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亂世,淮河流域為何總出帝王?

2020-12-19 騰訊網

我國五千年歷史中出現過無數的帝王,這些帝王出自於全國各地,而有一個地方可謂是帝王高產區,那就是淮海地區。淮海地區大致範圍就是如今的淮河流域,以徐州為中心的蘇、皖、魯、豫四省交界地帶。

歷史上淮海地區高產帝王絕不是開玩笑,可謂帝王雲集之處,如西楚霸王項羽是今江蘇宿遷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是今江蘇徐州豐縣人,三國時曹魏創始人曹操是今安徽亳州人,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是今安徽宿州蕭縣人,南朝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是今山東臨沂人,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是今安徽宿州碭山人,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是今江蘇徐州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今安徽鳳陽人。

這些帝王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其中不乏大一統王朝的帝王,如劉邦、朱元璋。而淮海地區的中心徐州更有著帝王之鄉的美名,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相信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淮海地區為何歷史上會出這麼多帝王?

有人可能會拿出虛無飄渺的王霸之氣說事,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和淮海地區的地理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桐柏山,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約1000公裡。淮河的長度雖然無法和長江、黃河相比,但是淮河流域卻非常廣,介於長江、黃河之間,地跨豫、鄂、皖、蘇、魯五省,流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

淮河流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孕育了大量的人口。相關數據顯示,淮河流域總人口約1.65億,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各大江大河流域中,淮河流域的人口密度是最高的,平均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裡611人。

在古代,按說在這片平原上,老百姓應該很容易過得不錯,但老天好像給人們開了個玩笑。因為淮河是條多災多難的河流,上下遊落差很大,上遊地面落差174米,而下遊地面落差只有6米。淮河距離短,加上如此巨大的落差,一旦上遊暴雨,洪水很快便如猛虎下山般衝入中下遊平原地區,極易造成水災。

一條淮河已經夠老百姓受的了,而這還不算完,以改道頻繁著稱的黃河還經常再助攻一下。黃河奪淮入海後,失去入海水道的淮河更加肆虐,淮海地區更是水深火熱。

淮河兩岸是我國歷史上自然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區域,看幾個數據你一定會有更直觀的感受。據相關數據統計,1948年之前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發生水災27次。16世紀至新中國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發生水災94次。

不但有水災,往往伴隨而來的還有旱災,從1400年到1900年的五百年間,淮河流域內發生較大旱災280次。基本上就是三年兩淹,兩年一旱,在頻繁的水旱災害下,淮海地區的老百姓面臨的將是良田浸沒、房舍傾覆、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淮海地區的老百姓面臨的不僅僅是天災,還有人禍。淮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東瀕黃海,西連中原,北接齊魯,南達吳越,土地肥沃、盛產糧食,且人口眾多。位置重要、有兵源、有糧食,夾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的這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誰拿下淮海地區,誰就有爭霸中原的本錢,是典型的四戰之地,歷代動蕩時期這裡都會爆發激烈的衝突。

在南北分裂對峙時期,淮海地區更是如此,南方勢力堅守「守江必守淮」的生存準則,是將淮河一線作為生命線來反覆爭奪的。但凡戰亂,最遭殃的還是老百姓,農田荒蕪、流離失所,慘不忍睹。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呢。但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下,要活下去並不容易,要和天鬥、和人鬥,淮海地區歷來民風彪悍,爭強鬥狠是環境所迫。當王朝末期天下大亂,疊加水旱災害時,老百姓活不下去就只有一條路可走,揭竿而起是最後的選擇。

歷史上淮海地區總是率先出現義軍,不是沒有道理的。如秦末在大澤鄉吹響反秦號角的陳勝吳廣、西漢末的綠林赤眉、唐末王仙之黃巢、北宋末宋江、元末紅巾軍、清末太平天國十八股捻首之一的張樂行等都是從這個地區燃起星星之火的。

淮海地區的兵源數量大、質量高,處於南北交界地帶,南船北馬都不陌生,陸戰、水戰都不在話下。本就民風彪悍,活不下去的時候作戰更勇猛,經過無數的戰爭磨練,湧現出一個個攪動時代的風雲人物的概率自然就很大了。

相關焦點

  • 每逢天下大亂,為何只有淮河流域總能誕生帝王將相?
    淮海地區就是今天的淮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諸如項羽、曹操等一世人傑都出現在這一地區,而劉裕、朱元璋等開國皇帝也都"產出"於這一地區,歷史上更是有著"九朝帝王徐州籍"的說法。那麼,這一地區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皇帝呢?
  • 國新辦發布|淮河流域重要城市和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已達100年一遇
    10月20日,國新辦就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發布會上介紹,淮河流域防洪除澇標準顯著提高,淮河幹流上遊防洪標準超10年一遇,中遊主要防洪保護區、重要城市和下遊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已達到100年一遇。
  • 水利部:淮河流域飲用水水源的水質總體有保障,連續8年評優比例90%...
    10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介紹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肖幼介紹,2011年開始對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安全保障達標建設的評估,淮河流域優秀等級比例連續8年穩定在90%以上。目前淮河流域的飲用水水源的水質總體有保障。
  • 淮河從「魚米之鄉」到「貧困之地」,安徽是全國默認的洩洪區嗎?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淮河流域的環境史,淮河流域本是水鄉,盛產稻米,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經濟非常的繁榮與發達,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司馬遷所說的「楚越之地」就是指淮河、長江以南的區域。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淮河之所以成為四瀆之一,主要因為其流域非常廣,介於長江、黃河之間,地跨豫、鄂、皖、蘇、魯五省,流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另外,淮河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它是我國中東部地區南北地理分界線,中原王朝一旦出現南北對峙的情況下,淮河也成了南北勢力的對峙線,如北魏與南朝齊,金與南宋等莫不如此。守江必守淮,這是古人用生命和鮮血總結出來的,也是為世人所公認的。
  • 水利部:淮河幹流中下遊防洪標準已達100年一遇
    10月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魏山忠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70年來,淮河的洪澇災害防禦能力顯著增強,具備抗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70年來,佛子嶺水庫、蒙窪蓄洪區、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一大批治淮工程的相繼建成,使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庫、河道堤防、行蓄洪區、控制性樞紐、防汛調度指揮系統等組成的防洪除澇減災體系。
  • 首次曝光淮瀆廟祭河神隆重場景,風光旖旎的桐柏山竟是淮河發源地
    淮河是中國最委屈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處的桐柏山太白頂,河床夾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河道被黃河反覆侵奪,導致水系紊亂,甚至失去了入海口,成為長江的支流。淮河兩岸是受洪水危害最重的區域,歷代帝王都來淮河源頭的淮瀆廟祭奠河神,祈求淮河安瀾。
  • 長江與淮河流域分界線方城縣,「非遺」傳人焦海燕「抗疫」再出發
    伏牛綠康源公司位於神奇的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自然分界線上,地處方城縣七峰山省級森林公園腹地和漯河人的母親河澧河的發源地。2015年12月投產的伏牛綠康源公司,是2017年「方城縣十大回創之星」焦海燕投資上千萬興辦。
  • 淮南:淮河裡下了八張網,抓了一船魚,不過這魚可不是為了吃
    很多朋友們都知道,為了恢復遭受破壞的魚類資源,長江流域現在全面禁捕。長江流域的範圍其實挺廣的,除了長江之外,淮河也屬於長江流域,所以淮河同樣禁止捕撈,連釣魚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更別提下網捕魚了。但是在前幾天,在淮南,有幾位捕魚人在淮河裡下了八張大網,捕了整整一夜,而且抓了很多的魚。魚的品種還挺多。我們先來看看。其實這艘船不是捕魚船,而是漁政的工作船。捕魚人把八張漁網捕到的魚集中到了這艘大船上,以便統計。那麼有哪些魚呢?看看你都認識嗎?
  • 安徽蚌埠有一個縣,人口58萬,被稱之為「淮河流域第一城」
    固鎮縣,安徽省蚌埠市轄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北岸,南瀕北淝河與蚌埠市郊相鄰,北抵沱河與靈璧縣相望,東與五河縣接壤,西南與懷遠縣毗連,西北與宿州市埇橋區搭界;海拔高度為22.5~16.0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因受河水浸蝕的影響,境內形成一種河口較低河岸較高、河間微凸的地形。
  • 雙河鎮:淮河岸邊一明珠
    這座淮河北岸的「漁米之鄉」——雙河鎮,正追隨紅土地上的革命精神披荊斬棘,迎著鄉村振興的壯麗曙光勇立高質量發展的浪尖潮頭。從返鄉創業提振經濟到「一村一品」培育亮點;從孝善文化滋潤鄉風到志智雙扶引導就業;從生態建設壯大綠色經濟到黨建引領提升幫扶成效。
  • 湖北恩施拉響防空警報:非救援車輛不得上路;淮河1號...
    昨日,持續強降雨致使恩施城區清江幹流水位猛漲,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大量洪水。車輛受阻、人員被困,恩施市公安局迅速啟動防汛預案,立即組建300人搶險突擊隊,投入到轉移群眾、搶救財物中。
  • 七大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局局長已陸續任命,融入環保鐵軍隊伍
    1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權威渠道獲悉,自2019年5月底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珠江流域南海海域、松遼流域、太湖流域東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完成掛牌後,各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局局長、副局長的任命工作也在2019年年底前陸續完成。
  • 國家防總會商部署七大流域防汛救災
    7月14日,國家防總進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救災工作,分析研判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七大流域防汛抗洪救災形勢,對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據了解,7月15日後長江上遊可能有一次明顯的洪水過程;太湖水位將持續上漲,可能超過保證水位;淮河水系將出現明顯洪水過程,其中淮河上遊幹流水位可能接近警戒水位;四川、重慶、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直轄市)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 被歷史嚴重抹黑的帝王
    被後世抹黑最慘的帝王,在世人眼中,他是寵幸妖后。造酒吃肉林以縱淫慾,同時殘忍暴虐。聽信讒言,興炮烙,挖人心的昏君。可誰又知道他長相英俊,天資聰明,並有倒拽九牛之威,撫梁易柱之力。更讓人羨慕的是,他是王朝第三十一代繼承人。但那時候的國事漸微,各族部落虎視眈眈。
  • 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開展戰略合作
    他說,海馬集團紮根河南多年,一直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品質佳作,其開封海匯中心項目獲得了魯班獎;作為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現已發展成為開封市及豫東南區域的診療中心。雙方發揮各自優勢打造醫養結合項目,必將促進海馬集團與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兩大品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兩大類資源實現共享發展,也將成為強強聯手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範。
  • 《飄》在中國,電影為何譯作《亂世佳人》?
    一個月後,1980年1月29日,《解放日報》刊登署名文章《飄到哪裡去》。文章說:「總覺得這部小說把那些實行種族歧視的奴隸主當作英雄來描寫,女主人翁則是一個『人妖』式的美人。從思想的角度來說,比起斯陀夫人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來是一個反動、一個倒退。希望我們的出版者,不要『飄』得太遠呀!」。
  • 什麼時候「出梅」?
    出!梅!兩個月以來,全省 60% 的國家氣象站累計降水量排在歷史同期前三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其中 25% 為歷史同期最多。連綿不斷的強降雨造成長江安徽段、巢湖以及淮河安徽段出現洪澇險情。氣象數據顯示,我省多個重點流域的平均降水量多為歷史第一。
  • 襄陽作為漢水旁的小城市,為何自三國以來,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秦嶺淮河古代一直是南方抵禦北方的屏障,秦嶺崇山峻岭交通險惡,淮河讓不善長水戰的北方軍隊望而興嘆,但秦嶺和淮河並不是完全連貫的,之間有個缺口,這個缺口成了北方政權入侵南方的最佳突破口,這裡有座城市叫襄陽,是古代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襄陽處於秦嶺淮河交界處,北部的方程埡口聯通南北。南下荊楚,北上中原,所以襄陽才能成為古代軍事地理上的旋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