比較清楚了。

l 新房業務:

貝殼平臺抽成之後,平臺支付的傭酬費率鏈家2.89%>其他品牌1.90%。所以,儘管其他品牌貢獻了3倍多的GTV,但基本上是和貝殼(含鏈家)平分秋色。新房的客戶是開發商,對開發商來說:

通過鏈家成交交易費率2.89%/(1-25%)=3.85%;

通過其他經紀品牌交易費率1.90%/(1-25%)=2.53%。

平均綜合費率2.83%。

l 二手房業務:

鏈家獲得平臺給予的傭酬費率是1.56%,平臺抽成比例38.6%,那麼通過鏈家成交的二手房客戶繳納的交易費率在1.56%/(1-38.6%)=2.55%。這個數據與我們調研的結果接近(鏈家對外政策是3.0%,實際上有部分優惠。)

其他品牌貢獻了近一半的GTV,但拿到的佣金只佔1/10不到。貝殼的二手房業務的收入主要還是依靠鏈家。

其他品牌自平臺獲得的佣金費率只有0.30%,即便不算平臺抽成,交易費率是0.30%/(1-38.6%)=0.49%。

這顯著低於正常水平,是什麼原因呢?

是其他品牌中介費本來就這麼低?這麼低的佣金費率是很難養活經紀人的。

或者,是其他品牌只是流水走貝殼平臺,而佣金大部分繞過了貝殼?

從鏈家2.55%的交易費率和其他品牌0.49%交易費率這兩個數字來看,基於ACN的跨品牌合作有沒有形成規模值得考量。(如果形成了廣泛的跨品牌互動,在GTV接近的情況下,鏈家平均交易費率應該低於2.55%的推算結果,低的幅度越多,說明與其他品牌分享的越多。)

所以,對貝殼來說,二手房業務中其他經紀品牌的主要作用還是對於經紀人的引流,聚集大量的品牌和經紀人,其力量在新房銷售中爆發。

貝殼平臺的收入增量主要還是依靠其他經紀品牌帶來的新房銷售。

六、貝殼的兩處「縫隙」

貝殼的核心是鏈家。

單獨鏈家二手房的財務表現可能一般,數據顯示二手房的跨品牌合作並未有強有力的收入支撐,但ACN形成的鏈家內部的分配機制穩固,從而確保了其規模和號召力。

這帶來兩方面的優勢:對開發商的博弈籌碼、對其他經紀人的吸引力。

這兩者相互加強:有更多的博弈籌碼就有更多的利潤提供分配,就能吸引更多的經紀人。

目前貝殼平臺264個其他品牌、32萬其他品牌經紀人能分享相對較高的新房交易費率:1.9%。

這是貝殼的優勢,13萬鏈家的經紀人帶領32萬其他品牌的經紀人,打開發商的土豪,分給經紀人田地,自營的鏈家順帶分的更多更好。

能掙錢並快速壯大的模式一定是正確的模式,但是有兩個隱患:

第一,水漲船高的新房交易費率下,博弈中處於弱勢的開發商很難受。

第二,如果有人出更高的代價,其他品牌的經紀人會不會走?

TOP100中的房企有的可能已經難受過了,有的可能是未雨綢繆。在阿里易居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頭部房企集聚一堂,其目的是針對第一點。

貝殼的新房綜合費率2.83%和貝殼支付給其他經紀品牌1.90%新房佣金費率之間的差是0.93個百分點,這是貝殼(含鏈家)拿走的部分。阿里和易居宣布建立不動產交易經紀人協作機制(ETC)並成立天貓好房,天貓好房說三年不要收入,這是針對第二點。

鏈家的樓盤寶典和ACN推動了房產中介行業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中介行業的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就是勞動成果的分配,據此,鏈家獲得了成功。

開放式的ETC模式顯然會對鏈家ACN模式下的生產關係形成直接威脅:

首先,阿里的技術勢必和易居的不動產大數據、房友房產經紀網絡形成結合,貝殼上市募資中的30%也是用來研發的,這對整個行業是好事。

其次,ETC模式中沒有如鏈家那樣直接參與分配的自營主體分利,能夠降低與開發商博弈難度,更多的利潤可以用來分配給經紀人。而天貓好房宣稱的前三年不要收入,這更是吸引交易鏈條上各方主體的直接籌碼。

賈誼之後,柳宗元《封建論》中比較周朝、秦朝之失,他認為周是「失在於制,不在於政」。「平臺」分封制的周朝控制力不強。

至於秦,柳宗元則認為「失在於政,不在於制」。「集權」郡縣制的秦朝過於暴虐,急功近利。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老革命總是會遇到新問題,生態本身就是不斷進化,成功的經驗總會遇到新的挑戰,不破不立、邊破邊立,這正是驅動人們和社會進步的方式。

初出茅廬的ETC對標爐火純青的ACN,也是如此。

(正文完)

一家之言,難免錯漏,不作為投資參考。

上文連結:掀開貝殼的殼:貝殼招股書精讀(1)

名詞解釋:

交易費(率):指客戶(開發商、二手房買賣)支付給貝殼的費用,也即貝殼收到的收入,其與對應的GTV的比值即是交易費率。

傭酬費(率):指貝殼平臺支付給鏈家以及平臺上其他品牌的傭酬、佣金,其與對應的GTV的比值即為傭酬費率。

平臺總收入:指貝殼的新房和二手房中介收入,不包含新興業務收入(金融、家裝等)。

相關焦點

  • 貝殼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申請 2019年度收入增長60%至460億
    本報記者 盧志坤 北京報導7月24日晚間,據美國證監會(SEC)官網披露的信息,國內最大的居住服務平臺貝殼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BEKE」。招股書信息顯示,2019年,貝殼平臺總交易額(GTV)為2.128萬億元(約3005億美元),平臺房屋交易超過220萬筆。
  • 貝殼IPO故事:2.13萬億交易額是怎樣煉成的|稜鏡
    二季度開始反彈,貝殼預計,營收同比增長72.4%至不低於197億元,淨利潤則同比增長約589.3%至不低於27億元。在談及上市節奏時,左暉在致股東信中表示,我們提交這份招股書時,疫情還在全球發展,為什麼還是按原計劃啟動IPO進程而不是推遲一段時間,我們更認為一個成功的IPO取決於公司的價值而非其他。
  • 寄居蟹的貝殼分布或許能幫助科學家解決財富分配不均的難題
    在寄居蟹種群中,貝殼的分布與人類社會的財富分配狀況相類似,受此啟發,科學家們能否根據寄居蟹貝殼的分布解決人類財富分配不均的難題?寄居蟹面臨著一個獨特的競爭性的環境,類似人類社會中的房地產市場。但與人類不同的是它們一生中都需要不斷更換更大更舒適的貝殼.由於自己不能生長出貝殼,因此它們依靠脫落的蝸牛殼或者其他類型的貝殼,並不斷尋找更好,更大,更舒適的貝殼。
  • 貝殼找房上市!我們獨家專訪了紅杉中國合伙人劉星:貝殼是第一家把...
    貝殼找房上市!貝殼是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該公司7月24日公開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貝殼達成了21280億元人民幣的平臺成交總額(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當年營收達460億人民幣,相比2018年營收286億人民幣增長60.6%。
  • 重塑房地產經紀行業,貝殼創造了什麼獨特價值?
    2015 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二手房流通率分別為 2.4%、3.1%、0.9%及 2%。 二手房流通率持續提升是一個必然過程,城鎮化率較高的東部地區,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房交易為主導階段,根據貝殼招股書,2019 年 19 個城市存量房市場交易規模超過新房市場,其中北京二手房交易套數佔總房地產成交套數的 69.3%。
  • 貝殼找房13日登陸紐交所 將成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貝殼找房13日登陸紐交所 將成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站長之家(ChinaZ.com) 8月10日 消息:最新招股書顯示,貝殼找房預計將於 8
  • 賣二手房的貝殼找房市值竟比萬科還高:還在虧損中 啥原因?
    招股書顯示,機構投資者中,騰訊持股12.3%,是貝殼第二大股東;軟銀旗下SVF II Shell Subco (Singapore) Pte. Ltd.持股為10.2%,高瓴資本持股為5.3%,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持股比例為3.8%。這些股東也參與了貝殼過往的融資歷程。
  • 大漲87% 市值超2900億 貝殼找房上市首秀火了!創始人身家近500億...
    根據招股書信息顯示,騰訊、高瓴、紅杉、富達等均表示有意願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貝殼此次IPO。上市首日,貝殼收漲87.05%,報37.41美元,最新總市值為422億美元,合人民幣2932億元。2019年,貝殼找房在平臺上促成超過220萬筆房屋交易,使我們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屋交易和服務平臺,以及所有行業中的第二大商業平臺。貝殼找房主要有三項收入來源,分別是現有的房屋交易服務、新的房屋交易服務以及新興服務和其他服務。招股書顯示,貝殼的收入主要來自住房交易和服務的費用和佣金。
  • 市場要聞丨騰訊增持貝殼找房股份,目前持股比例達16.5%
    8月24日,美國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最新文件顯示,目前,騰訊已直接或間接持有貝殼找房16.5%的A類普通股。 文件顯示,8月17日,貝殼找房完成首次公開募股,騰訊投入1.6億美元,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騰訊移動和實益擁有及控制公司Sunshine Peak Holding Limited購入貝殼找房2400萬股A類普通股。
  • 鏈家和貝殼找房是什麼關係?
    8月13日,貝殼找房平臺在美國上市。對於中國的二手房經紀行業來說,貝殼找房當前可算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貝殼找房2019年總交易額達到了2.128萬億人民幣,通過其平臺成交的二手房總量超過了220萬套。
  • 「壟斷者」貝殼找房,它的競爭對手為什麼都這麼不堪?
    現如今,這套樓盤字典已經覆蓋全國322個城市共2.2億套住房。依託樓盤字典這套殺手鐧,同年,鏈家領先業內率先喊出真房源服務——真實存在,真實委託、真實價格、真實信息。二、為什麼要把鏈家變成貝殼?現在貝殼平臺跨店成交房源佔比達到了70%,而跨城協作交易也在平臺模式下成為可能。什麼是產業網際網路?傳統房產經紀行業存在虛假信息泛濫,經營模式老化,經紀人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以虛假信息為例,傳統經紀人在房源發布平臺開設埠,獲客,帶看,成交。
  • 貝殼找房上市:居住巨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7月24日晚,貝殼找房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會公開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BEKE",正式拉開赴美上市的徵程。8月1日凌晨,貝殼找房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更新後的招股書(F-1/A文件),並披露半年度經營數據。據悉,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為此次貝殼找房上市的聯席主承銷商。
  • 貝殼找房在美上市首日大漲
    中國房地產市場增量轉存量存在巨大藍海  據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貝殼平臺成交總額(GTV)達到了2.13萬億元,當年營收達460億元,相比2018年營收286億元,大幅增長60.6%。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住房市場達到了22.3萬億元人民幣,根據複合年增長率6.6%預計,2024年將攀升到30.7萬億元,中國住房市場經紀服務滲透率也將從2019年的47.1%增長到2024年的62.2%,同時,中國通過房地產經紀服務實現的房屋銷售和租賃GTV總額將從2019年的10.5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9.1萬億元。
  • 貝殼找房:數位化賦能45萬經紀人,讓天下沒有難賣的房子
    針對品牌主,貝殼開放品牌數據看板,共享大數據,並設立「品牌主問題專屬反饋渠道」。在商機分配層面,貝殼採取的方式是基於貝殼分權重決定。貝殼分是居住服務市場經紀人的數據化服務評價體系。在貝殼找房平臺,品牌、店東、經紀人都擁有自己的貝殼分,分數越高,獲得生態系統內的支持就越多。不過,這並不能完全消解中介對「去品牌化」的擔憂。
  • 從傳統中介到貝殼(BEKE.US),商業創新如何重塑行業
    2020年三季度,貝殼新房業務收入250.51億,規模超過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106%。,第一,將中介經紀人從獲取房源到完成籤約這一完整的服務鏈條進行切分為十個節點;第二,將分配給單一成交方的佣金進行切分,對服務鏈條上的每個節點進行佣金的二次分配;第三,通過直營結合加盟的方式,將貝殼找房平臺開放給全市場中介及經紀人。
  • 阿浦美股百科:居住平臺巨頭「貝殼找房」(NYSE:BEKE)
    公司推出的貝殼找房定位於技術驅動的品質居住服務平臺,開放優質資源和線上能力,聚合和賦能全行業的服務者,打造品質居住服務生態,為消費者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賃等居住服務。2019年,貝殼找房的總交易價值(GTV)為21億元人民幣,平臺上促成的房屋交易超過220萬筆,使貝殼找房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屋交易和服務平臺。
  • 貝殼找房上市:在最大的市場打最苦的仗
    兩年後,貝殼在 103 個城市提供服務,連接了 42000 間門店和 45.6 萬經紀人。貝殼找房是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招股書顯示,貝殼找房 2019 年成交額達到 21277 億人民幣(3005 億美元),同比 2018 年大幅增長 84.5%。
  • 上市首日飆升,市值超400億美元,TMD陣營又新增一個貝殼 ?
    鏈家發展19年仍在路上,貝殼找房僅用2年零4個月,資本市場就迎來了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北京時間8月14日凌晨,貝殼找房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IPO發行價為20美元/ADS,募資規模達到21.2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3月愛奇藝IPO以來,中資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IPO。
  • 貝殼IPO,騰訊軟銀加持規模虧損齊漲,左暉的背水一戰成功了嗎?
    但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恐怕很難窺見貝殼找房平臺模式的真實情況,因為招股書中並未將鏈家與貝殼找房的營收做區分,而是將業務分為了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新業務及其他三個板塊。直到2019年Q1,存量房交易業務都是貝殼的主要收入來源,佔總營收比例在70%及以上。但是,在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存量房交易業務收入佔比下降至47%,新房交易業務收入佔比實現反超,達到48%。貝殼新房交易業務的收入來源較為單一,即完成新房售賣後,向房地產商收取佣金。
  • IPO筆記|貝殼赴美IPO,2019年營收460億,京東健康擬赴港IPO募資10億...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五菱汽車:預計上半年淨虧損2.3億元】五菱汽車(00305,HK)發布公告,該集團預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將取得約人民幣2.3億的淨虧損,2019年同期取得的淨溢利為12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