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鏡頭語言、表現手法、主題寓意解讀《EXODE》超現實主義內涵

2021-01-19 黑夜獨行雲集

《EXODE》是由法國導演 Kathleen Cartier 拍攝的一部只有8分鐘的動畫短片,獲優秀CG動畫獎。

影片講述了狂風呼嘯,黃沙滔天。從視線的最盡頭,一頭龐大的巨獸緩緩走來。它沉重的步伐足以撼動大地,而自內而外的衰弱讓四肢再也無法支撐它那山一般的身軀。在絕望的吼叫過後,巨獸轟然倒地,動彈不得。

在他的身上,寄居著許多弱小的人類。巨獸堅硬的背甲仿佛風蝕了數萬年的丘陵,人們在夾縫中艱難求生,巨獸每一次的扭動都會給他們造成滅頂之災。最後的掙扎過去,巨獸再也不動了。

人類相互扶攜嘗試著離開危險之地,而在巨獸肌膚最陰暗的角落,恐怖的寄生蟲成為人類最後的威脅。漫漫路途,人類將要前往何方……

影片以特有的CG動畫效果,展示了震撼人心的一面,表達了一個徵程結束,下一個徵程又將開始的豐富主題內涵。短片告訴我們,未來人類與怪獸身上的蟲子一樣,都是寄生,當我們耗盡了怪獸象徵著的環境資源,便轉移到下一處寄居。基於影片獨特的視角,我本文將從鏡頭語言、表現手法、主題寓意三個方面來解讀《EXODE》帶給我們的現實思考與意義。

鏡頭語言:以鏡頭下昏黃、灰暗的畫面,奠定末世悲哀的基調,通過遠景和近距離特寫預示人物未知的前途命運

短片通過緩慢的動作、瀰漫的大霧來創造景深度感,用昏黃、灰暗的鏡頭色彩預示人類的生存危機。同時在遠近鏡頭的輔助表達下,人物的細節進一步展示了未來生存的疑惑和不可控的走向。

1. 昏黃陰暗的主色調,奠定影片內容末世荒涼的論調。

短片開始遠處的天空是昏黃的濃霧與近處是巨獸踐踏起來的濃濃灰塵,形成瀰漫不可見的深霧。巨獸困難的移動雙腳,濺起陣陣灰塵,最終不得不轟然倒下,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生物的命運是難以預測的,一種末世毀滅的既視感撲面而來。

巨獸倒下,身上起伏的皮膚褶皺盔甲,猶如千溝萬壑的高原山地,以陰暗的色調從遠到近,將整個巨獸倒下的靜態細緻的呈現,意味著生機的渺然和飄零。接著我們看到衣著灰色破舊不堪,面目不清的人類從巨獸身體的各個地方跑出來。這時,影片才告知觀眾原來人類是寄居在巨獸身上,巨獸死去,人類的命運又何去何從。這種末世的悲哀,躍然螢屏,讓人倍感無助。

當人類四處跋涉,尋找新的宿主時,遠方的陽光似乎又帶來希望,可卻又猶如夕陽西下,希望可期不可到。影片用整體消極的冷係為主色調,表達了對人類未來生存的思考奠定末世氣氛。

2. 遠景和近距離的呈現,進一步展現了影片表達的生存思考。

A.遠景。當人類相互攙扶著從巨獸身體裡走出來,在巨獸屍體旁猶如一個個黑點,以遠景展示,人類在巨獸面前的渺小。巨獸在這樣的環境中最終喪生,那渺小的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人類開始尋找新的生存之主,排列成長隊,在廣袤無垠的大陸上行走,有起伏的沙漠、有白芒無邊的極地,大遠鏡頭深邃的展示了人來的渺小和未來命運的失控。在滾滾沙塵中,人類似乎又找尋到一處可以生存的宿主,遠景展示人類艱難的攀爬,猶如一隻只螞蟻。

通過遠景的呈現,觀眾感受到的是人類力量的渺小和對自己生存命運失控。留給我思考的是:如果沒有宿主,人類的生存空間將會在哪裡?人類命運的未來走向是何處?

B.近距離特寫。影片有比較多的近距離鏡頭展示,值得細細品味。巨獸身上的皮膚甲冑,就是近距離呈現,在人類面前,猶如石林般高聳雲天。那些皮膚甲冑的縫隙猶如峽谷山溝,人類寄居其間,也是小心翼翼,時刻面臨生死之地。

而人來面部的近距離特寫鏡頭頗有深意,面部不清,膚色灰暗,衣服破舊,眼神渾濁。這是長期寄居巨獸體內,不見陽光導致的人類各方面的變異。這就是一種生存的危險信號,人類沒有被其他生物打敗,卻被自己活活給進化死去。

當人類走巨獸身體出逃時,遇到同樣寄居的甲蟲,以近景展現了人類在甲蟲面前都生命之憂,這不就意味著人類也是和甲蟲一樣,靠寄主生活,與其他寄生蟲一樣喪失自主謀生的能力。

當人類尋找到新的寄主時,一個小孩子手中的巨獸圖雕掉下去了,他掙脫大人的手回去撿,然後一個老人撿起還給他。全程沒有對話,小孩的家長過來以一種防備的心態護著孩子。這個近距離細節深刻展示,人類由於寄居生活幾乎喪失的社交能力,這是生存的悲哀。

影片以近距離的拍攝鏡頭,多方面的展現了人類在這個大陸上生存的艱難,這種艱難並不是生活的艱難,而是寄居的困難。因為脫離寄主,人來就會遭遇生存危機,沒有自主的生存能力,是遲早會被自然淘汰。

短片《EXODE》用不一樣的鏡頭畫面風格、長遠鏡頭和近距離特寫將影片的整體畫面有層次感和既視感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將寄居在巨獸身體裡的人類的渺小展現淋漓盡致,深刻反映了人類喪失自主生存能力過著寄居的生存方式,是非常可怕的,留給觀眾深刻的思考空間。

表現手法: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人類的渺小,同時加以反諷,反訴人類的無知與寄生

《EXODE》在對人類的刻畫上是不遺餘力的,以對比和反諷的手法深刻的展示了人類的渺小與無知,值得人類自我反思。

1.對比:巨獸的龐大如巨山與人類的渺小如螻蟻。

如果沒有對比,就無法得知巨獸的「巨」與人類的「小」是多麼的可怕。巨獸挪動的步伐緩慢,幾乎不會跑,移動一步都是震天動地,而人類則會因為巨獸的一個細微動作不慎喪生。當巨獸倒下時,寄居在巨獸身體裡的人類感覺像是發生大地震一樣。巨獸閉合張開的皮膚對人類而言就像峽谷的封閉與撕裂;巨獸掉落的盔甲對人類而已就像山頭掉下的巨石。人類行走在巨獸的身體上,就像行走在山川、谷地一般,形象反差巨大的展示巨獸的巨大和人類的渺小。

通過這個對比,導演傳遞給觀眾的是:巨獸在這個大陸上的生存如此之艱難,而寄居的渺小人類在喪失宿主後又該怎麼生存?

2. 反諷:人類喪失自主創造能力「進化」成寄居的寄生蟲。

如果說人類之所以成為高級生物是有原因的話,那自主創造則是人類走向進化的重要特徵。如果失去這種自主創造能力,那人類似乎就和寄生蟲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

寄生蟲是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成為宿主或寄主上,同時,對寄主造成損害。影片中的人類就是寄居在巨獸身體裡,吃住行都在巨獸體內,也許是外部環境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人類只有演化成寄生動物。而巨獸之所以轟然倒下,體內的寄主動物造成的傷害是主要原因。相比較而言,巨獸似乎才是自主創造的生物,它提供了體內寄生動物所需要的生存物質。而人類卻喪失了自主創造能力,過著暗無天日的寄居生活。這種莫大的人類反諷意識,讓人心生悲哀,因為它隱喻著其實人類生活在地球其實就是一種寄居生物,地球是最大的寄主。

巨獸體內除了人類這寄生動物之外,還有一種類似甲殼蟲一樣的寄生動物。它們體型較大,在巨獸死亡後主動出擊襲擊人類,可見它們不僅是寄生動物還帶有攻擊性的動物,會擊殺巨獸體內的寄居動物。而人類則是不斷的逃棄,這展示人類喪失對生存的捍衛,這種「進化」是可怕的,是屬於人類進化上的逆行進化。這種逆行進化,導致人類失去自主創造能力,變成寄居動物。

這種人類自身帶來的反諷意味更讓人更難接受,自我帶來的毀滅的遠比外界的打擊更難以接受。而影片結尾還是人類尋找到了另一隻巨獸,再次成為寄生動物。沒有在上一隻巨獸死亡的身上找到原因,繼續行走在寄居之路,反諷意味更濃,也許人類遲早有一天會走向巨獸般的毀滅之路。

主題寓意:採用隱喻象徵,表達了死亡與重生,寄生與毀滅等多重可能的主題內涵,引發人類對生存的終極思考

《EXODE》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短片,用短短的8分鐘,深刻的展示了多重隱喻的主題,多角度的思考,我們也許才可以領會影片所要表達的內涵。

1.過度的索取遲早會走向自我毀滅,失去生存的資源就談不上寄生。

影片中巨獸如此的龐大,它最終也倒下了,可見寄居在其體內的生物是何其之多,人類只是其中之一。寄居動物成年累月的索取宿主的資源,導致巨獸舉步維艱,倒在行走的路上。而失去巨獸這個宿主,其體內的寄居動物紛紛逃生,人類也不例外。沒有了生存資源,寄居生物遲早會走向死亡之路。所以,和諧的寄生動物與宿主之間的生態關係,應該是索取有度,能進化出自主創造能力。

短片裡這隻巨獸就隱喻著我們人類及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地球,導演用這種創作手法來警示人類,過度的索取地球資源,破壞地球的自然生態,那人類遲早會走向自我毀滅。對於地球而言,我們人類就是寄居動物,我們無需回報的從地球身上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源,讓自己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好。可地球不只要維繫人類的生存,人類只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它維繫的是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如果人類沒有限制的打破這種寄居生物的生態平衡,那地球遲早會像巨獸一樣毀滅,人類也將走向滅亡。

這種很有代表性的隱喻事物,讓觀眾幾乎沒有任何觀影阻礙就能感受到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內涵之一。好在現實世界中的人類是沒有喪失自主創造能力,在向地球索取的時候也在保護地球,維繫地球的生態平衡。導演用這種警示意味的影片,傳遞出人類生存的終極拷問:少索取,不做寄居生物,用自主創造能力,延續人類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方式。

2. 死亡與重生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死亡去不會去探尋生存。

短片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死亡與重生這個話題,開頭巨獸轟然死去到結尾新的巨獸昂然聳立,昭示著任何生物都是生死相依。沒有死亡,就不會探尋新的生命存在,儘管人類是寄居者,但是人類開啟了探尋生存的可能。

在短片中的這個大陸就好比是人類世界的銀河系,地球只是其中一顆存有生物的星球,而這個大陸上也不止有這一隻巨獸,還有很多像它一樣體型龐大如高山似的的巨獸。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同時也在探尋其他可能存有生物的星體,這是因為地球遲早會有毀滅的一天,人類如果還存在,那遲早要離開地球移居其他適合生存的星球。這就是短片中隱含的死亡與重生,沒死亡的威脅又怎麼會有重生的追求呢。如果沒有地球最終會毀滅的走向,那人類又怎麼會去積極探尋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呢?

這隻巨獸死了,還有其他巨獸存在,但是這種生存模式並不是導演所要倡導的,因為現實世界裡人類的生存的模式不可遵循。在適合人類生存其他星球沒有找到之前,地球是唯一的適合人類生存之地。儘管有著生死替換的循環之道,但這種循環之道是要建立在有生存希望的基礎之上的,這才會有死亡帶來的生的迫切欲望。

所以,短片用巨獸的死亡來隱喻地球的毀滅,用人類尋找新的巨獸寄居隱喻人來探索外在星球的宜居可能。這種看似科幻的劇情,實則是將現實世界裡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嚴肅升級,意在警醒人類應該反思自我的生存之道。

總結一下

「EXODE」中文名為:逃離。這種逃離是成群結隊的逃離,影片的中展示的逃離就是人類在巨獸死去後成群結隊的逃離,去尋找新的宿主。短片在豆瓣上評分為7.2,不算很高,是因為不少人對它超現實的主題內涵不太懂,所以給的評分不算高。但是短片在參加各類影視節,卻受到不少評委的好評,榮獲最佳CG動畫獎。

本文正是從影片的鏡頭語言、表現手法和主題寓意深度解讀《EXODE》的超現實主義內涵,傳遞給讀者一種可以接受的理解閱讀知識。

相關焦點

  •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提克威導演採用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遊戲娛樂式的媒介語言,呈現了具有深刻寓意性的故事內容,形式與內核中兼具創新性,成為獨特經典之作。因此,我將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主題寓意及現實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蘊,在剖析影片表現手法的同時談談該片對我們現實的啟示。
  • 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解讀德國短片《禮物》的魅力
    小狗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打倒,反而樂觀面對生活的挫折,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天性,深深打動了殘疾的男孩。最後,被感動的男孩關掉遊戲,打開房門,帶著小狗在陽光下玩耍,迎來生命的陽光。很多人在分析這部短片時,都會從主角男孩的內心變化去闡述,今天,我將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深度解讀短片《禮物》的魅力。
  • 從邏輯思維、表現手法、鏡頭的運用解讀電影《阿甘傳奇》的魅力
    對於這部影片,很多人只從勵志角度來解讀,這未免會過於局限。在我看來,要想真正看懂導演的良苦用心,必須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解讀。今天,我將拋開勵志的角度,從邏輯思維、表現方式、鏡頭語言這3個方面來進一步探討這部影片的獨特魅力。
  • 從鏡頭語言、性格特點、拍攝手法解讀二戰電影《美麗人生》的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性格特點、拍攝手法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影片,在第四部分,將分析圭多的性格特點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和思考。 片中獨特的拍攝手法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從視角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由喜劇轉悲劇,沒有給觀眾和突兀的感覺,而是隨著鏡頭的轉換,慢慢過渡。在《美麗人生》的前半部,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納粹或者戰爭的悲劇色彩以及暴力疑點。也就是說,影片演到一半,一直呈現的是典型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現實意義解讀動畫短片《午後時光》的魅力
    通過《午後時光》的劇情內容及觀眾的評價,我發現很多人都被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但單純地從短片內容著手,並不能將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今天我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觀影方法」這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經驗,談談如何高質量的欣賞一部動畫短片。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現實意義解讀動畫短片《午後時光》的魅力
    通過《午後時光》的劇情內容及觀眾的評價,我發現很多人都被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但單純地從短片內容著手,並不能將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今天我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觀影方法」這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經驗,談談如何高質量的欣賞一部動畫短片。
  • 從鏡頭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思考解讀《七號房間的禮物》的魅力
    接下來我從鏡頭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思考解讀《七號房間的禮物》的魅力。七號房間的禮物》是韓國著名「治癒系」導演李煥慶的作品。導演李煥慶,第一部電影愛情喜劇片《那小子真帥》,而後通過《方糖》和《冠軍》兩部溫情催淚片在韓國確立了其"治癒系"導演的地位。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三個層面解讀《一條狗的使命》
    片的表現手法輕鬆幽默,充滿人性的溫暖。成長、愛情、追尋的細節流淌,暖心催淚中感情得以升華,讓人領悟到到很多人生哲理。很多作者從劇情發展上闡述影片,我感覺無法體會到電影的獨到之處。下面,我將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三個層面深入解讀:·01、敘事結構:綴合式團塊敘事,強調使命揭示多內涵主題·02、鏡頭語言:低機位拍攝配以旁白,形成新奇的觀影感受·03、象徵意義:情感景物富含隱喻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對於這部片子,很多人只從故事內容來解讀,這未免會過於局限。要想真正看懂導演的良苦用心,必須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解讀。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託出了艾達內心的抑鬱與苦悶事物的象徵意義:鋼琴、鏡子、裙子上的破洞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淺析《地球上的星星》
    我將從藝術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這三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在文章的每個部分,我會通過對影片的敘述和分析,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一、藝術手法特效、鏡頭、蒙太奇等手法的完美配合,既烘託故事氛圍,又讓整部影片鬆弛有度,觀影舒適度非常強。1.動畫特效:影片中有多處動畫特效,既生動又形象,把伊桑的內心世界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 從人物塑造、鏡頭語言、敘事結構解讀電影《鋼的琴》的獨特魅力
    所以今天我將從「人物塑造、鏡頭語言、敘事結構」這三個方面,為大家解讀《剛的琴》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人物塑造:通過三個階段展現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成長,使主人公更加豐滿充實鏡頭語言:通過大量水平鏡頭和超現實場景的表現形式,體現整部影片悲而不傷的基調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 從山羊之死到鐘聲長鳴,深度解讀《誤殺》中的超現實主義
    在現實主義的大背景下,融入了許多的超現實主義元素,相對於原作來說有了質的升華。超現實電影先鋒派導演布努埃爾曾說道:「電影是夢的具象化工具,我們創造影像的過程就像是睡夢中腦部的自由活動。」下面我將帶領大家深度解讀《誤殺》中的超現實主義元素,以及這些元素在電影的情節推動、情緒推動中起到的作用。
  • 《人魚》荒誕離奇的超現實主義,彰顯動畫元素下的隱喻本質
    因此,我將以《人魚》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風格營造,主題闡述,視聽分析,導演精神四個方面帶領觀者走進影像之中,深入研究導演的影像寓意,總結勞爾·瑟瓦斯的動畫創作對中國動畫短片發展的啟示。勞爾·瑟瓦斯通過超現實主義來反應社會所存在的問題,使自己的動畫作品產生獨到的「寓意美」在導演揭露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 從創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魅力
    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只從科幻角度和畫面炫技解讀,這其實過於局限。想要讀懂這部別具一格的科幻片,需要從多維度進行解讀。《瘋狂的外星人》是2015年備案,由寧浩執導,2019年大年初一全國公映,先是登頂單日票房冠軍(3.98億), 然後該片累計票房約22.02億人民幣。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影片的視聽呈現、雙線交叉敘事架構、主題思想三方面淺析《菊次郎的夏天》的主要價值。1 豐富的鏡頭語言帶給觀眾真實又唯美的視覺體驗,優美的配樂烘託出電影深層藝術魅力視聽之間具有聯覺效應,亦稱為藝術通感。
  • 豆瓣9.2《小鞋子》: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3個角度解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藝術創作要有真心,要表現藝術家的真情實感,如兒童那樣純潔自然,不帶偏見。兒童影片只有保持純真的童心,才能接近美,認識美,創造出藝術美。二、鏡頭語言:長鏡頭與「鞋」的多次特寫鏡頭相結合的運用1、 長鏡頭的運用導演的《小鞋子》中,大量運用了長鏡頭的拍攝手法。影片中的長鏡頭敘事將溫情脈脈的生活景象印契在觀者的心中,極易引起鑑賞主體與對象的心靈共振與情感共鳴。
  • 從表現形式、鏡頭語言、現實意義3個層面解讀《綠皮書》的魅力
    除了講述了一場深刻的身份議題之外,《綠皮書》的魅力之處,在於它用公路片的形式承載了一場兩個人的衝突與救贖,更是通過富有深意的鏡頭語言加深了衝突和矛盾,極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從表現形式、鏡頭語言、現實意義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 豆瓣評分8.9《7號牢房的禮物》|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解析
    導演細膩的描繪了智障父親與可愛女兒之間動人的父女情,下面我就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以及現實意義四個方面,來解析為何一部喜劇電影會讓人哭到痛側心扉。01 鏡頭語言鏡頭語言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導演的意圖,它包括的形勢多種多樣,例如燈光、色調、場景調度等等。導演是通過鏡頭與觀眾對話的,這就是鏡頭語言。
  • 安陽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裝飾設計的表現手法
    「三雕」(木雕,磚雕,石雕)是安陽傳統民居的精髓,其極強的視覺表現了,提高了民居建築的可觀賞性;而蘊含深刻的文化內涵,大大提高了民居建築的品味。研究安陽傳統民居的「三雕」藝術,又可了解當地古民居建築的文化特色,可謂有著「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功效。
  • 從鏡頭語言、角色刻畫、結局設計解讀新版《小婦人》的藝術魅力
    一部翻拍電影的成功,如果僅僅從主題上解讀它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挖掘出它更深層次的價值,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清一的書房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2019版的《小婦人》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提名,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