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級語文古詩詞鑑賞之《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是清代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黑夜舟中見漁燈,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盞漁燈,明暗鮮明且顯得神秘、深沉;後兩句寫孤燈倒影的美景,微風吹起波浪,燈影隨即散開像散落在滿河的星星。全詩純用白描,以大景襯小景,以暗景襯亮景,刻畫細膩,生動形象。
-
二下《舟夜書所見》賞析(附閱讀題及答案)
【創作背景】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在船上過夜時,寫下的所見到的景物,所以題目叫做「舟夜書所見」。【作者簡介】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裡,家居10餘年。
-
教材裡古詩出錯了?人教社回應
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
-
查慎行的詩有哪些?查慎行的詩詞全集15首
清代詩人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
-
所見古詩翻譯 古詩《所見》的譯文
《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所寫的一首詩,在詩中我們可以看見孩童的天真,感受到他的有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再次回味童年時候的趣事。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
于慎行的詩有哪些?于慎行的詩詞全集28首
明代詩人于慎行,(1545—1607)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
-
這部劇真的素,全靠三好公民傅慎行下飯!
當然,這劇最大話題還是飾演半部刑法傅慎行(封瀟聲)的彭冠英,被稱為投胎飾選角! 甚至有人調侃:我們是讓你演傅慎行,沒讓把他從書裡摳出來!
-
部編版語文六(上)古詩解析:第6首《春日》
一(上)古詩解析:第1首《詠鵝》一(上)古詩解析:第2首《江南》一(上)古詩解析:第3首《畫》一(上)古詩解析:第4首《憫農》其二一(上)古詩解析:第5首《古朗月行》一(上)古詩解析:第6首《風》二(上)古詩解析:第1首《梅花》二(上)古詩解析:第2首《小兒垂釣》二(上)古詩解析:第3首《登鸛雀樓》二(上)古詩解析:第4首《望廬山瀑布》二(上)古詩解析:第5首《江雪》二(上)古詩解析:第6
-
掌中之物:作者怒懟傅慎行的粉絲!刪劇情後,又趕跑最後一波VIP
《掌中之物》作者鮮橙深夜發文懟粉絲,喊話催自己寫「傅慎行重生文」的粉絲「放過我吧」。肥鳥尋思無論讀者催作者寫哪個角色的重生文,都是對作者的一種肯定。粉絲又不會堵著作者門口催更新,作者鮮橙這「不耐煩」的態度與其說在懟粉絲,不如說為《陽光之下》最後加一波熱度。由於《陽光之下》傅慎行的劇情被大幅刪減,很多原著粉已經棄劇了,只有少部分真愛粉在硬撐也快撐不住了。
-
菜當:古詩就如少時情感的錄音機
小時候學習古詩都是從課本開始的,至今回憶起來背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袁枚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等,都覺得充滿趣味,每次隨口背出時,有一種欣欣然的愉悅感。
-
《掌中之物》深度分析,真正的傅慎行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真正的傅慎行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小說中對傅慎行的著墨不多,零零碎碎,斷斷續拼湊起來的句子。傅慎行絕頂聰明,書裡有多次交代。他接手傅氏集團後,把合法的商業版圖擴大了六七倍,讓傅氏集團成為商界一時翹楚。並且,面對企業高管,各種高智商人才,傅慎行常常審時度勢迅速判斷形勢,做出決定,公司上下,家族內外一致服氣。可見,真正的傅慎行,一定是非常聰明,智慧過人。
-
讀古詩系列《春日》小學生必背古詩
古詩誦讀 ----------▽▽▽▽▽▽▽▽----------- 古詩解析 注釋
-
《掌中之物》即將開播,傅慎行淪為男二!更名《陽光之下》可還行?
《掌中之物》即將開播,傅慎行淪為男二!更名《陽光之下》可還行?說實話,雖然今年的確有很多爆款電視劇播出,但是最受觀眾關注的還是這部沒有任何大咖加盟,也沒有任何流量,已經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普法電視劇」的《掌中之物》了。
-
兩三歲孩子背古詩沒一點用?專家怒懟:誰說的,沒記住是方式不對
家長的無知,只會耽誤孩子有些父母認為背古詩沒用,原因很簡單:在以後的日子裡,古詩沒有用武之地。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古詩詞的力量,可以穿越千年,眼中所見和心中所想都是人生體驗。」不得不說,讀詩、背詩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受益匪淺。娃背了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