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亮相,該展覽分8大主題展區,設超多互動體驗展項,並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科技電影,將帶領觀眾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該展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設計師創意設計,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021年6月。配合主題展,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還推出了科普影片《太平洋秘境》。
地球被稱為「藍色星球」,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截止到目前,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神秘海洋》巡迴展覽設計了一段神奇之旅:從陽光普照的海洋表面到達海洋幽深之處。在這裡,觀眾將發現最新的海洋科學,和科學家們一起,運用最新的機器人技術及衛星技術,揭秘神秘海洋的「面紗」。
記者看到,展廳入口處,海洋投影營造了一個沙灘,海浪拍打、翻騰,變幻莫測,吸引觀眾進入海洋世界,探索廣闊海洋深處的未知世界。展覽共分8個展區,分別是導言、奇幻漂流者、神秘生物、遇見巨型生物、潛入深海、無形邊界、豐饒的海洋和結語,將海洋科學知識以互動方式展示。螢光生物模型栩栩如生,180度環幕沉浸式體驗,給觀眾帶來視覺與聽覺的衝擊。虛擬下潛遊戲讓觀眾探索海洋深處,在科學探索與趣味體驗中思考如何保護海洋的未來。
「奇幻漂流者」展區,展示了數種認識浮遊生物模型和圖片。海面陽光充足,是浮遊生物的主要棲息地,浮遊生物是維持幾乎所有海洋生物食物來源的有機體。儘管浮遊生物非常小,但是它們形態非常多樣。在這裡,觀眾可以看到很多不常見的的浮遊生物模型。通過交互式顯微鏡,觀眾可以嘗試在一滴水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生物體。
表面看著暗淡無奇的海域,卻隱藏著絢爛奪目的螢光生物。來到「神秘生物」展區,可以看到魚類眼中耀眼的世界。據介紹,研究人員在潛水時,用特殊的燈光和攝像機發現,許多海底動物在特殊光線照射下呈現出驚人的紅色、橙色和綠色的螢光。一些海洋生物能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然後重新釋放出來肉眼能看得到的光線。該展區探討了這些會發光的生物如螢光魚類和海龜模型等,以及科學家如何在黑暗的水域進行研究。
海洋是巨型動物的棲息地,但人們對他們的生活知之甚少。「巨型生物」展區設有一個180度高解析度的投影屏幕,通過藍鯨、巨型魷魚和蝠鱝的動畫,再現這些海洋動物真實的生活場景。
從正常到越來越小、越來越扭曲的造型,一排紙杯直觀反映了水壓的作用,現場這件展品吸引不少人細看。據悉,這些紙杯被學生們畫上圖案後,放入不同深度的海洋,在水壓的作用下已變形,無法恢復原來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