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一直有一個吹噓多年的神話,抗戰時期,沒有任何一個桂軍投降日軍!其實,汪偽暫編第11師就都是桂系投降士兵組成的。
那還要從桂系第84軍開始說起,這支廣西部隊在1938年4月組建,下轄第188和第189師參加了武漢會戰,後來,編成3個師編制參加了1939年的隨棗戰役,在這場戰役當中大批士兵被俘。
被改編為汪偽部隊,當時,汪偽武漢綏靖公署部隊包括,暫編第十一師,該部系由桂系軍隊敗退時所留潰兵編成,桂系第189師副師長兼旅長李寶璉投敵擔任師長,駐隨州;暫編第十二師,由豫南地方武裝和潰兵編成,暫編第二十九師,收羅散兵和土匪編成。
實際上1940年以後,桂系在抗戰就是保存實力了,特別是1942年,日軍幾千人就攻破了桂系在前線的大本營第21集團軍在大別山的總部基地,隨後日軍穿越大別山進入河南南部地區。
其實就是在1939年桂南戰役,日軍死亡145人,負傷315人,就奪取了包括南寧在內的廣西南部地區。最後是第5軍,第20,第37和第35集團軍增援廣西,進入大反攻,在崑崙山大戰日軍。當然很多人還以為昆倫關戰役,這是桂系的戰績,其實和桂系沒有一毛錢關係,是第5軍的戰績。
桂系的少將參謀陸學藩說:「桂軍主力「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夏威集團軍始終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始終是第五軍和其他部隊。」
桂系第16集團軍參謀長劉清凡回憶,崑崙關會戰時,曾擬用桂系135、170師直襲南寧,因兩個師長的堅決不同意,桂系一直在旁邊觀戰。
至於在網上吹噓多年的桂林保衛戰,更是日軍一天半就奪取了桂林,廣西99個縣市被日軍佔領了75個。最後還是,湯恩伯第3方面軍在1945年開始反攻廣西日軍。5月27日,第64軍收復南寧,6月14日,第29軍收復宜山,6月29日,第71軍收復柳州,7月3日,第64軍收復龍州,7月28日,第94軍收復桂林。
第20,29,64,71,94軍在廣西會戰表現遠遠超過白崇禧的桂系部隊。當然,廣大桂系官兵都是積極要求參加戰鬥的,在1944年年底的廣西會戰,桂軍46軍546團劉信回憶:桂平反擊戰,粵軍死了很多人。我團只派出一個營做火線,我們很想上去打,但上面沒有命令。
在日軍第3師團井上金士大佐第34聯隊撤退時,是在鐵路以南沿著象縣、荔浦、平樂、恭城、灌陽的公路後撤,廣西民團就頻繁配合正規軍參加襲擊,主動性遠遠超過桂系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