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貓社區小鎮故事|「千年竹編之鄉,今朝更織新景」——走進崇州市...
它們是小而美的精緻空間,是城與鄉的詩意聯結。它們呈現了小鎮發展的多種形態,又不斷生發新的可能。小鎮故事多,故事裡有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有我們矢志奮鬥的未來。 崇州市道明鎮 道明鎮位於成都崇州市境內西北部,境內盛產慈竹。
-
崇州枇杷茶、道明竹編驚豔亮相茶博會
人民網成都7月2日電 今日,第九屆四川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位於主場館核心區域的崇州展館同步開放,以特色鮮明的竹編造型和裝飾,驚豔亮相茶博會。崇州枇杷茶、道明竹編以組團的方式聯袂參展,入駐博覽會2號館。
-
正式啟動中國農業文化申遺工作 崇州枇杷茶、道明竹編聯手亮相茶博會
7月2日,第九屆四川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據了解,第九屆四川國際茶葉博覽會是「2020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會展活動」之一,也是今年成都的「重頭戲」展會,有近1000家企業、4000多個品牌與會。博覽會以「千億茶產業·創新大發展」為主題,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農業(茶業)方面的重要交流合作活動。
-
崇州道明竹藝村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如果說「網紅」是崇州道明竹藝村的氣色,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則是其底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記者了解到,四川超過90%的竹編花籃來自道明鎮。道明竹編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卻少了一絲匠氣,多了一縷煙火氣,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者們來說,竹藝本身就是生活,竹籃是他們生活的工具,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物品。
-
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一邊是茂林修竹的傳統村落,一邊是藝術氛圍極濃的民宿、酒館、竹藝館.....美術館入村,文化落地生活,以顏值「出圈」,卻憑實力「圈粉」;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竹編工藝成為「國禮」傳達中國美好;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
-
崇州竹裡印象
竹裡館,摩詰輞川中之別館。那份孤獨與幽靜相伴,琴聲與長嘯相和,竹林與明月相照,總讓人追憶往昔寂靜歲月。在宋詞中,我吟唱過陸遊《太平時》佳句:「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那份曲徑幽深,綠陰翡翠,鳥語蟬鳴,閒暇蘭亭的愜意,總能帶給人一份歲月靜好,琴聲悠悠之感。
-
「竹編之鄉」廣東信宜:用竹子編織幸福生活
「竹編之鄉」廣東信宜:用竹子編織幸福生活 2020-01-22 12:57:55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新春見聞)「竹編之鄉
-
四川崇州:竹藝村讓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綻放
一、案例概況 四川省崇州市竹藝村位於「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崇州市道明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道明竹編」的核心屬地,「竹藝村」也因此而得名。
-
崇州竹裡,一種「扭曲」的藝術建築之美,成都前往只需1小時車程
從西昌自駕遊回來,本想好好休息兩天,兒子他們又約了舅舅說是去崇州竹藝村遊玩,要去看看鄉村最美的藝術建築——竹裡。成都市區的道路十分擁堵,外出旅行的遊人陸續回家車輛又多了起來。我們優選了一條線路還是在市區內走走停停,60公裡的車程跑了整整1小時。
-
崇州「Dou in竹藝村」項目啟動 解鎖全省美好鄉村第一站!
據了解,「Dou in竹藝村」項目將開展道明竹編非遺傳承人新媒體培養計劃,持續開展針對傳承人的抖音短視頻拍攝、剪輯、直播培訓。同時利用抖音的技術和平臺優勢,通過科技深挖竹藝村特有基因,從文化特色、非遺傳承、旅遊生態、經濟振興等方面,講好鄉村傳承故事,讓精美的道明竹編通過抖音從鄉村走向全國,讓「村民帶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農民增收拓展渠道。
-
崇州竹裡:一個隱藏在農村的國際頂級建築,最適合周末全家一日遊
竹海「天府之國」——四川,從來就不缺關於竹子的故事和景點,比如宜賓「蜀南竹海」,青神「竹林溼地」等100個竹景觀公園。竹裡坐落在離成都1個小時左右的崇州白塔湖附近,原本是道明鎮龍黃村的一處竹林盤,面積800餘平方米。如今因為「竹裡」這個網紅建築,促使整片竹林也成了「網紅之地」,並且改名叫竹藝村。
-
崇州竹裡:一首陸遊的詩和一個入選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
攝影:林邊「竹裡」所在的成都崇州道明鎮龍黃村9組,距成都主城區50餘公裡,是川西數不清的「林盤」村落中的一個,但這個有些特別。如果說「林盤」是成都平原典型的「物質文化遺產」,那道明鎮則擁有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小小的一個「竹裡」,把成都平原的精華都收於左右。
-
竹編之美,特別的美!|竹編|竹子|手工藝品
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之一。人們利用竹子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將以前傳統的竹編工藝大膽革新,創造出許多新的竹編技藝,既承載著傳統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據了解,竹編可以分兩大類: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而我們欣賞的主要就是立體竹編,它往往是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結合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功用。
-
清代竹編考籃
筆者收藏有一隻清代竹編考籃,它折射出了古代莘莘學子求學的艱辛,也是舊時代科舉考試的一件見證實物。這件長方形竹編考籃長36釐米,寬25釐米,高45.5釐米,分別由提手、籃蓋、籃身三部分組成。籃身分兩層,上層兩個抽屜盒,下層一個抽屜盒。
-
四川崇州道明竹藝村 解鎖鄉村中的小美好
遊客在村邊的竹藝景觀前參觀遊覽「五一」假期,正值大好春光,城裡城外到處是賞景遊玩的市民遊客。尤其是各處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傳承的川西林盤,在這個「五一」假期,散發著更加動人的魅力。上午11時許,崇州道明竹藝村旁的重慶路排滿了等候的私家車。由於採取了限流措施,人們逐一排隊等候停車進村遊覽。在經過檢測體溫、核驗健康碼等防疫措施後,遊客有序進入景區。在竹藝村,最吸引遊客的自然是極具特色的傳統竹藝,無論是隨手選購幾件心儀的小物件,還是坐下來親身體驗一下傳統工藝之美,在這個以竹編竹藝聞名的小山村,處處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氣息。
-
崇州:重新定義休閒生活
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崇州人民的美好生活夯實了物質基礎,而崇州作為一名優質的經濟學家,在「搞事業」同時也不忘藝術情懷,為工作和生活尋找最佳的平衡點。藝術家:鄉村生活的浪漫色彩說起崇州的藝術情懷,不得不提的便是崇州鄉村的多元色彩。
-
雲南會澤:竹編技藝「編織」 殘疾人新生活
讓殘疾人有一技之長,讓他們活得更有幸福感,不僅是擺脫貧困的有力推手,更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有效手段。如何根據貧困殘疾人的自身狀況、培訓需求和當地優勢產業、就業形勢,切實有效地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曲靖市會澤縣通過竹編技能培訓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