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葉之庭》:年齡和身份差距的背後,是屬於新海誠的孤悲物語

2020-12-04 陳冰研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陳冰研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於2013年掌鏡的影片。該片全長只有46分鐘,卻令人印象深刻。曾有人說,如果有一個導演,讓畫面主導電影,讓觀眾的聽覺與風雨共鳴,他一定是新海誠。如果有一部短片動畫,劇情流於俗套卻直叫人念念不忘,它一定是《言葉之庭》。

影片的情節平淡,講述了男女主隔著年齡和身份的差距,彼此牽掛,卻最終沒有在一起的純愛故事。15歲的高中生秋月,在一個下雨的早晨,逃課來到了隱於鬧市的庭院。在那裡,他遇見了27歲的雪野。女子邊吃巧克力變飲啤酒的樣子,引起了秋月的注意。在這雨天寧靜的小亭子中,各懷心事的兩人不期而遇,感覺又似曾相識。之後,每到落雨之時,兩人便會不約而同在亭中相遇,由此展開了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

整部影片傳遞的,依舊是距離和思念的主題。秋月和雪野之間,隔著12歲的年齡,隔著學生與老師的身份,似乎註定是一場歡喜夢。但即使是這樣,新海誠用其寫意般的敘事,細膩鮮活的畫面,為我們譜寫了一段隱秘而真切的感情,一場清新盎然的視覺盛宴。我們為男女主真摯的愛意而動容,也為兩人最後的分別而惋惜。

本片看似短小精悍,但實則信息量十分豐富。今天,我將從電影色彩的運用、雨景背後的象徵意義,影片的藝術特點三個角度入手,分析一下這部影片所呈現的深層次含義。

01、細膩純美的色彩,婉轉鮮活的色調,將主人公在不同場景下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新海誠動畫的畫面唯美,極其注重色彩在電影中的呈現。其通過色彩傳遞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言葉之庭》即是藉助精緻設計的色彩元素,提升作品整體表現力的典範之作。暗色調的秋葉,暖色調的雪野,通過最直觀的呈現,讓我們看見了男女主獨有的個性特徵。

男主秋月:低明度低純度的黑白灰三色,呈現安靜內斂的人物個性

在影片中,15歲的男主秋月,是高一的一名學生。與同齡男生的莽撞、神經大條不同,秋月性格內斂安靜,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這或許與他的家庭環境有關。母親大大咧咧,兄長忙於上班,秋月在學業之於,不得不承擔大部分的家務。甚至為了自己製鞋的夢想,他還要忙於勤工儉學,賺取購買材料的費用。

為了塑造這樣一個自立懂事卻又略帶青澀單純的男主形象,導演採用了較為黯淡的色彩元素予以支撐。我們可以看到,在居家的場景中,秋月大多身著灰白色短袖、深黑色短褲,體現休閒沉穩的形象。而在學校中,淺褐色的長褲,米白色的短袖制服,和周圍學生一樣的穿著,又在時時刻刻提醒著觀眾,如此成熟的秋月,其實也只是個15歲的少年啊。

而在與女主的相處畫面中,低明度低亮度的色彩規劃,呈現出略帶猶豫哀傷的情感特點。在男女主首次相遇的碧葉庭院,秋月身著墨綠色學生毛衫,搭配著淺白學院式襯衫,與周圍高純度的深綠色林葉相融合,烘託出男主青春幹練而又穩重沉著的性格特點,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在我看來,導演使用暗色調塑造男主的形象,除了體現其內斂的性格特點,也暗示了秋月在與雪野的情感中,處於弱勢地位。默默逐夢,辛勤打工,是為了突破12歲年齡隔閡,讓雪野不把自己當個孩子看待。秋月超出年齡的成熟,以及為了愛情的努力,讓人動容。

女主雪野:高明度低純度的淺色系,塑造了文雅可人的性格特徵

與男主秋月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規劃不同,女主雪野身上,開始有了暖色調的加入。影片中的雪野,是秋月學校的語文老師。但與以往師生和睦的景象不同,雪野卻被高三女生的語言暴力所傷害,是她無法突破心裡障礙,繼續在學校裡教書。身邊的男友,也在雪野最痛苦的日子裡,選擇相信謠言,沒有相伴在雪野身邊。所有的遭遇,使雪野心中感到無比的苦悶與壓抑,無所適從。

為了塑造這樣一個知性優雅而又略帶抑鬱的女主形象,導演採用了高明度低純度的色調予以體現。居家獨處的雪野,身穿米白色短袖,暗紅色短褲,安靜優雅,卻讓人感到她的迷茫與壓抑。去學校辦理離職手續,以及秋月得知雪野老師身份後,雪野身著藍褐色的小西服,內搭淺綠色的襯衫,身著深褐色九分褲,顯得知性獨立,文藝文雅。

但在與男主秋月的相處中,雪野卻顯得更為活潑生動。在碧葉庭院中,雪野或身穿淺黃色長袖,或身著草綠色長裙,兩人一起吃便當,一起聊天。通過暖色調的呈現,我們可以感覺雪野的黑暗的內心中,逐漸透進絲絲的亮光。與秋月相處的日子,雖然平靜的如同一碗端平的白開水,但卻有溫馨美好。

在我看來,導演用暖色塑造雪野的形象,不僅僅體現她優雅知性的形象,也蘊含著雪野逐漸找到生活希望的命運走向。是秋月的出現,兩人相處中點點滴滴的情真意切,讓雪野找到了走下去的力量。她從之前的獨自喝酒吃巧克力的憂鬱,轉變為與秋月飲酒暢聊時的灑脫爽快。色彩情感趨向於更有活力的表達,讓人直觀地感覺雪野心境的巨大變化。

02、雨景作為符號貫穿影片始終,男女主在細雨中萌生情愫,在暴雨中互訴衷腸,卻也在雨過天晴後,難逃分離的宿命

和宮崎駿一樣,新海誠的動畫中,也總有幾樣物品,作為暗線,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例如《秒速五釐米》中的櫻花花瓣,《你的名字》中的繩結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本片中,雨作為特殊的符號語言,貫穿了80%的鏡頭,成為繼男女主角之後的第三位「主人公」。這絕非鏡頭的隨意堆砌,而是新海誠的巧妙構思。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一一分析:

① 寄情於景,通過對雨景的刻畫,推動人物情感發展

首先,在影片中,雨天是男女主見面的契機,推動著劇情的緩緩發展;

故事的第一個場景是一場雷雨,雪野和秋月在寧靜的庭院中相遇。一個苦悶喝酒,一個默默畫畫,兩人就在這個寧靜的雨天彼此相伴。第二次在雨中相遇,兩人逐漸熟絡,秋月告訴雪野,自己只會在雨天逃課,雪野則回應或許還會再見。

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兩人開始頻繁地見面。秋月告訴雪野自己製鞋的夢想,雪野主動也脫下鞋,作為秋月製鞋的模特。莫名的情愫也在這雨季的庭院中,悄悄蔓延。故事的最後一個場景,依舊是場雷雨,雪野赤腳衝下樓梯,與秋月相擁而泣。兩人也在這場大雨之後,依依惜別,各自安好。

可以說,雨天不是一個簡單的場景,它被導演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其創造了男女主的首次相遇,又在冥冥之中參與了他們後續的會面。男女主囿於「梅雨季節」的到來變得相互熟絡,也囿於「炎炎夏日」的到來而彼此牽掛著對方。在這過程中,導演借用交叉渲染的表現手法,推動故事情節的延伸發展。

其次,雨作為男女主情感的載體,見證了人物情感的層層遞進

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會發現男女主的情感走向,隨著雨天的出現,不斷得以鋪墊。體現在影片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

雷雨中的庭院邂逅,這時的男女主初次見面,彼此生份。雪野因學校的流言,喝著悶酒,看向遠方。秋月在一旁默默畫著草圖,卻覺得雪野似曾相識。兩人沒有過多交流,各懷心事。梅雨季的頻繁相遇,這時的男女主逐漸熟絡,萌生情愫。原本孤單的兩顆心,在聊天互動間逐漸靠近。秋月也第一次將製鞋的夢想告訴了雪野,也表示自己想給雪野做一雙鞋。此時的雨水淅淅瀝瀝,在兩人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暴雨中的樓梯轉角,這時的男女主相擁而泣,互訴衷腸。秋月鼓起勇氣向雪野表白,雪野卻以老師身份而婉拒。心灰意冷的秋月轉身離開,獨自一人的雪野回想以往種種,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起身追趕秋月。兩人在風雨中淚流滿面,終於正視了對於彼此的情感。在我看來,雨天作為男女主的情感的有力載體,是折射不同情境下人物內心情感的最佳方式。影片前半部分的小雨、細雨醞釀著情感的遞增,那影片後半部分,導演就借用了大量的雨水,讓人物的情感得以釋放。雪野最後的大哭,將前句積澱下來的所有克制,所有含蓄,所有矯情都統統碎一地。在這一幕幕雨景中,也調動著觀眾情緒的起起伏伏。

②雨景的背後,蘊含著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預示離別的結局

全片是圍繞著男女主人公的庭院邂逅、雨中傾訴以及情感別離而鋪展演進的。影片因一場雨而拉開序幕,又在一場雨後逐漸落幕,首尾呼應,形成了故事的閉環。而這不間斷的雨水,夾雜著莫名的哀傷,似乎也預示著男女主最終並不在一起的結局。

此外,導演引用《萬葉集.雷神短歌篇》中的俳句,也營造出莫名的孤獨悲傷,與男女主哀傷悽美的愛情向契合。當雪野起身打傘,淺淺吟出短歌的上聯「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似乎在表達,原來偌大的城市,我們看似像是不期而遇,但卻是宿命的安排。而當秋月終於在課本中找到短歌的下聯「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以往經歷的點滴,我已傾心於你,但你會同意麼?

在多少個雨天的相處中,兩個人彼此懷揣愛意,卻都不敢透露心聲。然而他們一個是高中生,一個已然是成熟女性,年齡和身份的差距,讓他們不斷猜測對方的心意,就好似這霧雨濛濛,擾人思緒,生怕這只不過是一場歡喜夢。

在我看來,導演在影片中濃墨重彩地描寫雨景,賦予雨豐富的意象,想表達的還是距離和思念的主題。雪野和秋月的情感,隔著無法改變的世俗差距,註定是一場無果的愛戀。但曾經的相遇,最後的相擁,離別後的來信,傳遞著兩人綿延的思念。隱約雷鳴,陰霾天空,我還是會想起你吧。

03、影片用現實存在的景色添加了戲劇色彩的故事,虛實結合的手法背後折射日本當代的社會特點

《言葉之庭》繼承了日式自然內斂的風格,整部影片抽離了複雜的敘事關係,講述了符合東方人審美平衡的純愛,給觀眾帶來詩意化的觀影體驗。新海誠對於實景的就地取材,配合著細膩美好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受最清澈的情感同時,也折射出屬於日本社會的獨有特點。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深層次地了解這部影片,我將結合自己的觀影感受,談談影片背後的獨特意義。

① 秋月熱衷「製鞋」,展現日本細膩的匠人精神

影片中,秋月和同齡咋咋呼呼的男生不同,他的夢想是做一名製鞋師。在製鞋的過程中,秋月仿佛脫離了十五歲的孩子氣,變得認真執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意義。他也並非三分鐘熱度,為了攢錢買材料,他辛勤打工。在給雪野測量腳的尺寸時,他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是那樣嫻熟與溫柔,可以看出他對待製鞋的態度無比真誠。

在我看來,秋月身上體現的是日本傳承的匠人精神,在這個什麼都可以速成的年代,保持著一顆難能可貴的初心。匠人精神的內涵,在於製作人對於製作的物品,注入自己的靈魂,以及發自肺腑的熱愛。秋月為雪野製作的鞋子,不僅僅是對藝術的追求,更承載著對雪野盛滿的愛意。他希望雪野能穿上這雙鞋,在以後的奔波裡能夠溫柔對待自己,勇敢走自己的路。

② 雪野遭遇非議,是校園軟暴力的直接受害者

影片中,雪野與一般教師不同,她是校園軟暴力的受害者。因為傳言高三某位女生的男朋友對於雪野老師一見鍾情,氣憤的女生隨即散播了關於雪野的謠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傷雪野的心於無形,使她千瘡百孔,不知如何面對人生的下一步,最終選擇辭職,離開紛紛擾擾的學校。

在我看來,導演藉由影片中的情節,是想影射日本校園中存在已久的暴力現象。然而,導演另闢蹊徑,並沒有將校園暴力放在一個軟弱女生的身上,反而放在一個年輕女教師的身上,似乎是想說明現實生活中暴力現象的嚴重性。對於一個教師而言,最終都不得不迫於壓力,辭職離開,那更何況發生在一個心智還不成熟的學生身上呢?導演藉助影片情節,發人深省。

③ 幽靜的歷史庭院,反應現代人逃離喧囂的內心訴求

影片中,秋月和雪野相識的庭院,取景於現實生活中的新宿御苑。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影片中,那裡宛若世外桃源,遠離都市的喧囂,能讓人找回心靈的寧靜。雪野在庭院中,逐漸走出封閉的內心,面露笑容。秋月在庭院中,也逐漸堅定自己的夢想,為愛逐夢。他們都從森嚴冰冷的都市生活出走,來到這個隱秘幽靜的庭院,又在這裡找到方向,鼓起勇氣直面慘澹黯然的人生。

在我看來,導演將日式庭院賦予符號化的意象應用,迎合了現代人疲於應對生活壓力而尋求暫時逃離的內心訴求。鬧中取靜的庭院,在城市喧囂下更顯恬淡與幽靜,形成了相對密閉的空間結構,創造出與現實社會的疏離感。仿佛是在告訴人們,適時遠離浮躁的城市,還心靈以一片淨土。

總結一下:

《言葉之庭》這部影片,繼承了新海誠的一貫風格,描繪了這個時代年輕人內心特有的細膩、距離、隔閡還有愛情。整部影片敘事舒緩,故事唯美動人。男女主微妙真摯的感情,被導演一絲一縷慢慢從精緻的畫面中融化開。給觀眾帶來詩意化的觀影體驗。

在我看來,動畫是對於現實的感悟和提煉,對於現實具有影射意義。所以我在分析完色彩應用和雨景象徵意義後,還專門在文章第三部分介紹了這部影片背後蘊含的現實意義,表達了我的所思所想。歡迎關注@陳冰研

相關焦點

  • 《言葉之庭》:以「孤悲」的情感敘事 體現的是彼此促進的成長
    曾經很喜歡用《言葉之庭》的截圖來當壁紙,最喜歡那濃烈的綠色和淅淅瀝瀝的雨滴,當時覺得男女主之間的禁忌之戀,隨著社會的變化和年紀的增大,倒也不再覺得難以接受,愛情有時候是個挺猝不及防的東西。 《言葉之庭》和新海誠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掌鏡,2013年上映的作品,作品上映之初因為精緻的畫質和「禁忌之戀」,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作品介紹了日本東京一個以做鞋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孝雄和神秘上班族雪野的戀愛故事。逃課的高中生和翹班的職場女性相遇在公園的小庭院,每到雨天的相伴讓兩個人的心逐漸靠近,直到雨過天晴,相見無期。
  • 《言葉之庭》:以「孤悲」的情感敘事,體現的是彼此促進的成長
    曾經很喜歡用《言葉之庭》的截圖來當壁紙,最喜歡那濃烈的綠色和淅淅瀝瀝的雨滴,當時覺得男女主之間的禁忌之戀,隨著社會的變化和年紀的增大,倒也不再覺得難以接受,愛情有時候是個挺猝不及防的東西。
  • 言葉之庭下的偶遇,跌跌撞撞的愛情,詮釋著年齡的差距不是問題!
    導讀:對於新海誠的眾多優秀作品,我們總能得到一絲感觸,特別是《言葉之庭》這部動畫電影,用短短的46分鐘為我們詮釋了緣分之下年齡與身份的隔閡,終究敵不過彼此的愛戀,或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大家好,這裡是百事動漫屋。
  • 《言葉之庭》:雨季庭院的一場邂逅,藏著新海誠對戀與孤獨的哲思
    對於這部電影,大部分人把它定義為一場禁忌之戀。但在我來看,影片所傳達的思想絕不局限於簡單的男女之情。為了真正看懂導演新海誠背後的情感和哲思,我將從多維度對《言葉之庭》進行分析解讀。《言葉之庭》以「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作為電影主題,講述了2個同處困境的年輕男女機緣巧合之下相遇相知的故事。故事靈感源於萬葉集開篇的「孤悲」之戀,在萬葉假名時代,「戀」寫作「孤悲」,彼時的戀區別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戀愛」,更多的是一種懷抱著孤獨等待愛的情愫。
  • 《言葉之庭》:雨季庭院的浪漫邂逅,藏著新海誠對戀與孤獨的哲思
    對於這部電影,大部分人把它定義為一場禁忌之戀。但在我來看,影片所傳達的思想絕不局限於簡單的男女之情。為了真正看懂導演新海誠背後的情感和哲思,我將從多維度對《言葉之庭》進行分析解讀。《言葉之庭》以「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作為電影主題,講述了2個同處困境的年輕男女機緣巧合之下相遇相知的故事。故事靈感源於萬葉集開篇的「孤悲」之戀,在萬葉假名時代,「戀」寫作「孤悲」,彼時的戀區別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戀愛」,更多的是一種懷抱著孤獨等待愛的情愫。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孝雄,在某個下雨天的日本庭園中遇到神秘職場女性雪野。
  • 《言葉之庭》:雪野和秋月之間的戀情,是否屬于禁忌之戀?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一部影視作品,看做電影,它太短,只有40多分鐘,但它卻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完整的劇情。在言葉之庭中,涉及到了一段戀情,雪野和秋月之間的戀情,這樣的戀情到底屬不屬于禁忌之戀呢?秋月和雪野是有身份差別的,雪野是學校的老師,秋月是學校的學生,還是高中生。
  • 品味新海誠:《言葉之庭》,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近十年的日本動漫可以說是進入了後宮崎駿時代,從2009年開始宮崎駿老師由於年齡和身體的原因,就逐漸開始了半隱退的生活,在這個時期日本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動漫製作者們,其中最具代表的非新海誠莫屬。新海誠的創作是從2000年開始的,從那以後基本沒兩到三年就會出一部作品,真正讓人們開始關注新海誠的作品是2016年爆紅的《你的名字》,但是今天的內容不是《你的名字》,而是《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新海誠2013年的作品,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是說是一個短劇,儘管片長不到一個小時,但是不論是故事的劇情還是人物的刻畫,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淋漓盡致。
  • 從《星之聲》到《言葉之庭》,看新海誠動畫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
    其二,則是因為新海誠還不擅長把控大格局、大世界觀下的故事描寫。這一弊端也直接導致了新海誠在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遭遇了個人電影史上的一次「滑鐵盧」。大概是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繁星》之後,新海誠開始重新拾起他最擅長的小場景描寫,創造出了他的又一經典之作——《言葉之庭》。
  • 言葉之庭劇情有什麼 言葉之庭劇情介紹
    言葉之庭全集在線播放地址哪裡有呢?哪裡可以看到言葉之庭?言葉之庭百度雲資源哪裡有?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下吧!
  • 新海誠「言葉之庭」中文版小說3月上市
    2013年,一場新綠初雨時的邂逅,一個略帶憂傷的動畫「言葉之庭」令我們再次領略了新海誠的小清新「戀物語」;2014年「言葉之庭」真正成為了言葉片語和精美的畫面——小說版「言葉之庭」在日本上市,並受到一致好評
  • 言葉之庭:愛情,需要勇氣;年齡、身份和距離,它們都不是問題!
    #《言葉之庭》,於2013年5月31號上映,新海誠掌鏡的巨作之一。如果說《秒速五釐米》裡那種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愛情顯得太負能量,《言葉之庭》就是個徹底的正能量勵志片。日本六月,入梅之日,十五歲的少年秋月孝雄又一次逃課,來到了庭院中一座隱藏在層層樹木之中的小亭子,遇見了二十七歲的雪野百香裡。
  • 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大多數人都在「單戀」著不可言說的某一人
    正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般,「成功之人也必有過人之處」,用這句話來形容新海誠實在是貼切不過。《言葉之庭》是一本小說,也是一部同名動畫電影,情節並不複雜,講述15歲的高中生與27歲女老師相戀的故事。
  • 從五個關鍵字眼解讀新海誠《言葉之庭》背後的悲情之旅
    序言: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的主題基本都是圍繞著「思念、孤獨、愛、彼此心的距離」來敘述的故事,幾乎沒有一部動漫能逃離這一個定律。不管是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釐米》,還是2013年上映的《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第六部作品,於2013年在日本上映,曾獲得「神戶動畫獎」等多個獎項。
  • 五個關鍵字眼解讀新海誠《言葉之庭》背後的悲情之旅
    序言: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的主題基本都是圍繞著「思念、孤獨、愛、彼此心的距離」來敘述的故事,幾乎沒有一部動漫能逃離這一個定律。不管是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釐米》,還是2013年上映的《言葉之庭》。;「言葉之庭」的日譯是「言の葉の庭」,可以分解成「言葉」、「庭」兩個個部分來解讀。
  • 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新海誠動畫《言葉之庭》淺談
    夏天是一個滿是青春與回憶的季節,那些留戀與不舍中既有友情,亦有愛情,讓人不由得想起新海誠的作品《言葉之庭》: 「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總是在下雨天的上午逃課,日本六月,入梅之日,少年秋月孝雄又一次逃課,來到了庭院中一座隱藏在層層樹木之中的小亭子
  • 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新海誠動畫《言葉之庭》淺談
    夏天是一個滿是青春與回憶的季節,那些留戀與不舍中既有友情,亦有愛情,讓人不由得想起新海誠的作品《言葉之庭》: 「愛之往昔、孤悲的物語」。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總是在下雨天的上午逃課,日本六月,入梅之日,少年秋月孝雄又一次逃課,來到了庭院中一座隱藏在層層樹木之中的小亭子,遇見了二十七歲的雪野百香裡。亭外雨水潺潺,亭內安靜如許,一個專注畫鞋樣,一個在大上午就著巧克力喝啤酒。
  • 新海誠言葉之庭,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新海誠執導,入野自由、花澤香菜等配音的動畫電影。《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繼《追逐繁星的孩子》之後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以愛情來臨前的孤獨,電影主題用「孤悲」來呈現「戀愛」。梅雨時節,以成為鞋匠為目標的高中生孝雄與神秘的女性百香裡,在雨中的新宿御苑中相遇。以女性留給少年的一篇《萬葉集》為契機,故事就此開展。
  • 回歸小清新戀物語!新海誠新作「言語之庭」2013年公開
    新海誠新作「言語之庭」2013年公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2-24 10:12:00   憑藉「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之所
  • 《言葉之庭》最終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言葉之庭》(日語:言の葉の庭 -The Garden of Words-),是日本導演新海誠繼《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之後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以愛情來臨前的孤獨——「孤悲」來呈現「戀愛」的主題。梅雨時節,以成為鞋匠為目標的高中生孝雄與神秘的女性百香裡,在雨中的新宿御苑中相遇。
  • 在動漫裡,若論物語,日本比我們懂得多,淺說《言葉之庭》
    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地寫寫——物語表現絕佳的動畫作品,來自新海誠的《言葉之庭》。《言葉之庭》2最宏觀的物語就是天氣,《言葉之庭》一上來也是寫天氣,用天氣表達心情,(插一句,新海誠還就天氣專門製作了一部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