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一個吹噓多年神話:抗戰桂軍沒有一個叛變,桂軍不投降做偽軍

2020-12-22 騰訊網

在網絡上一直有一個吹噓多年的神話,抗戰時期,沒有任何一個桂軍投降日軍!其實,汪偽暫編第11師就都是桂系投降士兵組成的。

那還要從桂系第84軍開始說起,這支廣西部隊在1938年4月組建,下轄第188和第189師參加了武漢會戰,後來,編成3個師編制參加了1939年的隨棗戰役,在這場戰役當中大批士兵被俘。

被改編為汪偽部隊,當時,汪偽武漢綏靖公署部隊包括,暫編第十一師,該部系由桂系軍隊敗退時所留潰兵編成,桂系第189師副師長兼旅長李寶璉投敵擔任師長,駐隨州;暫編第十二師,由豫南地方武裝和潰兵編成,暫編第二十九師,收羅散兵和土匪編成。

實際上1940年以後,桂系在抗戰就是保存實力了,特別是1942年,日軍幾千人就攻破了桂系在前線的大本營第21集團軍在大別山的總部基地,隨後日軍穿越大別山進入河南南部地區。

其實就是在1939年桂南戰役,日軍死亡145人,負傷315人,就奪取了包括南寧在內的廣西南部地區。最後是第5軍,第20,第37和第35集團軍增援廣西,進入大反攻,在崑崙山大戰日軍。當然很多人還以為昆倫關戰役,這是桂系的戰績,其實和桂系沒有一毛錢關係,是第5軍的戰績。

桂系的少將參謀陸學藩說:「桂軍主力「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夏威集團軍始終打些風流仗,看著敵人,可打可不打,爭奪激烈,死傷慘重之崑崙關,始終是第五軍和其他部隊。」

桂系第16集團軍參謀長劉清凡回憶,崑崙關會戰時,曾擬用桂系135、170師直襲南寧,因兩個師長的堅決不同意,桂系一直在旁邊觀戰。

至於在網上吹噓多年的桂林保衛戰,更是日軍一天半就奪取了桂林,廣西99個縣市被日軍佔領了75個。最後還是,湯恩伯第3方面軍在1945年開始反攻廣西日軍。5月27日,第64軍收復南寧,6月14日,第29軍收復宜山,6月29日,第71軍收復柳州,7月3日,第64軍收復龍州,7月28日,第94軍收復桂林。

第20,29,64,71,94軍在廣西會戰表現遠遠超過白崇禧的桂系部隊。當然,廣大桂系官兵都是積極要求參加戰鬥的,在1944年年底的廣西會戰,桂軍46軍546團劉信回憶:桂平反擊戰,粵軍死了很多人。我團只派出一個營做火線,我們很想上去打,但上面沒有命令。

在日軍第3師團井上金士大佐第34聯隊撤退時,是在鐵路以南沿著象縣、荔浦、平樂、恭城、灌陽的公路後撤,廣西民團就頻繁配合正規軍參加襲擊,主動性遠遠超過桂系部隊。

相關焦點

  • 全面抗戰中,桂軍為何避戰自保消極抗戰
    文/寂寞的紅酒 桂軍是我國民國時期的一支重要地方武裝,也是抗戰時的一支勁旅。在人們的印象中,桂軍是抗戰的一支主力,是最讓日本人畏懼的中國軍隊。實際上,桂軍在抗戰中的表現並沒有網上吹噓的那麼厲害,桂軍很可能被網友們高估了。因為桂軍在淞滬會戰後,基本沒有打過什麼硬仗大仗,抗戰熱情也不高。
  • 抗戰中川軍損失四分之三,桂軍卻實力翻倍,皆因桂軍在上面有人
    抗戰勝利後桂軍得到發展即使經過1946年整編後有所裁減,依然有第7軍、第48軍、第46軍等純粹的廣西子弟兵近10萬人,實力超過抗戰前。更重要的是地盤的擴張,已經從廣西一省擴展到華中地區,湖北、湖南,甚至河南都有桂系力量介入,而安徽省上下更是完全被桂軍掌控。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而在當時的中國各省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白崇禧的桂軍。桂軍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地方勢力,李宗仁,白崇禧能憑藉區區一個廣西省和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抗衡幾十年,全靠這麼一支戰鬥力強悍的廣西兵。不論是紅軍武裝割據時期,還是抗日戰爭時期,桂軍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白崇禧作為桂系的二號人物,被譽為小諸葛,有著非常傑出的軍事才能。
  • 淞滬會戰:中央軍來了,桂軍來了,川軍也來了
    文/寂寞的紅酒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全面抗戰爆發後,日軍迅速南下,對華北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為了儘快讓國民政府屈服,8月13日日本又向上海發動猛攻,淞滬會戰爆發。上海是南京的門戶,關係到國民政府的安全,關係到國家的危亡。
  • 淞滬會戰中,中央軍、桂軍、川軍、東北軍誰犧牲人最多?
    川軍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犧牲,出川抗戰的350多萬川軍,有64萬多人傷亡;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佔全國抗日軍隊總數的五分之一。桂軍「雜牌部隊中的戰鬥機」桂軍在軍閥混戰時期戰績令人側目,是中國各大地方實力派中唯一能和蔣介石中央軍分庭抗禮的軍隊,堪稱「雜牌部隊中的戰鬥機」。
  • 抗日戰爭桂軍猛將,曾力戰日軍最強師團,為何卻寒心離開桂系?
    抗日戰爭時期,李宗仁麾下桂軍以驍勇善戰而聞名,在桂軍諸多將領之中,作戰最為勇猛的有兩位,其一是出身於湘軍的廖磊,其二則是一直無法晉升的覃連芳。覃連芳是廣西柳州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步兵科,是李宗仁的嫡繫心腹,北伐戰爭結束後曾留學法國,其能力在桂系內部有口皆碑。
  • 湘江戰役,桂軍和粵軍為何故意讓路?紅1軍團又為何痛失戰機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對於很多將軍和老兵來說,在湘江邊發生的這場血戰,是他們最不願意提起,卻又必須要銘記的一段歷史。8萬將士,只有3萬活著渡過了湘江。5天5夜,4道封鎖線,寸土寸血,上演了太多悲壯的英雄泣歌。
  • 張皓:為什麼桂軍怎麼撤逃,都擺脫不了被消滅的命運?
    總之,「海南島在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不下於臺灣」,「沒有海南為海上的犄角,臺灣無論為攻為守,都將陷於孤立地位。」 但桂軍調粵又需要由國防部下達命令,因此我們掌握國防部為形勢所必需。」 另一方面,中共希望爭取桂系,通過黃紹竑、劉斐勸說「達成和平條款」。這兩方面引起蔣介石注意。他指責桂系「想以全國僅存的一百八十萬軍隊和共產黨作和談及投降的本錢」,斷定中共「對華南政略與戰略之企圖,其必以誘降之政略進攻為主,非至不得已時,或於其最有利之態勢下,決不肯用軍事冒險南進也」。
  • 「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小諸葛白崇禧
    作為國民黨的高官之一,這位將領不僅會打仗,還是唯一一個只娶了一位妻子的高官。白崇禧出生於1893年桂林六塘山尾村的一個回民家庭,小名桂五。1907年,14歲的他考入桂林陸軍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敢死隊並且考進保定軍官學校三期,在這裡,他接受了完整的軍事教育。1916年,23歲的白崇禧畢業返回廣西。
  • 抗戰時期:日軍懼怕的一支中國部隊,創建者遭日軍暗殺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各族各地區都是全民投入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湧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隊伍,至今都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當時川軍、湘軍的戰鬥力在戰場上還是十分強悍的,但是比起另一支軍隊,還是有些差距,那就是日軍十分懼怕的桂軍。
  • 抗戰中日軍最怕我國哪個省的兵?不是川軍,而是這支虎狼之師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團結一致對外的抗戰,從日本侵略中國寶島臺灣算起,中國人前前後後經歷了大約五十多年的抗爭,才終於把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華大地。
  • 歷史是選擇也是遺忘:抗戰不能忘了雜牌軍
    但是自從全民抗戰以來他們捐棄前嫌,奔赴全國各地戰場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佩! 首先來談一談東北軍:知恥後勇,雪恥更是拼命 這些年被冤枉最多的應該就是東北軍了,少部分別有心思的人一直在拿九一八說事,很多不知道歷史的朋友和某些存心不良的人開始大肆污衊東北軍不抗戰。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群龍無首但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東北軍迅速奔赴抗日戰場。
  • 一組抗戰時期的老照片——看看真實的偽軍,是怎樣一副漢奸嘴臉 !
    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日戰爭中,為虎作倀殘害同胞,替日寇作戰的偽軍人數近百萬。 這是一組真實影像,讓我們來看看這幫漢奸的醜惡嘴臉。
  • 14年抗戰有多艱難?看看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每個士兵都是神槍手
    文/紀布話說,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天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整個中華民族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抗戰才得以結束。至於歷史上的抗戰到底有多麼艱難,大家千萬不要被某些的影視劇所「迷惑」,什麼手榴彈炸飛機等完全都是誇張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日軍的一個「甲種師團」的戰鬥力,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陳軍長放出「袖中小老虎」直撲 桂軍「鋼7軍」,虎牙差點被崩
    堅持和反對兩房各持己見,爭論不下,急需司令員陳毅拍板做最後決定。陳毅經過慎重考慮,誤信軍分區的情報:「泗城外壕水深不過膝」,在急切需要打一場殲滅戰的情況下,決定攻打泗縣。理由是:「蔣軍計8個整旅緊靠在一起,離徐州不到40裡,彼此間隔不到10裡、20裡不等,增援多而快,只能擊潰不能殲滅。
  • 抗戰後期,為何我軍一個師依然打不過日軍一個步兵營?原因是這樣
    話說,在抗日戰爭的後期,我國的抗日武裝力量要比抗戰初期的軍事實力強了很多。按道理來說,咱們中國的軍隊應該是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提升越打越強才對。可是,在後期時,竟然還會出現我軍一個師打不過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一個營)的情況,這是為何呢?
  • 朔州抗戰英雄母子林龍、玉尚志
    抗戰英雄母子林龍 王尚志林龍、王尚志,朔州市平魯區人。林龍,朔州市平魯區下面高鄉宋紅溝村人,1891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林龍經常化裝成一個走親戚的老百姓,從洪濤山下來以後,深入到敵佔區神頭,在神頭這一帶張貼傳單宣傳抗日。她假裝在牆根下休息,背朝著手從後面一貼,看到眼前沒有敵人,然後起身就走了。1940年12月王尚志受命到朔縣城做策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