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日軍飛行員,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曾任東北航校教官

2020-12-15 騰訊網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中成立最晚的一支,縱觀世界諸國的空軍歷史,許多國家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開始組建獨立的空軍部隊,我國更是在1949年後才正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眾所周知,空軍是以航空兵,也就是飛行員為主體的軍種。我國空軍創建之初,組建了許多培養飛行員的航空學校,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了。

能夠進入此校擔任教官的,都是駕駛經驗極為豐富的飛行員。眾多教官中,有一位卻十分特殊。

他本是日軍的飛行員,曾在抗戰中與中國空軍有過多次交手。抗戰結束後,他被我軍俘獲,後被我軍感化,進入東北航校擔任教官,甚至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

此人名叫林彌一郎,中文名林保毅。他出生於1911年,日本大阪府南河內郡人。拋開抗日戰爭不談,林彌一郎的確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他自1932年徵召入伍後,便成為了日軍中一名航空二等兵。

他在部隊中嚴於律己,刻苦訓練,歷經三年,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和飛行教官。後來,由於駕駛技術出色,他被破格升任為一名少尉候補生,並被送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

從學校畢業後,林彌一郎被分配進日軍飛行第54戰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他便跟隨54戰隊進入了中國戰場。

林彌一郎曾在我國桂林的上空,駕駛一架97式戰鬥機與陳炳德駕駛的P40戰鬥機對決過。雖說林彌一郎的駕駛技術不如陳炳德,但他的飛機在被打了34個窟窿的情況下,仍舊成功脫離戰場,可見他對飛機的掌握能力有多強。

太平洋戰爭持續到中後期的時候,林彌一郎跟隨部隊長期駐守在北千島的佔守、幌筵島機場。在這期間,林彌一郎主要負責防禦從北方來襲的美軍轟炸機,並在與美軍B24、B25轟炸機的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他也從少尉晉升為大尉。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成為校級軍官,這在強調科班出身和論資排輩的日本軍隊中屬於非常少見的例子。

日本宣布投降後,林彌一郎被我八路軍俘虜。起初,由於日軍內部對戰士們的洗腦教育,林彌一郎是拒絕投降的,但我軍對其十分寬容,並給予了他們最大的尊重。在林彌一郎的回憶中曾稱,自己在投降時,沒有看到一個端著刺刀的八路軍戰士,更沒有人強迫自己交出武器。

除此之外,40多年後,他在《我與中國》一書中明確表示:「第一、一言為定的事情,對方百分百地守信用,這使我非常感動,我欽佩這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第二、儘量迴避解除武器這個詞,而是交出武器,為了不讓我們感到難堪和悲哀,甚至為我們考慮了接受武器的方式。他們想得多麼周到啊!」

正是我軍的人道主義精神,深深感動了林彌一郎,更是讓他認清了日軍內部的洗腦教育是多麼的嚴重。後來,他和戰友們住在東北,儘管人們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但對這些已經投降的日本兵依舊十分友好。甚至為了照顧他們的飲食,部隊還千方百計地到老鄉那裡籌買了一批大米。

在我軍優待俘虜政策的感召下,林彌一郎覺得生命有了保證,人格也受到了尊重,深受感動,並在後來心悅誠服地進入了東北航校當中擔任教官。

任教官期間,林彌一郎在理論、實踐、訓練、教學等諸多方面開創了解放軍航空的基礎,為我軍培養出大量優秀的航空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王海在內的所有中國人民志願軍飛行員均是林彌一郎的學生。

林彌一郎為人民空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日本方面的軍事專家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

1956年,林彌一郎被特批回國,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這種「叛國」行為,所以他在回國後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聲討。但他從不在意,也從來沒有後悔過。不止如此,林彌一郎在回國後一直致力於維護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相關焦點

  • 中國空軍的「鬼子教官」,教出4位空軍司令員,擊落美國王牌飛行員
    自從第五代戰鬥機殲20服役後,坐擁1400多架三代機的中國空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空軍,然而從一窮二白髮展到亞洲第一,新中國空軍經歷了68年的艱苦奮鬥。回顧新中國空軍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及東北老航校,在東北老航校的創建史上也不能不提以林彌一郎為首的日本戰俘教官們。
  • 日軍少佐被俘虜,一把槍讓他自願為我國服務,並創建了一個軍種
    抗戰結束後,我國全力以赴的發展空軍力量,而有一名日本兵就曾為我國空軍力量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名字叫做佐林彌一郎。佐林彌一郎1911年9月2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21歲正式入伍,24歲成為一名戰鬥飛行員和教官,27歲成為陸軍少尉飛行員,並且在第54戰隊擔任戰鬥機飛行員。曾經他駕駛的飛機被打穿了35個左右的窟窿,卻依然安全的返回。
  • 抗戰前期中國空軍損失殆盡,航校教官:學生都已陣亡,該我上了
    武漢會戰過後,中國空軍損失殆盡,飛行員也是傷亡慘重,中國上空的制空權完全落入日軍之手。,他跟隨日本轟炸機進行拍攝用於日軍宣傳需要的轟炸畫面,因此拍攝到了這段中國空軍戰機寶貴的戰鬥視頻。日軍轟炸機機槍手立刻子彈上膛,向中國戰機進行猛烈射擊。很快日軍就發現,前來攔截的中國戰鬥機僅有一架,但他卻還是義無反顧的像流星一樣衝入日軍轟炸機群當中。
  • 這支日軍投降時提2個條件,還有更過分的要求,八路軍為何同意了
    熟悉軍史的同學,應該對「東北老航校」有過了解。這所戰火中誕生的航校是解放軍空軍成立的重要基礎。有我軍早期派往蘇聯學習航空技術的人員,有參加過長徵和抗戰的老兵,也有來自國軍的飛行員及技術人員,此外,被我軍收編的一支日軍航空兵隊伍,對航校非常重要。提起東北老航校,就繞不開「林彌一郎」這個名字,也就是帶隊投降的日本航空兵軍官。從戰犯到航校教官,最後與中國人結下深厚的友誼,林彌一郎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 投誠的日軍飛行員,為我哥培養出了3個空軍司令,回國後遭人報復
    1946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正式成立,這是中國解放軍的第一所航空學校,到新中國成立的3年多時間裡,這裡培養出了120多名空軍人才。
  • 侵華日軍林彌一郎,為中國培養四個空軍司令,至今被日本罵賣國賊
    對,你沒有聽錯,中國的這位飛行員是日本空軍飛行員培養出來的。這位日本空軍飛行員叫林彌一郎,他的名字被刻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廣場中的「天魂碑」之上。林彌一郎對中國的貢獻完全有資格刻在天魂碑之上,他帶領日軍在東北航校為中國培養了160多位飛行員,其中有23人參加了49年的閱兵,還有四位是空軍司令。
  • 決死不歸:中國飛行員單機迎戰32架日機
    長城之戰中,我國媒體曾登出一張照片,上面拍攝了一名在喜峰口大戰中手刃17名日軍的大刀隊員。而在今天日本自衛隊資料館裡的一份檔案中,日軍指揮官對東北抗聯作出了4個字的評價—一騎當千。 攝影記者登上日軍轟炸機 上述的事例表明,在實戰中,確實有這樣悍不畏死的中國英雄。
  • 為買下蘇27戰機,此空軍中將帶人把17名蘇聯將軍喝的抬出宴會廳
    空軍是體現一個國家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解放軍空軍歷史的發展也是非常艱難的。解放軍最初的空軍是以陸軍起家的,第一批飛行員也主要是從陸軍選拔出來的,飛行員的教官主要是日本關東軍教官和國民黨起義的飛行員。
  • 靠破銅爛鐵起家,這裡是中國空軍夢開始的地方
    「十年」,對抗美援朝時的中國空軍來說是奢望。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次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到1951年1月,中國志願軍空軍第一次投入實戰。此時,距離中國空軍成立僅僅一年多。即便是加上東北老航校的「搖籃時期」,中國空軍此時也只有5歲。
  • 日本飛行員林彌一郎與新中國空軍的故事
    其實早在宴會結束後,曾克林就已經連夜將俘獲林彌一郎這支飛行部隊的消息,報告給了當時的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此時的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也正在為缺乏飛行教員無法建立航校而發愁,收到曾克林的報告後他大喜過望。於是在宴會結束的第三天,林彌一郎又收到了一份邀請,這一次他要去的是瀋陽,而接見他的將是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
  • 日軍戰俘吃不上米飯,曾克林少將送去50隻羊,換回了四個空軍司令
    這一次會面結束後,曾克林給這一批日軍送去了三頭種牛,還有五十隻羊。不久之後,組織上決定在東北創辦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並聘請林彌一郎等人擔任教官。林彌一郎改名為林保毅,和他的部屬一道,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幫助我軍培養出了包括四名空軍司令在內的,一大批空軍人才。1956年前後,林保毅的日本戰友中,已經有一部分人為中國而戰死,餘下的人,帶著「中日百年友好」的希冀,回到了日本。
  • 人物傳記:東北飛鷹,空軍戰魂——高志航
    在這裡,中國空軍打響了抗日空戰的第一槍。當時中國空軍第4大隊高志航大隊長首開紀錄,擊落1架日本三菱96式陸攻轟炸機。他成為中國空軍在抗戰中第一個擊落日機的飛行員,由此在中國抗日史上記錄下了濃重的第一筆。高志航1908年5月14日生於遼寧省通化縣三棵榆樹村,原名高銘久,字子恆,家貧務農。其父高景文,母李氏,生兄弟六人,姐妹兩人,銘久為長兄。
  • 當年筧橋空戰時,為啥那麼多飛行員來自東北?
    「八一四」空戰又稱杭州筧橋空戰,這是中國空軍首次較大規模的抗擊日本空軍的作戰,這場空戰我軍以擊落日軍飛機三架,擊傷日軍飛機一架,中國空軍一機未損,取得完勝。 還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在淞滬會戰中寧死不降的閻海文,他也來自東北,是遼寧北鎮人。這麼多來自東北的知名空軍飛行員,為何會出現在距家鄉數千裡之遙的江南大地,守護著這裡的天空呢? 因「九一八」消失的空軍 已閱君鉤沉後發現,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和東北航空隊有關。
  • 空軍上將馬曉天,曾任空軍司令員,國防大學首任空軍出身的校長
    原空軍司令員馬曉天正是從空軍最難的歷史時期一步步走出來的,他也是我國國防大學首任空軍出身的校長。馬曉天出生於1949年8月,河南鞏義人。他於1965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進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學習。要知道,空軍飛行員是一個技術要求十分高的兵種,且訓練內容十分辛苦。
  •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從東北打過長江
    抗戰勝利後,東北野戰軍組建了解放軍第一所航校,而在東北航校的建設中,也離不開日籍人員,東北航校收編了關東軍第2航空團第四練精飛行隊林彌一郎部,接收林彌一郎飛行大隊各式飛機46架及各種器材和配件
  • 「頭號王牌飛行員」柳哲生,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逐步開始加強空軍力量的建設,以應對日本侵略者。空軍飛行員中也誕生了好幾位民族英雄,比如被稱為「東北飛鷹」的高志航就是中國第一代飛行員中的佼佼者。可惜高志航在1937年與日軍交戰過程中英勇犧牲,年僅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