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一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過去。
作為國民黨的高官之一,這位將領不僅會打仗,還是唯一一個只娶了一位妻子的高官。
在妻子去世時,白崇禧幾次哽咽地寫下悼文:
餘與馬佩璋夫人於民國四十年結婚,迄今已三十七年
子女十人,子先道、先德、先忠、先誠、先勇、先剛、先敬
女兒先智、先慧、先明
提攜撫抱、以教以育、備覺勤勞、今則進德修業、均有成就
先室患高血壓忽爾忽劇;醫藥岡效;與世長辭;遂抱斷弦之痛;彌篤比翼之情
馬佩璋於1962年12月4日因高血壓逝世於臺北,享年59歲,白崇禧以回族儀式安葬妻子在臺北近郊六張梨回族公墓。
回族的傳統和規矩是亡者在40天內,家屬須於每日清晨到墓前誦經祈禱,69歲高齡的他會親率兒孫輩前往。
馬佩璋在臺北時深居簡出,除了偶爾參加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舉行的晚宴,其餘的一概以抱病推遲,被稱為冬日裡的傲霜枝。
白崇禧雖然有著小諸葛的名稱,家中的一切事物卻都是由夫人做主,兩人之間的恩愛情誼在內部是一段佳話。
馬佩璋從小就生的俊秀聰慧,待嫁年齡之時,馬家的門檻都快給人踏破了。
名門望族的馬家老爺挑花了眼,後將眼光轉向了廣西戰場上的一位軍官,就是白崇禧。
白崇禧出生於1893年桂林六塘山尾村的一個回民家庭,小名桂五。
1907年,14歲的他考入桂林陸軍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敢死隊並且考進保定軍官學校三期,在這裡,他接受了完整的軍事教育。
1916年,23歲的白崇禧畢業返回廣西。8年之後,年僅31歲的白崇禧與李宗仁合作打敗了實力雄厚的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洪榮,統一廣西成為了新桂系首領。
隨後與孫中山先生在廣東組建的國民政府聯合,桂軍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統一廣西的白崇禧聲名大噪。
這次的首勝讓白崇禧在軍政界贏得了小諸葛的名號,馬家老爺也聽說了白崇禧的名聲。
馬家決定對白崇禧進行招賢納婿,這在當時還算是下嫁。白雖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軍閥,可馬家在桂林的聲望已有幾百年。
不久之後,由馬家主動做媒,白崇禧的族兄白崇臨牽線搭橋,兩人於1925年2月27日在府前街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婚禮。
新婚後的二人雖有些許尷尬,好在相處融洽。
就在兩人新婚幾天後,白崇禧的下屬前往參見。雲南軍閥唐繼堯令其弟率大軍圍攻柳州,軍情如火情,迫不得已的白崇禧丟下新婚妻子火速趕往支援。
就在白崇禧前腳剛離開桂林,舊軍閥沈榮光從湖南出發偷襲了桂林,1925年4月2日,桂林再次落入沈軍之手。
沈榮光進城之後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全城捉拿白崇禧的妻子,查遍了全城卻都沒有找到。
在衛兵的幫助之下,馬佩璋化裝成了農婦的樣子護送到了中山中路119號的道生醫院避難,這所醫院是英國聖公會女傳教士所創,沈軍不敢清查外國人的地盤。
同年4月6日,白崇禧解決掉柳州的麻煩之後,火速趕回桂林。沈軍知道不是白崇禧的對手,在白回來之前就自行撤離。
回到桂林的白崇禧第一時間打聽妻子的消息,當得知妻子在道生醫院時,白崇禧立刻前去看望,面對兩人劫後重逢的相見,白崇禧說:"都在傳我白崇禧是小諸葛,用兵如神。但我差點因為疏忽讓自己的妻子落入敵人之手,夫人受驚了。"
這番言語讓新婚的馬佩璋記憶深刻,兩人的感情也因為這一次的意外驟然升溫。
1926年,北伐軍興。北伐軍由4個集團軍組成,黃埔軍係為主部隊,蔣介石任司令。西北軍首領馮玉祥任第二軍司令,山西軍閥閻錫山任第三軍司令,新桂系軍閥李宗仁任第四軍司令。
蔣介石邀請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長,這次任命意味著白崇禧可以同時指揮黃埔和新桂系兩支軍隊。
在進攻迅速且猛烈的情況下,一舉拿下南京。
1927年,北洋軍閥孫傳芳組織殘餘力量反攻北伐軍,雙方在龍潭展開決戰。
戰況異常激烈,在上海的馬佩璋得到了丈夫陣亡的消息。請求表哥送自己前往南京查詢真相,在經歷過九死一生後,馬佩璋到達了南京,此時的白崇禧並未戰死。
孫傳芳的部隊戰死了淹死了20000多人,俘虜了30000多人,白崇禧大獲全勝。
在北伐接近尾聲的時期,急於建立獨裁的蔣介石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國民黨反動派右派陸續發動"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此期間,白崇禧成為了蔣介石的打手,衝鋒在前。
為了加強獨裁,蔣介石撤銷了武漢政治分會,準備從桂系軍閥手中奪取武漢和兩湖的地方政權。引起了李宗仁的不滿,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新桂系最有實力的兩個人,兩人幼時是同學,成年後更是攜手徵戰,合作無間,被人們喚為"李白"。
在白崇禧的帶領之下,他所屬的部隊成了北伐軍裡最厲害狠厲的一支隊伍。
一度傳出"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的話,讓白崇禧的兵貴神速達到頂峰。
1929年3月27日,蔣桂之間的戰爭爆發,3個月後,以新桂系的失敗而告終。
失敗後的白崇禧協同妻子以及剛出生不久的長女逃難到越南,後經香港回到廣西。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中國共產黨人被迫放棄了根據地,開始了長徵的路程。
同年11月,中央紅軍主力進入廣西,蔣介石催促白崇禧等人全力掃蕩。為了保存彼此之間的實力,白崇禧和李宗仁決定以紅軍不進攻廣西為底線,不與紅軍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1934年12月12,紅軍主力全部脫離廣西。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桂軍積極應戰。據國民政府1945年統計,在8年抗戰期間,廣西為抗戰出兵達到100萬。
1944年3月16日是白崇禧母親90大壽,壽宴由馬佩璋一手操持。
在白崇禧老家擺宴席三天,還邀請桂劇皇后小金鳳以及桂劇名角露凝香演唱《打金枝》
這也是白家人最後一次的大團圓。
在1944年4月,日本侵華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同年11月10日桂林淪陷。
馬佩璋率白馬兩家老幼八十餘口人搭上最後一班火車加入了湘桂大撤退的行列,抵達重慶之時,看著面前的一家老幼,白崇禧落下了眼淚。
抗戰勝利不久,1946年6月26蔣介石發動了內戰,調集數百萬軍人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
1947年中旬,人民解放軍進入戰略反攻,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戰役,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迅速突破長江防線,解放了南京。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南下作戰的方針和部署對國民黨桂系集團的老窩發起進攻,白崇禧與林彪在衡保線決戰,白崇禧慘敗。
10月22正式解放了廣西省會桂林。
早在11天前,白崇禧在廣西南寧機場坐上了前往海南島的飛機。同年12月30日白崇禧在蔣介石的邀請下舉家前往臺北,沒有帶一兵一卒。
剛到臺北的白崇禧處境尚好,名義上仍然是國民黨國防部部長。
但這種日子也僅僅是曇花一現,1950年3月1日,蔣介石推行"復行視事",受到逃亡美國李宗仁的抨擊,沒法拿李宗仁出氣的蔣介石將這股怒火牽連到了白崇禧的身上。
1952年10月,蔣介石宣布改造國民黨,年僅60拼搏半生的白崇禧無任何職位,從臺北的市中心搬遷到了郊外,臺北松江路127號,在這裡給自己的住所起名退思園。
妻子過世以後,白崇禧孤獨地度過了四年的時光,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半分心酸 書寫人間事 喜歡文字請點個關注。
《圖片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