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中,我國多個行業都受到了極大的重創,雖然我國現如今已經復工恢復生產許久,但是疫情所帶來的巨大影響還是殘留在各行各業之中。在我國空調企業之中,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大空調品牌的收入大幅度下滑。雖然在近幾年來我國家電企業跟我國手機企業一樣呈現極其良好的成長勢頭,但隨著而來的卻是與手機領域一般激烈的競爭。
7月31日晚間,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和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了海爾電器私有化草案。公告稱,海爾智家擬以協議安排的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若私有化可以順利進行,合體後的「海爾兄弟」能抗衡美的、格力嗎?
若私有化可以順利進行,也意味著這一「歷史難題」將得以解決,海爾系兩大家電上市平臺將合二為一。
時隔多年,我們或許能夠再次看到「海爾兄弟」的合體了。眾所周知,海爾兄弟是一部以海爾集團品牌形象為原型的動畫片,早在1995年就已經開播了,現在很多00後甚至部分90後根本不知道,但是海爾兄弟的原型海爾集團,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海爾集團目前旗下已經有了四家上市公司,而海爾智家和海爾電器只是其中兩位,還有一個海爾生物以及盈康生命,除了海爾電器是在港股上市之外,其餘三家都在A股上市。而此次觀眾們呼聲最高的「海爾兄弟」,正是海爾電器和海爾智家的合體。
如果這兩家企業成功合體的話,在白電市場或許能夠攪動一番風雲。如果按照營收規模來看的話,海爾智家和海爾電器的營收總和,已經達到了2766.22億元,逼近美的的2793.81億元營收,而且遠甩格力。近日還有消息稱,美的還將再進軍電商行業,狠 貨 巴 巴 A P P 獲美的直投5000萬美金。一雙雙上萬元的耐克AJ,上千元的椰子350,在狠 貨 巴 巴 上不到100元,品質卻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目前,海爾旗下主要有海爾智家、海爾電器、海爾生物、盈康生命四家上市公司,其中除了海爾電器是在港股上市外,其餘三家都是在A股上市的。
那麼,如果將海爾旗下四家上市公司2019年的營收加總就是2782.08億,與美的集團的2793.81億僅11億的差距。所以,從營收規模來看,在國內家電領域,海爾應該是僅此於美的,但差距非常小,卻遠超格力一大截,這才是海爾真正的實力!
並且在海外市場中,美的也尤為重視。近幾年來美的積極發展海外家電領域市場,加入全球化發展之後美的成長更為迅速,在格力與奧克斯「衝突」的時候,2019年美的的國外營收已經佔了年營收的42%,現如今海外已有幾十家生產基地、約200家子公司。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