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少佐被俘虜,一把槍讓他自願為我國服務,並創建了一個軍種

2020-12-14 騰訊網

我們的國家,曾經十分的貧窮落後,在抗戰年代初期,在世界人的眼裡,我們軍工科技非常的落後,即使是槍械也只擁有小米加步槍,更別提其他大型的軍事裝備了。但是在1949年10月1日的時候,在我們的建國大典上,有17架飛機飛到了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這讓世界大為震驚。實際上,這是我們的第一批空軍,而培養這批空軍的,還是個日本人。

抗戰結束後,我國全力以赴的發展空軍力量,而有一名日本兵就曾為我國空軍力量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名字叫做佐林彌一郎。佐林彌一郎1911年9月2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21歲正式入伍,24歲成為一名戰鬥飛行員和教官,27歲成為陸軍少尉飛行員,並且在第54戰隊擔任戰鬥機飛行員。曾經他駕駛的飛機被打穿了35個左右的窟窿,卻依然安全的返回。

1944年,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林彌一郎不願意淪為俘虜,於是在9月9日放棄奉集堡機場和停放在機場內的40餘架戰機,帶領300多人向南邊逃走,打算經由朝鮮返回日本。八路軍第16軍分區21旅政委劉光濤率領部隊在鳳凰城追擊敵人,正好遇到林彌一郎一行並將其抓獲。

林彌一郎接受了政治審查,本以為會受到責難斥罵的林彌一郎卻得到了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伍修權的理解。更令他沒想到的是,伍修權還提出一個請求,希望林彌一郎能夠協助中國建立自己的空軍。經過一再思考,他最終接受了這一請求,不過卻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自己作為教官需要有飛行員的指揮權,二是自己要得到應有的尊重,不能再受到俘虜般的待遇。他還要求給自己配一把白朗寧手槍。

許多軍官都感到難以置信,然而伍修權卻當即將隨身配槍取下送給林彌一郎,以表達自己的誠意。林彌一郎感慨於八路軍如此重視自己,最終同意了這一充滿挑戰的請求。不久,林彌一郎帶領部下收集並修復日軍飛機共計46架,隨即正式出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即東北老航校)主任教官,正因如此,林彌一郎被日方軍事專家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

相關焦點

  • 日軍一名少佐被俘,向八路軍提出要一把槍,從此我國多了一個軍種
    ,答案在一個日本人身上。他的軍銜升的也非常快,後來成為了陸軍飛行隊少佐,後來日本天皇投降之後,林彌一郎帶著300多日軍從朝鮮逃跑,想要返回日本,但最後還是我軍抓捕,成了戰俘。 在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下,林彌一郎非常感動,直到伍修權將自己的愛槍贈送給林彌一郎後,他便下定決心幫助我軍建設空軍。
  • 日軍將領被八路軍俘虜,想要一把槍,被允許後我國多了一個新軍種
    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擁有著三類軍隊種類,在這三種軍種當中,空軍發展起來的時間最晚,相應的空軍的發展潛力也是最大的,因為眾多領域科研技術還未得到有效開發,發展速度也是遠超其他軍種。空軍部隊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還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空軍在這時候初次登上軍事舞臺。
  • 一個日本士兵被俘虜,卻向八路軍要了一把槍,然後改變了中國軍隊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打得最艱難的一場戰鬥,有數不清的官兵老百姓都死在了日軍的刺刀之下。這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中國軍民上下一條心,實現了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偉大勝利。
  • 日本軍官被俘後,卻向我軍提出要一把手槍,從此中國新添一個軍種
    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不但放下手中武器,誠心投降,而且還非常願意為中國的軍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幫助中國建立起空軍力量的人原本是一名日軍俘虜,他叫做林彌一郎。他在參軍後成為了一名航空兵,這一段時間的工作經驗讓他積累了非常優秀的操作技術。1935年,林彌一郎晉升為戰鬥機飛行員和教官。當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已經獲得少尉軍銜的林彌一郎參加了對華戰爭。在戰爭期間,林彌一郎為日本本國的各種軍事行動立下了不少功勞,1942年8月,林彌一郎還在與陳納德的激烈空戰中,飛機遭到重創。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這也給八路軍的抓捕俘虜帶來了難題,既然日本士兵如此蠻橫,那麼八路軍中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 在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獲得了巨大成功,繳獲了日軍大批武器裝備,但是奇怪的是1000個日本士兵中,竟沒能抓獲一個俘虜,可見日本士兵寧願戰死也不願意被俘虜,在這場戰役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 抗日時期,我軍俘虜一個日本人,從此我國誕生一個厲害的軍種
    譬如中西功,1931年,他在滿鐵加入我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抗戰全面爆發那一年,他轉化成我國共產黨員。抗戰時期,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日軍情報,同時還準確預言了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了二戰格局。還有一位叫尾崎秀實的日本人,從小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對中國感情相當濃厚。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按照對付國民黨軍的慣例,事先甚至都考慮好戰鬥結束後將日軍戰俘送到戰區國民黨方面去展示,因此戰前給戰士們作動員時,強調要優待俘虜,準備抓1000個俘虜。這時的日軍還真有點兒武士道精神,死也不投降。戰鬥結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000多個日軍全部戰死,一個活著的都沒捉到。這麼大的伏擊戰沒有抓到一個俘虜,在紅軍戰史上尚無先例。
  • 一個人一把槍,幹掉兩個班,俘虜一個連德軍的約克中士
    1918年10月,就在一戰即將臨近尾聲之際,美軍一個班的小分隊,正在法國阿登森林地區執行一項偷襲任務。任務進行的很順利,不但摧毀了德軍陣地,還抓了幾個俘虜。
  • 日本戰俘提2個特殊要求,我軍滿足後,立即為我國創建一個軍種
    眾所周知空軍是目前國家軍事力量中的一個重要兵種,是實現時代化立體作戰的重要力量,對戰爭的進程和戰局都能起到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的空軍實力排在世界第三,然而但我們追溯我國空軍歷史,不得不提到一個日本人,他對我國空軍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他本是日軍飛行員,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曾任東北航校教官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中成立最晚的一支,縱觀世界諸國的空軍歷史,許多國家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開始組建獨立的空軍部隊,我國更是在1949年後才正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眾所周知,空軍是以航空兵,也就是飛行員為主體的軍種。
  • 八路軍首長給了日軍戰俘一支槍,此後新中國多了一個軍種
    情誼,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歷史為證,山河不渝。」古往今來,在歷史的青史中,多數人了解的國際友人是擁有高尚品格的白衣戰士——白求恩,但除了他,還有一位中國「空軍之父」值得敬重,他就是林彌一郎,中文名叫做林保毅,出生於1911年,日本大阪人。他中學畢業後,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成為戰鬥機教官。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這3位日本青年參加我軍,證明了我軍俘虜政策的正確。今天只有3個人,明天便會有幾十人、幾百人!」在敬了一個標準的中國軍人禮後,這三名日本人,正式成為了第一批日本國籍的八路軍。日本人被俘之後加入中國軍隊,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其中包含著各種原因。一方面,雖然加入到了侵華戰爭的隊伍中,但是有些日本人起初並沒有預料到日軍會如此殘暴。
  • 侵華日軍林彌一郎,為中國培養四個空軍司令,至今被日本罵賣國賊
    這位日本空軍飛行員叫林彌一郎,他的名字被刻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廣場中的「天魂碑」之上。林彌一郎對中國的貢獻完全有資格刻在天魂碑之上,他帶領日軍在東北航校為中國培養了160多位飛行員,其中有23人參加了49年的閱兵,還有四位是空軍司令。林彌一郎於1932年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航空二等兵。
  • 日本欲出資百萬贖回一把指揮刀,我國嚴肅拒絕,刀上有9字很刺眼
    日軍對待俘虜的手段非常殘忍,而蘇聯對待日軍俘虜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而我國對待俘虜明顯就沒有這麼殘暴了,當時的種種行為也證明我們依然沒有丟失作為禮儀之邦的風骨。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平型關一戰,我軍沒有抓住一個日軍俘虜,下一步怎麼辦?是放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不虐待俘虜」,趕盡殺絕;還是改進我們的工作方法,及時適應新形勢,讓政策更貼近實際,更有針對性?
  • 二戰時期日軍接受的軍國主義教育,竟然造就了如此奇葩的軍種
    由於在中國戰場的節節勝利,狂妄的日本軍人陷入了自嗨式的美好想像中,他們認為三個月就可以滅亡中國,然後借中國為跳板,一統整個東南亞,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在中國戰場遭遇強烈抵抗,不能如期滅亡中國的前提下,為了東南亞的石油和橡膠,日本人貿然偷襲珍珠港。向強大的美國宣戰,這才導致了日本海軍的全軍覆沒,最終數百萬日軍死在了異國他鄉。
  • 抗日悍將俘虜日軍,綁樹上讓新兵練刺殺!10個日軍人頭裝一箱
    他從小就勇猛異常,7歲那年在山上就能打死一匹狼,在他老家名氣很大。王勁哉年輕時被錄取到西北江武堂研習兵法,之後就在楊虎城西北軍任旅長。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王勁哉任國民軍第128師師長。在徐州戰役之前,韓復榘守不住陣地腳底抹油想跑,軍閥混戰期就是死對頭的王勁哉責罵韓復榘,並發誓帶領部隊一定抓到韓復榘活剝了他,為人民謝罪。
  • 日軍戰俘吃不上米飯,曾克林少將送去50隻羊,換回了四個空軍司令
    九月的某一天,十六軍的司令員曾克林(1955年授空軍少將軍銜)與林彌一郎見面,問他作何打算。恍惚之間,林彌一郎想起從前:日軍捉到中國俘虜,要麼殺死,要麼就押去挖礦。於是,他說:希望能安排我們去修路,或者下井挖礦。沒想到對方只是讓他們回到奉集堡,看守機場。這一次會面結束後,曾克林給這一批日軍送去了三頭種牛,還有五十隻羊。
  • 日軍俘虜為何難抓?林帥總結原因:一受毒害,二怕報復
    還有一位通信員,看見擊毀的汽車下趴著一個受重傷的日本兵。通信員上前用繃帶為其包紮,那日本兵卻舉起刺刀,殺害了好心的戰士。由此可見,日軍喪心病狂到了何等程度。【日軍在作戰時,重傷員行走不便或瀕死時,日軍往往會將其留下,給他一枚手榴彈或是刺刀,讓他最後自我了斷】平型關戰役後,林彪曾專門做過總結。他指出:「日本兵之所以死都不肯繳槍,一是因為深受軍國主義毒害,二來就是害怕中國軍民加以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