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中,桂軍為何避戰自保消極抗戰

2021-01-08 騰訊網

文/寂寞的紅酒

桂軍是我國民國時期的一支重要地方武裝,也是抗戰時的一支勁旅。在人們的印象中,桂軍是抗戰的一支主力,是最讓日本人畏懼的中國軍隊。實際上,桂軍在抗戰中的表現並沒有網上吹噓的那麼厲害,桂軍很可能被網友們高估了。因為桂軍在淞滬會戰後,基本沒有打過什麼硬仗大仗,抗戰熱情也不高。客觀地講,在抗戰中後期,桂軍甚至有避戰自保的傾向,一直消極抗戰,經常出現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桂軍為何會避戰自保總是出工不出力?

其實,從全面抗戰爆發時,桂系軍閥的抗戰熱情就不高。全面抗戰爆發後,李宗仁並不支持在無險可守的上海和日寇決戰,李宗仁打算駐守廣西。但白崇禧致電李宗仁,告誡他:「如再遲遲不發,年來吾人抗日救國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李宗仁沒辦法,所以同意桂軍前往上海參戰,自己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當然,作為交換條件,蔣介石允許桂軍擴編。桂軍因此在原有的2個軍的基礎上,招募新兵擴充為5個軍。就這樣,按照雙方的約定,桂軍6個師的主力部隊開赴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

桂軍到了上海後,由於戰事已經白熱化,因此桂軍這支新生力量被拉到了蘇州河南岸的最前線。由於缺乏和日軍作戰的經驗,桂軍猛打猛衝,但沒想到日軍的火力兇猛、戰鬥力強悍,桂軍因此損失慘重,6個師全部被打殘。由於傷亡太大,據說白崇禧心疼地躲在房中哭了一天一夜。桂軍的抗戰熱情本來就不高,經過淞滬會戰,桂軍的抗戰熱情就更低了。由於在隨後的徐州會戰和隨棗會戰中,桂軍同樣損失很大。加上蔣介石排斥異己,試圖借日本人之手消滅地方軍閥部隊,因此桂系決定避戰自保,執行「 保存實力」的方針,從此桂軍開始出工不出力,這也是桂軍在很多大型戰役中不出彩的主要原因。

為了保存實力,桂軍甚至不惜丟掉家鄉放棄自己的根據地廣西,力避和日軍大規模作戰。在1939年的桂南會戰和1944年的桂柳會戰中,桂系保存實力出工不出力的情況很明顯。在廣西抗戰中,出力最多的竟然是中央軍和粵軍,這對於桂軍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由於桂係為保存實力把核心部隊都調走了,導致廣西在很短時間內大片土地淪陷,中央軍和粵軍等其他部隊不得不出來擋槍,桂軍因此在崑崙關等大戰中扮演了打醬油的角色。有人說,崑崙關大捷是桂系主力躲出來的,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有一定依據的。當然,桂軍如此幹也是出於自身的考慮,蔣介石一直試圖利用抗戰消滅異己,桂軍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避戰自保,這是軍閥的本性。為了獲得和蔣介石抗衡的資本,桂系一方面消極抗戰保存實力,另一方面大肆收攏雜牌軍,同時苦心經營新的根據地安徽。

桂軍以大別山為基地,把安徽經營的風雨不透。由於武漢會戰後安徽的戰略地位大大降低,日本人對桂系盤踞的北部和西部不感興趣,加上桂軍在當地集結了大量的部隊,桂軍又執行避戰自保的政策,因此桂軍和日軍保持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誰也不去隨意招惹誰。為了擴大實力,桂軍甚至跑去和新四軍搶地盤,多次造成摩擦衝突。就這樣,桂軍的實力不斷壯大,部隊越來越多,到抗戰結束時已經崛起為僅次於中央軍的第二大軍事力量,連中央軍對桂軍都非常忌憚。桂軍通過避戰自保,實現了保存並壯大實力的目的。

作為軍閥,桂系軍閥的行為可以理解,因為當時不僅桂系那麼幹,其他地方軍閥也同樣如此,這是豫湘桂戰役中,中國軍隊一潰千裡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們不能就此抹殺了桂系的抗戰功勞,畢竟桂系也在抗戰中出了很大的力,尤其是廣西人民,在抗戰中付出了許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一千萬人的廣西出兵100餘萬,加上壯丁和民團,參戰人數超過300萬,按比例全國第一。因此,不能否認廣西人在抗戰中作出的傑出貢獻。桂軍消極抗戰不過是地方軍閥自保的一種策略,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就是桂軍在抗戰中越打越多的原因,也是桂系能在戰後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參考資料:《廣西抗日戰爭史稿》、《國民黨桂系見聞錄》、《新桂系史》、《抗戰中的桂系》

相關焦點

  • 抗戰中川軍損失四分之三,桂軍卻實力翻倍,皆因桂軍在上面有人
    抗戰勝利後桂軍得到發展即使經過1946年整編後有所裁減,依然有第7軍、第48軍、第46軍等純粹的廣西子弟兵近10萬人,實力超過抗戰前。更重要的是地盤的擴張,已經從廣西一省擴展到華中地區,湖北、湖南,甚至河南都有桂系力量介入,而安徽省上下更是完全被桂軍掌控。
  • 戳破一個吹噓多年神話:抗戰桂軍沒有一個叛變,桂軍不投降做偽軍
    在網絡上一直有一個吹噓多年的神話,抗戰時期,沒有任何一個桂軍投降日軍!其實,汪偽暫編第11師就都是桂系投降士兵組成的。 實際上1940年以後,桂系在抗戰就是保存實力了,特別是1942年,日軍幾千人就攻破了桂系在前線的大本營第21集團軍在大別山的總部基地,隨後日軍穿越大別山進入河南南部地區。
  • 歷史是選擇也是遺忘:抗戰不能忘了雜牌軍
    但是自從全民抗戰以來他們捐棄前嫌,奔赴全國各地戰場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佩! 首先來談一談東北軍:知恥後勇,雪恥更是拼命 這些年被冤枉最多的應該就是東北軍了,少部分別有心思的人一直在拿九一八說事,很多不知道歷史的朋友和某些存心不良的人開始大肆污衊東北軍不抗戰。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群龍無首但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東北軍迅速奔赴抗日戰場。
  • 抗戰空軍整個大隊被打光,全員選擇避戰
    抗戰空軍整個大隊被打光,全員選擇避戰抗日戰爭是一次讓人印象深刻的戰爭,在這場戰爭當中,我軍要面臨資源不足的情況。而在1941年,正是戰爭打得非常艱苦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日軍採用了航空兵對已經撤退的國民政府的大後方的城市進行轟炸,就是要想方設法讓他們進行投降。早在1939年的夏天開始,日軍的航空兵就一直在很張狂的對大後方的城市進行轟炸。
  • 抗戰時期:日軍懼怕的一支中國部隊,創建者遭日軍暗殺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各族各地區都是全民投入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湧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隊伍,至今都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當時川軍、湘軍的戰鬥力在戰場上還是十分強悍的,但是比起另一支軍隊,還是有些差距,那就是日軍十分懼怕的桂軍。
  • 全面抗戰第1至第50軍分別屬於哪些派系?參加過哪些大型會戰?結果...
    ★注:關於派系,僅寫截止全面抗戰爆發時該軍屬於哪些派系。中央軍含嫡系跟旁系。 注:許多番號從北伐到全面抗戰出現過幾次的,僅寫跟抗日戰爭有關的番號。 晉綏軍5個:第19、32、33、34、35軍 桂軍3個:第7、31、48軍 東北軍1個:第49軍 注:以上各軍屬於哪些派系僅為截止全面抗戰爆發時,且僅供參考。
  • 抗戰後期,為何我軍一個師依然打不過日軍一個步兵營?原因是這樣
    話說,在抗日戰爭的後期,我國的抗日武裝力量要比抗戰初期的軍事實力強了很多。按道理來說,咱們中國的軍隊應該是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提升越打越強才對。可是,在後期時,竟然還會出現我軍一個師打不過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一個營)的情況,這是為何呢?
  • 淞滬會戰中,中央軍、桂軍、川軍、東北軍誰犧牲人最多?
    川軍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犧牲,出川抗戰的350多萬川軍,有64萬多人傷亡;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佔全國抗日軍隊總數的五分之一。桂軍「雜牌部隊中的戰鬥機」桂軍在軍閥混戰時期戰績令人側目,是中國各大地方實力派中唯一能和蔣介石中央軍分庭抗禮的軍隊,堪稱「雜牌部隊中的戰鬥機」。
  • 他是長城抗戰最後一戰的總指揮,抗戰勝利後,他為何要申請退役?
    2020-12-12 13:18:57 來源: 凱凱生活日記 舉報   長城抗戰中的懷柔戰役
  • 淞滬會戰:中央軍來了,桂軍來了,川軍也來了
    文/寂寞的紅酒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全面抗戰爆發後,日軍迅速南下,對華北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為了儘快讓國民政府屈服,8月13日日本又向上海發動猛攻,淞滬會戰爆發。上海是南京的門戶,關係到國民政府的安全,關係到國家的危亡。
  • 八年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軍帽上,為何總會有兩粒扣子?
    在各種抗戰影視劇中,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形象,大家肯定都不會模式。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基本上都穿著灰色或者土黃色的軍服。至於軍帽,軍帽的樣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軍帽上有兩粒扣子,不僅僅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南京方面的部隊中,軍帽上也有兩顆扣子。
  • 14年抗戰有多艱難?看看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每個士兵都是神槍手
    可以說,抗日戰爭是一場艱苦卓絕、破釜沉舟的民族戰爭,從我國的東北地區一直延伸到內陸華南地區,我族軍民在每一場的戰鬥中都要付出數倍於小日本的慘重代價。至於歷史上的抗戰到底有多麼艱難,大家千萬不要被某些的影視劇所「迷惑」,什麼手榴彈炸飛機等完全都是誇張的。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文/寂寞的紅酒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中日兩國都進行了全面的戰爭動員。不過雖然兩國都在拼命的爆兵,但中國軍隊數量始終維持在400-500萬,巔峰時期也不過540萬,而日本軍隊數量卻高達700多萬,軍隊數量遠遠超過中國。
  • 電視劇《戰鷹》在蘭投拍 全面反映隴原熱土抗戰歷程
    原標題:電視劇《戰鷹》在蘭投拍  中國甘肅網3月9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施秀萍) 再現蘭州空戰壯烈場面,還原蘭州軍民抗戰歷程。3月2日下午,四十集抗戰題材電視連續劇《戰鷹》投拍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蘭舉行。
  • 抗戰精神在傳承中熠熠生輝
    第一,抗戰精神形成於十四年不屈不撓的禦敵驅魔中,成為了拯救民族的忠勇魂魄。  日本侵略者帶給中國人民的欺凌屈辱卻是曠古未有、痛徹心扉的,中國人民無端橫罹了人類歷史上幾無可比更無可名狀的深重災難和全面傷害。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原標題: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國人民堅持抗戰14年之久,付出巨大犧牲,捍衛了民族自由與尊嚴,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
  • 抗戰爆發後,滇軍讓龍雲編成兩個軍出滇參戰,那麼軍長都是誰擔任
    七七事變後,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隨後也在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有關抗戰話題,團結,統一,人人有責。面對外敵入侵,中國各地軍閥也紛紛發表各自看法,表示願意同仇敵愾,共同抗擊侵略者。就比如這樣說吧,十位士兵中,就有一位是四川人,因此也被世人評價;無川成軍。還有李宗仁的桂軍也變成了兩個集團軍,北上抗日。除了以上這些,還有雲南的滇軍,龍雲的領導下,也編成兩個軍出滇參戰。
  • 抗戰中日軍最怕我國哪個省的兵?不是川軍,而是這支虎狼之師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團結一致對外的抗戰,從日本侵略中國寶島臺灣算起,中國人前前後後經歷了大約五十多年的抗爭,才終於把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華大地。
  • 抗戰神劇可以休矣
    抗日神劇、又稱抗戰雷劇,屬於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一種特殊類型,其主要特徵是含有過分誇張不實的劇情。隨著當代影視作品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抗戰片的劇情及其各種元素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為增添抗戰劇看點、重新博取觀眾眼球、提高抗戰劇收視率,有的導演編劇便開始以大量誇張、惡搞、空想等手法拍攝抗戰影視作品,偶像化作品,致使不少抗戰劇中出現奇葩性的虛假內容和雷人鏡頭。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輕武器對比
    1937年夏,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那麼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士兵都使用什麼武器呢? 步槍 日軍對華作戰的單兵武器,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徑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八大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