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一路下雲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很壯觀

2020-12-22 錢多多愛旅行呀

雲岡石窟

昔日自駕遊黃河時,曾到過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對第20窟的釋迦佛像印象深刻。

上半年,羅進在山西省大同市考察時,發現山西省大同市的釋迦牟尼佛造像,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我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我的性格也很好,"羅進說,雖然上天只給了他26年的青春,但在他執政的13年裡,為了平衡儒家和道家的影響,他大力恢復佛教,並將目標鎖定在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武侯山南麓,開鑿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家石窟。

近十年來,雲岡石窟的宏偉壯觀一直縈繞在佛祖的腦海裡,所以這次南下雲南,洛陽已經被定為第一站,不僅僅是打卡,更重要的是觀摩龍門石窟大佛,早已讓人神往。

龍門石窟

南北朝屬於中國的大分裂,但也促進了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融合,使中華文明重現生機,他是文成帝拓跋燾的孫子,為了讓馬背上的鮮卑族融入漢族文化,他不僅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還將首都南遷至洛陽,並立即開始開鑿伊河兩岸的龍門石窟,在中國四大石窟中,龍門石窟的建造歷史最長,從北魏到東魏、西魏,再到隋、唐、五代十國,歷經四個世紀,直到宋代才最終建成。

我從京城一路趕了800公裡,來到洛陽的龍門石窟,當時太陽已經偏西,遊客寥寥。

龍門石窟早在2000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5A級景區,100元的門票還算公道,但售票處離景區大門有點遠,臨近下班時遊客稀少,景區大巴車已不見蹤影,這可把我坑慘了,也只能一步步來衡量了。

進入景區大門,我一個人走在景區的路上,龍門石窟景區位於伊水河兩岸,分為東山石窟和西山石窟兩部分,龍門大橋橫跨其間。

香山在河的另一邊,不僅有東山石窟,還有白居易的墓地和半山腰突出的香山寺。

夕陽西下,河東岸風景如畫,靜悄悄的。

我走到河西岸的龍門山下,這邊的懸崖石窟是龍門石窟的精華所在。

過了龍門橋,再過禹王池,我很快就到了非常壯觀的西山石窟。

走近一看,我發現很多佛像都不完整,有的是歲月侵蝕的結果,有的是人為破壞甚至盜竊的結果,讓人無語。

開鑿於唐朝高宗年間的奉先寺,絕對是整個龍門石窟中最好的摩崖石刻之一,作為皇家寺廟,武則天皇后捐了兩萬貫錢給寺廟。

夕陽下順著臺階往上走,看到盧舍那大佛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承認,我又被震撼了! 如果只看圖片,是無法體會到身處洞天的視覺衝擊的。

盧舍那大佛,在佛經中的意思是 "光明遍照",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完美而寧靜,表情細膩而生動,凝視著芸芸眾生,面對佛陀,我感受到了許久未曾感受到的溫暖,一路上的浮躁很快就平復了下來,仿佛得到了一位長者的關愛。

佛陀身邊有弟子迦葉、阿難,還有天王和豐滿的菩薩與塔,他們的表情都很生動,從來都是一樣的,在我看來,古代工匠的藝術成就遠勝於今天的所謂大師,他們的虔誠和敬業精神是現代人無法比擬的。

與略顯粗糙的雲岡石窟相比,龍門石窟的造像顯得更加精美傳神,更加地道,更加世俗,幾乎拉近了佛與人的距離,顯得更加和諧有趣,令人敬而遠之。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去古都洛陽龍門石窟是必去景點!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歷史悠久,開鑿經歷了多個朝代,斷續營造達500餘年之久。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共有97000餘尊佛像,其中西山石窟是精華部分,包括盧舍那佛像和「龍門二十品」。
  • 洛陽面積是鄭州2倍,旅遊收入1148億,龍門石窟,50年遊客2400萬
    中國四大石窟,敦煌,龍門,雲岡,再就是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這些石窟都在北方,堪稱壯觀。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是洛陽第一推薦的名勝景區。圖中是伊河兩岸,不遠處是龍門大橋。洛陽,總面積15230平方公裡,是省會鄭州的2倍。
  • 遊記: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
    龍門石窟是洛陽市眾多旅遊景點中最讓洛陽值得驕傲的景點之一。龍門石窟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 到洛陽遊玩,首先要玩的就是龍門石窟
    這裡有著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ps:(另外兩大石窟為: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 石窟中的遺憾,龍門石窟中的佛像到底為何失去了雙手
    龍門石窟以其各異的佛像聞名於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盧舍那大佛,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座大佛。盧舍那大佛為什麼要建造龍門石窟首先,我們要知道龍門二字為何意。龍門石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龍門石窟中最著名的佛像——盧舍那大佛。
  • 帶你遊洛陽:龍門石窟——香山寺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香山寺位於香山西坳,與龍門山盧舍那大佛隔河相望。值得一提的是,龍門石窟景區內包含了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等多個景點,遊客可以憑一票(龍門石窟門票)而遊全園。
  • 城市品牌策劃:龍門石窟旅遊策劃方案—魚躍龍門處,百帝十萬佛!
    二、百帝雕像群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提出在東山石窟半山上正對盧舍那大佛的位置將定都洛陽的105位皇帝的雕像群石刻於此,代表百帝禮佛,其中武則天的雕像最大。如果不允許在東山造像的話,可在此位置建造博物館,將百帝的雕像群放置在博物館中,正對盧舍那大佛的位置通過透明玻璃牆壁來實現百帝禮佛這一奇景。
  • 韋帕車頂帳篷帶你自駕遊龍門石窟
    不知在你們心中對洛陽的反應是什麼樣子的,是13朝古都?還是佛教祖庭?是牡丹之城?還是一碗洛陽湯?反正我的第一映像是盧舍那大佛,也就是龍門石窟 。與同為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對比, 龍門不愧是皇家石窟,非常的細膩精緻且大氣華麗,把北魏時期的秀骨清像和盛唐時期的端莊圓潤的造像特點展示的淋漓盡致!尤其是盛唐的盧舍那大龕的精緻華麗大氣莊嚴而遍布石窟的天王力士像一個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勢,不是被破壞掉頭像身軀就能阻止得了的。
  • 寧夏這個石窟,裡有大佛是以武則天為原型,比盧舍那大佛還高3米
    ——須彌山石窟。在北魏時期人們進行東西文化交流,就在西北地區舉行各種活動,所以這裡留下了很多佛教石窟,其中須彌山石窟就是我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之後不同年代對它進行修繕和續鑿,所以現在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石窟和壁畫大概有幾公裡長,蔚為壯觀。須彌山石窟打造的意境與佛教當中所提到的宇宙觀十分相似,所以也是了解佛教文化的最佳去處。
  • 從西安一個水井裡「淘」出來的佛頭,竟是洛陽盧舍那大佛的底稿?
    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名揚天下,是武則天捐資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佛像,被國外遊客譽為「東方的維納斯」,然而,你知道嗎,盧舍那大佛的底稿竟然在西安,是從西安西北大學校園裡的水井裡「淘」出來的,現在收藏在西北大學博物館裡。
  • 旅遊達人轉洛陽龍門石窟,推出了四個打卡地!看過理由後網友贊同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又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朝代的連續大規模營造,時間達400餘年之久。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裡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今保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從崖壁上遺留下的一個個大小不同的方孔,我們可以知道那些佛像、佛龕上原來大多是有簷頂的。
  • 龍門石窟為何建在伊河邊?從北魏到隋唐,據說盧舍那佛就是武則天
    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寺。莫高窟在舉世聞名的敦煌,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而龍門石窟則矗立在九朝古都的洛陽南郊伊河上。盧舍那佛龍門石窟為何要建在伊河?龍門石窟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重要的自然條件。
  • 飛鳥大佛原型藏身於龍門石窟賓陽中洞 「洛陽」二字頻繁在日本文學...
    《華夏之心》藉助日本的異域之眼去品讀洛陽的歷史文化,梳理和探討中國和日本文化視域中的洛陽形象,試圖從帝業興衰和人文更替中探尋神州禹跡(即洛陽)更深層次的文化源流。該書也可以作為簡略的洛陽文化小史來讀,將她寓居日本十餘年中追蹤古都洛陽文化的所思所識付諸筆端。
  • 央視秋晚效應持續釋放,七個省市來龍門石窟景區旅遊的人最多
    國慶長假進入第5天,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傳園區旅遊局獲悉,央視秋晚效應持續釋放,不少遊客慕名來到龍門石窟景區遊覽,當前龍門石窟景區正處於遊客接待高峰期。據統計,截至目前,外地遊客當中,來自山東、河北、陝西、湖北、安徽、北京、江蘇七個省市的人數最多。
  • 洛陽龍門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
    洛陽龍門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10月19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開幕,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了20年來龍門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臺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
  • 這裡是四川最大的石窟,可與龍門石窟相媲美,石窟壯觀值得一去
    這裡是四川最大的石窟,可與龍門石窟相媲美,石窟壯觀值得一去四川,作為我們國家相當出名的一個旅遊省份,很多人第一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這裡,而四川廣元作為歷史上武則天的故鄉,成為了廣大遊客們爭相追捧的旅遊勝地,在廣元境內,
  • 龍門石窟,刻在大山上的靈佛,開鑿時間竟持續了400餘年
    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外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分布在河岸兩旁的峭壁上,南北長約1000米,代表著佛教和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493年,北魏統一了北方政權,孝文帝元宏帶領手下人馬從塞上遷徙到中原,並將首都定在中原的腹地——洛陽。因此,塞上聞名的石窟雕刻藝術也從山西雲岡傳播到了河南龍門。孝文帝敬佛,因此難忍中原佛法的沒落,他不但下旨重修寺院,還遣人在洛水之畔的石壁上開鑿佛像。或許,最初連元宏本人也沒有想到,龍門石窟的開鑿時間竟持續了400餘年!
  • 中國石刻藝術最高境界——洛陽龍門石窟,讓你領略其中的真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文明的瑰寶,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就是其中之一,它位於河南的洛陽!為世界化遺產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是國家5a級景區在看到龍門石窟的一瞬間,就會被它的巍峨壯麗所震撼,古人的巧奪天工讓人不得不佩服,寬闊的河流交相輝映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十分龐大,即便是走馬觀花也需要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地就是石窟內到羅漢像。
  • 龍門石窟展驚現「大唐返回艙」
    廣東省博物館的《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今天開幕,是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個新展展品來自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眾所周知,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最著名者,是其中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據說是按武則天的面容雕鑿而成。這些不可移動的石像當然不可能搬來廣州,所以展覽中大多是些考古發掘出來的殘損佛像,儘管如此,85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11件)也足以窺見龍門石窟的煌煌大觀。
  • 洛陽龍門石窟三日遊從,洛陽世界遺產
    龍門石窟承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雕刻傑作,歷經400多年才得以完成,其歷史可追溯到北魏王朝493年。如今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它顯示了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光輝時期。這次為期3天的遊覽有助於您充分利用自己在洛陽的時間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