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軍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佔盡優勢的日本軍隊向中國發起瘋狂進攻,日本空軍更是侵華戰爭的急先鋒,大批日機對中國軍隊的防禦陣地及各大城市發起猛烈轟炸,當時日本空軍擁有各式作戰飛機2000餘架,而中國登記在冊的各式飛機總計400餘架,但是真正具備升空作戰能力的僅有90餘架,儘管實力差距懸殊,但是英勇的中國空軍還是義無反顧地與日軍展開血戰,並且重創敵軍。

由於近代中國軍事工業的落後,中國不具備飛機製造能力,飛機來源全部為國外進口和國際援助,甚至連飛機主要零部件也無法生產,因此數量本來就不多的中國空軍打掉一架就少一架,根本無法得到及時補充,經過數次大會戰,中國空軍就基本上是損失殆盡了,至1940年,中國空軍就基本上沒有可用戰機升空作戰了,飛行員也是青黃不接,中國空軍徹底喪失了制空權。武漢會戰過後,中國空軍損失殆盡,飛行員也是傷亡慘重,中國上空的制空權完全落入日軍之手。

1940年,日本再次出動32架重型轟炸機對中國大後方四川成都發起空襲,中國空軍的一架戰鬥機突然出現,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而這段場景恰好被攝影機記錄下來,原來在日本轟炸機上有一名軍事攝影師名叫小柳,他跟隨日本轟炸機進行拍攝用於日軍宣傳需要的轟炸畫面,因此拍攝到了這段中國空軍戰機寶貴的戰鬥視頻。
當日本轟炸機飛行員發現中國這架戰機時非常震驚,因為根據情報顯示,中國空軍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能力,為何還有戰機進行升空攔截呢?日軍轟炸機機槍手立刻子彈上膛,向中國戰機進行猛烈射擊。很快日軍就發現,前來攔截的中國戰鬥機僅有一架,但他卻還是義無反顧的像流星一樣衝入日軍轟炸機群當中。

中國空軍的這架戰機為老式的固定式雙翼戰機,在當時性能早已經落伍,這架飛機的出戰也真實地反映出了當時中國空軍的窘境,中國空軍當時已經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戰機去攔截日軍頻繁的大規模轟炸了,那麼這架飛機是從哪裡飛來的呢?飛行員又是誰?

原來這架飛機並不屬於中國空軍戰鬥部隊的戰鬥機,而是屬於當時中國空軍的航校,這是航校一架用於飛行員訓練的教練機,駕駛這架飛機攻擊日本轟炸機的是航校的一名教官,他曾經訓練過的學生經過近三年的血戰,大多都已經血灑長空,這讓他這個老師無比的心痛,面對日軍肆無忌憚的轟炸,他毅然駕駛這架老掉牙的飛機衝入敵陣,雖然對戰局影響微乎其微,但是他的這一壯舉向日軍展示了中國軍人誓死抗爭到底的決心。

由於中國空軍這架教練機僅僅配備了小口徑機槍,因此很難日本重型轟炸機造成足夠的威脅,只見他在日本轟炸機群中來回穿梭,巧妙地躲避著敵人的防衛火力,並且選擇了目標進行一輪輪攻擊,直到彈耗盡才退出了戰場,幸運的是他最終駕機安全返回。
在後來他對戰友們談起當時的心態時說:「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輪到我當老師的上去了。」簡單的言辭間透露出戰爭的無比悲壯與慘烈,中國正是因為有無數像他一樣為了保家衛國而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才使得日寇滅亡中國的計劃徹底破產,並且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我們要永遠銘記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是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如今的和平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