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我想,讀書人的世界才有烏託邦

2020-12-12 騰訊網

午後,陽光,咖啡館內,一壺茶,幾卷書,三三兩兩好友,因書結緣,相聚於此,無須刻意的寒暄無聊,亦無相顧無言的尷尬,這樣的時光該是多麼的奢侈。我不知用怎樣的筆觸才能表達我的心緒。這也是一種生活——偷得浮生半日閒,我想說的下一句是——讀書消得潑茶香。

以往我都是通過文字去分享自己的讀書的體會,很少以「讀書會」的形式向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應該算是第一次,在這樣小範圍內,如此充分地傾聽與分享彼此的讀書體會。讀書不是用來炫耀的,也不是用來裝潢的,而是應該用來分享的。應該說,今天的我想到的最多兩個字就是「分享」。

說實話,今天在與大家分享的過程中,我才在真正意義上的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讀書之樂大概就在於——與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不僅舒服,而且受益匪淺。讀書之樂應該是眾人之樂,應該是分享之樂,而不是將自己關在房子「悶悶不樂」。讀書不僅要向內尋找安頓,也要向外尋求突破。

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對話。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專業,不同的性別,能夠自願坐在一起,暢談自己的讀書與生活,分享自己的閱讀與感悟,你會從不同的思考中打開自己的心扉,這樣的對話,每個人都傾吐著與讀書相關的故事,真誠而溫暖。我想,讀書人的世界裡才有烏託邦。

今天還遇上交大的兩位大一的學生,他們的謙遜與好學讓我非常敬佩。而之後,我的發言也給他們不少啟發,之後,我們也有不少的交流。我從法律的視角對《人類簡史》解釋,他們感到耳目一新。讀書之後,需要這樣的分享,還有碰撞,甚至是交鋒,我們才可能會得到的更多。這也便是閱讀的意義!

生活裡會有別樣的風景,就像今天下午,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我想人生的意義便在於尋找這樣一種開放狀態與向上的力量。以及我所體會到的兩個字——分享。

相關焦點

  • 談談程式設計師心目中的烏託邦,也談談我最近一段時間的感悟吧
    最近好久好久沒有更新了,一是因為我懶,二是因為我確實忙,最近一段時間我都忙於寫代碼了。。。這次我想談談這段時間我的感悟,也算是做一次總結了。獨立開發者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夢想,獨立開發者意味著可以不用去公司上班,可以通過開發軟體或者來養活自己,工作自由,財務自由,我想這就是每個程式設計師心目中的烏託邦了吧。但是夢想是夢想,現實是現實。
  • 遠離城市喧囂,您真能擁有烏託邦的生活麼?
    那一年,有一個北京同事曾經告訴我:如果一個北漂族能混進國貿大廈,那意味著這個北漂已經成功闖入了北京!所以,那一年,北漂族頭破血流都想擠進國貿。小I何曾不想呢?任何一個北漂族都希望自己能在北京穩住腳,希望在北京的某一個角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小I也是一個擁有理想、擁有夢想的北漂族!可惜,想闖入國貿,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 讀書人的世界遠大於浩瀚宇宙
    「為了將來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每次我們回答的答案都顯得那麼蒼白。人這一生都是在永無止境的學習新的東西。從遠古祖先到如今的人類,學習都是我們生來具有的技能。而今,很多人將學習設置了一個框架——讀書便是學習,以至於許多人提學習色變。
  • 造訪印度世界上僅存的烏託邦,45個國家的人,在這裡過著集體生活
    本地治理是最不像印度的地方,大多與這裡曾經的法國殖民統治有關,它還有著世界上僅存的最後烏託邦。先說說他吧,本地治理還因一位偉人而出名,他就是有「印度三雄」之稱的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印度著名的哲學家、獨立運動領袖、瑜伽大師,潛心研究超感瑜伽,期望超感瑜伽可以幫助人類實現偉大進化。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巴西:《烏託邦》|烏託邦|亞美利哥·韋斯普奇|...
    最終他橫穿巴西到達了了太平洋一側的海岸,在那裡,他在叫做烏託邦(Utopia.)的島嶼上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社會。1515年,希斯拉德回到了安特衛普,給一群朋友講述了自己的發現,其中就有英國客人託馬斯·莫爾。莫爾的《烏託邦》(1516),代表了一種新的世界文學,因為它是反映當時令人頭暈目眩的世界版圖擴張的第一部主要文學作品。
  • 優享生活與烏託邦是什麼關係?
    優享生活是什麼?優享生活與烏託邦是什麼關係1、什麼是優享生活?據官方介紹優享生活是一家對接京東商城及物流,擁有20萬款產品,全面涵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買房買車等生活中各個領域,是烏託邦去中心化平臺開發的底層商業應用生態APP。
  • 自由到放棄自我意識,這樣的烏託邦世界,好可怕
    最近看了一部美劇《美麗新世界》,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一個未來的烏託邦世界,這個世界裡沒有競爭,沒有煩惱,沒有威脅,沒有飢餓,沒有疾病,生活最大的目標,就是快樂,身體和大腦上的,最純粹的快樂。且不論這個所謂的「新倫敦」世界架構中其他的問題,單就這個生活狀態,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和所有的烏託邦世界的問題是一樣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問題,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沒有了追求和方向。
  • 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
    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時間:2020-04-23 22:24   來源:今日頭條 青石電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都是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訪書友 宅在家裡的日子裡,你讀了幾本書?在書中尋覓到了哪些收穫?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許多人已經忘了閱讀的快樂。
  • 如果狗狗生活在沒有人類的世界,那是狗的烏託邦,還是地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腦洞大開地想過一個問題,如果狗狗生活在一個人類突然消失的世界,那狗狗們還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體質生活下去嗎?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槓精同事立刻就反駁我,這樣大部分的狗狗都會被餓死。因為它們不是被栓起來,就是關在房間或者籠子裡面。沒有辦法逃出來的它們會餓死。
  • 文人墨客的烏託邦,是詩意生活的樂土地,我在烏鎮等你
    文/無法解決的事情文人墨客的烏託邦,是詩意生活的樂土地,我在烏鎮等你烏鎮,是文人墨客的烏託邦,是詩意生活的樂土。小橋流水、青牆黛瓦、碧雲映霞、布滿青苔的青石板路、綿綿細雨中撐著油紙傘前行的優雅女子,歲月靜好,待人來拾。
  • 雲南普洱不止有茶,它還是夢中的烏託邦
    《桃花源記》流傳至今,各種解讀都非常多,有的人說只不過是陶淵明的理想世界,也有的人說桃花源記無從考究於是產生了很多猜想。但是有一點不會變的,陶淵明在對「桃花源記」的描述中,一個理想國立馬就映入每個人的腦海中。如此優美怡人的小村落是每個人的嚮往。在國外也有一種說法與我國的「世外桃源」差不太多,就是柏拉圖提出的「烏託邦制度」。烏託邦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 在當下這個時刻,電影中的烏託邦世界教會了我們什麼?
    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期間內,不少人在閉著眼睛沐浴在陽光下的時候都會想像一個更和諧更美好的未來,而這正是《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這部影片想向我們傳達的信息。 《地球太空船》講述了位於亞利桑那州沙漠的一群人自願在兩年的時間內把自己隔離在一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以實驗自給自足生活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 二十段關於生活感悟的唯美句子,你知道多少?
    聽到各種流言,我們要像一個法官一樣不要絕對化,要知道對方從他的角度看這個人和事就會那麼看那麼想。我們像法官一樣去聽,因為我們的耳朵長在外面,人們的嘴長在前面,我們去客觀地聽,從不同的角度去聽。4.生活感悟: 回首往日,他不勝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我不願等待,一味追求滿足。眼下,因為生命已風燭殘年,他才醒悟:即使等待,在生活中亦有意義。他多麼想將時間往迴轉一點啊!
  • 她拍攝地鐵上的讀書人看到書背後有趣的靈魂
    在此後的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她拍下百餘位讀書人。  倚靠在車廂連接處讀《無人生還》的姑娘,烈焰紅唇的女士讀《戰爭與和平》,青澀少年抱著厚到沒勇氣讀完的《悲慘世界》;無論讀《西夏瓷》的沉靜女士,還是讀《明式家具研究》的俊朗青年,無論是讀《詩經》的儒雅先生,還是讀《收納全書》的年輕女孩……在搖搖晃晃的嘈雜車廂裡,在能夠翻開書本的地鐵一隅,這些讀者暫時告別現實生活,沉浸在別樣的世界裡。
  • 電影遊戲文化: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這種情況,在冷戰時愈演愈烈,變成了一種抨擊政敵的手段,如果有人提出了與自由資本主義相反的論調,就會被扣上「烏託邦」的帽子,以此來批判這個人。同時,因為烏託邦最初的很多擁躉都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大家都明白,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是正道,所以烏託邦也經常被蘇聯人當做攻擊政敵的手段。
  • 《死亡詩社》:永遠的烏託邦
    在這裡,夢想只能是空想,甚至不分對錯,只剩利弊:參加的社團是否浪費學習時間;認識的人是否足夠有權有勢;學校的升學率是否達到令家長滿意的程度……看起來這些只是電影裡男孩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則也映射了我們的現實生活。比起我們,我想電影中的男孩更為幸運一些。
  • 編吉讀經典|你好我好他也好,烏託邦是怎麼實現的?
    生活在烏託邦的人不僅生活富足,而且精神富足,他們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熱愛和平的。當然,之所以烏託邦能夠形成這樣的一個社會,是因為烏託邦一直秉承著一個思想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為在我們國家,公民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自主選擇信仰哪一種宗教的自由,所以我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自由的生活。
  • 將夜:書院讀書人是夫子人格的分裂,還是貓膩對存在價值的自勉?
    這樣的描述,為讀書人賦予了神秘的光環,他一定是一個高人吧?很多年前,夫子曾說過讀書人很有修行潛質,但被讀書人拒絕,他說只有讀書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修行將嚴重佔用他看書的時間,是謀財害命。二師兄君陌的評價一針見血:此人讀書讀成了傻逼!
  • 《異界》:失敗者潛意識中烏託邦的假象
    在異界中,世界中的所有對象都不完整。這裡有一個很深的含義,那就是世界在現實中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完美,它們也有缺陷,但是你看不到它們。而夢境中人擁有的超能力正是基於人的強欲望,從而阻斷了人的選擇其他可能性自由。在夢境中,人們想擁有超能力,但實際上欲望超出了現實,導致執念為什麼人們想要超能力?
  • 抒情歌曲鑑賞,最後一首竟是《逃離烏託邦》,嗓音太有磁性了
    華晨宇演唱的時候也用了特別的唱法,使這首歌更顯活潑02、《她說》林俊傑想創作一首「很有故事」的歌曲,因此他想到了孫燕姿。他認為孫燕姿外表堅強,但內心一定有一塊很脆弱的地方,所以他打電話邀請孫燕姿作詞,二人在電話中聊了歌曲的概念,林俊傑告訴孫燕姿希望歌曲名稱定為《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