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時期,我軍俘虜一個日本人,從此我國誕生一個厲害的軍種

2020-12-18 睿歷史

毫無疑問,14年抗日戰爭下來,日本侵略者對我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也是因為抗日戰爭,中日兩國從此結下世仇。即便到今天,抗日戰爭已結束半個多世紀,這份仇恨依然被每一個國人所銘記。

其實,一位偉人曾說過「中日兩國最大的敵人是軍國主義,而不是兩國百姓。」誠然,二戰時的日本士兵絕大部分被軍國主義洗腦,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戰爭工具。但那些沒被洗腦的日本人,還是有不少存在良知的。

譬如中西功,1931年,他在滿鐵加入我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抗戰全面爆發那一年,他轉化成我國共產黨員。抗戰時期,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日軍情報,同時還準確預言了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了二戰格局。

還有一位叫尾崎秀實的日本人,從小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對中國感情相當濃厚。1922年,上大學的尾崎秀實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成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他看不慣日軍的暴行,積極結交我國抗戰人士,還加入到我國的抗日遊行隊伍中,一同聲討日本軍國政府,極大推動了我國抗日運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一個日本人對我國幫助巨大,這個人便是林彌一郎。得益於他的鼎力相幫,我國建立起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空軍隊伍。

林彌一郎是一名日軍飛行員,1932年,21歲的他被徵召入伍,成了一名航空二等兵,之後便是為期3年的航空訓練。在訓練中,林彌一郎一度展現出了強大的飛行天賦,成了同屆裡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和飛行教官,直接晉升到了航空兵曹長軍銜。

1938年,林彌一郎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受訓,之後順利畢業,隨後被派往中國戰場,對付我國空軍。由於日本「零式戰機」的強大作戰性能,再加上林彌一郎嫻熟的操作技巧,當時我國還不怎麼成型的空軍被打的落花流水。

直到後來美國少將陳納德率領飛虎隊前來支援,才徹底扭轉了日本制霸我國領空的局面。而林彌一郎也是在這會吃了癟,一次戰鬥中,他駕駛的零式戰機被陳納德的飛虎隊打了34個窟窿。即便如此,他還是從容駕駛戰機逃離了戰場,可見其技術有多麼過硬。

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林彌一郎決定放棄這些戰機,帶著其他飛行員逃回日本。但在半路,卻被八路軍俘虜。鑑於他們優秀的飛行作戰能力,我軍對他們十分客氣。再加上當時我軍並沒有空軍,便把組建第一支空軍的希望放在了林彌一郎身上。

幫對手組建軍隊,這對任何戰俘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林彌一郎一開始也很抗拒,不過,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和交流。林彌一郎心中頑固的軍國主義思想終於被我軍感化,其最終答應了我軍要求,幫助我國建立了東北航校,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傳授給了我國飛行員。

毫不誇張地說,林彌一郎可以說是我國空軍的奠基人,也是抗戰時最有價值的日本俘虜。雖然之後回到日本,他被本國百姓謾罵不止,但林彌一郎依舊致力於維護中日友好交流,一直到1999年去世。

我國有一句古語,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不管中日仇恨如何,像林彌一郎這樣的日本友人,每一個中國人也永遠不會忘記。

相關焦點

  • 日本軍官被俘後,卻向我軍提出要一把手槍,從此中國新添一個軍種
    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軍人在被俘後一部分人依舊冥頑不靈,也有一部分人很快就對自己和本國的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不但放下手中武器,誠心投降,而且還非常願意為中國的軍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幫助中國建立起空軍力量的人原本是一名日軍俘虜,他叫做林彌一郎。
  • 日軍一名少佐被俘,向八路軍提出要一把槍,從此我國多了一個軍種
    1911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義大利跟土耳其作戰時,就使用了飛機進行援助,飛機的機動性和破壞性得到了認可,至於我國的空軍是在1949年之後迅速發展的,至於為什麼能這麼快發展
  • 別再被抗日神劇騙了:俘虜一個日本士兵已經很難了,更別說大佐了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深受武士精神影響的日本軍隊在戰場上很少被我軍大規模俘虜。雖然在戰爭後期日軍節節敗退,但被俘虜的人數仍較少的可憐,在整個抗日戰爭中被俘虜的日軍也不過6000人出頭,而且是多數是在戰場上負傷成為俘虜,那麼在抗日戰爭,我們俘虜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多大的呢?
  • 此將軍去世,葬禮上出現一群年過花甲的日本人,見他遺像泣不成聲
    1982年2月4日,開國中將楊國夫因病去世,消息傳到日本後,有一群年過花甲的日本人遠涉重洋,專程趕來祭奠他。這群日本人見到將軍的遺像時,都老淚縱橫,泣不成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楊國夫,1905年出生在安徽霍邱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桂系將領一貫驍勇善戰,但在解放戰爭中,也有四位成為我軍俘虜
    就連我軍四大野戰軍司令員都十分敬佩。三野副司令員粟裕說桂系士兵十分驍勇,比蔣介石嫡系還要強悍。二野司令員劉帥說;遇到桂系將領先不打為好,先打保安隊,再打蔣介石嫡系軍,最後再打桂系將士。而從未打過敗仗的林總,人生兩場失敗的戰役就是敗給了桂系將領白崇禧。而一野司令員彭老總早在紅軍時期就領教了桂軍的厲害,說桂軍猛如虎,惡如狼。
  • 日本也拍抗日劇?八路軍戰士形象令人意外,比部分國產劇好多了
    近年來在我國所誕生出的各種影視作品中,以抗日為主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其中一種都佔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而也正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尖的各種抗日影視劇,讓不少導演都打著「抗日劇」的旗號,為了博取流量而拍出一些扭曲真實歷史的電視劇,前段時間打著「亮劍3」旗號的《雷霆戰將》還鬧得沸沸揚揚,被人戲稱為「髮膠戰將」。但令人意外的是,會拍攝抗日題材的不僅僅只有我國,就連日本,也拍攝出了一部以八路軍戰士與日本之間的戰鬥為題材的電視劇。
  • 日軍將領被八路軍俘虜,想要一把槍,被允許後我國多了一個新軍種
    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擁有著三類軍隊種類,在這三種軍種當中,空軍發展起來的時間最晚,相應的空軍的發展潛力也是最大的,因為眾多領域科研技術還未得到有效開發,發展速度也是遠超其他軍種。空軍部隊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還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空軍在這時候初次登上軍事舞臺。
  • 日軍少佐被俘虜,一把槍讓他自願為我國服務,並創建了一個軍種
    實際上,這是我們的第一批空軍,而培養這批空軍的,還是個日本人。 抗戰結束後,我國全力以赴的發展空軍力量,而有一名日本兵就曾為我國空軍力量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名字叫做佐林彌一郎。
  • 抗日時,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嗎?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在抗日神劇中會出現這樣一個鏡頭:戰士們手上都拿著大砍刀衝刺,砍向手裡拿著刺刀的日軍士兵,最後的結果是大砍刀獲得了勝利,這會讓觀眾認為砍刀具備了強大的功能,似乎是很厲害。那麼在真實的戰場中的情況又變得如何呢?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現實,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的可能性很小。不要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 解放軍連日本俘虜都不殺,但這位國軍將領被抓後,沒多久就被槍斃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軍隊紀律不同,但是有一條公共約定,那就是不殺俘虜。不過雖然紀律如此,真正在戰爭中還是出現過不少虐待戰俘,甚至屠殺戰俘的情況。不過我軍紀律嚴明,是嚴格不允許殺俘虜的。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個相當特殊的編制——將主力團縮編成「小團」。事實上這種選擇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在日軍的頻繁圍剿下,我國失去了很多抗日根據地,根據地人口損失過半,八路軍的兵力也由40萬降至30萬。為了儘量保存八路軍的有生力量,我軍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這種縮編手段。
  • 日本拍了一部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人意想不到
    抗日神劇,這4個字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雖然這些電視劇跟抗日有關,但由於過分誇大歷史事實,將我軍戰士拍成神仙,而多被人詬病。真實的抗日戰爭遠比這些抗日神劇要殘酷一萬倍,而將國人艱苦奮鬥贏下抗日戰爭,拍得如此輕描淡寫,本身也是對歷史的一種不尊重。
  • 真正的日本戰俘舊照,跟電視劇截然不同,當了俘虜依舊面露兇光
    自古以來,戰爭就沒有停息,在戰場當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俘虜,雙方可以從這些俘虜身上逼問各種各樣的情報,同時也是出於人道主義,會留下俘虜的性命,以後好作為交換。近代的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從隋煬帝開始,日本就跟中國有了單方面的聯繫,到了唐朝,日本開始派遣了遣唐使,明清時期,中日各自實行閉關鎖國,清朝爆發了鴉片戰爭,日本爆發了黑船事件。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無不投入到這場全民抗戰之中。為了趕走侵略者,我國軍民團結一致,同日寇展開為期八年的較量。軍服象徵著一個國家,是一個軍隊的標誌性東西。之所以這樣說的意思,也就是說,日軍的軍服屬於日本,而我中國的軍服只屬於中國。如果隨便穿日本軍服的話,對於我軍的軍容有著很大的影響,更不利於行軍打仗。
  • 日本也拍了一部「抗日劇」,比國產神劇真實!八路軍形象讓人意外
    而隨著這些影視劇的逐漸增多,不免有人在想,在日本人拍的「抗日劇」中,是如何描述八路軍的?其實比國產神劇真實。 2015年8月,日本播出了一部名為《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的電視劇,這部劇講述的是中國抗日時期一名日本女護士在中國發生的故事
  • 東北一個抗日的日本人,臨死前殺掉20位日本兵,30歲英勇犧牲
    近代以來,我們國家飽受凌辱,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也是我們全民族最為危機的時刻,雖然我們國家在當時相對於日本十分落後,但是我們並沒有屈服,反而是打贏了戰場戰爭,一掃百年屈辱,在這段歷史中,也有很多國外的正義人士來到中國幫助我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加拿大的白求恩醫生,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
  • 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曾打敗抗日名將薛嶽,日本投降當天切腹自殺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國土資源有限,人口眾多,還經常發生海嘯,地震,颱風,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但這個國家一直有侵略他國的野心,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和中國有過交集,唐朝時期,日本齊明天皇率領
  • 一個日本士兵被俘虜,卻向八路軍要了一把槍,然後改變了中國軍隊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軍隊主要是陸軍為主,其他的海軍、空軍統統沒有,但是日本卻有空軍。正因為缺少空軍,我們在戰鬥中吃了很多虧。所以戰爭結束後,我國就開始建立自己的空軍力量,這個空軍的建立還要多虧了一個日本士兵呢。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 我軍攻堅能力有多強?越軍俘虜:炮火真準,全連30人只剩一個
    短兵相接,攻堅作戰,一向都是我軍的優勢,這點美軍比不了,其他國家更是望塵莫及,即便是以地面作戰頑強的越軍,在我軍面前也是無可奈何,毫無還手之力,同登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與此同時,我軍步兵在炮火掩護下,衝到越軍後方,截斷他們的退路,將他們消滅,當時,一些越軍企圖炸毀中越鐵路上的接軌點三孔橋,但他們還沒來得及引爆,就成了俘虜。以至於一個俘虜顫抖著說:「你們的炮火打得真準,我們連只跑出來30人,現在就剩下我一個了。」
  • 抗日劇的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其武士刀能換20箱手榴彈
    經常看抗日劇的讀者知道,漢奸在稱呼他身後的日本軍官時,動不動就是什麼什麼大佐。印象裡,抗日劇裡但凡是個日本軍官都叫XX大佐。 聽起來相當厲害,畢竟我軍一個大校是師級幹部,手下至少都是1萬人起步。不過,日軍的軍隊制度和我軍完全兩碼事,大佐手下的士兵是遠不如我國的大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