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四個孩子,為什麼命運相差如此之大?
這個問題套用書中人物田二的一句話「世事要變了」可看出端倪,人物的命運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大抵是這部作品引起了人們心靈的共鳴吧,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出屬於自己不平凡的命運,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奮鬥,一直追尋的那份小美好。作品以孫少平一家的生活奮鬥歷程為主線,進而映射出當時整個的改革歷程。
要說孫玉厚家的四個孩子,我們首先應該說說孫玉厚老漢,因為在很大程度上來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重要的。
孫玉厚
孫玉厚,做為孫家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他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他有過理想,他一直奮鬥著,從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就能看到孫玉厚年輕時的影子,這兩兄弟身上都有一股子悍性,就是無論生活怎樣艱苦,都壓不倒他們的那種強悍性格。
孫玉厚老漢年輕時就是這樣的,他屬於雙水村裡比較有遠見的人,年輕時他父親走的早,只剩下他的老母親和他以及弟弟孫玉亭。由於在當時那個動蕩的年代,他也沒有讀過書,他們家裡沒有自己土地,孫玉厚只能給人家拉長工或者打短工維持家裡的生活,這期間他娶了同樣貧窮的妻子,一起努力維持著這個家。
他有一股子闖勁,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所以閒暇時他外出攬工,去山西一帶尋找機會,他也掙下了些銀元,這個時候他的心裡也有了一些想頭,他給自家箍起了新窯洞,他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供弟弟孫玉亭讀書。解放後,他也分到了自己土地,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有盼頭了。孫玉亭畢業以後,成了太原鋼廠的正式工人,端著國家的鐵飯碗,孫玉厚非常高興,家裡終於出現了一個吃國家飯的人。
但誰曾料想,這時國家發生了三年自然災害,家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呢,一頓飽飯也吃不上,國家單位也是如此,孫玉亭每個月都工資只能買到一袋土豆,孫玉亭一起氣之下,辭了工作,跑回家勞動來了,這無疑給這個家庭又加深了負擔,孫玉厚勸不過,只好默認了事實。
孫玉亭辭了工作回家勞動之後,想起了娶媳婦,孫玉厚沒法子,砸鍋賣鐵,借了一屁股債,給孫玉亭娶山西媳婦賀鳳英,並且把自己的窯洞給了孫玉亭和他媳婦住。自己一家子有去借了別人家的窯洞居住。孫玉亭兩口子不好好勞動,家裡的光景過的一包爛。這時孫玉厚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因為他自己有了四個孩子,孫蘭花、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那時候實行了大集體生產,全國上下都在搞運動,人們的生活更加難了,孫家的日子也越發艱難,時代造就了人物不同的命運,接下來,咱們就說說孫家的四個孩子。
孫蘭花
正如陝北信天遊《蘭花花》裡唱的那樣:
青線線的那個藍線線,藍個瑩瑩的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的愛死人。五穀裡的那個田苗子,數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兒喲,就數那個蘭花花好。
馬蘭花生長在野外,花開起來,藍瑩瑩的,煞是鮮豔可愛,這種花也像極了孫蘭花,蘭花出生在困難的年代,從小穿不上一件像樣的衣服,高粱面饃、玉米面饃都填不飽肚子,長大一些,也沒讀過書,為了家裡的生計,整天在山裡勞動著。十七八歲的姑娘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紀,都想打扮的花枝招展,可憐蘭花家裡窮,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滿身補丁,這對於一個花季少女無疑是非常不幸的。
這個時候,一個人適時的出現了,這個人就是「二流子」王滿銀,這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傢伙,王滿銀祖上出過扒貢,在他們那一帶算是有名望的人家,可惜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家道敗落了,他父親也是一個二流子,吸大煙,把祖上的那點產業敗光了,王滿銀出生不久他那二流子父親去世了,他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到十幾歲,也離開了人世。
這二流子王滿銀就到處亂逛。逛到一定的年齡,這二流子也想起娶媳婦了,這時他就在附近的村落裡的女子中篩選了一番,盯上了孫蘭花,有了目標之後,這傢伙就開始了行動,由於經常在外面亂逛,這傢伙臉皮極厚,嘴皮子功夫了得,所以,他有事沒事的時候,在半路上堵住蘭花說一些情話,蘭花起前不理,後來,架不住這傢伙的群追猛打,也漸漸地對這傢伙有了好感。
因為從來沒有人跟她說過知心話,父親母親成天操勞生計,根本不會注意到她的情緒,弟弟妹妹們都小,根本不懂這些。二流子王滿銀的出現,讓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些色彩,之前她是一個沒有喜怒哀樂的人,除了勞動就是勞動,現在她也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一個對她說溫情話的人,她看這個穿戴一新,臉洗得白白亮亮的青年男子,這樣熱心和她說些叫她耳熱的話,心裡倒不由地直跳彈。
二流子看她對自己有好感,抓住機會出手了,在一個傍晚,趁著沒人的時候,他把蘭花抱住猛親了一頓,並且給她送了一身新衣服。蘭花的心被俘虜了。她便決定嫁給這個年輕人,但父親知道這個傢伙是個不靠譜的人,不同意這門婚事,蘭花以前所有事都聽父母的,但唯獨這回不聽了,她以死相逼,非王滿銀不嫁,父親總不能看著女兒去死吧,再加上回家勞動的大弟弟少安的勸說,父親便勉強同意了她和二流子王滿銀的婚事。
跟二流子王滿銀結完婚之後,她的婚姻悲劇便開始了,這傢伙一年四季在家裡待不上幾天,經常在外面瞎逛,蘭花心裡苦啊,她不求這個男人給她什麼,她只想王滿銀待在她的身邊,在她幹活累的時候給她說上幾句知心話,她不怕生活的累,她一個人能操持起這個家,她只想要這個二流子的愛,無奈這個二流子連這點都不滿足,一個結婚的女人成天獨守空房,她內心是多麼寂寞呀,尤其在夜晚的時候,她時常睡不著,滿腦子都是二流子的身影。
好在她平時生活中還有父親和弟弟的幫助,後來這個二流子居然把一個外路女人帶回來家裡,蘭花想到了死,得虧她吃下的老鼠藥是二流子早年間販賣的假藥,蘭花沒死成,他弟弟孫少安把二流子捶了個半死,二流子也老實了幾天,在家陪了蘭花和孩子一段時間。蘭花對這個傢伙還是情有獨鍾,她此刻很滿足。誰知這傢伙的毛病沒過多久又犯了,拍拍屁股走人了。她的孩子也漸漸長大了,並且很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蘭花整天和孩子盼著那個二流子回歸家庭,她很想自己有一個完整的家。
後來,二流子被上海一個小旅館的破鏡子照出了原型,他幡然悔悟了,他回歸了家庭,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過起了平淡的日子,此刻的蘭花是幸福的,她終於盼著這個逛鬼回歸了。他們一家過起了平凡而又充實的日子。
其實,二流子王滿銀也不算什麼壞人,他是那種腦子有些想法,有些經濟頭腦的人,無奈他一沒資金,二沒學識,三沒技術,他又不是一個肯腳踏實地,能吃的苦的人,總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他漂泊了大半生,一無所獲,與其說是那面鏡子照醒了他,不如說是現實生活激醒了他,讓他知道了老婆和孩子才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總的來說蘭花最後過上了她所期待的那種平淡日子,她是幸福的。
孫少安
孫少安,孫家的長子,也是孫家的頂梁柱。從小學習成績優秀,和田福堂的女兒田潤葉青梅竹馬。父親本來想供他一直讀書的,無奈家庭情況太糟糕了,父親年齡也大了,一個人撐不起這個大家庭了。上到初中的孫少安也已經懂事了,他準備和父親一起承擔起這個大家庭,但他也參加了初中生高中的考試,並且以考了全縣第二名,這對一個農村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但考試的結束也意味著他的學生時代結束了,也意味著他和潤葉的愛情結束了,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從此,他提前進入了成年人的生活,為這個大家庭奮鬥著。孫少安踏實肯學,感想敢幹,極有頭腦,在農村青年中是拔尖的人物,十八歲就當上了他們村一隊的生產隊長,而且大家都服他,他的莊家技術學的一流,他是最能吃苦的那一個人,重活累活他都是搶在前面幹,比他大十幾歲的二隊隊長精能人金俊武就只服他一個人。
村裡的書記田福堂、金俊山也很服他。田福堂平時玩的一些把戲,別人看不破,但這瞞不過年輕的孫少安,孫少安不吵不鬧,經常有理有據的駁倒了田福堂。田福堂意識到這個年輕人對他的位置威脅很大,最主要是孫少安和他的女兒互有好感。田福堂決不容許端著鐵飯碗的女兒嫁給泥腿子孫少安,他是那種思想保守的家長,所以他屢次給孫少安製造麻煩,讓這個爛包的家庭亂起來。
孫少安也意識到了田福堂的想法,他內心是愛著潤葉的,無奈現實生活太殘酷,他自己尚且吃不飽肚子,他怎麼能讓潤葉跟著他受苦呢?最主要要的是還有一大家子人等著他養活,他不能為了感情放棄家庭,家庭對他來說是第一位的,也是他一直以來為之奮鬥的。所以,他忍著痛放棄了和潤葉的感情。
即使孫少安再努力,也無法改變家庭的現狀,家裡的光景還是一包爛,一個人抗不過時代洪流,那時候最主要的事是搞運動,生產基本荒廢,並且做什麼都要被縛手縛腳,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施展不出來。孫少安由於私分豬飼料地一事,被田福堂暗地裡告發了。這也給爛包的家庭蒙上了陰影,好在田福堂的弟弟,縣裡的革委會副主任田福軍是個深明事理,一心為民的好領導,他保下了孫少安。
他很看重孫少安這個小夥子,孫少安的一些想法使他認為這個小夥子不簡單,孫少安確實不簡單,他對田福軍說:國家管什麼都好,但就是不能捆住農民的手腳,農民本來就是種地的,上面來的人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能做,農民都不知道幹什麼了,好像他們突然間不會種地了一樣。田福軍聽完很震驚,並告訴他,讓他不要灰心,這種現狀遲早是會改變的。
果然現狀迎來了改變,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農民們被允許搞生產責任制了,這正是孫少安的機會,只要有了自己土地,他有能力讓這個家庭富起來,他也是全省第一個搞生產責任制的隊長,後來,證明他是成功的,第二年,他們家就能吃上白面膜了。經他二媽介紹他娶到了不要彩禮的山西姑娘賀秀蓮,賀秀蓮看不上當地的毛頭小夥子,但一眼就認準了孫少安,孫少安雖然穿著很破舊,他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跟上這樣的人即使是討飯心裡也踏實。所以她一心認準了孫少安,死心塌地的跟著他過日子。夫妻倆在農村人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很快他們的日子就過到人前面去了。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孫少安的機會來自於一次同學劉根明介紹的拉磚活兒,他借錢買了必備用品,並且在拉磚的同時掌握了燒磚的技術,拉磚賺來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後他開始創業了,開了自己的燒磚窯,這中間雖然經歷過數次創業失敗,但他還是挺過來了,他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農民企業家。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孫少安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但他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給身邊的人們謀福利,周邊很多人都在他的企業裡上班,他也是第一個出資給村裡建學校的人。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的一生榮辱興衰都在這裡,所以他要報答這片生他養他的黃土地。
孫少平
孫少平,《平凡的世界》裡的主人公,孫玉厚家的二小子,一個極富思想的小夥子。
其實,路遙刻畫的這個人物,有著他自身的影子。初時的孫少平有些自卑、羞澀但又自尊心極其強烈,他每天只能吃幾個沒營養的高粱面饃饃,打不起一份丙菜,穿著不合身的衣服,襪子都沒有腳後跟了,鞋子也沒有鞋帶。他多麼想跟其他同學一樣有一身合身的新衣服,但他們家中的情況告訴他不能,他家那爛包的光景能供他這麼個大後生來念書,他已經很滿足了。
他平時幾乎跟其他同學沒有交往,除了他們同村和他一起長大的金波和田潤生。直到他和郝紅梅有過交流之後,他也漸漸的變的活躍起來,郝紅梅的情況和他差不多,每天只能吃幾個黑饃饃,而且郝紅梅的家庭成分很不好,屬於地主。在困難的日子裡,兩個人相互支持也不錯,但他們只是互相有點點懵懂的好感罷了。
後來,郝紅梅和班長顧養民好了,這一度使少平很難過,好在有好朋友金波的陪伴,慢慢的他意識到,作為一個青年人不應該糾結在這上面,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顯示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來,這期間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出現了。
田曉霞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世界,田曉霞算是他的啟蒙老師,人生導師,他們亦師亦友 ,後來他們心意相通,互相欣賞,他們之間有了愛情。在沒和田曉霞認識之前,他很愛看書,但看的大都是些小說之類,只是盲目性的去讀。
認識田曉霞之後,田曉霞給了他很多指導,給他介紹了很多書,所有這些都給孫少平精神上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滿足,這些讓他可以用比較廣闊的目光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因而對生活增加了一些自信和審視的能力,並且開始用各種角度從不同的側面來觀察某種情況和某種現象了。
當然,他目前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但他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來的他了。他本質上仍然是農民的兒子,但他竭力想掙脫和超越他出身的階層。假如孫少平一直生活在農村,那麼他肯定會和哥哥一樣成為農村青年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但沒有選擇這條路,他想走自己的路,他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奮鬥之路。
在結束農村教書的生涯後,他選擇了去黃原攬工,他在社會的最低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已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寧靜地、默默地走著自己的艱難之路,而他身上的這種性格恰恰是田曉霞最為欣賞的。
一個偶爾的機遇,他得到了成為國家正式工人的機會,雖然這個機會不那麼的體面,成為挖煤的煤礦工人,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他認真努力的學習煤炭技術,只有這條路是最適合他自己,他不想靠別人的幫助,實際上田曉霞曾想要幫助他,但他拒絕了。
他和曉霞的愛情註定是悲劇的,他比哥哥更看的開,更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曉霞也是深愛著他的,但現實差距太大,所以路遙把田曉霞寫死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了路遙自己的愛情。最後,他大概率和惠英嫂生活在了一起。
孫蘭香
孫蘭香,孫家的驕傲,甚至是整個原西縣的驕傲。一個農村女孩,在那個年代考上重點大學是極其不易的。蘭香從小就很懂事,腦瓜子特別的靈光,家裡大人忙的時候,她默默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割豬草,拾柴火,父親和哥哥算帳的時候,她小小年紀會提前算出來,使父親和哥哥很驚訝。
在學校裡她學習成績一直是第一名,她看到了家庭情況的困難,她想放棄讀書,來幫家裡過好光景,父親哥哥見她這樣懂事,都勸她不要胡思亂想,讓她好好讀書,說她將來會有大的發展。蘭香沒有辜負家裡的期待,從此更加努力學習,她考上了重點大學的重點專業,她是家鄉頭一個出現的重點大學生。
她本人也長的漂亮大方有氣質,屬於校花級別的人物,在學校裡追求她的人很多,同學們都以為她是杭州人,她穿著樸素,但氣質出眾,學習成績拔尖,她知道自己該走怎樣的路。後來,她和本班同樣學習優秀的吳仲平走在了一起,他們也成為了國內出色的物理學家。
寫在最後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般: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當然,再好的作品都有它的時代時代局限性,但書中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學習的。《平凡的世界》真實的再現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應該有的精神面貌,時代多少會歲月留下痕跡,唯獨不變的是那顆熱愛生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