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返回器旁跑過的小可愛到底是誰?

2021-01-08 快科技

01 最先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小可愛到底是誰?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然鵝第一個迎接「嫦娥」回家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可愛。

一時間,小傢伙迅速成為了網紅,全網都在猜測它的真實身份。


道理我都懂,但是恐龍過分了呀,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根據大家的猜測,狐狸、狼、兔子、兔猻、旱獺這幾個候選者的呼聲比較高。那麼這個小可愛到底會是誰呢?

首先基本可以排除兔子。從視頻來看,誤入著陸範圍的小可愛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兔子的尾巴顯然沒有那麼長。


圖片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而且,兔子的走路方式也與視頻裡的小可愛不太一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養過小兔子,兔子行走的時候,都是一跳一跳的,基本不會像視頻中那樣四肢輪換著地行走,所以兔子基本可以排除啦。


貓貓和兔子一起生活久了,走路也會一跳一跳的圖片

小可愛會是兔猻嗎?可能性比較小。兔猻的膽子可是超級小的,碰上嫦娥五號這麼個「來路不明的怪物」,估計早就嚇跑啦,才不會在附近逗留。

另外,視頻中的小可愛有過明顯的探頭張望的姿勢,這個動作對於短粗脖子的兔猻,難度似乎有些大......


兔猻:脖子粗怎麼了!我可愛不就行了!圖片來源 Wikipedia

至於狼嘛,雖然說喜歡集體出行的狼在冬天也有可能單獨出行,但是它們走路或者小跑時的韻律感更強,也更平穩,不會像視頻中的小可愛這樣在奔跑時這麼「跳脫」。


小跑時的狼,圖片來源知乎視頻截圖

相對來說,旱獺的可能性倒是大一些,它們在內蒙古草原有「戶口」,部分旱獺也有視頻中那樣的長尾巴。不過,與視頻中的小可愛相比,旱獺的耳朵和腦袋似乎要更小一些......


旱獺(左)與路過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小動物(右),圖左來源 Wikipedia,圖右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於是,小狐狸最終脫穎而出啦!

根據專家推測,出現在視頻中的小可愛是赤狐或沙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它們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數量不少,也有著更明顯的耳廓和大尾巴。奔跑時的靈動姿勢和探頭探腦的好奇行為也與視頻中的小可愛高度相似。


赤狐(左),沙狐(右),圖片來源 Wikipedia

至於到底是赤狐還是沙狐,這就比較難判斷啦,畢竟這個視頻的清晰度實在令人捉急!

02 宇宙是什麼形狀的?

對於這個問題,蝌蚪君想說:你們問題的範圍,是星辰大海!

好的,所以宇宙是什麼形狀的呢?(乖巧答題)

我們目前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約為910億光年,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但是我們目前還無法找到可觀測的宇宙邊界,所以也就不能直接得知,宇宙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也無法得知宇宙確切的形狀。


圖片來源 pexels

目前學界對這一問題,大致有三種猜測:第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像紙張一樣平坦;第二種觀點認為,宇宙是曲率為正的閉合球體;第三種觀點則認為,宇宙是曲率為負的開放空間,形狀像一個馬鞍。

第三種觀點是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認為我們的時空都被質量彎曲,是一個有曲率的時空,而宇宙的形狀大致上就是由空間的曲率決定的。


宇宙形狀的猜測,圖片來源網絡

現在的觀測技術,比如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和普朗克衛星的CMB地圖,都表明宇宙在廣度上是無限的,形狀幾乎是平坦的,但這些觀點一直存在爭議。

蝌蚪君想說,研究宇宙的形狀並不是無意義的,它能為人類研究宇宙的起源、推測宇宙未來的變化提供線索。

不過,不管宇宙未來變成什麼樣子,都與我們的今天沒有太大的關係啦,還是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更加重要哦圖片~

03 花心是本能驅使多些?還是環境影響多些

有人說,花心的原因不是因為不專一,而是因為心碎成了很多片,每一片都專情於一個人圖片。

咳咳咳,不皮了,專一的蝌蚪君推測,花心是基因和環境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小夥伴們在學習生物的時候,應該都學過:生物的性狀是遺傳物質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舉個慄子,一棵長在水中的水毛茛,水面以下的葉子呈絲狀,而水面以上的葉子呈匙狀。


同花異葉的水毛茛,圖片來源見水印

同一株植物的葉遺傳物質相同,但是在不同環境下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性狀,這就說明了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塑造生物的表型。

人類的行為也不例外,會同時受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所以說,「花心」作為一種「表型」,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04 大腦為什麼能記住東西?記住了為什麼還會忘掉?

遙想當年,處於期末考試周的蝌蚪君也發出過這樣的靈魂拷問:為什麼明明背下來的內容總會在考試時忘掉!為什麼沒有記憶麵包!

嗐,言歸正傳,我們還是先說說為什麼已有的記憶會被忘掉吧。

小夥伴們估計都知道,記憶分為三種類型: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保留的時間大致在0.25-4秒,短時記憶(也叫工作記憶)大概可以維持5秒到1分鐘,而長時記憶則是一種長時間的記憶存儲,最長可以維持終生。

這三種類型的記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我們接觸到新信息時,會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瞬時記憶。這些瞬時記憶中的一部分會被我們的大腦有意識地繼續強化,這就形成了短時記憶,而其它未被強化的信息則會被遺忘。

短時記憶形成後,再經過反覆強化,會發展成長時記憶,永久存儲下來。而沒有反覆強化的記憶,就會面臨被遺忘的命運。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已經記住的內容,還會被我們忘記(尤其是在重要場合,太難了)。

那記憶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大腦中構成記憶的分子機制是:兩個神經元信號傳輸過程中的長時程增強(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當大腦經過強直刺激(重複短促且有效的刺激)產生記憶後,給上遊神經元一個刺激,下遊神經元就會產生一個放大數倍的刺激,並持續一段時間。

刺激效應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這與存在於大腦海馬體突觸上的蛋白有關。當蛋白的狀態不穩定時,不能長時間的維持這種效應,形成的記憶就很容易消失,此時形成短期記憶。反之,穩定的蛋白可以長時間發揮作用,長期記憶也就這樣產生啦。


產生LTP的分子作用機制,圖片來源 Kandel et.al,2013

05 吃核桃真的能變聰明嗎?

身為家族群中的「抬槓小能手」,蝌蚪君要堅定地告訴你,當然是不能的。

作為一種常見還好吃的堅果,核桃確實含有一些對腦健康有益的營養物質,比如ω-3 不飽和脂肪酸。


糖炒核桃仁,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是這種營養物質可不是核桃的專利哦,很多食物中都有,比如三文魚、亞麻籽、鱗蝦、獼猴桃和花生等。你聽說過吃獼猴桃補腦嗎?

而且,像核桃這類的堅果,含的脂肪和蛋白質都不低,如果狂吃一陣子,可能還沒變聰明,體重先上去了......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吃核桃會「補腦」的說法,大概跟中國自古以來對「以形補形」這種理論的執念有關。

類似的流言還有吃黑芝麻可以讓頭髮變黑、吃魚眼明目、吃腰子補腎等等。蝌蚪君決定明天吃一頓可樂雞翅,萬一可以長出翅膀呢?(才不是因為可樂雞翅好吃!)

- THE END -

#火箭#嫦娥五號#玉兔

原文連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陳馳

相關焦點

  • 嫦娥姐姐把兔子也帶下來了?嫦娥五號回家,那個搶鏡小動物是誰?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即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小動物成功搶鏡。
  • 從嫦娥五號返回器跑過的小動物是什麼?如果不是白兔,有何寓意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返回。在返回器落地的瞬間,出現了一個奇特的鏡頭,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旁跑過,一時間大家都在猜測這是什麼動物。現場負責搜索的人員透露,這正是一隻兔子。但人們仍在糾結其行走姿勢、身體形態等,認為是狐狸,或者狼等。如果是這些動物,古代認為會是什麼徵兆呢?
  • 嫦娥五號返回器旁邊出現兔子,在古代有特殊寓意,與嫦娥故事有關
    12月17日的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所有的科研人員都在做著迎接它回家的準備,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發現自己並不是第一個迎接嫦娥五號回家的人。大家在直播中,清楚的可以看到一個可愛的畫面,有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前跑過,率先到達現場,快於任何一個科研團隊。哈哈,這樣子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第一時間看到此畫面的人紛紛表示這真的是玉兔迎接嫦娥回家,太好了。
  •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9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12月17日,科研人員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
  • 玉兔從嫦娥五號身旁跑過,中國必將在月球上留下屬於中國人的腳印
    文 | 何 川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一個「小目標」,中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一步。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小場景,是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返回。在返回器落地的瞬間,出現了一個奇特的鏡頭,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旁跑過,一時間大家都在猜測這是什麼動物。現場負責搜索的人員透露,這正是一隻小白兔子。有網友看罷視頻之後樂開了,發帖說:「難道這是小白兔是月亮上玉兔下凡了不成?」
  • 搬運外骨骼亮相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現場
    航天科工供圖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獲悉,該公司二院206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
  •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今日到處都是嫦娥五號回來的消息,本次嫦娥五號成功法國取樣回來可謂又是我們國家航天科技史上的一個進步,不過這個時候大家卻被一個小動物吸引了注意,現在也已經有了確切消息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的是兔子,這麼   原標題:破案了!
  • 航天科工外骨骼技術助力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
    在此次任務中用到的搬運外骨骼中國日報12月17日電(記者 趙磊)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
  • 自豪時刻,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從畫面中我們能看出返回器,雖然表面有點黑,但是保存得非常完整,站得非常直,是在預定時間、預定區域內,非常成功的著陸。
  • 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骨骼詳解 最近在熱搜的熱度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五號了,今天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再次引發了關注。嫦娥五號將著陸內蒙古四子王旗,而為了快速和嫦娥五號返回器建立連接,首次使用了人工外骨   原標題: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骨骼詳解   最近在熱搜的熱度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五號了,今天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再次引發了關注。
  • 一隻白色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跑過,如果在古代,有何徵兆?
    提及月宮,嫦娥與月兔是最為人們熟悉的。我國的月球探測計劃,其中重要的探測器就以「嫦娥」命名,月球車為「玉兔」。嫦娥五號的任務是月球「取土」,今以圓滿完成任務。就在回收返回艙的時候,出現了「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前跑過」。其形狀像白色兔子,被大家稱為「月兔接嫦娥回家」。
  •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
    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的是兔子,你猜對了嗎?
    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的是兔子。12月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攜帶月球「特產」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在這一萬眾矚目的時刻,卻被一隻小動物卻「搶鏡」了,緣分就是這般妙不可言。只見直播的畫面中,出現了可愛的一幕,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前跑過,率先到達現場。這引發了網友們的猜測,有說小狐狸、田鼠的,也有人猜測是「玉兔下凡」。今天上午,空中搜索分隊副指揮員劉鵬飛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揭曉了答案「它其實是一隻兔子,就像網友們所說的,是玉兔,也可以!」
  • 嫦娥五號著陸瞬間:小動物搶鏡
    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小動物成功搶鏡。從直播截圖來看,這隻從嫦五跟前跑過的小動物成為第一個「捕獲」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大佬「,比搜救隊伍到得還早。
  •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目擊記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電題:攬月而歸,踏夢而行——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目擊記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於嘉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返回器姿態端莊地立在積雪覆蓋的草原上,等待科研人員揭示更多奧秘。16日深夜,返回器還在「返程」途中,地面搜索回收分隊開始向著陸場預定區域行進。不久前,四子王旗連降多場大雪,給搜救任務增加了不少難度。數十公裡的草原路,有的地方積雪厚達半米。
  • 「查收」嫦娥返回器小動物到底是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網友都說是...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發布會結束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在回答網絡熱議的最早發現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動物是什麼的時候,笑著做出了上述回答。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當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有網友發現,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有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前跑過,率先到達現場。這個小動物因為第一個「成功查收」嫦娥五號返回器而引發網絡熱議。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揭秘:返回器為何用「打水漂」的形式回家
    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
  • 視頻直擊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全程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聽說它這次帶了一頂大傘→
    原標題: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聽說它這次帶了一頂大傘→   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搭載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視頻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這次它帶了一頂大傘
    視頻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平穩著陸?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01:46)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搭載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而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傘究竟是一面什麼傘?製作降落傘又需要什麼工藝呢?總臺央視記者 陶嘉樹:嫦娥五號這次探月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從月面上採集的月壤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