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7日,紅六軍團2個師、6個團共9000多人由江西遂川的橫石出發,踏上西進的徵途。
紅六軍團向西挺進並攻佔新田後 ,在贛南參加第五次 「圍剿」的桂系軍隊第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立即向李宗仁、白 崇禧發出急電,防備紅六軍團進入廣西境內。白崇禧判斷:紅六軍團的目的是欲乘湘、桂兩省調兵不及,西進零陵、祁陽間渡過湘江;若零陵一帶不能過江,則極有可能進入廣西,由桂北的湘江上遊渡江。
為此 ,白崇禧作出如下部署:緊急調動兩個團至全州縣城和縣城北端與湖南交界的水、陸路重鎮黃沙河。先頭營則前往湖南零陵駐防;另調三個團加強廣西富川至恭城龍虎關一線的防守力量,以提防紅軍深入廣西腹地。白崇禧此舉目的是為了保持廣西的半獨立和平安無事,保存自己的勢力,把戰火擋在境外。
由於湘軍搶先趕到湖南零陵以西的湘江布防,紅六軍團無法由此過江,而桂北的全 州地域也有桂軍防守。為了調動敵人 ,撕開敵人的包圍圈,紅六軍團當機立斷放棄原定渡江計劃 ,忽而折轉東南陽明山地區,忽而又迅速向南突圍至湖南嘉禾地域 ,以迷惑敵人。面對突然南下的紅軍,白崇禧判斷紅軍由廣西灌陽的永安關進入廣西腹地的可能性最大。
他立即下令駐防興安至黃沙河湘江沿岸的三個團趕到桂 、湘邊境一線堵載紅軍入桂。紅六軍團看到自已快速靈活的行動已調動了敵人,牽住了桂軍的鼻子,使廣西地域內的湘江一線出現了幾乎無兵防守的狀況,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從桂北渡過湘江。紅六軍團輕裝疾進,穿過桂軍結合部巧渡瀟水,到達湖南道縣蔣家嶺附近。蔣家嶺靠近廣西灌陽縣的永安關。
9月2日拂曉時分 ,駐蔣家嶺的桂軍正在睡夢中,紅軍前鋒五十二團突然向其發起攻擊。紅軍連續突破敵人兩翼陣地,眼看守敵即將全線潰敗。此時,桂軍兩個團倉促回援過來。為避免腹背受敵 ,紅軍主動撤出戰鬥 ,迅速轉向西北方向前進。當晚。由群眾帶路避開阻敵、繞道進入廣 西全州縣的清水關,直插湘江。而桂軍卻仍在加強永安關的防守力量 ,發現紅軍時,紅軍已到廣西灌陽縣的文市附近。
紅六軍團向文市挺進,駐防的民團聞風潰逃,紅軍主力順利跨過灌江上的浮橋進入文市。軍團領導估計,被甩在後面的桂軍不會死心,必然要尾追而來,遂留下一個多團的兵力在灌江阻擊追敵。
白崇禧命令在湖南境內的桂軍師長周 祖晃迅速回頭追擊並派出空軍參戰。紅軍憑著灌江天險,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的十多次進攻。戰至黃昏,阻敵任務已經完成,紅軍主動撤 出戰鬥。是夜 ,桂軍雖然渡過灌江,但懼 怕遭到紅軍伏擊而不敢貿然追擊。白崇禧大罵周祖晃是草包。
此時,桂軍除在全州、興安駐有三個常備大隊外,60公裡的湘江無一兵一卒,湘江完全敞開在紅軍面前。渡過湘江的紅軍會不會在桂林西北的廣西、湖南、貴州三省交界地區建立根據地呢?白崇禧急令立即調兵,逼迫紅軍沿湘江北去 ,阻擋紅軍向西過江入桂。
正當桂軍調兵遣將之際,紅六軍團抓住時機,從容搶渡湘江。面對水深流急的湘江,紅六軍團在群眾的指點下將渡 河地點選在全州鳳凰嘴的董家堰。這裡雖然江面寬闊,但有一條卵石滾水壩橫過湘江,水流平緩 ,水深在腹部以下,可以涉渡。
9月4日,紅六軍團從石塘 、麻市直達湘江之濱,涉渡過江進入越城嶺的西延 (在今廣西資源縣 )山區。一路尾追紅六軍團的湘軍,「禮送」紅軍入了廣西。白崇禧看堵截不成 ,便下令追擊紅軍出廣西境 。
這時,中央紅軍長徵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央軍委給紅六軍團發來補充訓令 ,要求紅六軍團在湘南城步、武崗堅持至9月20日,然後再經貴州轉向湘西建立根據地。軍委的意圖是要紅六軍團鉗制敵人 ,直接配合即將長徵的中央紅軍的行動。
根據軍委的指示,9月9日,紅六軍團進入湖南城步 縣的蓬洞。9月10日,後衛部隊離開廣西,隨主力之後進入湖南城步境內。而桂軍的追擊部隊,直到9月8日才集結出發,到達廣西資源縣的石溪村,連紅軍的影子都沒見到。
紅六軍團歷時9天,以機動靈活的戰術,避實就虛。巧妙通過廣西渡過湘江,實現了中央軍委要紅六軍團進軍城步的戰略意圖。擔任後衛的五十一團渡過湘江後,在阻擊桂軍的激戰中,團長張鴻基等數十人英勇犧牲。桂軍出動了兩個師一萬二千多人及部分民團妄圖阻擊和追 擊紅軍,均遭失敗。 紅六軍團先遣西徵過廣西,為兩個月後繼續西徵的中央紅軍搶渡湘江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