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小諸葛白崇禧

2020-12-15 半分心酸說情感

今天來說一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過去。

作為國民黨的高官之一,這位將領不僅會打仗,還是唯一一個只娶了一位妻子的高官。

在妻子去世時,白崇禧幾次哽咽地寫下悼文:

餘與馬佩璋夫人於民國四十年結婚,迄今已三十七年

子女十人,子先道、先德、先忠、先誠、先勇、先剛、先敬

女兒先智、先慧、先明

提攜撫抱、以教以育、備覺勤勞、今則進德修業、均有成就

先室患高血壓忽爾忽劇;醫藥岡效;與世長辭;遂抱斷弦之痛;彌篤比翼之情

馬佩璋於1962年12月4日因高血壓逝世於臺北,享年59歲,白崇禧以回族儀式安葬妻子在臺北近郊六張梨回族公墓。

回族的傳統和規矩是亡者在40天內,家屬須於每日清晨到墓前誦經祈禱,69歲高齡的他會親率兒孫輩前往。

馬佩璋在臺北時深居簡出,除了偶爾參加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舉行的晚宴,其餘的一概以抱病推遲,被稱為冬日裡的傲霜枝

白崇禧雖然有著小諸葛的名稱,家中的一切事物卻都是由夫人做主,兩人之間的恩愛情誼在內部是一段佳話。

馬佩璋從小就生的俊秀聰慧,待嫁年齡之時,馬家的門檻都快給人踏破了。

名門望族的馬家老爺挑花了眼,後將眼光轉向了廣西戰場上的一位軍官,就是白崇禧。

白崇禧出生於1893年桂林六塘山尾村的一個回民家庭,小名桂五。

1907年,14歲的他考入桂林陸軍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敢死隊並且考進保定軍官學校三期,在這裡,他接受了完整的軍事教育。

1916年,23歲的白崇禧畢業返回廣西。8年之後,年僅31歲的白崇禧與李宗仁合作打敗了實力雄厚的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洪榮,統一廣西成為了新桂系首領。

隨後與孫中山先生在廣東組建的國民政府聯合,桂軍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統一廣西的白崇禧聲名大噪。

這次的首勝讓白崇禧在軍政界贏得了小諸葛的名號,馬家老爺也聽說了白崇禧的名聲。

馬家決定對白崇禧進行招賢納婿,這在當時還算是下嫁。白雖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軍閥,可馬家在桂林的聲望已有幾百年。

不久之後,由馬家主動做媒,白崇禧的族兄白崇臨牽線搭橋,兩人於1925年2月27日在府前街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婚禮。

新婚後的二人雖有些許尷尬,好在相處融洽。

就在兩人新婚幾天後,白崇禧的下屬前往參見。雲南軍閥唐繼堯令其弟率大軍圍攻柳州,軍情如火情,迫不得已的白崇禧丟下新婚妻子火速趕往支援。

就在白崇禧前腳剛離開桂林,舊軍閥沈榮光從湖南出發偷襲了桂林,1925年4月2日,桂林再次落入沈軍之手

沈榮光進城之後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全城捉拿白崇禧的妻子,查遍了全城卻都沒有找到。

在衛兵的幫助之下,馬佩璋化裝成了農婦的樣子護送到了中山中路119號的道生醫院避難,這所醫院是英國聖公會女傳教士所創,沈軍不敢清查外國人的地盤。

同年4月6日,白崇禧解決掉柳州的麻煩之後,火速趕回桂林。沈軍知道不是白崇禧的對手,在白回來之前就自行撤離。

回到桂林的白崇禧第一時間打聽妻子的消息,當得知妻子在道生醫院時,白崇禧立刻前去看望,面對兩人劫後重逢的相見,白崇禧說:"都在傳我白崇禧是小諸葛,用兵如神。但我差點因為疏忽讓自己的妻子落入敵人之手,夫人受驚了。"

這番言語讓新婚的馬佩璋記憶深刻,兩人的感情也因為這一次的意外驟然升溫。

1926年,北伐軍興。北伐軍由4個集團軍組成,黃埔軍係為主部隊,蔣介石任司令。西北軍首領馮玉祥任第二軍司令,山西軍閥閻錫山任第三軍司令,新桂系軍閥李宗仁任第四軍司令。

蔣介石邀請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長,這次任命意味著白崇禧可以同時指揮黃埔和新桂系兩支軍隊。

在進攻迅速且猛烈的情況下,一舉拿下南京。

1927年,北洋軍閥孫傳芳組織殘餘力量反攻北伐軍,雙方在龍潭展開決戰。

戰況異常激烈,在上海的馬佩璋得到了丈夫陣亡的消息。請求表哥送自己前往南京查詢真相,在經歷過九死一生後,馬佩璋到達了南京,此時的白崇禧並未戰死。

孫傳芳的部隊戰死了淹死了20000多人,俘虜了30000多人,白崇禧大獲全勝。

在北伐接近尾聲的時期,急於建立獨裁的蔣介石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國民黨反動派右派陸續發動"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此期間,白崇禧成為了蔣介石的打手,衝鋒在前。

為了加強獨裁,蔣介石撤銷了武漢政治分會,準備從桂系軍閥手中奪取武漢和兩湖的地方政權。引起了李宗仁的不滿,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新桂系最有實力的兩個人,兩人幼時是同學,成年後更是攜手徵戰,合作無間,被人們喚為"李白"。

在白崇禧的帶領之下,他所屬的部隊成了北伐軍裡最厲害狠厲的一支隊伍。

一度傳出"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的話,讓白崇禧的兵貴神速達到頂峰。

1929年3月27日,蔣桂之間的戰爭爆發,3個月後,以新桂系的失敗而告終。

失敗後的白崇禧協同妻子以及剛出生不久的長女逃難到越南,後經香港回到廣西。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中國共產黨人被迫放棄了根據地,開始了長徵的路程。

同年11月,中央紅軍主力進入廣西,蔣介石催促白崇禧等人全力掃蕩。為了保存彼此之間的實力,白崇禧和李宗仁決定以紅軍不進攻廣西為底線,不與紅軍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1934年12月12,紅軍主力全部脫離廣西。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桂軍積極應戰。據國民政府1945年統計,在8年抗戰期間,廣西為抗戰出兵達到100萬

1944年3月16日是白崇禧母親90大壽,壽宴由馬佩璋一手操持。

在白崇禧老家擺宴席三天,還邀請桂劇皇后小金鳳以及桂劇名角露凝香演唱《打金枝》

這也是白家人最後一次的大團圓。

在1944年4月,日本侵華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同年11月10日桂林淪陷。

馬佩璋率白馬兩家老幼八十餘口人搭上最後一班火車加入了湘桂大撤退的行列,抵達重慶之時,看著面前的一家老幼,白崇禧落下了眼淚。

抗戰勝利不久,1946年6月26蔣介石發動了內戰,調集數百萬軍人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

1947年中旬,人民解放軍進入戰略反攻,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戰役,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迅速突破長江防線,解放了南京。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南下作戰的方針和部署對國民黨桂系集團的老窩發起進攻,白崇禧與林彪在衡保線決戰,白崇禧慘敗。

10月22正式解放了廣西省會桂林。

早在11天前,白崇禧在廣西南寧機場坐上了前往海南島的飛機。同年12月30日白崇禧在蔣介石的邀請下舉家前往臺北,沒有帶一兵一卒。

剛到臺北的白崇禧處境尚好,名義上仍然是國民黨國防部部長。

但這種日子也僅僅是曇花一現,1950年3月1日,蔣介石推行"復行視事",受到逃亡美國李宗仁的抨擊,沒法拿李宗仁出氣的蔣介石將這股怒火牽連到了白崇禧的身上。

1952年10月,蔣介石宣布改造國民黨,年僅60拼搏半生的白崇禧無任何職位,從臺北的市中心搬遷到了郊外,臺北松江路127號,在這裡給自己的住所起名退思園。

妻子過世以後,白崇禧孤獨地度過了四年的時光,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半分心酸 書寫人間事 喜歡文字請點個關注。

《圖片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小諸葛白崇禧,為什麼去了臺灣,而不是跟隨李宗仁出走美國?
    說起白崇禧,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這個人是新桂系的大佬,軍事才華橫溢,被人稱為「小諸葛」。 桂系不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所以白崇禧和老蔣可謂多年政治上的對手,而白崇禧和李宗仁也利用其桂系的勢力,曾逼迫蔣介石下野,說起來雙方的關係並不好,只不過是貌合神離。
  • 窮山惡水鑄造了廣西民風的剽悍,廣西子弟兵能徵善戰天下有名!
    廣西的窮山惡水,培育了民眾戰鬥力強古代廣西很貧窮,在歷史上也是「蠻荒之地」,如柳宗元流放在柳州一樣,是中央朝廷官場鬥爭中失勢官員的流放之地,直到明清時候,都是朝廷官員犯錯誤被貶謫的地方。古代廣西邊遠貧窮,主要在於七山二水一分田。
  • 長徵過廣西,校長怒斥小諸葛:除了我誰敢相信你未私通敵軍?
    在蔣的計劃中,桂軍悍不畏死戰鬥力強,白崇禧奇謀善斷號稱「小諸葛」,靠桂軍打紅軍是最理想的,於是派飛機送去兩個軍、三個月的經費以及作戰計劃。白崇禧答覆:遵命辦理。客觀來看,白此時還是很賣力的,立即展開布置,出動桂軍撒開在湘江一帶的大網。
  • 小諸葛白崇禧跳腳大罵,紅六軍團巧渡湘江
    為此 ,白崇禧作出如下部署:緊急調動兩個團至全州縣城和縣城北端與湖南交界的水、陸路重鎮黃沙河。先頭營則前往湖南零陵駐防;另調三個團加強廣西富川至恭城龍虎關一線的防守力量,以提防紅軍深入廣西腹地。白崇禧此舉目的是為了保持廣西的半獨立和平安無事,保存自己的勢力,把戰火擋在境外。
  • 白崇禧號稱「小諸葛」,卻最終敗北,是徒有虛名還是貨真價實?
    在國民黨內部,白崇禧號稱「小諸葛」是與他機制善變、狡猾多端分不開的,白崇禧的成名源於兩廣戰爭以及北伐戰爭,1923年,他與李宗仁、黃紹竑等人通力合作,一舉擊潰了盤踞廣西多年的舊軍閥陸榮廷、沈紅英,統一了廣西,期間,白崇禧更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功不可沒,隨後在與各軍閥的戰鬥中再次展現出他過人的軍事謀略和指揮才能,他兩敗滇軍
  • 小諸葛白崇禧12幅書作欣賞,古拙樸實渾厚自然,網評:文武雙全
    白崇禧再一次的想起白崇禧,是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我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看到過這個視頻。視頻中白崇禧送五國領事時滿面笑容,低頭哈腰;過後臉色就變了,這得多違心啊,多言不由衷。白崇禧這個人,小編看來他頗有野心。他用韓,某種程度上可能是考慮到以後的布局,因為韓在西北和南京,都有人脈資源,後來又能聯繫上某方,這樣的人物,絕非單純的軍人頭腦,如此長袖善舞,在桂系是不多的。實際上,萊蕪那件事,也是韓被逼上絕路的選擇,有選擇的話,他也未必真的會叛桂系。
  • 林彪對決白崇禧,衡寶戰役打響,強強對決看誰笑到最後?
    這一次他重新披掛上陣,緊緊盯住「小諸葛」的一舉一動,追求「先敵制動,料在敵先」的兵家境界,而「小諸葛」的心態也與林彪一樣,晝夜不眠的關注著對手,琢磨著對方的排兵布陣,一有風吹草動,立即拔營起寨。不久,白崇禧接到一份重要的電報,電報大意是:「來到長沙作戰的解放軍士兵大都為東北兵,而湘南天氣暑熱,水土不服,準備休整,部隊已經發放秋衣,未見立刻行動跡象」。白崇禧一看這樣的情報,真是高興萬分,這說明解放軍並沒有立刻在湘南開戰的意圖,所以他就沒有立刻把部隊調往廣西。但是「小諸葛」這次中計了,這封電報正是林彪故意提供給白崇禧的假情報。
  • 白崇禧比蔣介石還毒辣,製造了「白色恐怖」,最後在臺灣成孤魂
    1925年1月,由李、白率領的「定桂討賊軍」東徵西討、浴血苦戰,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幾場規模較大的惡戰中,白崇禧運籌帷幄、指揮出色,「小諸葛」的美譽從此揚名天下。李、白佔了廣西,新桂系取代舊桂系。 1926年初,廣東革命政府與新桂系談判,兩廣實現統一。北伐開始後,蔣介石任命白崇禧為參謀部次長,代行總司令部參謀長要職。
  • 小諸葛白崇禧,手握20萬精兵掌控華中,為何不救淮海前線國民黨軍
    除了淮海戰役主戰場,其實國民黨在華中還有白崇禧的二十萬精銳。其中被解放軍殲滅的黃維兵團就屬於華中戰鬥序列的。那麼,國民黨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還手握二十萬精兵,為什麼不救援危在旦夕的老蔣徐蚌戰場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當初淮海戰役即將開打的時候,老蔣就動了要白崇禧前往指揮淮海戰役的念頭。在淮海戰役開始前,整個國民黨徐蚌地區的兵力主要就是華中和徐州兩部分。
  • 妻妾5人子女20,小老頭把大國總理打下臺,年86尚要一戰
    開國元帥彭老總曾經比較過近代軍閥的軍隊,「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大家都說湘軍能打,可是彭老總卻認為廣西的桂軍,比湘軍還要勇猛。可惜的是,李宗仁白崇禧領導的桂軍,代表著反動反人民的腐朽勢力,一度還是紅軍的勁敵,不值得稱道。
  • 白崇禧不愧為小諸葛,一個小調整,直接讓桂系第189師的戰力爆表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以後,桂軍也迎來了抗日戰爭的輝煌。武漢會戰中,江北戰場,逐漸變得激烈起來。岡村寧次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之後,親自下達了第1個作戰命令,那就是攻打黃梅和九江。7月13日,白崇禧秘密抵達廣西縣政府所在的梅川鎮,親自參與布置長江北岸的重鎮黃梅和廣西的作戰計劃。
  • 青樹坪戰役:四野渡江後最慘重的失利,被白崇禧伏擊,傷亡慘重
    早在1946年4月到5月間的四平戰役中,林彪指揮的東北民主聯軍在血戰32天之後,功虧一簣,棄城而去,這讓白崇禧暗暗得意,也要林彪暗暗發誓要洗四平之恥,於是鏖戰四平的主將重新披掛上戰,從武漢到海南千裡追逐白崇禧,林彪緊緊盯住小諸葛的一舉一動,而小諸葛白崇禧的心態與林彪一樣。到底該如何殲滅白崇禧的部隊呢?
  • 抗日戰爭桂軍猛將,曾力戰日軍最強師團,為何卻寒心離開桂系?
    抗日戰爭時期,李宗仁麾下桂軍以驍勇善戰而聞名,在桂軍諸多將領之中,作戰最為勇猛的有兩位,其一是出身於湘軍的廖磊,其二則是一直無法晉升的覃連芳。覃連芳是廣西柳州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步兵科,是李宗仁的嫡繫心腹,北伐戰爭結束後曾留學法國,其能力在桂系內部有口皆碑。
  • 全面抗戰中,桂軍為何避戰自保消極抗戰
    全面抗戰爆發後,李宗仁並不支持在無險可守的上海和日寇決戰,李宗仁打算駐守廣西。但白崇禧致電李宗仁,告誡他:「如再遲遲不發,年來吾人抗日救國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李宗仁沒辦法,所以同意桂軍前往上海參戰,自己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當然,作為交換條件,蔣介石允許桂軍擴編。桂軍因此在原有的2個軍的基礎上,招募新兵擴充為5個軍。就這樣,按照雙方的約定,桂軍6個師的主力部隊開赴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
  • 林彪大戰「小諸葛」:經兩次兵敗,最後一戰創造木船打敗軍艦奇蹟
    1893年白崇禧出生於廣西桂林一個回族家庭,20歲考入保定軍官學校後回到了家鄉,一路做到了旅長。1924年,年僅31歲的白崇禧與李宗仁合作,打敗了舊桂系軍閥,統一了廣西,成為新桂系的主要將領。在統一桂系的作戰中,白崇禧憑藉顯著的軍事才能,在軍隊中贏得了「小諸葛」的名號。
  • 共產黨的「常勝將軍」,對戰國民黨的「小諸葛」,誰更略勝一籌?
    在抗日戰爭中他在共產黨被稱為「常勝將軍」,他在國民黨被稱為「小諸葛」,在抗日戰爭中,他們是戰友,曾經是殺敵無數,戰功卓著,到了解放戰爭,他們又成了對手。從富饒的東北到海南孤島,真可謂是針鋒相對,一路搏殺,他們都是個性鮮明的出色將領。我們都知道,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故事,是人盡皆知。
  • 湘江戰役,桂軍和粵軍為何故意讓路?紅1軍團又為何痛失戰機
    但這種小伎倆,陳濟棠又怎會看不破,他給粵軍下達的作戰命令只有兩個字「送客」。粵軍讓開了一條西進的道路給紅軍,並遵循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戰術,只追不打。並且為了讓紅軍明白自己的意圖,陳濟棠還特意派人和紅軍進行談判,表明誠意。而蔣介石看到粵軍故意放水後,大為惱怒,又不好和陳濟棠撕破臉面,只能連連催戰。
  • 張皓:為什麼桂軍怎麼撤逃,都擺脫不了被消滅的命運?
    10月5日,林彪、鄧子恢報告:「今後向廣西進軍,我以五個軍採取較靠攏的並進。如敵與我決戰,則我亦能戰。如敵退,則我仍能向前推進。」10月7日,中央軍委同意並指出,「白崇禧指揮機動,其軍隊很有戰鬥力,我各級幹部切不可輕敵,作戰方法以各個殲滅為適宜」。
  • 傳說中的廣西「狼兵」,曾經的抗日勁旅,最終為什麼灰飛煙滅?
    廣西「狼兵」,又叫「廣西猴兵」,指的是廣西籍士兵。首先要聲明一下,這個「狼」字、「猴」字沒有半點貶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褒義詞。大部分廣西人身材瘦小,身手敏捷、靈活如猴,兇猛如狼,因此而得名。一些紅軍將領這樣評價廣西「狼兵」:「白崇禧的兵爬山、爬樹像猴子,跑得飛快像兔子,打起仗來像餓狼。」 紅軍兩大主力部隊中也有不少廣西籍士兵,在紅一軍團,廣西籍士兵佔了近兩成,在紅三軍團,廣西籍士兵則佔了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