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團狹路相逢,買菜路上團長快不夠用了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核 心 要 點

社區團購再次掀起狂潮,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玩家在全國攻城略地,團長爭奪戰捲土重來。

新入局的網際網路玩家處於「廣撒網」階段,其向潛在團長開出誘人條件,但由於缺乏精細化管理,其未來發展或存在隱患。

燒錢大戰中,平臺對於商品和團長的運營都比較粗糙,行業老問題重現,且因玩家體量的增大變得更加突出。

©深響原創 · 作者|鴻鍵 凡瑜

家住長沙的市民蕭女士沒有想到,加入如美團這樣的大平臺,成為其中一員是如此簡單的事情。

不久前,因為在公眾號上看到美團優選在長沙本地招募團長的消息,蕭女士便根據引導在小程序進行了簡單註冊,很快成為了美團優選的一名團長,加入了這場業界為之矚目的「買菜」大戰。

成為美團優選之前,蕭女士做過微商,自己嘗試過社區團購,是無數試圖從私域流量中掙口飯吃的人之一,現在在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投入買菜業務的風口下,類似蕭女士這樣的人成為了各大平臺的爭搶對象。

大概誰也沒想到,《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十多年後,「團長」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成了時代熱詞。

從下半年開始,各平臺的團長招聘信息頻繁出現在微博、小紅書、豆瓣以及各種兼職公眾號/微信群。不僅如此,圍繞著團長的招聘也在火熱進行中,尤其是專門負責開拓和拜訪團長的BD經理、以及處理團長/用戶退款和商家投訴的審核專員。

小紅書上關於團長拓展專員的招聘信息

值得玩味的是,以「團長」、「社區團購」為關鍵詞搜索,還能找出幾年前的團長招聘信息,而當時火熱招聘團長的平臺,如今早已沒了蹤影。

見微知著,招聘信息折射的其實是社區團購再次爆發。作為下半年最兇猛的風口,社區團購行業的高速增長有目共睹,而在招聘信息裡頻繁出現的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平臺,共同組成了新一次熱潮的最大推手。

儘管入局社區團購的時間不長,但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玩家都在攻城略地,火熱程度絲毫不遜於當年的O2O大戰,也正如當年外賣平臺對上海、北京的爭奪那樣,如今社區團購C端土壤成熟的長沙、武漢成為了巨頭眼中的戰略要地。

短兵相接後,團長爭奪戰捲土重來。而圍繞團長的激烈爭奪背後,新一輪燒錢大戰正在打響。

新一輪百「團」大戰

春江水暖,最先感覺到行業熱度的莫過於身處一線的人,尤其是長沙的團長。

11月以來,拼多多、滴滴旗下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相繼進軍長沙,由於長沙也是行業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的大本營,行業把這一群雄齊聚的畫面戲稱為「三英戰呂布」——雖然網際網路巨頭家大業大,但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在長沙這個城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由於社區團購是基於私域運營的商業模式,因此在當地廣泛招募團長成了平臺當前的競爭重點。

拉團長的舉動有多瘋狂?以美團優選為例,除了通過自家公眾號、外部媒體渠道發布信息、招募BD,美團優選還把私域運營的邏輯復用到了團長招聘中,即通過補貼的形式發動已有的團長資源完成拉新,實現「人帶人」的拉新效應。

憑藉各路宣傳攻勢和平臺自身的名氣,來勢洶洶的新玩家很快獲得了潛在團長的關注。在看到招聘信息後,蕭女士直接在美團優選的小程序裡填寫上傳了個人資料,並在團長端後臺獲取相關的培訓資料和操作手冊。整個過程簡單流暢,這顯然是平臺有意為之的結果。

美團優選的團長招募文案

「寬進」的同時,平臺對團長工作也給予了足夠支持:訂單可以直接在平臺後臺下單,後續配送也由平臺方面負責,將團長的工作簡化為拉新促銷、訂單收集、粘性維護。即使是售後問題,團長承擔的也多是溝通工作,退換貨等均由平臺負責。換句話說,團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拉人頭。

平臺之所以對團長如此優待,離不開行業玩家當前所處的境況。以美團優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玩家處於「廣撒網」的階段——要想快速招募大量團長,必須得最大程度地降低門檻。除此以外,面對勢頭正猛的興盛優選,巨頭們嘗試再次用燒錢攻破防線。

蕭女士向「深響」介紹,美團優選的優惠力度要明顯大於興盛優選,給團長的分成比例大約是銷售額的10%-20%。除此之外,平臺還會給團長和顧客發放補貼和優惠券,引導其激活私域流量,進一步幫助平臺拉新。

這是意料之中的打法,對於像長沙這樣的成熟市場,新入局的平臺只能靠低價吸引消費者,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招募團長。除了在分成上更具吸引力,據「深響」從部分團長處獲悉,美團優選對團長並未出臺太嚴格的考核要求,如團長只要每周能拉到五個新用戶(無需完成訂單),即算完成目標。

美團優選團長端界面

有意思的是,雖然新玩家給出了誘人的條件,行業裡同時給多個平臺當團長的也大有人在,但興盛優選旗下的團長並未對新平臺表現出太大興趣。歸根到底,和平臺需要團長的流量一樣,團長也要藉助平臺的能力才能把生意長久地做下去。

在「深響」與長沙團長的交流中,每當談及興盛優選, 從業者總會發出類似「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的感慨。作為耕耘本地市場多年的平臺,興盛優選在商品品質、物流配送、SKU數量方面均表現出眾,對於試圖把團長工作作為長期事業的從業者而言,興盛優選無疑是更穩定的選擇。

退一步講,即使沒有團長本身的斟酌,留住團長資源也是平臺壯大後的必修課。根據Tech星球的報導,興盛優選已經形成了「團長-專員-主管-經理-總監」的管理體系,但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平臺顯然還沒走到這一步。據「深響」了解,美團優選暫時沒有要求團長與平臺做綁定,發力重點仍以開拓團長資源為主。

諸多現象都指向同一個結論:雖然在輿論場掀起驚濤駭浪,但美團、滴滴、拼多多等玩家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布局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無論是要在長沙、武漢等城市爭奪存量,還是在其他城市通過市場教育獲得增量,「燒錢」都是新平臺的必經之路。

但問題隨之而來,燒錢無疑能帶來短期增長,但新入局的「野蠻人」準備燒多久,燒出來的市場份額能不能轉化為長效價值?團長爭奪戰會不會再一次透支社區團購的價值?

「野蠻人」帶路

幾乎每一場網際網路風口都不缺「燒錢」大戰,只不過跟上一次倒下的創業公司相比,這次入局社區團購的巨頭們更有底氣,各方也都就「燒錢」放了狠話。

今年8月上線"多多買菜"時,拼多多當即表示會投入10億補貼搶奪團長資源;滴滴出行CEO程維表示對橙心優選的投入將「不設上限」,且目標瞄準的是市場第一;同樣的,美團CEO王興也在公司會議中下達指示,稱美團買菜、美團優選的生鮮零售業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

平臺競爭火藥味甚濃,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行業競爭有些「新瓶裝舊酒」的意味。雖然社區團購已經是第二次興起,但競爭重點仍是做補貼、搶團長,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補貼方面,目前各個平臺採取了爆款引流的思路,即靠0.99元/斤的蘑菇、1.59元/半打雞蛋等產品來吸引顧客,同時對其他高頻消費的產品進行補貼,以更低的價格在競爭中衝出重圍。

橙心優選的「秒殺」爆款商品

問題顯而易見,補貼難以形成顧客忠誠度,平臺和團長也很難從中獲利(據「深響」了解,團長從引流款商品中得到的分成會明顯低於其他商品)。為此,平臺已經將SKU從生鮮領域擴大至同樣高頻、但單價和利潤都更高的日用品領域。

這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社區團購平臺的補貼策略擾亂了消費品傳統的分銷體系,以至於出現二級經銷商找社區團購平臺進貨、團長拉人下單後反手賣給經銷商的荒唐景象。且不說被薅羊毛的平臺可以補貼多久,品牌方、經銷商接下來的反應,加上套利空間帶來的風險,都讓「燒錢補貼」的玩法充滿不確定性。

而在團長層面,昔日團長擁兵自重的局面又有了復燃趨勢。平臺開拓市場依賴團長,流量資源依然把控在團長手中。此外,由於網際網路玩家忙於跑馬圈地,系統化的管理架構尚未形成,這意味著平臺對團長缺乏掌控力,燒錢的成果難以沉澱為長期價值。

行業熱戰在即,短期來看,新玩家的發力重點仍將是拼搶市場,精細化管理尚需時日。而作為熱潮中最大的受益方,團長對於未來也有擔憂。

在蕭女士看來,雖然團長在紅利期很吃香,但平臺對團長缺乏引導和培訓。部分團長上崗後並不熟悉運營玩法,拉新和銷售的效果不如人意,積極性也逐漸消退,目前已經出現團長退出的情況。

由於之前已經有過對接供應鏈和社區團購經驗,蕭女士試圖把生意做深,但平臺缺乏指導這一點也令她擔心:團長這份工作是否容易觸及天花板。為此,她準備先藉助平臺能力收穫一批活躍粉絲,之後再通過賣自家特產等其他方式,進一步發掘私域流量的商業價值。

簡而言之,新入局的平臺太急了。急著拉人頭、急著衝擊訂單量,但社區團購需要在C端培養信任基礎,需要在與團長的博弈中找到分成和管理上的平衡,這些都不是砸錢能解決的問題。

熱潮之中,平臺和團長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如何讓短期風口成為長期事業。即使換了一撥更強大的玩家,但社區團購仍是年輕而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無論是商品側還是團長側,平臺的運營手段都相對粗糙,上次熱潮中出現的問題並未解決,反而因為玩家體量的增大變得更加突出。

行業發展似乎走上老路,但新玩家深知這一點,其目光並不聚焦於團長爭奪戰,而是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橙心優選總裁劉自成在接受虎嗅採訪時表示,社區團購仍處於早期階段,定義最終形態為時過早。在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盒馬總裁侯毅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盒馬內部其實不用社區團購這個概念,這幾個字不能代表它的未來。」

在侯毅看來,社區團購是一種全新的電商模式,未來有漫長的模式演變可能性,但這需要網際網路企業和零售企業進行巨額投資,重構這個賽道需要的基礎設施。行業目前看見社區團購有「很好的未來」,但也僅此而已。

回顧近年來各路風口的起落,企業和資本最不願意錯過的就是「可能性」。由於滴滴、美團、拼多多都已成為體量驚人的巨頭,持續投入並非難事。押注未來的同時,平臺也都各懷心思:滴滴需要開闢新賽道提振估值、美團試圖拿下另一個高頻需求,同時侵入下沉市場;拼多多在講農產品故事的時候,也時刻留意著自己的下沉市場基本盤。

也就是說,社區團購可能是比O2O、共享單車更激烈、持久的戰事。「野蠻人」從觀望者變為領路人,糧草充足的他們走上前人走過的路,趟過曾經埋沒創業者的坑,去往名為「可能性」的遠方。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復活賽: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激戰110天
    目前,「多多買菜」已完成10座城的上線,開拓城市數量位居美團、滴滴、餓了麼之首。拼多多、美團、滴滴、餓了麼網際網路四大巨頭競相入場社區團購,這番熱鬧景象和2018年頗有些相似。兩年前,社區團購成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風口。據Tech星球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拿到的融資就高達40億。
  • 美團與滴滴:社區團購的倚天劍與屠龍刀
    美團鐵軍重甲開路,勢如屠龍刀,更追求聲勢;滴滴新軍輕騎突襲,快如倚天劍,更看重一擊致命。雙方的此次對決雖然打法各異,但都對行業第一勢在必得,社區團購的賽事剛剛開始就已火花四射。初戰告捷,滴滴馬不停蹄地開啟複製黏貼的模式。一位滴滴內部人士表示,比別人快、沒有歷史包袱,這就是滴滴的戰略先機,這意味著只要模式迅速走通,滴滴的起步速度會比別人更快。
  • 「社區薇婭」都不夠用了,一線網際網路巨頭全員下場「賣菜」
    這讓很多人倍感意外,滴滴為什麼要做這麼一個「不務正業」的業務,而且對於這條新賽道,滴滴的決心相當大。橙心優選事業部總經理是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直接向程維匯報。陳汀曾主導專車、快車業務,親歷了滴滴與快的、滴滴與Uber兩場大戰。而近期,網約車平臺公司CTO賴春波也宣布調任橙心優選,向陳汀匯報。
  • 「多多買菜」vs「美團優選」:拼多多美團必有一戰
    轉眼一年半過去,王興這句多少有些看笑話意味的話言猶在耳,拼多多矛頭所向卻早已不只是淘寶/天貓,確切說,它正在攻入美團的腹地。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尤其是買菜業務的發展。市場教育下,用戶逐漸形成了線上買菜的習慣,對行業的認知也得以加強。當滴滴、美團都開始進軍這一業務時,拼多多也無需再等。
  • 2020滴滴開戰美團,阿里航母撐腰
    現在滴滴開展美團,顯然馬上就會是送補貼的開始。大家最近發現美團的優惠力度變大了嗎?2020年疫情影響,新零售業務快速擴張,蘇寧易購、美團、每日優鮮、小紅書、攜程、滴滴等品牌,備受關注,2020年12月8日,網傳滴滴開始內測網上超市,直懟美團買菜和超市業務。這就是戰場。
  • 滴滴橙心首提社區團購「50011」目標 或成「不可能的任務」?
    據接近興盛優先人士透露,興盛優選目前一單履約成本約在0.8元左右,美團旗下社區團購平臺美團優選的一單履約成本約在0.9元左右,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的一單履約成本約0.7元—1.0元左右。熟悉陳汀的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他提出這一業務口號不無奇怪,比較像他的風格,敢於挑戰。」
  • 滴滴橙心優選再次逆戰:正式啟動小店戰略,團長這個角色靠譜嗎?
    滴滴這個網際網路品牌已經不再局限於出行領域,通過服務延伸這個戰術,開始向電商這個領域進行高調式擴張。自從今年5月份橙心優選的誕生那一刻,就已經包藏了程維(滴滴創始人)的另外一顆「野心」,再一次掀起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資本消耗戰。
  • 程維「團長」爭第一 王興黃崢會同意嗎? 「興盛優選們...
    11月10日,滴滴對外宣布橙心優選日單量超過700萬單。就在此前一周,滴滴CEO程維在公司全員大會上首次公開談及橙心優選並明確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針尖對鋒芒。在10月份的最新人事調整中,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CTO賴春波調任橙心優選,負責產品技術、客服、倉配、品控以及履約體系建設,匯報給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而陳汀曾主導專車、快車業務,親歷滴滴與快的、Uber的兩場戰役。美團在7月優選事業部成立時,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為一號位。
  • 為何團長想加入興盛優選、美團優選網格站?
    2020年,興盛優選、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平臺的業務日益紅火。同時,各大平臺的倉配模式,也備受關注。,滴滴旗下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在成都開城後,便迅速展開擴張模式。橙心優選沿用了滴滴「高補貼拉新」的一貫作風,日訂單很快就突破了300萬單。2、美團優選,3個月擴編3000人7月,美團優選入場社區團購,從離壽光蔬菜基地最近的濟南開城,短短3個月時間團隊規模便迅速擴張到3000多人。
  • 社區團購第一起「瓜分案」:巨頭擠壓,美家買菜賣身京東美團頭條
    他發現巨頭去到成都後,美家買菜團長流失80%-90%,至少喪失掉了95%的市場。他曾加了六七十個美家買菜的微信群,目前除去解散的,只剩下12個群,「群裡推自家產品都少了,團長們反而在推競品的商品,畢竟一個團長至少做四五家平臺,有的甚至七八家。」隨著巨頭不斷加碼社區團購,美菜網已經成為「社區團購黃埔軍校」。
  • 社區團購現第一起「瓜分案」:巨頭擠壓下,美家買菜賣身,京東美團...
    美家買菜前期在山東發展速度很快,但如今僅剩戰略位置較重的臨沂殘留一些兵馬,與巨頭博弈。當得知這一結果,朵融並不意外。他發現巨頭去到成都後,美家買菜團長流失80%-90%,至少喪失掉了95%的市場。他曾加了六七十個美家買菜的微信群,目前除去解散的,只剩下12個群,「群裡推自家產品都少了,團長們反而在推競品的商品,畢竟一個團長至少做四五家平臺,有的甚至七八家。」
  • 社區團購爭奪戰:我的「團長」 誰的團?
    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腳步越來越快。不僅僅有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投資的「十薈團」和「興盛優選」,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也正試圖闖入這一賽道。   今年6月至今,從滴滴推出的「橙心優選」,到美團的「美團優選」,再到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甚至有媒體曝出京東和字節跳動也正欲加入分一杯羹。尤其是進入12月後,社區團購的大混戰更進入白熱化,幾乎每天都有全新的動態。
  • 社區團購大混戰進入白熱化 被爭搶的團長或成關鍵中的關鍵
    今年6月至今,從滴滴推出的「橙心優選」,到美團的「美團優選」,再到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甚至有媒體曝出京東和字節跳動也正欲加入分一杯羹。 尤其是進入12月後,社區團購的大混戰更進入白熱化,幾乎每天都有全新的動態。每一個身在局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這裡面藏著一塊大蛋糕,但最後究竟誰能吃到?
  • 美團三支箭射向同城零售
    之前,美團還推出了「美團買菜」業務和「菜大全」業務,分別針對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和武漢、成都、南京等準一線或者二線城市。如今推出的「美團優選」業務,則重點面向下沉市場,和「美團買菜」及「菜大全」形成了全覆蓋的同城零售服務格局。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沿著鍾女士的指引,記者在她所在的小區實地走訪了解到,便利店、快遞站等各類社區商鋪大多已加盟成為生鮮電商平臺的自提點,近期美團、拼多多等平臺都在加大招募團長力度。  社區團購更下沉   根據已有的公開資料整理,美團、拼多多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已經上線了新的社區電商平臺,甚至打車軟體滴滴也早早跨界布局。   今年6月,滴滴上線的社區電商「橙心優選」開始在成都運營,9月開始向全國其他地區快速擴張。美團和拼多多則分別上線了「美團優選」「多多買菜」。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滲透率的激增,讓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重新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價值和前景,紛紛加速布局:   6月初滴滴橙心優選上線,程維在內部全員會上稱,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要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7月美團優選上線,並推出「千城計劃」,要在年內快速實現「千城」覆蓋;   8月拼多多
  • 美團「新舊」戰役
    從美團優選,到橙心優選、多多買菜,再到遍布全國各省市縣、體量不均的社區團購企業,平臺利用小程序和社區團長,正在二線及以下的城市展開一場滲透戰。這背後,必將是一場千億級資金入場的特大戰爭;今年10月,美團宣布將發行總計約20億美元的優先票據;11月,拼多多也宣布將發行超過20億美元的可轉債,繼續用於農產品上行業務。彈藥到位,「金錢遊戲」才剛剛開始。
  • 巨頭「血戰」社區團購,「不燒個百億,根本不可能有結果」
    在10月份的最新人事調整中,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CTO賴春波調任橙心優選,負責產品技術、客服、倉配、品控以及履約體系建設,匯報給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而陳汀曾主導專車、快車業務,親歷滴滴與快的、Uber的兩場戰役。美團在7月優選事業部成立時,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為一號位。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白天還好,即便沒有棉服,還能追著太陽曬曬;晚上尤其難熬,四層薄被摞起來蓋都不頂事,被窩怎麼睡都不暖。張良想念四季溫暖的海南島。在成為社區團購BD前,他是島上賣魚乾的中年小販,守著妻兒,發不了橫財但衣食無憂。年初疫情暴發,海產品銷售無門。為謀生,張良當起了社區團購的團長,每天傍晚收集各家住戶的買菜需求,清晨出車到批髮菜市場採購。
  • 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九成團長搶一成佣金,大多數人淪為陪跑
    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在武漢、成都等地調研後認為,目前公眾關注社區團購時存在誤區,誤認為社區團購的業務核心是買菜。團購業務中包括了買菜,不代表團購業務的重心就是買菜。此前,成都的橙心優選團長便與平臺發生了矛盾,起因為滴滴在成都開設了一家橙心優選官方自提店,被附近的團長們質疑為過河拆橋,收割團長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