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愚
如今是一個女性向時代。
以女性為主要受眾的女性群像劇,近兩三年也火了起來。
像2020年就有多部女性群像劇播出。
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誰說我結不了婚》《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了不起的女孩》……
而趕在離2021年還有三天時間,2020年最後一部女性群像劇壓軸播出。
它就是——
《流金歲月》
星級指數:★★★☆☆
一句話點評:至少「為妮寫詩」沒讓觀眾失望
《流金歲月》改編自亦舒發表於1987年的同名小說。
這部小說紅極一時,深刻影響了許多女性讀者。
它著重刻畫兩個女孩的寶貴友情,書寫了一段女性之間相互扶持的流金歲月。
1988年楊凡把故事搬上大銀幕,由鍾楚紅與張曼玉出演朱鎖鎖與蔣南孫。
劇版由秦雯編劇,沈嚴執導,劉詩詩、倪妮領銜主演(按姓氏首字母排名)。
劉詩詩飾演小說中的蔣南孫。
倪妮飾演小說中的朱鎖鎖。
從首播來看,觀眾期待已久的「為妮寫詩」組合,只是一個噱頭,還是名不虛傳?
劇情:有改動,但立得住
從小說到劇集,《流金歲月》保留了小說的精神內核,但在劇情上做了改動。
小說的背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劇集則把背景搬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上海。
劇集也把蔣南孫的兩任男友章安仁(楊玏 飾)、王永正(楊祐寧 飾)的出場時間提前了,倆人在第一集就同時亮相。
劇集一開始,先鋪陳敘述了蔣南孫與朱鎖鎖各自的生活背景。
蔣南孫出身於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家住上海復興路一棟獨棟老房子,市值一定不便宜。
奶奶重男輕女,一向不喜歡蔣南孫。
父親(張晨光 飾)功利、世俗、眼高手低,到處亂投資,虧了蔣南孫奶奶的好幾棟房子。
他也把對蔣南孫的培育當做是一場投資。
費盡心機把蔣南孫培養成淑女,為的是讓她嫁給有錢人。
所以當父親第一次見到章安仁時,就頗為關心章安仁的房子買在哪裡。
朱鎖鎖的處境更為艱難。
父親是海員,長年在外,她從小寄居在舅媽家。
表哥駱佳明對朱鎖鎖有好感。
雖然駱佳明是好人,但朱鎖鎖並不喜歡他。
駱佳明是媽寶男,並且在舅媽眼裡,朱鎖鎖也不是那種「好女孩」。
朱鎖鎖還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但寄人籬下頗為壓抑。
渴望經濟獨立的朱鎖鎖向精言集團的葉總毛遂自薦,但鬧了烏龍,認識了號稱是葉總左臂右膀的馬先生。
在馬先生的甜蜜攻勢下,朱鎖鎖以為自己找到真愛……
首播掀開了「為妮寫詩」的序章。
兩個女孩都遇到人生中的困境。
好在,她們個性獨立,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劇集雖然對小說的不少細節做了改動,但它們在邏輯上是自洽的,是立得住的。
人物:保留內核,豐富刻畫
《流金歲月》的小說並不長,小說的核心人物是蔣南孫、朱鎖鎖。
她倆的刻畫佔據了大部分篇幅。
相對而言,其他角色的刻畫比較簡潔。
劇版《流金歲月》總共38集,編劇必然需要在小說的基礎上豐富劇情、豐富人物刻畫。
而就首播來看,出場的幾個人物都各具特色。
在保留小說人物特質的基礎上,編劇也做了適當的發揮。
蔣南孫溫婉,獨立,堅定。
劉詩詩的氣質,還是很襯角色的。
雖然臺詞功底還需加強,但劉詩詩在《流金歲月》中的表現,要優於《親愛的自己》。
蔣南孫在劉詩詩的表演舒適區裡,她能夠表現出角色溫婉柔和外表下堅定的內心。
這很鮮明體現在蔣南孫幾次當面「頂撞」父親。
父親要求她學小提琴只為讓她進入上流社會,朱鎖鎖強烈反對,被父親扇了一巴掌。她當著父親的面,用滾燙的開水把小提琴澆壞。
還當著父親的面,剪斷自己珍愛的長髮。
這充分詮釋了蔣南孫的外柔內剛。
小說中的朱鎖鎖,性感,妖媚,重情重義,坦坦蕩蕩。
這麼美豔又高貴的角色,倪妮的確是不二人選。
而倪妮的美,也在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向精言集團毛遂自薦,讓觀眾看到了朱鎖鎖自強、進取的那一面。
只是,朱鎖鎖也有她的弱點。
她從小寄居在舅媽家,看人臉色,所以她渴望安全感。
當她的美貌可以為她換來愛情時,她也寧願相信是真的。
所以她很快接受了馬先生。
這不是朱鎖鎖輕浮,雖然她仍需要成長。
其他幾個角色,也留下鮮明的角色氣質。
章安仁,平凡、老實、忠厚、上進。
王永正,看著像是紈絝子弟,但聰明、有遠見、為人處世更遊刃有餘。
在小說中,蔣南孫的父親的篇幅並不多。劇集中得到了加強,並且刻畫得立體、飽滿。
張晨光精湛的演技,很為這個角色加分。
值得一提的是,袁泉飾演的蔣南孫小姨,也在首播就客串出場了。
袁泉的確是最有亦舒女郎氣質的女明星之一。
舉止投足間散發出都市精英女性的那種冷靜、理智、氣定神閒。
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令人難忘。
製作:模糊年代背景造成混淆
《流金歲月》製作,總體是精良的。
服化道也很用心。
像蔣南孫、朱鎖鎖的服飾差異,就很能體現倆人不同的個性。
但劇集當前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瑕疵。
尤為刺眼的是,劇集刻意模糊了時代背景。
不少觀眾看著那有些濃重的鵝黃濾鏡,可能會以為這部劇是以1990年代為背景。
但無論是劇中出現的上海夜景,智慧型手機,還是2018年才在上海開店的網紅火鍋店電臺巷火鍋,都可以看出劇集是以當下的上海為背景的。
可跟這兩年一些上海都市劇比,比如《三十而已》,《流金歲月》的時代感又不強。
譬如劇中的人物屢次提及「太平洋百貨」,好像這是上海最具標誌性的購物中心,怎麼都像是二十年前的上海人的認知。
有些行為發生在1990年代的上海是合理的,但出現在2020年的上海,就讓人覺得「過時」。
這是《流金歲月》目前最大的「bug」:它的模糊帶來了含混。
也會影響觀眾對人物個性和人物命運的判斷。
總的來說,《流金歲月》值得往下看。
至少「為妮寫詩」沒有讓觀眾失望。
她們將如何攜手書寫自己的流金歲月,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Feng向標」投票發表你對《流金歲月》的看法~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