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一說史
現代社會中,我們是非常看重人權的,對每一個人的人格都提出了應有的尊重,但是在幾百年前的歐洲大陸,卻出現了嚴重的種族歧視,歐洲人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尊貴的,其他人都必須要成為他們的奴隸。
在數百年前的一個島嶼上,有一位女性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句令人心疼的遺願,她希望大家能夠不要將她用作展覽,也不要解剖她,能夠平平常常的入土為安,但最後還是被展覽了72年之久,這一切的故事,還要從歐洲侵略者的故事開始說起。
歐洲人漂洋過海發現了一座島嶼,直接據為己有
大約一萬年前,正處於冰河時代的末期,這時候大陸已經初具雛形,而海洋上的龐大冰山也在緩緩融化,在澳大利亞與塔斯馬尼亞海峽中間,有一個深不見底的山谷被雪水填滿,形成了後來的巴斯海峽。
但是塔斯馬尼亞也沒有完全被淹沒,而是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島嶼,後來,這個小小的島嶼上到來了一些人類,也就是後來大家所說的塔斯馬尼亞原住民。
那個時候的歐洲,是個充滿了冒險精神的地方,所有人都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求知慾,所以就有很多人踏上了大航海的旅程,試圖找到一些隱藏的寶藏。
在當時文明高度發達的歐洲人,並不像故事裡那樣,總會遇到一些強大的敵人來阻攔,而是直接就能夠發現很多的神秘存在,「世界的盡頭」塔斯馬尼亞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歐洲人的眼中,而歐洲人心中也只有一個年頭,那就是佔領這塊土地。
他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歐洲人迅速的入侵了這塊小島,雖然原住民們奮起反抗,但是生活狀態十分原始的他們,又怎麼能和歐洲人的真刀真槍戰鬥呢,歐洲人在忍無可忍之下,直接開始了掃射大屠殺,終於讓塔斯馬尼亞人稍微安靜了一些,成功登上了這座島嶼。
這場屠殺的見證者:馬格尼尼
馬格尼尼從小就生活在這座島嶼上,而且她還是一位首領的女兒,按照我們的計算方法,就是公主級別的人物,所以從小就過著相對幸福的生活,也沒有受過什麼苦,非常的快活而且自由自在,幾乎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隨著入侵者的到來,她的命運也被改變了,入侵者的大肆屠殺,就當著馬格尼尼的面,這讓這個小女孩嚇了一大跳,似乎受到了刺激,而且在這場大屠殺中,馬格尼尼的丈夫也被殘忍地殺害了。
1824年,一個叫做羅賓遜的歐洲人來到了島上,他的目標就是要來規劃一下整座島嶼的秩序,而主要的手段就是將原住民囚禁起來,並且使用的手段相當暴力,還要求馬格尼尼這個看起來比較像個「文化人」的人,來幫他的忙。
幫歐洲人的忙,最後的結局卻仍舊悽慘
羅賓遜為了簡化自己的工作,讓馬格尼尼和一個叫做伍瑞迪結婚了,從此之後他們兩個就一起給羅賓遜充當翻譯,直到1830年,包括伍瑞迪和馬格尼尼在內的最後一塔斯馬尼亞人都被轉移到了隔離區,歐洲人的任務也算完成了,可塔斯馬尼亞人的悲慘命運才剛剛開始。
他們像是豬狗一樣被囚禁在一個小島上,吃不飽穿不暖,大部分的塔斯馬尼亞人都在這樣的折磨中失去了生命,隨著時間的流逝,塔斯馬尼亞人,竟然只剩下了楚格尼尼和她後來遇到的丈夫,威廉·連恩。
物以稀為貴,這時候的塔斯馬尼亞人只剩下了他們兩個,那麼自然也就顯得尤為珍貴,於是歐洲人想方設法的想要抓住他們兩個用於展覽,最後寡不敵眾,也確實是被抓住了,尤其是威廉,不僅被殘忍殺害,遺體還在被解剖送到了博物館展覽,悲慘至極。
而楚格尼尼則似乎是被當作了活體培養,她自己也非常恐懼,甚至留下了遺願,請求歐洲人能夠不將她用作展覽,可是人輕言微,誰都不會在乎她的遺願,當她真的因病去世之後,甚至連屍體都被人挖出來,放在了展覽館展覽了72年。
小結
眾生平等這個理念,其實早就被提了出來,只是在大家的認知還比較匱乏的時候,並不重視這個理念而已,不過現在的社會已經將這樣的重視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畢竟以人為本的發展趨勢才是大勢所趨,只有尊重人類本身,才能夠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
參考資料:《初訪塔斯馬尼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