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輕人,在職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圖蟲創意
如果你沒有完成上個月的KPI,領導跟你說,你必須接受懲罰,吃兩袋「死神辣條」和一口氣喝光1.5升水二選一,你會選哪一個?
估計不少初入職場、生活無憂的年輕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辭職。
儘管從未聽說過什麼「死神辣條」,但劉小雪作為四川人,對自己的吃辣能力還是有自信的,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第一口吞下「死神辣條」的時候,她甚至還覺得「挺香」。
十分鐘過後,她開始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從口腔通過食道一直「灼燒」到胃部。二十分鐘後,她渾身冒冷汗,暈倒在地。
在醫院搶救三小時後,醫生告訴她,在她的胃裡發現了腐蝕性物質,之後兩天都不能進食。
一同接受懲罰的,還有小雪的6位同事,他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適。事後,他們才發現那包網紅「死神辣條」是三無產品,且包裝上明確寫著「嚴禁吞食」。
這包網紅辣條只是一種遊戲道具,包裝上明確寫著「禁止吞食」。
出院後的小雪還會經常出現乾嘔症狀,但她和同事們並沒有向公司追討賠償、要求道歉的想法,而是如常上班了。
這件事過去了一個多月後,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一年多的小雪,卻毫無徵兆地收到了離職通知,理由是「業績不達標」。公司不僅沒有給出任何賠償,甚至還拖欠了小雪5萬元的提成。
求助無門的小雪,只好到某短視頻平臺「爆料」。在她的講述中,我們知道了原來這家公司,每月都有一個懲罰日,有不少類似的「懲罰措施」,比如吃辣椒、檸檬、苦瓜、繞寫字樓跑10圈到20圈等等。
這也就不奇怪,劉小雪以及其他同事,並沒有對吃「死亡辣條」的懲罰有任何質疑和牴觸,他們早就習慣了。
劉小雪在短視頻平臺發布「爆料」視頻。
對這次「辣條事件」引發的熱議,不少吃瓜群眾質疑,不就是吃吃辣條的事,至於這麼上綱上線麼?
知乎博主@錢程 是食品加工工程碩士,他認為:「極致的辣,帶給人們的是實實在在的疼痛感。這種痛感和拿皮鞭抽人,拿棍子打人引起的痛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發生在口腔裡。」
「我想知道,強迫員工吃這種東西,讓人體驗極端的痛覺,這種行為算不算酷刑?」
為什麼面對這種非人懲罰的時候,小雪們沒有選擇辭職?
不就是一份工作而已,難道比自己的尊嚴和生命更重要?
在看不見的角落裡,還有多少這樣的公司在悄悄作惡?又有多少卑微的社畜在默默忍受?
劉小雪在視頻中講述了這家公司的多種懲罰措施,這是來上班,還是來受罰?
誰來保護卑微的社畜?
「辣條事件」發生後的一個月裡,涉事公司對劉小雪不聞不問,甚至辭退了她。
而僅僅在小雪爆料,引起社交媒體強烈反響的幾天後,涉事公司@悟空財稅 就發布了聲明:已經和當事人劉小雪當面致歉,在勞動監察大隊調解下達成和解。還附上了公司負責人和小雪握手言和、提著牛奶和果籃在醫院門前的「親密合影」。
而就在這則聲明微博底下,第一個留言的就是另一位辣條事件當事人:「我也是被送去醫院急救的其中一人,為啥公司單方面和劉小雪達成和解卻對其他受害人不聞不問?那麼請問悟空財稅,其他員工就不聞不問不處理了嗎,還是說只是想平息此次輿論?」
明明有7位員工受到了「辣條懲罰」,為什麼悟空財稅只與爆料的劉小雪主動和解,對其他員工卻不聞不問,難道曝光一個才給解決一個嗎?
@悟空財稅 的道歉微博,網友的回覆一語道破真相。/@悟空財稅
近年來,類似的公司體罰員工的新聞並不鮮見,每一次都挑戰著我們的想像力。
貴州畢節,某裝飾公司,為懲罰業績不達標的員工,讓其生吃蚯蚓和泥鰍,或者選擇交500元罰款及請同事吃早餐代替懲罰。
貴州畢節的這家裝修公司還有「處罰明細表」。
山西長治,某銀行的培訓課上,8名員工一字排開站在臺上,被培訓師用板子狠狠地打屁股。最右邊一名女生被打得受不了,本能地用手揉,培訓師大聲喝道:「把手拿開!」
江西南昌,某美容機構的年會上,領導讓沒有完成當年業績的女員工兩兩相對,跪在臺上,互扇耳光。此時,舞臺上的大背景寫著「狼性團隊」四個大字。
萬萬沒想到,曾經代表著野性拼搏、積極進取的「狼性文化」,居然成為了某些泯滅人性的公司壓榨、羞辱員工的「遮羞布」。
通過獎懲機制,保證團隊高效運行,本是無可厚非的企業管理手段。
但是,對大多數收入微薄的銷售、工人而言,他們寧願接受各種匪夷所思的體罰,也不願讓微薄的工資再遭受扣罰。
這種無奈和隱忍,使得某些公司越發無法無天,肆意踐踏員工的人格尊嚴和應有權益。
若你敢質問公司,公司就敢回應:「員工們是自願的。」
當然,不自願的員工都選擇辭職脫離苦海了,留下來的員工只能被逼「洗腦」。
「浪姐」張萌在訪談節目《定義》中稱自己很有「狼性」,但會把握好員工能接受的尺度。多少老闆會有這樣的自覺?
其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都有相應的條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體罰他人的權利。
然而,能勇敢舉起維權大旗的員工,卻是鳳毛麟角。
勞資雙方地位的不對等,讓某些企業肆意將員工玩弄於股掌之中。為保飯碗的員工,大多只能忍氣吞聲,自我安慰:算了吧、再忍忍、熬過這次懲罰就好了、過段時間再說。
立法的目的,明明是為了保護作為弱勢群體的勞動者,但實際上,懂法用法的勞動者往往最不招企業待見。
唯有那些只問付出,不問收穫,逆來順受、打落牙齒和血吞的「社畜型」員工才是企業「最欣賞」的。
不少銷售團隊的「打雞血式」團建,讓人大開眼界。
面對「變相體罰」
社畜可以說「不」
比這些顯而易見的體罰更可怕的,是更為普遍的「變相體罰」。
快下班的時候,領導才告訴你,你的方案需要重寫,明早一上班就得交。無奈,你只得熬夜加班,犧牲本就不足的睡眠,連續趕工數小時,才完成任務;
無論自己工作多努力,也總是被領導挑刺,不是被嫌效率低,就是嫌工作做得不夠好,項目上的差錯全都歸咎於你,動不動就拿KPI打壓你,長期在高壓下工作,導致你精神壓力特別大;
除了本職工作以外,領導還經常指使你做一些私事,比如拿外賣、拿快遞、接送小孩,甚至輔導孩子作業、打掃家裡衛生;
無償加班、精神PUA、安排額外工作……如此種種,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人正在經歷的「變相體罰」?
社畜的悲慘生活,與「犯人」無異。
前幾年,還流行這樣一個段子:「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而如今,不少年輕人都自嘲為「社畜」。他們在職場上,都將自己放得很低了。
有的人將自己的青春、才華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公司,得到的回報卻是人到中年被辭退;
有的人由於工作原因,長期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身體不堪高負荷的運轉,累到猝死。
謹小慎微的社畜,不僅不敢替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甚至連維護自己的健康、尊嚴也顯得畏頭畏尾。
為了避免被剝削,「佛系」的年輕人在職場,有了新的「生存之道」。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部讓人細思極恐的動畫短片《僱傭人生》。
在這個神奇的世界,所有的工具都由真人擔任,地燈的燈柱是一個穿襯衫打領帶的男子,梳洗臺的鏡子由兩隻胳膊舉著,餐桌和椅子是三個趴著的人,衣架也是「真人款」。
使用著這些真人工具的片中「主角」,一個禿頭的中年男子,全程不緊不慢地洗漱、用餐、出門上班。就在我們以為他是這個世界的最高階統治者時,他「撲通」趴在了地上——原來他也是「工具人」,是一張辦公室門前任人踩踏的地毯。
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兢兢業業,面無表情,毫無怨言,使用他們的人也泰然自若,仿佛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每個人都泰然自若地使用著這些「工具」,該有多可怕。/《僱傭人生》
他們像不像隱忍的社畜們?
如果未來,每個人都變成了奴役別人的「機器」,肯定沒有人能逃過被奴役的命運。
誰也不想成為沒有感情的「工具人」。
剝削、體罰員工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企業想方設法壓榨員工剩餘價值的管理模式,註定是得不償失。
企業想要留住高素質人才,發揮最高的效能,實現最大的收益,絕不是通過人人避之不及的「職場體罰」能夠實現的。
企圖通過隱忍來實現職場躍遷的社畜們,還是早日醒悟,遠離那些泯滅人性的無良企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