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年前的蜻蜓和現在的鷹鷲那麼大,當時的地球有何不同?

2020-12-15 奇點先驅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蜻蜓低飛,不風即雨」或者「蜻蜓高,曬得焦;蜻蜓低,雨迷迷」等等有關於蜻蜓的諺語。這或許是我們對於蜻蜓的第一印象,它們雖然體型不大,但卻有預測天氣的能力。當然了我們小時候也常喜歡將它們抓住,很是調皮的折斷它們的翅膀。但如果時間倒回到3億年前,或許我們就不敢抓蜻蜓來玩弄了,因為它們的體型實在是太龐大了,已經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

3億年前石炭紀的蜻蜓,稱為巨脈蜻蜓護著巨尾蜻蜓,外表長相上和現在我們常見的蜻蜓並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其體型卻比現在的蜻蜓大十幾倍不止。1880年,法國古生物學家Charles Brongniart在法國本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兩隻張開的翅膀之間足足有75釐米。此後在1979年,德比郡的博爾索弗也發現了一個蜻蜓化石,同樣其體型較於現在的蜻蜓而言很是龐大。目前這些被發現的蜻蜓標本存在於巴黎的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當中,前來觀賞的人們就可以領略到3億年前巨型蜻蜓的風騷。

但是為什麼幾億年前的蜻蜓體型會如此的龐大呢?我們知道現存的昆蟲類動物其體型都不會很大,這是因為氧氣由氣管擴散到昆蟲身體當中的方式會限制它們的體型,也就是說一種生物體積的大小和當時代地球空氣中的含氧量有很密切關係。如果動物生存在一個含氧量較高的時代,那麼這個時代動物的體型都會比較大,而如果生存在一個氧含量較小的時代,那麼動物的體型也會隨之變小。

這也就意味著在石炭紀地球空氣當中的含氧量很高,具體有多高?有的科學家認為會比平時多20%。此後巨大畸形症狀和氧氣獲取之間的關係研究,也為說明了氧含量過高會讓動物體型變大有一定道理。我們可以發現,不僅僅是巨脈蜻蜓,在早期的地球環境當中,絕大部分的動植物都是很龐大的,我們熟知是霸王龍、腕龍、梁龍等等恐龍,我們知道的鄧氏魚,以及我們曾經以為滅絕的腔棘魚。

不過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巨脈蜻蜓在地球上滅絕。雖然說巨脈蜻蜓我們現在已經見不到它們的活體,但是它們作為曾經最大的昆蟲類動物的存在,對於科學家研究石炭紀以及前後時期的動植物,或者是當時代地球所處的環境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研究巨脈蜻蜓滅絕的原因,也有促於科學家進一步認識地球早期的環境。目前科學家也正在往這方面的研究做努力,我們期待科學家往後可以有更多的消息可以向我們披露。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地球進入巨蟲時代,蜻蜓長達1米,為何後來滅絕了
    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生物出現,比方說在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時期,地球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大塊頭」的生物,而且根據化石,古生物學家發現,當時地球上的蜻蜓展翅就將近1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石炭紀的蜻蜓體積龐大,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曾經的石炭紀,地球上還存在著體積達1米的蜻蜓,這就是巨脈蜻蜓。石炭紀被稱為古生代的第5個紀,還有一個稱呼是密西西比紀,這是一個陸生動植物空前發展的時代。因為適宜的環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很多巨型昆蟲,如巨型馬陸、巨型蜘蛛,當然還有我們不得不提的巨脈蜻蜓。所以這個時代又被科學家稱為「巨蟲時代」,巨脈蜻蜓的首次發現是在1880年的法國,如今雖然它早已滅絕,但是其龐大的身軀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世人為之一振,所以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巨脈蜻蜓呢?
  • 遠古的地球出現過巨蟲時代,蜈蚣能有數米長,那麼蚊子有多大?
    不同時期的生物,它們的個頭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是恐龍的時代,那個時候地球的霸主是恐龍,它們有著非常高大的體型,是真正的巨獸,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雖然恐龍在遠古時期應該是地球出現過的霸主生物中最高大的,但是卻不是最讓人們感到害怕和恐懼的。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那個時候的恐龍數量眾多,遍布全球,可是後來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滅絕了恐龍。那麼在恐龍之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可能有人認為,4億年前的地球肯定不如現在這麼美麗,事實真的如此嗎?
  • 遠古的地球上「巨獸橫行」,蜻蜓都有1米長,那麼遠古蚊子呢?
    其實早在遠古時期的地球,溫暖的氣候和足夠溼潤的空氣,還有充足的食物和豐富的氧氣,這些優良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多種生物,例如從小就聽到的恐龍,以及各種爬行動物等。02:巨型蜻蜓的誕生根據已經被發掘的化石資料顯示,早在三億多年前的時候,巨型生物存在的同時,也有著巨大的蟲子,其中就有一種長達一米長的蜻蜓,當時的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巨型蜻蜓」。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巨脈蜻蜓起源在石炭紀時期,海洋環境中的生物持續向陸地進化,迫於海洋生存的壓力和陸地原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動物開始進軍陸地。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侏儒蜻蜓」——侏紅小蜻相信很多朋友在童年時期都有過捕捉蜻蜓的經歷,蜻蜓有多大呢?根據資料顯示,目前蜻蜓界的普遍大小,都在3-4釐米身長之間。這種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小的蜻蜓,外表還是非常漂亮的,它們的雄性和雌性的眼睛顏色不同,非常容易辨認,雄性的侏紅小蜻包括眼睛在內,都是亮眼的鮮紅色,而雌性的侏紅小蜻除了鮮紅色的身體之外,它們的眼睛是黃褐色的。
  • 40億年前,太陽系存在3個地球,為何現在只剩下一個?
    作為宇宙中較為稀有的多行星恆星系,太陽系在早期就已經具備了今天的基本格局,但同時作為一顆中等質量的黃矮星,太陽每隔1.1億年亮度就會增強1%的特性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46億年前的早期太陽系內,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金星還遠沒有今天這麼熱,距離太陽第四遠的火星也因為磁場還在,因此也還沒變成今天荒涼的紅色星球。
  • 3億年前太陽理應更暗,但地球溫度更高,太陽或受未知力量調節
    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火山灰遮蔽了部分陽光,造成全球氣溫下降,糧食大幅度的減產。那一年很多地方沒有夏天,史稱無夏之年。地球赤道面和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黃道面,有一個23.5度的夾角。正是因為這個夾角,造成了太陽光輻射強度的變化,一年四季因此而誕生。
  • 它誕生於3億年前,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現在的命運卻不好
    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自從40億年前誕生早期生命以來到現在,不知出現過多少種各類生命。可是這些生命基本都很難一直延續下去,它們在後來的一次次生態劇變中都先後滅絕了。那麼地球現在是否存在延續了數億年以上的古老生物呢?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距今有3億年的古生代石炭紀地球上還沒有開花植物,那時到處是繁茂叢生的巨大的羊齒類植物形成的森林。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來自石炭紀時期超級大蜈蚣,距離現在已經有3億年了,它們在二疊紀時期滅絕。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
  • 5億年前的寒武紀,沒有恐龍和人類,地球最強大的動物是誰?
    繁榮昌盛如恐龍,也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環境變化滅絕,甚至是現在科技十分發達的人類,也在擔心全球環境變化引起的各種災難,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永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那麼縱觀地球的生物演化史,最早的頂尖掠食者是誰?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石炭紀約處於地質年代兩億八千六百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這個地質年代時期,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持續增加,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沼澤遍布,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石炭紀有一個別稱——「巨蟲時代」。
  • 5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專家:氧氣濃度是現在的幾十倍!
    這些星系中就包含地球,那大家有沒有對地球剛誕生之初,是什麼樣子感到好奇呢?地球初期如同大多宇宙中的其它星系一般,都是光禿禿的一片,很是荒涼,而在地球周圍存在著很很多的小行星及宇宙塵埃。在受地球的引力之下,這些宇宙塵埃與小行星向地球匯集,最終形成了地球,這也是地球中的地殼地幔與地核的由來。
  • 3億年前巨脈蜻蜓,領先翼龍的空中霸主,翅膀展開長達76釐米
    有那麼一種巨型飛蟲,在史前世界異軍突起,甚至比翼龍更早地成為天空的霸主。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生活於距今3億年前,沒錯比體型巨大的恐龍更早地存在於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讓人不寒而慄的巨獸,飛行時速超過20公裡,雙額可將小型爬蟲咬成碎片。
  • 2億年前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
    普莫諾蠍體長可達70釐米,具有極強的毒性與攻擊性小蹄馬奔跑速度及極快,是現在馬類的祖先雙齒翼龍擁有大型頭顱骨,2億年前亞歐大陸的一種爬行動物水龍獸體長可達2米,一種極其擅長挖掘的穴居動物節胸蜈蚣體長可達2.3米,人類已知陸地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生活於3億年前的美洲大陸無齒翼龍翼展可達5.6米,以頭上的黃色冠飾而著名
  • 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可能下著黃金雨,地表被黃金鋪滿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也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地球是那麼的美麗,這樣美麗的星球至今我們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第二顆,或許這就是智慧生命星球的風採。地球能夠有現在的美麗,必然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才形成的,那麼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呢?
  • 3.6億年前的滅絕事件:元兇終於找到,就隱藏在地球附近!
    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滅絕事件是地球生物史上5次主要大規模滅絕事件中的第四大滅絕事件,發生在古生代泥盆紀的晚期,對於此次滅絕事件古生物界一直眾說紛紜,其中全球變冷和海底火山噴發以及小行星撞擊都列入了可能的選項內!
  • 身高超過2米,被稱全球最大的鷹,它是如何飛起來的?
    地球已經存在了大約45億年,孕育出了眾多生靈。如今人類已經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不過在生態圈中一直存在著各種各樣兇猛的生物,提到大型動物很多人都會想到老虎,棕熊等。老虎被稱作百獸之王,在自然界老虎獅子除了人類以外沒有其他生物能威脅。
  • 地球每一個生命時期都存在「統治者」,恐龍之後的統治者都有誰?
    40億年前,地球生態逐漸穩定下來,這個時候早期的簡單生命開始在海洋中誕生。而生命的核心是進化演化,這些海洋簡單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越來越複雜,其中一部分還走向了陸地發展,形成了後來豐富多彩的陸地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