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格菘看好高端製造睿遠調研農業建材,爆款基金2021亮劍

2020-12-22 證券市場紅周刊

記者 | 張桔

·編者按·

2020年可謂是公募基金大年,不僅新發基金數量、規模屢創新高,且單只基金爆款規模逾百億者也不少見。在基金產品規模日增中,權益基金的良好收益情況更是吸引了大量投資人目光。而規模大幅擴展下的市場話語權的日漸增厚,讓爆款權益基金特別是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動向成為很多投資人「抄作業」範本。從《紅周刊》對最新的爆款明星基金經理採訪來看,他們依然看好明年的結構性慢牛行情,認為順周期板塊在未來兩個季度機會明確,而此前多個季度長期抱團的醫藥、白酒的投資邏輯未來三年不變。

2020年,內地公募基金迎來史上超級大年。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年內共有1339隻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3.014萬億元,不僅大幅超越了2019年的1.43萬億元,甚至還超過2017、2018、2019年三年的29945.98億元新基金合計規模。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早在10月底,公募基金的總規模就已經達到了18.31萬億元,創出歷史新紀錄。

在總規模和新基金髮行規模創出歷史新紀錄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湧現出了張坤、蕭楠、王宗合、朱少醒、茅煒等頂級流量基金經理,與此同時,歸凱、馮明遠、魏慶國、勞傑男、陳皓、陳媛等一大批中生代基金經理也從中嶄露頭角。這些爆款基金掌門人的一言一行都被二級市場內外投資者廣泛關注,所建倉的品種也受到市場資金熱捧。

在2021年即將到來的當下,已經站上C位的爆款基金將如何建倉、調倉?近兩年屢試不爽的抱團科技、醫藥、消費的投資邏輯還能否在新的一年中延續?又有哪些行業板塊或個股會成為爆款明星們的新寵?

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2019年的公募狀元劉格菘就明確表示:「2021年看好高端製造。製造業的供給在中國,需求在全世界,在海外經濟復甦的預期下,需求有望得到恢復,國內的製造業會享受到紅利。」而2020年出鏡率頗高的嘉實基金經理歸凱則直言:「我會重點尋找科技、大消費、大健康、先進位造四大領域的核心資產。」

結構性慢牛仍將在2021年延續

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結構性牛市中,年內淨值表現實現翻番的基金產品有33隻,超過30%的有2836隻,而跑贏年內11.3%大盤表現的也有4700隻左右,約佔所有基金產品(A/C份額分開單算)的一半。

對於今年基金產品淨值表現的普遍向好,上海證券基金分析師楊晗認為:「原因在於市場的賺錢效應、基金的專業價值體現、資管新規下財富配置的轉移、經濟發展積累財富的配置需求。」

雖然基金淨值表現2020年普遍較好與疫情時期的經濟刺激大量釋放流動性有關,但這種流動性寬鬆還能否在2021年繼續引發了投資人擔憂,擔心基於政策帶來的大水漫灌式的水牛行情不復存在,甚至猜測如果新一屆美國總統上臺後出臺新的經濟刺激政策,會導致資金回流美國,進而可能導致國內基金市場和股市在2021年會有明顯降溫。

對此擔憂,接受採訪的基金經理們斷然否認了這種猜測,指出權益類基金進入爆款時代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從大環境來看,在金融產品淨值化轉型過程中,廣大低風險客戶出現資產荒,市場需要絕對收益屬性的產品以替代銀行理財,因此包括偏債混合基金、混合債券基金及固收+基金募集規模持續增加;資管新規下,攤餘成本法計價的債基由於淨值沒有波動,稀缺性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上投摩根首席市場策略師蔣先威如是說。

此外,眾多採訪對象還明確表示,即便水牛的邏輯不復存在,但以源源不斷的爆款基金為代表的理財產品仍將會成為二級市場活水的生力軍。「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流動性收緊是大概率的事件。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講,大概率不如今年。但是A股走勢並不是由短期流動性影響的,長期來看,A股市場不斷開放,會吸引海外增量資金流入。未來,A股更多會是一個長期慢牛的市場,類似於海外成熟市場的走勢,明年結構性慢牛或將持續。」上投摩根投資總監杜猛肯定地說。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也強調:「宏觀基本面方面,預計2021年盈利高點在一季度,全年盈利中樞明顯上移。2020年四季度A股盈利將會延續二季度以來的逐季改善趨勢,並將會在2021年一季度達到本輪盈利改善周期的高點,隨後企業盈利增速步入放緩通道,但整體盈利中樞相比2020年會有明顯上移。」

相對來說,華安明星基金經理饒曉鵬分析得更為客觀。他認為:「從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和投資看,消費領域至今有一些聚集性、線下消費尚未恢復。此外,從三季報看,一些可選消費品如家電、汽車等才剛起來,未來仍可能提升整體消費增速。雖然明年中國的出口份額略有下降,但因經濟復甦後帶來總盤子的擴大,出口應該還會維持景氣度的。至於投資領域,明年製造業投資亮點頗多。一方面製造業自2019年起恢復,只是疫情打斷。看上市公司三季報,企業從自由現金流到盈利,都開始拐頭向上。而且,扣除金融外,上市公司儘管資產負債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但有息負債幾乎是歷史最低水平,這意味著,大量負債都是經營性槓桿如預收帳款,這當然是好的,說明景氣度高。所以,明年製造業投資的資本開支可能起來。」

順周期板塊未來兩個季度機會明確

既然基金經理們預期結構性牛市依然會在2021年延續,那麼,剛剛募集成立的爆款基金和正處在發行檔期的準爆款基金又會瞄準哪些板塊?

萬家爆款基金經理黃興亮認為:「近階段的順周期行情屬於市場對於疫情以來低估值板塊的回應,受到全球疫情影響,海外部分企業復工困難,國內部分以出口為導向的低估值行業出現了較大的預期差,特別是化工、家電等行業三季度以來出口數據環比持續改善,從而帶動行業內企業業績預期觸底回升。」

而對於化工行業,黃興亮還做了進一步分析。他認為,化工行業作為聯繫上下遊的行業,經過2016年以來供給側改革和2018年環保安全整治,落後產能逐步出清,現有產能都是經過市場考驗和技術升級迭代的優質產能,特別對於A股優質的化工龍頭公司而言,逐步成長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化工企業。中長期看,中國參與全球市場分工和資源再分配中,化工行業中新材料、具備技術壁壘的大宗化工品、農化、精細化工等板塊具備很大的市場容量和長期成長空間,「預計未來幾年全球經濟都將處於逐步復甦的過程,化工行業在需求逐步擴張的周期中將有較強的配置價值和投資超額收益」。

同樣看好化工板塊的還有財通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金梓才。「化工行業龍頭公司業績持續兌現,近期市場情緒好轉,行業估值也有所修復,一線龍頭公司投資項目率先投產,業績兌現支撐市值,為行業二線龍頭後續中長期產能釋放打開了成長空間。」金梓才如是說。

「我在2020年的投資中就成功地布局了衛星石化這隻化工股,其對我的組合業績貢獻不菲。」深圳某頭部公募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也坦言道。

化工的例子或許僅是順周期子行業中持續走紅的一個代表,對於周期板塊後續的機會,富國某明星基金經理指出,周期板塊後續的增長驅動力或來自出口,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金額仍有上行空間,「未來一段時間內,鋼鐵、紡織服裝、化工品、造紙等具有出口向上彈性行業的投資機會仍可適當關注」。

「在過去兩年,A股以及機構重倉的許多個股享受的是估值提升的過程,目前來看,許多公司估值可能未來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這時候新增資金確實會考慮順周期低估值的板塊,因此可重點考慮高端製造、工程機械以及消費電子和傳媒等低估值板塊機會。」融通基金經理林清源還以國內某寵物食品龍頭公司為例進行了分析,「我們觀察到『Z世代』逐步成長為國內消費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消費理念和父輩有較大的不同,願意為顏值和品質支付更高的溢價,更傾向於認同國產品牌」。

同樣隸屬於順周期,四季度以來在二級市場走紅的大金融板塊也成為了爆款基金經理們建倉的方向。黃興亮向記者談到:「我們會持續關注金融板塊。細分來看,在估值角度,券商的性價比較高;基本面角度,則近期明顯的經濟復甦有利於銀行板塊表現;保險股雖然基本面算不上特別出色,但目前也處在見底和斜率較小的復甦階段。」

那麼,順周期行情在2021年還會延續多長時間?

「整體而言,順周期行情在未來兩個季度內估值修復情況仍可持續;中長期持續看好業績確定性強的優質成長資產,科技、醫藥、消費、高端製造領域的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全年投資維持2條線:低估值周期股(含基建)+科技股(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基建)。上半年成長股風格佔優,隨著利率上行拐點出現,貨幣回歸常態,股市進入低估值修復的第二階段,下半年低估值周期股仍有交易機會,總體判斷2021年優選個股較行業配置更為重要。」杜猛向《紅周刊》記者表示。

白酒、醫藥股的投資邏輯仍在

白酒股在優秀的商業模式以及未來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龍頭公司依舊可以保持3~5年穩定的增長。而一些優質的高估值醫藥股因業績的持續增長,能夠不斷消化高估值威力,推動股價持續上漲。

目前,公募基金年末爭霸戰的主旋律雖然仍是光伏和新能源的「二人轉」,但若從全年市場熱點延續看,醫藥、白酒卻是機構的最愛。《紅周刊》記者發現,從公募基金最近一季十大重倉股來看,「茅五瀘」均在十隻股票中佔據了一席之地,特別是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連續佔據前兩位,不僅成為基金的心頭好,更是多數爆款基金業績貢獻的主力。

「我們認為,白酒板塊明年依然會有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在板塊內相對更為看好高端和次高端品種。整個食品飲料板塊,白酒是估值更為合理的細分板塊,整體的消費升級對白酒板塊帶來中長期的趨勢指引、推導,在未來的3~5年都會出現持續的幫助。」萬家基金經理黃興亮向《紅周刊》記者表示。

對於白酒板塊未來的投資機會,方正富邦基金首席投資官崔建波認為,雖然白酒股的整體估值處於歷史高位,但其優秀的商業模式以及未來消費升級的大背景,讓龍頭公司依舊可以保持3~5年穩定的增長,這種業績成長的穩定性和確定性在當前的市場中是比較稀缺的,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後,白酒股的估值可能並沒有特別高估。

相較白酒股未來有3~5年機會,內部估值分化明顯的醫藥行業同樣受到了爆款基金的重視。天弘基金經理郭相博就指出,「醫藥行業的估值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醫藥行業是一個K型分化非常嚴重的板塊,核心龍頭公司市盈率高,但是有些板塊如中藥流通板塊的市盈率非常低,因為子行業分化非常大,所以看整體估值的意義不大。另一方面,2018年以後醫藥行業裡面有非常多的創新型企業,如創新藥、創新器械、CXO板塊的企業,這些公司可能剛開始的盈利性並不是很好,但是市場發展空間很大,投資者通過現金流折現的方法給相關企業比較高的市值,導致相關企業市盈率看起來比較高,從而抬高了醫藥板塊的整體估值中樞。」

他進一步強調,「之前大家認為醫藥行業是防禦屬性比較強的板塊,但隨著創新公司不斷上市,醫藥行業的進攻性非常強,有些企業可以當成科技公司來看。事實上,一些優質的企業雖然看起來市盈率高,但業績的持續增長能夠不斷消化高估值,推動股價持續上漲。」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對持續大漲的白酒、醫藥、科技三大板塊的估值確實有了一定的擔憂,認為他們的估值很可能已經偏貴了。對此擔憂,博時基金經理葛晨解釋稱:「我們看估值,需要判斷的是驅動估值上漲還是下跌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判斷這些因素會怎麼變化,是貴的會變便宜,還是便宜的繼續變便宜。而不是簡單地認為貴的一定會下來,便宜的一定會上去。我們現在看到大家對估值提升的合理化的解釋就不斷地去把貼現的時間拉長,比如以前是看三年之後的估值覺得是合理的,現在則看得更長,比如用五年甚至終態估值倒推折現。對於醫療板塊來說,能用這麼久的期限去估值,本身就說明了醫藥板塊成長的確定性。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有成長性的板塊仍然會是稀缺的,醫藥板塊可以通過盈利的增長消化估值。」

半導體、液晶面板配置機會有進一步提升

在2020年,5G浪潮雖然激發了國產替代和場景應用行情反覆上演,但貿易戰和疫情所導致的供需格局改變還是讓晶片、半導體等子行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拖累,部分公司股價表現也走出先揚後抑走勢。

對於科技股,財通基金的金梓才向《紅周刊》記者表示,他看好大科技中的數據中心和功率半導體。「基本面趨勢看,數據中心2021年的行業配置機會將進一步提升,因為存在與北美經濟間很強的關聯性和疫情原因導致的國內外投資受阻情況,預計2021年被抑制的投資需求會被逐步釋放,未來數據中心是值得關注的板塊。」

他強調:「整個半導體板塊中,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其長期邏輯主要有三個驅動力:一是國產替代呈現加速態勢,而功率半導體作為成熟度相對高的產品,當仁不讓地成為國產替代的先行者;二是功率半導體全球供需關係不平衡,而疫情導致的供需波動又短時間加劇了這種不平衡;三是材料升級推動我國功率半導體長期成長,化合物半導體相比傳統矽基器件,在一些性能參數上擁有明顯優勢,推動功率半導體技術持續升級。」

相較於金梓才的看好數據中心和功率半導體,創金合信基金經理周志敏則建議關注面板行業。他認為,「液晶面板價格2020年二季度以來持續上漲,短期業績有一定保障;韓國廠商的退出和國內龍頭崛起的行業格局變化會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理論上隨著競爭格局的好轉,面板行業價格在高水平上可以保持較長時間,加上折舊等成本的不斷降低,龍頭公司的盈利能力應該能持續幾個季度以上的改善。此外,考慮到mini led、OLED等行業性的催化劑,預計2021年相關公司的的估值也有提升機會。」

「若從更長期的邏輯看,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用一個關鍵詞描述的話,那就是數位化,用數位化的手段改造各行各業。主要體現在兩塊:一是底層基礎設施相關的數位化機會;二是上層應用相關的數位化機會。」話語之間,周志敏對科技板塊信心滿滿。

機械、軍工板塊在2021年或有意外驚喜

海外訂單的市佔率提升,還有國內的公司新品推動帶來價格的上升,以及新增長投入帶來未來量的增長等都會對機械、軍工帶來利好。

相較上述經理看好半導體和面板,2019年的公募狀元劉格菘看好的是高端製造。他認為「製造業的供給在中國,需求在全世界,在海外經濟復甦的預期下,需求有望得到恢復,國內的製造業會享受到紅利。以光伏為例,2020年以來,行業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供給格局出現優化,產業鏈大部分產能集中在國內,未來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從《紅周刊》記者採訪結果來看,劉格菘的想法獲得了多位爆款基金經理的認可,多數採訪對象認為2021年高端製造的大方向值得繼續深入挖掘,特別是其中的機械和軍工兩大子板塊或能給投資組合帶來驚喜。

深圳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向《紅周刊》記者表示:「就機械板塊來說,像今年重估的浙江鼎力、三一重工等,在它們細分的賽道裡是非常好的公司。未來的幾年其實也看得到海外訂單的市佔率提升,還有國內的公司新品推動帶來價格的上升,另外還有新增長投入帶來未來量的增長的趨勢等。這個行業裡面出牛股的機會還是挺多的,ROIC(資本回報率)高於20%的公司並不在少數。」

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軍工和機械兩大行業也有著頗多相似之處,2020年期間偶有階段性行情出現。對於軍工行業的2021年走勢,明星基金經理們又是如何判斷的?

「我覺得軍工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計劃性比較強。比如說2018年有很多行業都比較難,軍工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都是預收款。消費、醫藥和軍工可以被看成三個永續增長的行業。今年不管是從宏觀還是微觀,都可以感受到軍工裝備的提速,而且有多家的上市公司已經公告,相關的訂單非常飽滿。從三季報來看,有好幾家相關公司的三季報超預期,因此我覺得它是好的機會。」興全基金經理陳宇表示。

「過去我們對軍工都是定義為主題行業,但是像今年十四五規劃裡面就明顯感覺到越來對於軍工高端製造消費的需求,而且主機廠對它們的付款條件也越來越優化。過去制約它們的因素在於訂單不可測、治理不透明、付款條件差,導致很多應收帳款產生。但是現在政策變了,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前述深圳未具名基金經理如是分析。

眼下最有希望拿下年度權益狀元的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則表示:「2021年我會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而另一個就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鬥為主的高端製造業。」

爆款基金經理四季度密集調研透露來年建倉玄機

Wind資訊數據還顯示,今年四季度以來,內地的基金公司總共調研了775家上市公司,但其中調研次數超過100次的上市公司僅有5家,分別是歌爾股份、新產業、長春高新、新潔能和邁瑞醫療,基本落在生物醫藥和科技兩大板塊中。調研次數超過80次,且排在6~10位的上市公司分別是海康威視、匯川技術、衛寧健康、吉比特、傳音控股,從這些公司性質看,同樣落在科技和醫藥兩大板塊中。

睿遠基金爆款基金經理趙楓在11月調研了農業股聖農發展和防水建材概念股東方雨虹,而一同去調研東方雨虹的還有睿遠成長價值的基金經理朱璘。對比來看,東方雨虹早已在睿遠成長價值的重倉股行列中,但並不在趙楓的基金行列,而聖農發展也不在其上一季的重倉行列。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因每年一號文件的存在和農業股今年整體遭遇殺估值的情況,不排除爆款基金有逢低布局農業板塊的衝動。

從目前爭冠戰的兩大主角來看,廣發的鄭澄然和農銀匯理的趙詣不約而同地選擇調研了醫藥板塊的上市公司,其中鄭澄然調研的是康泰生物,而趙詣調研的是美年健康。從二級市場的走勢來看,兩隻標的股近期均長時間在二級市場震蕩徘徊。

對於醫藥板塊的前景判斷,趙詣出言謹慎。他表示,過去幾年醫藥的漲幅,一方面來自業績的增長,而更大一部分則來自於估值的提升。但是估值的提升也有天花板,後續能否通過持續的業績增長來消化掉估值,需要進一步觀察。

出人意料的是,2019年一舉成名的胡宜斌在12月10日同時出現在奧飛娛樂和大亞聖象兩隻股票的調研名單上。稍早前,胡宜斌還調研了浙江美大和洛普藥業。從四隻標的股行業屬性看,分屬傳媒娛樂、建材裝飾、家用電器和醫藥領域,同時基本也不屬於細分賽道中的龍一龍二。從這個意義上推斷,經歷了2019年業績的輝煌和2020年的業績低迷後,年少成名的胡宜斌或許並不會再死守傳媒和科技兩大能力圈了。

2020年,基金產品爆款數量和募集金額最多的兩家公募非易方達和匯添富莫屬。作為易方達最具人氣的雙子星張坤和蕭楠,蕭楠最近一次出現是11月3日與公司另兩位爆款基金經理劉武和鄭希一同調研傳音控股,而張坤的上一次調研還要追尋到7月25日時調研海康威視。近期兩人又有交集,所管的基金同時出手參與了百潤股份的定向增發,或許百潤股份是他們跨年布局的一大標的。

從另一家爆款頻出的公募基金匯添富的情況來看,爆款基金經理調研的情況則明顯更為頻繁,尤其是爆款基金經理楊瑨、勞傑男、胡昕煒三位。《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已經掛帥了兩隻爆款的楊瑨近期調研了鴻路鋼構、湯臣倍健、道通科技、甘源食品四隻股票,從他以往的持倉特點看,所調研品種很可能是其2021年布局的潛在品種。

(本文已刊發於12月19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睿遠、高毅、淡水泉的大佬都去調研了 順周期行情能持續演繹嗎?
    記者梳理發現,睿遠基金、星石投資、淡水泉、高毅資產等知名機構近期也悄悄調研了多隻順周期個股。那麼,順周期行情真的能持續演繹?多隻順周期個股被調研近期,多隻順周期板塊個股接受了知名機構的調研,不少大佬更是親自出馬。
  • 布局跨年行情睿遠、廣發、高毅、星石等明星公私募調研劍指這些標的!
    如果從公募基金來看,同一時間段中交銀、嘉實、銀華、華夏等四家公司調研次數超過了100次。仔細看公募的調研,《紅周刊》記者發現,在頗為受人關注的行業明星中,陳光明旗下睿遠基金的趙楓近期多次出外調研,農銀基金今年業績優秀且有望競爭狀元的趙詣也在調研名單上出現。更為讓人驚訝的是,當年享有「北看王亞偉、南看朱平」美譽的廣發副總朱平在閉關很長時間後近期也屢次外出調研。
  • 「一哥」劉格菘一年後再發聲:2020年只是股市繁榮開始,大的系統性...
    他認為,基金經理需要不帶感情色彩地去看每一個行業。但從行業中性的角度出發,要做「非中性的配置」。這也是現在做的比較好的頭部基金經理通常的策略——重配看好的幾個行業,比如消費,新能源,醫藥等,主要的基金資產向這些方向傾斜。
  • 新基金值不值得認購,先問自己4個問題!
    比如今年成立3個月以上(一般基金建倉期3個月),募集規模在50億以上的基金: 劉格菘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37.8% 趙楓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34.5% 畢天宇的富國龍頭優勢混合33.53%
  • 睿遠基金首隻公募預熱 明星老將傅鵬博掛帥
    1個多月前剛剛卸任睿遠基金董事長的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或將掛帥睿遠基金旗下首隻公募基金。近日,多家渠道悄然啟動睿遠基金首隻公募產品——睿遠成長價值的發行預熱,據渠道透露,睿遠成長價值擬任基金經理或由傅鵬博及朱璘兩位基金經理共同出任,發行日期或在近段時間,基金投資範圍包括A股及港股,首發或設有總發行金額上限。
  • 爆款基金刷屏!一天狂賣800億!「最牛」基金經理太火了 十大重倉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可謂爆款不斷:   1月2日,萬家科技創新基金髮售,10億的發行規模竟一日被「搶光」認購金額12.8億元,啟動比例配售;   1月6日,東方紅安鑫甄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髮售,4個小時超40億資金認購,亦啟動比例配售;   1月8日,交銀內核驅動發售,僅半天銷售金額突破380億元,全天有效認購金額更是超
  • 從劉格菘來說如何科學的追冠軍基金
    3、劉格菘只不過是科技類股票向上趨勢的主動型基金代表,科技類ETF是被動代表,僅此而已。 4、目前科技領域上漲趨勢延續,所以劉格菘的基金暫時沒有太大問題。 5、未來操作的信號就是科技股向上的趨勢是否繼續延續。
  • 傅鵬博、劉格菘、劉彥春、馮明遠、陳一峰……明星基金經理...
    因季報只披露了基金重倉的前十大股票,而這些基金經理的「心水股」是首次被披露出來,值得關注。基金君專門篩選出傅鵬博、劉格菘、馮明遠、劉彥春、陳一峰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以及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對後市的觀點,希望在目前市場之下給投資者以參考。
  • 老基金也受追捧!又有產品限制大額申購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當基金髮行市場屢現爆款的時候,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的老基金也倍受資金追捧,特別是成長主題基金引資金蜂擁而至,多隻基金的規模年後開始大幅增長。儘管新發基金爆款不斷,多數限額銷售,但也有部分資金借道老基金分享科技股的盛宴。基金君從多方了解道,不少老績優基金也瘋狂受到資金的追捧。北京某公募業內人士透露,公司旗下的一個成長主題基金年後算上淨值上漲和新增申購,已經從四五十億規模增長到一百多億。
  • 劉格菘是如何煉成的?
    □本報記者 丁堅銘 彭勇 萬宇劉格菘是誰?2019年公募基金的王者!他管理三隻基金收益率超過100%,包攬3800多隻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前三名,可謂一戰成名。劉格菘是如何誕生的?他是偶然現象,還是在成熟土壤中的必然萌發?下一個「劉格菘」在哪裡?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赴廣發基金一探究竟。
  • 科創板基金狂賣150億:大跌難擋爆款熱情 背後卻是贖次新買新
    不止於此,僅兩天後(7月8日),由王宗合操盤的鵬華匠心精選混合基金首發,短短一天時間內,該基金就吸引了1300億資金認購,刷新此前由睿遠均衡價值創下的1224億銷售紀錄,最終配售比例僅為21.88%。「這隻我也買了。」
  • 【調研快報】輝隆股份接待融通基金等2家機構調研
    答:公司的二甲分離項目將於今年四季度投產,1000噸百裡香酚項目將在2021年初正式投產;間甲酚新增的10000噸產能和3000噸L-薄荷醇項目力爭2021年正式投產,目前海華科技的重點項目均在穩步推進中。(四)二甲分離主要是指什麼項目?
  • 探訪廣發基金三大投資部:發現多元價值 踐行長期主義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最近兩年,廣發基金管理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35隻實現淨值翻倍,有3隻基金淨值增長超過200%,數量在所有基金管理人中均位居第1。其中,廣發高端製造近一年收益率達到149.4%;最近兩年,廣發高端製造、廣發雙擎升級的收益率分別達到254.57%、225.32%。
  • 大族雷射業績再「爆雷」 興全合宜、睿遠成長價值巨額持倉信心何在?
    據悉,發售當天上午10點,這隻基金已經募集了177億,銀行渠道信息顯示,該基金募集資金超過500億元。  這一年以來,市場並不缺少爆款基金,似乎也很少有人會去關注曾經爆賣的興全合宜及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16日,興全合宜當天募集327億,一日售罄。
  • 明星基金經理們的論道:從足球隊的排兵到投資要「做時間的朋友」
    在當前的時點,如何布局2021年的投資?對此,廣發基金權益投資天團日前現身直播,聊起了他們的投資心法,拿出了珍藏的投資乾貨,還首度透露了自己的家庭資產配置是怎麼做的。直播中,廣發基金高級董事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王海濤,帶領麾下價值投資部、策略投資部和成長投資部的負責人傅友興、李巍和劉格菘及其他六位明星基金經理們同臺亮相。
  • 2021年鋼鐵行業投資策略:高端製造升級,特鋼材料可為,維持「看好...
    機構:浙商證券評級:看好鋼鐵行業核心觀點:2021年鋼鐵板塊走勢預判:盈利繼續改善,高端製造升級,特鋼材料可為對行業2021年維持「看好」,與市場預期相比,我們更「樂觀」2020年經營情況:前三季度全行業淨資產收益率為5.53%,儘管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增長率同比漲跌不一,但銷售淨利率和毛利率表現較好,資產負債率大部分下降到60%以下。
  • 「最牛」基金經理太火了,十大重倉股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可謂爆款不斷:1月2日,萬家科技創新基金髮售,10億的發行規模竟一日被「搶光」認購金額12.8億元,啟動比例配售;1月6日,東方紅安鑫甄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髮售,4個小時超40億資金認購,亦啟動比例配售;
  • 諾德基金投資總監朱紅: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2021年看好消費、高端...
    來源:金融界基金2020年宏觀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部分行業受到衝擊,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經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同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如加大新基建投資、擴大消費等,經濟逐漸復甦。
  • 明星基金遭醫藥「碾壓」,廣發劉格菘「抱團」科技股收益大幅下滑
    據Wind數據端統計,2019年公募基金混合型基金產品業績前三甲均被廣發基金包攬,如此耀眼的業績,也讓其產品經理劉格菘成為2019年最「熱門」的基金經理。截至2019年12月31日,劉格菘管理的三隻廣發基金產品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和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年內收益率分別為121.69%、110.37%和106.58%。但今年上半年,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和廣發多元新興股票三隻產品的收益率的漲勢均落後於醫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