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基金投資總監朱紅: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2021年看好消費、高端...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基金

2020年宏觀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部分行業受到衝擊,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經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同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如加大新基建投資、擴大消費等,經濟逐漸復甦。貨幣政策保持相對寬鬆,A股在國內和海外疫情的衝擊下,保持了較好韌性,科技、消費、順周期板塊先後輪動。

展望2021年市場,我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首先,經濟處於持續復甦過程中,這可以從近期經濟和金融等數據得到確認,企業的盈利在持續改善,明年的企業盈利增速大概率會較今年有大程度提升。其次,從估值水平來看,部分板塊今年雖然不便宜,但結合業績增速切換到明年估值來看,我們判斷仍然合理,部分傳統產業仍存在低估板塊,我們認為市場整體估值尚未出現泡沫化,處於合理區間內。最後,從流動性看,財政貨幣政策大概率將會回歸中性,充裕流動性預計將出現邊際變化,這是影響明年市場的一個重要變量,明年估值較難出現類似今年的大幅攀升現象。所以我們認為明年的市場很可能存在著結構性機會,同時疫情本身也是一塊試金石,一些中小企業退出市場,落後產能快速出清,龍頭公司憑藉質量、品牌、渠道等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獲得更大競爭優勢,明年更大概率將是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

具體到細分行業板塊,我們主要看好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消費:消費這條賽道,值得特別重視。從模式上來看,無論是品牌消費還是服務消費,都相對容易理解,我們能親身去體驗,不容易犯錯;消費「上癮」屬性和背後的人性規律不變,容易把握。從行業空間來看,中國消費市場巨大,人口眾多,容易出大規模的「To C」類企業。目前我國消費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因此,消費升級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人口結構因素(90後、老齡化、單身化等特徵)和收入變化導致消費趨勢變化,這會帶來大的投資機會。從行業格局來看,消費行業變革慢、馬太效應強,龍頭企業具有品牌、產品和渠道等優勢,集中度持續提升,收入和利潤穩定增長的確定性相對較高。長期來看,白酒、小家電等行業是生產牛股的沃土。

第二個方向是高端製造:《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核心地位的位置,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高端製造領域競爭的本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退,製造成本優勢逐漸下降,舊有產業模式難以為繼,中國製造業依靠工程師紅利,向高能效、技術密集和低排放方向轉型勢在必行。我國以《中國製造2025》部署強國戰略,倡導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和結構優化,網絡化、數位化與智能化的高端製造是未來破局的重中之重。經過堅持不懈的長期投入,我國的高端製造業目前正在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蛻變的階段,如工程機械、高鐵等一些領域正逐漸取得突破。

第三個方向是新能源:新能源在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可以降低我國對原油的進口依賴。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從產業趨勢來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未來大方向。隨著特斯拉引領新能源車發展的浪潮,造車新勢力緊隨其後,電動車的產品力持續提升,主流傳統車企也在加速推進電動化和智能化。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上市公司基本構築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部分已經處於技術領先狀態,具備較強的全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基金經理五大天王:2021年A股驅動靠業績 結構性行情還在
    2020年過去了,迎來嶄新的2021年。新的一年,A股市場會如何演繹?哪些賽道可能領跑?市場風險在何方?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5位在2020年取得出色投資業績的基金經理——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經理趙詣、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經理陸彬、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經理鄭澄然、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華商萬眾創新混合基金經理梁皓。
  • 解碼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
    臨近年末,基金公司開始回顧2020年市場情況,並研究2021年投資策略。看好2021年上半場站在2020年底,展望2021年,幾乎所有的基金公司再度重操舊調:有結構性機會,但大部分股票估值已很貴了,要降底收益預期。甚至有基金公司的人士接受採訪時預計,2021年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可能為負。不過,基金公司仍普遍看好2021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
  • 劉格菘看好高端製造睿遠調研農業建材,爆款基金2021亮劍
    在2021年即將到來的當下,已經站上C位的爆款基金將如何建倉、調倉?近兩年屢試不爽的抱團科技、醫藥、消費的投資邏輯還能否在新的一年中延續?又有哪些行業板塊或個股會成為爆款明星們的新寵?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2019年的公募狀元劉格菘就明確表示:「2021年看好高端製造。
  • 解碼首批公募2021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解碼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臨近年末,基金公司開始回顧2020年市場情況,並研究2021年投資策略。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魔幻2020年公募基金沒有料到反常的2020年會賺得缽滿盆滿。
  • 基金經理五大天王看A股2021:領跑賽道、潛在風險在這裡
    2020年過去了,迎來嶄新的2021。新的一年,A股市場會如何演繹?哪些賽道可能領跑?市場風險在何方?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5位在2020年取得出色投資業績的基金經理———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經理趙詣、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金經理陸彬、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經理鄭澄然、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華商萬眾創新混合基金經理梁皓。
  • 跨年行情來襲 公募把脈2021年投資
    【解說】臨近年底,公募基金陸續發布2021年投資策略。景順長城基金認為,明年股市再平衡風格將延續,「低估值+盈利改善」是核心配置思路,重點關注科技、醫藥及消費升級等成長板塊。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部總監成鈞表示,新能源車產業鏈有望進入爆款產品引發的增長階段,可從盈利預期和產業景氣度視角進行布局。招商基金認為,隨著龍頭企業加大直營投放比例,明年一季度白酒板塊業績超預期的概率較高,當前可積極布局白酒板塊跨年行情。(完)
  • 2021年A股掘金去哪兒 眾機構普遍看好消費科技復甦三賽道
    本報記者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見習記者 任世碧 楚麗君    編者按: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揮別,2021年漸行漸近。近期各大券商正密集召開2021年投資策略會。翻閱一份份新鮮出爐的研究報告,不難發現,儘管券商對2021年A股大盤走勢看法不同,但主要的投資方向已悄然浮出,「消費」「科技」和「復甦」成為普遍看好的三條賽道。
  • ...南方、廣發、農銀、諾德、中歐瑞博、致順投資、清和泉等公私募…
    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年內業績領先的知名公私募基金經理暢談後市投資策略,其中包括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董事兼基金經理駱帥、廣發消費品精選基金經理李琛、農銀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經理趙詣、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致順投資首席投資官劉宏、清和泉資本投資總監吳俊峰。
  • 「喝酒吃藥」行情再現 消費主題基金王者歸來?還能上車嗎?
    對於追求長期收益,又看好消費板塊的小夥伴們,前期回調,其實是一個加倉消費類基金的好機會,但要注意資產配置,建議優先挑選風格穩定、具有長期優秀業績的產品。「喝酒吃藥」行情再現近期個股分化明顯,結構性行情特徵顯著。
  • 2021躁動嗎?復盤十年春季躁動 市場還將延續2020成長風格?
    但是,過了元旦,考慮到今年順周期、低估值板塊沒有太大表現,而最近它們又持續回調,從估值切換或者「分紅率」角度,這些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彈」行情,疊加光伏與新能源汽車等主線板塊細分領域的行情深化,有望成為2021年「春季躁動」的主旋律。也就是說,恰是近期市場的「弱」勢,蘊藏著2021年的「春季躁動」機會。
  • 2021躁動嗎?復盤十年春季躁動,市場還將延續2020成長風格?
    但是,過了元旦,考慮到今年順周期、低估值板塊沒有太大表現,而最近它們又持續回調,從估值切換或者「分紅率」角度,這些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彈」行情,疊加光伏與新能源汽車等主線板塊細分領域的行情深化,有望成為2021年「春季躁動」的主旋律。也就是說,恰是近期市場的「弱」勢,蘊藏著2021年的「春季躁動」機會。
  • 諾德基金經理劉先政:未來看好消費升級、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
    7月6日,諾德基金、醫藥行業的市場巨大,看好消費升級、創新藥、醫療器械、
  • 萬家基金李文賓:消費和科技兩個板塊明年有望出現較好結構性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 李嵐君)進入2020年收官季,公募基金整體已經歷了兩年較高投資收益回報的階段,來年是否還能保持較高的收益預期?對此,萬家戰略發展產業擬任基金經理李文賓12月9日發表市場觀點表示,對2021年A股市場走勢依然偏向樂觀。
  • 重陽投資2021年投資策略來了
    展望2021年,隨著疫苗的逐步投入使用,全球經濟和宏觀政策有望進一步從非常態回歸常態,而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處於領先地位。投資的形勢也將因之而變,我們有幾點主要判斷:  1、經濟恢復性增長,雖難有驚喜,但結構性亮點精彩紛呈。
  • 結構性問題延續 天膠行情值得期待
    結構性行情延續:2020年以倉單偏緊為客觀事實,降雨量較多為輔助,基本面改善為預期,施壓非標套為目的,造就了10月這一波行情。而2021年一季度為國內停割期,以及國外逐漸步入減產期, 2021年05合約倉單偏緊還會延續。
  • 申峰旗:2021年新華基金權益投資策略分享 看好兩類公司_基金動態...
    申峰旗:2021年新華基金權益投資策略分享 看好兩類公司
  • 景順長城基金:經濟見底回升 預計2021年呈前高后低趨勢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今年以來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平均漲幅超過30%,分別為36.71%和38.54%,均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23.66%的漲幅。火爆的市場行情激活了投資者對股市和基金的熱情,2021年的經濟走勢以及A股、基金投資策略也成為投資的焦點話題。
  • 公司與行研|收好這份脫貧指南,一圖看懂2021年A股投資機會
    隨著2021年策略報告的陸續出爐,A股明年的投資趨勢也愈發明朗。 為了便於廣大投資者更好的布局2021年的投資機會,36氪二級市場分析師將會以系列專題的形勢,從A股大方向、細分行業和板塊等多個角度解讀各大券商對2021年A股市場的看法。
  • 滬指緩慢攀升再臨3400點 機構稱跨年度行情可期
    信普資產投資總監毛君嶽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謹慎的看法。認為大盤從七月以來,窄幅震蕩接近半年時間,期間雖然外圍市場表現較好,國內政策呵護,但市場一直未能形成有效突破,久盤必跌成為大概率事件,究其原因,今年的上漲行情乃是貨幣流動性支撐而獲得,領頭羊板塊為消費、新能源兩個板塊,但整體市盈率偏高,後續難以為繼,跨年度行情即使存在,也是分化的結構性行情,普通投資者不宜參與,建議繼續保持謹慎策略。
  • 2021年要買什麼樣的基金?有7個不同角度的建議可參考
    回顧2020年的基金行情,有一個明顯的特點。2020年上半年,基金可以說是"普惠投資",也就是說不管買了什麼投資主題的基金,基金淨值都上漲,只是多漲少的問題。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毫無疑問的,這是由於疫情之下流動性寬鬆帯來的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