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孫玉厚,一個有智慧的黃土高原老父親

2021-01-15 南腔北調人

《平凡的世界》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孫玉厚,他猶如孫家的定海神針,雖然家境貧困,但他卻給予全家每個人,無可替代的包容與愛,讓他們在逆境中學會堅忍,始終懷抱希望。

1、作為兄弟,他有情有義,讓弟弟在他面前自慚形穢

父親過早病逝,年僅16歲的孫玉厚,從小就得擔負起養家的責任。因為家裡沒田地,為了養活小腳母親與弟弟,孫玉厚只能到周遭的村莊打零工賺錢。等到22歲時,孫玉厚娶了同樣是窮人家的女兒為妻。

一家人雖然很窮,有了孫玉厚的把持,過得和諧融洽。到了冬天農閒的時侯,孫玉厚就到山西運瓷器,賺了一些錢後,他就想供弟弟上學,給孫家光宗耀祖。弟弟孫玉亭滿13歲時,身處戰亂中的孫玉厚擔心弟弟錯過讀書年紀,費盡心神的把玉亭送到柳林鎮去讀書。

在哥哥的扶持下,孫玉亭初中畢業並分配到太原鋼廠當工人。孫玉厚著實感到高興,覺得老孫家終於有個人出人投地。

但好景不長,三年困難時期,孫玉亭不但辭掉工作跑回來說要種田,還說要娶老婆。看著弟弟這麼不爭氣,孫玉厚知道自己耗盡半輩子的心血都付諸東流,但他仍然心平氣靜,沒有過分懊惱,也沒有因此抱怨。雖然家徒四壁,但作為長兄的他不但借錢給弟弟娶了老婆,還把自己住得窯洞讓給弟弟。而他帶著母親、一家老小藉助在別人窯洞裡很長一段時間,過著貧困交加的日子,大兒子少安後來也因此小學讀完就輟學回家務農。

龍永圖曾說:經歷過一些困難,對一個人性格的磨練是很重要的。正因為從前經歷過太多的苦難,孫玉厚在苦難中學會了堅忍,無論他再碰到多大的困難,都能夠坦然面對。

很多人為此表示:是孫玉厚把孫玉亭養成"巨嬰"。可是作為一個經歷舊時代的兄長來說,因為自己經歷了太多苦難,才希望能把弟弟培養出來。弟弟出息了,也意味著給孫家帶來的改變。

雖然他對弟弟的縱容不可取,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受過文化教育的農民來說,他有情有義;雖然日子過得很窮,但他從沒有因此頹廢,而是努力撐起一大家人的生活。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對於自己無法支配的東西,從容面對。正因為孫玉厚具備這種優秀的品質,才得以培養出三個優秀的兒女,他弟弟孫玉亭才不會變壞,在危難時還懂得袒護自己的親人。

2、作為父親,他寬廣仁厚,讓孩子在逆境中始終懷抱希望

有句話說得好:人類有希望,世界才會美好,人生有希望才會繼續前進,希望是每一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東西,它能夠帶領我們走出泥沼,奔向堅實的陸地,奔向美麗的遠方。

少安三兄妹,無論是誰遇到困難,孫玉厚始終默默地支持他們,讓三兄妹體會到父親給予的愛與包容。

少安被田福堂告黑狀,痛苦異常的他背著家人獨自發洩,卻不知早被細心的孫玉厚發現。他沒有驚擾兒子,只是默默地跟在兒子後面,防止他做傻事,看到兒子沒有此想法後才適時出現。

"你怎到這兒來了?你怎知道我在這裡呢?」少安迷惑地望著父親。孫玉厚半天才咄訥地說:「我就在你後頭走著……我讓蘭香先回去了。我怕你萬一想不開……」

簡短的對話裡,體現出一個父親給兒子帶來的守護和溫情。也因此,讓孫少安在絕望中,依然能保持積極心態,讓自己的世界充滿光亮。

他對孫玉厚說:「爸爸,你不要難受。我什麼事也沒!我只是一時心裡悶得不行,想一個人消散一會。你放心!我不會做什麼出邊事;我才二十三,還沒活人哩,怎麼可能往絕路上走呢?……」

對於懷揣夢想、想隻身出遠門打拼的孫少平來說,他無法給予兒子更多幫助,只是在深夜兒子睡著時,深情地摩挲兒子頭髮。恰恰是這種細微體貼的行為,讓少平從心底體會到父親帶來的安心、溫暖與感動。

懂事的蘭香看著家庭困境,打算退學時,孫玉厚又適時給女兒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對女兒說:「你說的也是實情。但爸爸不願意你退學。將來上不上高中先不說,但初中既然已經上了,你要念到畢業。延長半年就延長半年吧……」

不論生活過得再如何清貧,孫玉厚從來沒有在三個孩子面前抱怨,或是頹廢,而是始終心懷希望,用自己的言行教會三個孩子學會了包容、愛與責任,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必定會擁有一個偉大的未來。

在《聖經》中有個小故事:兩個旅人在沙漠迷途。其中一人去找水,留下槍給另一人,讓他每隔一小時鳴一槍以指引自己歸來的方向。6小時後,眼看同伴回來的希望渺茫,持槍者把最後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頭部。而此時,他的同伴正捧著水往回趕……

生活裡,類似的故事常常在發生。有太多的人在陷入困境時心態「崩潰」,他們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只能用逃避來面對。

而對於擁有希望的人來說:未來是不可限量的,因為他們相信未來的一切可能性,他們不會被一時的艱難困苦所打倒。孫少安三兄妹也正因為始終擁有希望,才能一次次從困難與失敗中站起來,而他們身上優秀的品質完全繼承於父親孫玉厚。

古人云: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於知愛不知教也。父親作為兒女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男性,對兒女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幸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孫玉厚雖然是這個平凡世界中的一株小草,但卻是兒女心中的參天大樹。

---THE END---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高原上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好父親
    孫少平初到黃原城,先是在詩人賈冰家借宿,後又找到遠房舅舅馬順,託他的關係,在一個書記家裡找到了活兒,吃盡苦頭好不容易成為了一名正式的攬工小子,開始了他獨闖天涯的俠客行。讀這一段特別有感觸,這讓我想起來2012年夏天在長沙念完大學後,我放棄父親給我在廣州鐵路局託關係找好的會計工作,隻身一人來到上海。
  •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一個父親的艱辛和偉大,我看哭了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共讀平凡的世界第六回》這一回是寫給孫玉厚的,也是寫給天下所有的父親,希望你能懂。對於一個農民來說,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吃苦受累他不怕,可是他的子女卻讓他操碎了心。他今年已經五十二年歲了,卻沒有過過幾天快活日子。他之所以還活著,不是指望自己能享什麼福,而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幾個子女。只要兒女們能過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輩子也心甘情願。他知道自己是個沒本事的農民,不可能讓孩子們在這世界上生活得更體面。
  • 平凡的世界: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平凡的世界》先讀過原著,再看到電視劇。五十六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一口氣看完的,最後兩集有點悲情,少平在煤礦受傷,差點要瞎掉眼睛,好媳婦秀蓮卻不幸得了肺癌。看到動情處,忍不住熱淚盈眶。小說中有大量關於人間親情的描寫,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孫玉厚一家了——孫玉厚勤勞樸素、忍辱負重;他的兒女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自強自立、善解人意、善於幫助別人。小說還書寫了美好的同學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鄉鄰之情等人間美好的情感。三是作品中的愛情寫得很美,被賦予無比美好的內涵和想像空間。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無性不成書」的長篇小說創作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
  • 《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四個孩子,為什麼命運相差很大?
    《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四個孩子,為什麼命運相差如此之大?這個問題套用書中人物田二的一句話「世事要變了」可看出端倪,人物的命運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大抵是這部作品引起了人們心靈的共鳴吧,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出屬於自己不平凡的命運,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奮鬥,一直追尋的那份小美好。作品以孫少平一家的生活奮鬥歷程為主線,進而映射出當時整個的改革歷程。
  • 路遙:用一支平凡的生活之筆書盡人世間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顆智慧的頭顱中止了異常活躍異常深刻也異常痛苦的思維---這是路遙。"。路遙先生路遙已經形成的開闊宏大的視野,深沉睿智的穿射歷史和實現的思想,成就大事業者的強大的氣魄,朝著創造的目標實現創造理想時必備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卓絕的耐力,充分顯示出這個古老而又優秀的民族的最優秀的品質。路遙的精神世界是由普通勞動者構建的"平凡的世界"。
  • 玄奇幻象-黃土高原之土來源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集中區,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黃王分布廣泛的地區。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青海日月山以東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都是它的範疇,約有六十萬平方千米的面積,黃士層厚度達80-120米,最大厚度可達180~200米。顆粒細,土質鬆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於耕作是黃土的優點。盆地和河谷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播籃,農墾歷史悠久。但是這麼厚的黃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 再讀《平凡的世界》,才明白路遙筆下的人生啟示,關於男人和女人
    再讀《平凡的世界》,才明白路遙筆下的人生啟示,關於男人和女人。關於男人——父親孫玉厚是一個優秀的父親,因為他培養了3個優秀的子女。而且作為一個農村老父親,他一直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孫玉厚年輕的時候全力支持自己的弟弟孫玉亭去念書,後來全力支持孩子上學。他深知,從古到今,都是文化人的天下,即使身為農民但是他一點沒有認命。
  • 《平凡的世界》:我們甚至不如孫少平,頂多是個憨憨的田二
    平凡的世界裡,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牢籠禁錮不了人的信念與堅持,人生總會有精彩、偉大的另一面。時至今日,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這一路走來,我開始對貧窮和平凡有了新的認知,再重看一遍《平凡的世界》,我感覺自己已經從愛情層面上升到了生活層面,也許以後還會上升到哲學層面。平凡的世界,平凡又非凡,普通又傳奇。在這本書裡有兩條主線:第一條是孫少平和孫少安倆兄弟的故事;第二條是雙水村人民的生活。
  • 【百花】黃土高原上的鷸
    【慶陽市文學作品選】黃土高原上的鷸  祿永峰  第一次在北方幾位攝影師的組照裡見過這類水鳥。攝影師說,這鳥兒叫黑翅長腳鷸。  乍一看,它們修長的身材,全憑那雙紅色的細長腿支撐著。
  • 《平凡的世界》:教會你道理的,是生活
    讀完《平凡的世界》會明白很多道理,同時會產生很多人生的共鳴,會發現我們現在承受的困難、困苦,與他們那個年代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麼。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我內心就被黃土高原的蒼涼與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遙先生筆下的黃土大地,是與喧囂的繁華鬧市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那裡充滿了粗獷與豪邁的氣息。養育著一代又一代樸素而又勤勞的炎黃兒女。書中講述了雙水村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耕作的情景,雖貧窮落後,他們卻不卑不亢,苦並快樂著,給人一種頭頂青天,腳踏黃土的踏實感。這種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被孫家一家人深深的震撼了,心中冉冉升起了對他們一家人的敬佩!
  • 在黃土高原,科學家用十餘年找到了防風固沙功臣
    高原上有風颳過,但趙允格的耳朵裡,似乎只有水滴流動的聲音。世界土壤日前夕,記者來到位於陝西楊凌的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走近我國生物土壤結皮研究專家趙允格,以及她所痴迷的那個與土壤有關的「小世界」。
  • 黃土高原上的的彩色波浪——甘肅莊浪縣
    莊浪縣位於甘肅中東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莊浪梯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從六十年代起,在40萬莊浪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徵山不止,治水不休,苦戰30多個春秋,建成了百萬畝水平梯田,同時也創造出一串令世界驚嘆的數字為修修梯田付出了價值5億元的勞動量,移動土方量3億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見方的土牆可繞地球六圈半。
  • 平凡的世界:孫家分家背後的中國式關係,充滿溫情,卻也滿是薄情
    分家對於一個原生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它把家人的情感擺在檯面上,像分派貨物一樣進行割捨,因為分家而兄弟反目成仇的情況數不勝數。《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一家,在分家是展現出的狀態,其實已經是比較完美的中國式關係,充滿了溫情的同時,卻也滿是薄情。
  • 黃土高原中尺度流域水文過程的模擬
    這一結果與以往的研究一致,即基於大量的參數集而不是一個「最佳」參數集,可以獲得良好的預測結果。然而,該研究表明,根據其他模型性能評估標準(R^2、NS係數、PBIAS、P-factor和R-factor),不敏感參數也可以在水文模擬中發揮作用。在該研究中,CN2的敏感性等級低於SOL_BD、RCHRG_DP、GWQMN和ESCO,表明流域可能會發生更複雜的水文過程。
  • 《平凡的世界》: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裡,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人生、事業、階級衝突等方面,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部小說裡,看似平常普通的每一個人,都用她們的故事感染著每個讀者,這是一個個「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中艱難前進」的故事。在小說中,故事都離不開幾個女性角色。其中最讓我感慨、佩服、意難平的,是孫少安的妻子——賀秀蓮。
  • 中年再讀《平凡的世界》,我得到3個人生啟示,希望能和你們共勉
    《廢都》、《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這三部書我以前讀過不止一遍。三位土土的原生態作家以小說的方式展示出了人的本性、人的心性和人的信仰。中年再讀《平凡的世界》,我從中得到了3個人生啟示,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和你們共勉。
  •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篇
    路遙這位黃土高原上土生土長的黃土作家,用文字織就了平凡世界裡的光輝,用生命書寫了平凡世界的非凡。42歲的錦繡中年,他便駕鶴西去,很為中國文壇這位巨星的隕滅感到悲傷。如果他在,中國的文學成就和精神世界也許將會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 世界讀書日|走進《平凡的世界》感受溫暖人間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書後,感慨挺多,覺得路遙怎麼能把厚重的一部書,寫得這麼引人入勝。看著像是不加修飾詞句,讀後卻回味無窮。讀到後來發現,《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很溫暖的小說,儘管日子也是百般的苦,有時是食不果腹,甚至衣不遮體,但是卻給人溫暖和力量。最讓我感動的是孫玉厚一家人,窮是窮,可是很溫馨,玉厚十三歲的時候,沒有了父親,他一個人挑起了照顧母親和弟弟的責任,在窮的揭不開鍋的年代,還供玉亭讀書。
  • 再讀《平凡的世界》,終於明白只有王滿銀才是那個「平凡人」!
    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寫到了很多男性角色,比如踏實肯幹的孫少安、比如勤奮好學的孫少平,路遙似乎對黃土高原之上的男性角色,有一種天生的好感。唯獨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王滿銀,路遙一下筆就給了王滿銀一個「遊手好閒」的角色定義。
  • 送喬樹林回鄉挑戰黃土高原,WEY坦克300沒在怕的
    除了喬樹林,我對影片的戰略合作夥伴——WEY品牌同樣很有好感。WEY坦克300喊話喬樹林近日,WEY品牌旗下的坦克300榮獲北京車展最受關注車型獎,熱度火爆,雖然並未在影片中出鏡,但卻有網友腦洞大開,擴展了"如果喬樹林回鄉開的是WEY坦克300會怎麼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