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小諸葛白崇禧
今天來說一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過去。作為國民黨的高官之一,這位將領不僅會打仗,還是唯一一個只娶了一位妻子的高官。白崇禧雖然有著小諸葛的名稱,家中的一切事物卻都是由夫人做主,兩人之間的恩愛情誼在內部是一段佳話。馬佩璋從小就生的俊秀聰慧,待嫁年齡之時,馬家的門檻都快給人踏破了。名門望族的馬家老爺挑花了眼,後將眼光轉向了廣西戰場上的一位軍官,就是白崇禧。
-
小諸葛白崇禧,為什麼去了臺灣,而不是跟隨李宗仁出走美國?
說起白崇禧,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這個人是新桂系的大佬,軍事才華橫溢,被人稱為「小諸葛」。 桂系不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所以白崇禧和老蔣可謂多年政治上的對手,而白崇禧和李宗仁也利用其桂系的勢力,曾逼迫蔣介石下野,說起來雙方的關係並不好,只不過是貌合神離。
-
小諸葛白崇禧,手握20萬精兵掌控華中,為何不救淮海前線國民黨軍
除了淮海戰役主戰場,其實國民黨在華中還有白崇禧的二十萬精銳。其中被解放軍殲滅的黃維兵團就屬於華中戰鬥序列的。那麼,國民黨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還手握二十萬精兵,為什麼不救援危在旦夕的老蔣徐蚌戰場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當初淮海戰役即將開打的時候,老蔣就動了要白崇禧前往指揮淮海戰役的念頭。在淮海戰役開始前,整個國民黨徐蚌地區的兵力主要就是華中和徐州兩部分。
-
小諸葛白崇禧12幅書作欣賞,古拙樸實渾厚自然,網評:文武雙全
白崇禧再一次的想起白崇禧,是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我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看到過這個視頻。視頻中白崇禧送五國領事時滿面笑容,低頭哈腰;過後臉色就變了,這得多違心啊,多言不由衷。白崇禧這個人,小編看來他頗有野心。他用韓,某種程度上可能是考慮到以後的布局,因為韓在西北和南京,都有人脈資源,後來又能聯繫上某方,這樣的人物,絕非單純的軍人頭腦,如此長袖善舞,在桂系是不多的。實際上,萊蕪那件事,也是韓被逼上絕路的選擇,有選擇的話,他也未必真的會叛桂系。
-
小諸葛白崇禧,手握20萬精兵掌控華中時,為何不去淮海前線支援?
事實上,在我們所熟知的國軍將領中,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絕對算的上是非常出色的一個將領。當國民黨在徐州展開作戰後,領導著20萬精銳部隊的白崇禧,卻並沒有像世人所想的那樣會選擇援助徐州戰場的國民黨部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林彪大戰「小諸葛」:經兩次兵敗,最後一戰創造木船打敗軍艦奇蹟
足智多謀的「小諸葛」白崇禧,也確實沒有辜負蔣的信任,指揮部隊接連打贏了好幾個戰役,為北伐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常勝將軍」林彪對戰小諸葛「白崇禧」,這一仗絕對是個經典。湘鄂贛,就是湖南、湖北、江西,這三個省的國民黨軍的指揮員,不是別人,正是白崇禧。林彪作為第四野戰軍的司令員,之前吃過一次虧的他,此次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拿下「小諸葛」,扳回一成!
-
白崇禧太能自誇,竟然附會民間謠言:雷峰塔中白蛇精轉世
白崇禧號稱「小諸葛」,少年得志,非常自負。晚年寫回憶錄時也不忘穿鑿附會、自我吹噓一番。話說北伐戰爭第二階段,東路軍由劉峙指揮,在江浙一線被孫傳芳殘部打敗。白崇禧接到老蔣命令後稍做準備,就立即從南昌出發,經上饒、玉山趕往浙江前線。他人未到預定的前敵指揮部常山,聞聽潰兵已經退至那裡。白崇禧不愧是「小諸葛」,還是很聰明的,他立即發電報給常山地方當去,虛張聲勢,表示自己率領大軍馬上就要到達該地,並命令縣政府準備夠兩萬軍隊使用的船隻備用。接到這些電報,地方官員百姓以為白崇禧真率大軍能夠不日來援,人心遂趨於穩定。
-
長徵過廣西,校長怒斥小諸葛:除了我誰敢相信你未私通敵軍?
在蔣的計劃中,桂軍悍不畏死戰鬥力強,白崇禧奇謀善斷號稱「小諸葛」,靠桂軍打紅軍是最理想的,於是派飛機送去兩個軍、三個月的經費以及作戰計劃。白崇禧答覆:遵命辦理。客觀來看,白此時還是很賣力的,立即展開布置,出動桂軍撒開在湘江一帶的大網。
-
共產黨的「常勝將軍」,對戰國民黨的「小諸葛」,誰更略勝一籌?
在抗日戰爭中他在共產黨被稱為「常勝將軍」,他在國民黨被稱為「小諸葛」,在抗日戰爭中,他們是戰友,曾經是殺敵無數,戰功卓著,到了解放戰爭,他們又成了對手。從富饒的東北到海南孤島,真可謂是針鋒相對,一路搏殺,他們都是個性鮮明的出色將領。我們都知道,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故事,是人盡皆知。
-
打仗很厲害的白崇禧,為何被蔣介石拿捏得死死的,有一點很關鍵
這一戰的勝利,也奠定了民國基礎,因此大家都稱白崇禧為小諸葛,從此小諸葛的稱號,伴隨白崇禧一生。不過蔣介石對白崇禧還是比較重用,無論兩人的關係如何發生改變,白崇禧依然位居國軍高官。只不過,白崇禧是桂系將領,不屬於蔣介石的黃埔系將領,從而導致兩人之間都互不信任。可是有時候為了某種利益,這兩位又不得不,聯手合作走在一起。蔣介石欣賞白崇禧的軍事才能,而白崇禧也要仰仗蔣介石手中的權利,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
-
白崇禧足智多謀,但李宗仁卻說:他在政治上沒什麼遠見
桂系名將白崇禧足智多謀,人稱「小諸葛」,用兵機巧百變,極具謀略,連日本人都稱之為「戰神」。說起白崇禧,就不得不提李宗仁,二人被合稱為「李白」,情同手足,一起經歷了大風大浪,其兄弟情誼被世人所讚嘆。白崇禧早就識破了沈鴻英的小伎倆,於是將計就計,讓通信兵把三方的電話線連在一起,故意給沈鴻英打電話,商討何時攻打韓彩鳳,韓彩鳳信以為真,率先攻打沈鴻英,結果沈鴻英和韓彩鳳打了起來,坐收漁翁之利的人換成了白崇禧。
-
小諸葛白崇禧在臺灣的尷尬:教堂做完禮拜出門皮鞋竟找不到了
白崇禧(左)與李宗仁在桂系勢力中,白崇禧的地位僅次於李宗仁,二人也被人稱為「李白」。對於白崇禧的軍事天賦,程思遠曾說過:「他所指揮的軍隊,與他個人從無歷史淵源,竟能運用自如,如臂使指。」這足以顯示白崇禧是個軍事天才。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從海南島追隨蔣介石奔赴臺灣,蔣介石認為,當年自己的三次下野都與李宗仁、白崇禧相關,因此,到臺灣後白崇禧的實權被一次次剝奪,生存空間被一步步壓縮,心灰意冷後宗教成為白崇禧、馬佩璋夫婦的精神家園。
-
白崇禧比蔣介石還毒辣,製造了「白色恐怖」,最後在臺灣成孤魂
1925年1月,由李、白率領的「定桂討賊軍」東徵西討、浴血苦戰,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幾場規模較大的惡戰中,白崇禧運籌帷幄、指揮出色,「小諸葛」的美譽從此揚名天下。李、白佔了廣西,新桂系取代舊桂系。 1926年初,廣東革命政府與新桂系談判,兩廣實現統一。北伐開始後,蔣介石任命白崇禧為參謀部次長,代行總司令部參謀長要職。
-
小諸葛白崇禧,手握20萬精兵掌控華中,為何卻支援徐州戰場?
淮海戰役是主要在徐州進行,加上連雲港,商丘、棗莊作為邊界的一場與國民黨重兵集團進行正面交鋒的規模巨大,奠定了最終勝利基礎的戰役。而此時國民黨的唯一希望就是得到桂系將領白崇禧的援助,雖然國民黨的蔣介石對白崇禧下達了前往徐州進行性支援的命令,但是白崇禧並沒有聽從命令。
-
白崇禧:和老蔣鬥了一輩子,晚年在臺灣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白崇禧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與老蔣鬥了一輩子,在解放戰爭中戰敗,後來去往臺灣。作為國民政府的知名將領,白崇禧具有很高的軍事指揮能力,人稱"小諸葛"。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內部鬥爭不斷而且極為腐敗,最終不敵英勇的解放軍,退守臺灣。雖然是國民黨內部的高級將領,白崇禧與老蔣的關係並不好,兩人之間鬥了一輩子,73歲在臺北去世。
-
小諸葛白崇禧跳腳大罵,紅六軍團巧渡湘江
白崇禧判斷:紅六軍團的目的是欲乘湘、桂兩省調兵不及,西進零陵、祁陽間渡過湘江;若零陵一帶不能過江,則極有可能進入廣西,由桂北的湘江上遊渡江。為此 ,白崇禧作出如下部署:緊急調動兩個團至全州縣城和縣城北端與湖南交界的水、陸路重鎮黃沙河。先頭營則前往湖南零陵駐防;另調三個團加強廣西富川至恭城龍虎關一線的防守力量,以提防紅軍深入廣西腹地。
-
侍從秘議蔣如遇不測誰來接任,不料隔牆有耳,白崇禧從此死心塌地
「兄弟,告訴你個秘密,前幾天委座秘諭,現在抗戰形勢危急,他個人如有不測,當以白崇禧繼任,何應欽次之。」蔣的侍從低聲交談道。不料隔牆有耳,白崇禧的秘書前來侍從室送文件,恰恰聽在耳中。當時,何應欽是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白崇禧只是副參謀總長,且排名仍在程潛之後。
-
白崇禧為什麼拒絕指揮淮海戰役?杜聿明:一到徐州就感覺要完蛋
70多年前,淮海戰役(蔣軍稱徐蚌會戰)爆發,這是決定國共命運的一戰,雙方加起來投入了超過百萬部隊參戰,最終以我軍勝利告終。我軍宣布殲滅蔣軍超過55萬人,為解放戰爭中蔣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鬥之所以如此重要,在於它牽動著全國的局勢。
-
白崇禧不愧為小諸葛,一個小調整,直接讓桂系第189師的戰力爆表
7月13日,白崇禧秘密抵達廣西縣政府所在的梅川鎮,親自參與布置長江北岸的重鎮黃梅和廣西的作戰計劃。但是剛抵達梅川鎮,白崇禧下榻的一家圖書館,當天就遭遇了日軍飛機的轟炸,由此可見,日軍的諜報人員無孔不入。國民黨軍委會把黃梅、廣濟兩個地方化為固守區,也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死守。
-
他有小諸葛之稱,帶60萬大軍在敵人包圍下消失,成就軍事史上傳說
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解。當時由於日軍集結的速度太快,而導致日軍的大型武器和飛機以及後備物資沒有能及時到達。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因此日軍雖然基本上合圍了國民黨駐徐州地區的60萬大軍,但在某些方面還需出現一些漏洞。這也給國軍一些可乘之機。當時駐守徐州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兩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