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14年抗日戰爭下來,日本侵略者對我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也是因為抗日戰爭,中日兩國從此結下世仇。即便到今天,抗日戰爭已結束半個多世紀,這份仇恨依然被每一個國人所銘記。
其實,一位偉人曾說過「中日兩國最大的敵人是軍國主義,而不是兩國百姓。」誠然,二戰時的日本士兵絕大部分被軍國主義洗腦,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戰爭工具。但那些沒被洗腦的日本人,還是有不少存在良知的。
譬如中西功,1931年,他在滿鐵加入我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抗戰全面爆發那一年,他轉化成我國共產黨員。抗戰時期,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日軍情報,同時還準確預言了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了二戰格局。
還有一位叫尾崎秀實的日本人,從小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對中國感情相當濃厚。1922年,上大學的尾崎秀實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成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他看不慣日軍的暴行,積極結交我國抗戰人士,還加入到我國的抗日遊行隊伍中,一同聲討日本軍國政府,極大推動了我國抗日運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一個日本人對我國幫助巨大,這個人便是林彌一郎。得益於他的鼎力相幫,我國建立起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空軍隊伍。
林彌一郎是一名日軍飛行員,1932年,21歲的他被徵召入伍,成了一名航空二等兵,之後便是為期3年的航空訓練。在訓練中,林彌一郎一度展現出了強大的飛行天賦,成了同屆裡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和飛行教官,直接晉升到了航空兵曹長軍銜。
1938年,林彌一郎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受訓,之後順利畢業,隨後被派往中國戰場,對付我國空軍。由於日本「零式戰機」的強大作戰性能,再加上林彌一郎嫻熟的操作技巧,當時我國還不怎麼成型的空軍被打的落花流水。
直到後來美國少將陳納德率領飛虎隊前來支援,才徹底扭轉了日本制霸我國領空的局面。而林彌一郎也是在這會吃了癟,一次戰鬥中,他駕駛的零式戰機被陳納德的飛虎隊打了34個窟窿。即便如此,他還是從容駕駛戰機逃離了戰場,可見其技術有多麼過硬。
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林彌一郎決定放棄這些戰機,帶著其他飛行員逃回日本。但在半路,卻被八路軍俘虜。鑑於他們優秀的飛行作戰能力,我軍對他們十分客氣。再加上當時我軍並沒有空軍,便把組建第一支空軍的希望放在了林彌一郎身上。
幫對手組建軍隊,這對任何戰俘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林彌一郎一開始也很抗拒,不過,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和交流。林彌一郎心中頑固的軍國主義思想終於被我軍感化,其最終答應了我軍要求,幫助我國建立了東北航校,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傳授給了我國飛行員。
毫不誇張地說,林彌一郎可以說是我國空軍的奠基人,也是抗戰時最有價值的日本俘虜。雖然之後回到日本,他被本國百姓謾罵不止,但林彌一郎依舊致力於維護中日友好交流,一直到1999年去世。
我國有一句古語,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不管中日仇恨如何,像林彌一郎這樣的日本友人,每一個中國人也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