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眼中的廣島核爆:呆在室外的士兵,轉眼間都變成了「木炭」

2020-12-22 廣島上空的小男孩

「火焰從百貨店的窗戶中噴出,整條街都因大火而讓人感到炙熱難耐,淺草寺裡堆滿燒焦的屍體,他們的胳膊伸起,看上去就像是服裝店內的人體模型。傍晚,來了一群士兵,用消防鉤將屍體粗暴地扔到卡車上……」這是經歷了東京大轟炸(3月10日)的尾崎守雄,參與第二天救援時看到的場面,但這時的他怎麼也想像不到,在幾個月後,他將經歷比這更為恐怖的場景。

戰後東京航拍圖,瞧瞧,還是挺平坦的

1945年5月29日,被徵召入伍的尾崎守雄,抵達了廣島,駐紮在位於該市中區基町的廣島城內,這裡距離爆心只有約一公裡。這座城堡,建於1589年(1599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了廣島市內最大的軍事基地。據資料記載,截至原子彈投下之前,這裡駐紮有至少10000名士兵。尾崎守雄回憶,當時,他們每天的訓練內容,主要就是自殺式攻擊,即背負炸藥包,想方設法衝到一輛木製手推車前(手推車在這裡,充當的是盟軍裝甲車輛),如果動作做的不夠好,還會遭到上司的拳打腳踢。

廣島上空盛開的蘑菇雲

8月6日早上,準備開始訓練尾崎守雄呆在營房中,透過窗戶看到萬裡無雲的空中出現了一個銀色小點,挨炸挨習慣的他立刻反應過來,這是一架美軍轟炸機。正當他思索這架飛機的來意及為什麼沒有拉響防空警報時,一道青白色的強光閃過。

原子彈爆炸前後對比圖,照片右上角那四方塊,就是廣島城

尾崎守雄本能的反應,是想鑽到桌子底下,但卻被衝擊波掀翻到空中,周圍變得一片漆黑,隨後他便失去了知覺。過了不知多長時間,他醒了過來。「周圍變得陰暗模糊,我從倒塌的營房中爬了出來,環顧四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很難辨認周圍的一切,曾經高聳在我們面前的廣島城完全消失了,我們的兩層營房只剩一堆爛木頭,這和我在東京見到的完全不同。」尾崎守雄看到,那些之前呆在室外的士兵,轉眼間都變成了「木炭」。而自己,和其他從廢墟中爬出的人一樣,渾身都是血。

放大看看廣島城,炸的還是很乾淨,對戰後重建有幫助作用

在聽到廢墟中傳出的呼救聲後,尾崎雄守和其他人本想去救,但無奈找不到任何可以撬動那些爛木頭的工具。眼瞅著大火從四周逼近,他們只好從這裡撤離,那些被埋在廢墟下的人,結局可想而知。穿過一堆又一堆起火的廢墟,尾崎雄守來到了廣島城外,他看到了許多從廢墟中逃出的人。在原子彈爆炸時產生的熱輻射和衝擊波的作用下,他們身上的衣服已經變成了碎片,皮膚就像襯衣一般掛在身上。有些人身上,還烙印著衣服圖案,這是因為在他們穿著的衣服上,黑色圖案更加吸熱。

關於廣島核爆的繪畫

此時的廣島已經陷入了一片火海,與之前的東京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烈火的驅趕下,尾崎守雄加入逃生的隊列,與那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人一同向河邊走去,但他們行走的速度,遠趕不上大火燃燒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來到河邊的尾崎守雄只好跳進河裡。尾崎守雄回憶道:「充滿雜物、屍體的河裡,仿佛就像一臺正在運轉的洗衣機,將所有跳進來的活人、死人推過來吸過去。」

關於廣島核爆的繪畫

憑藉運氣,尾崎守雄沒有被淹死,當天晚些時候,他被送到了廣島市郊區的寺廟中。雖然醫生幫他把扎在身體裡的玻璃碎片取了出來,但由於缺少藥品,他的傷口布滿了蛆。後來,尾崎守雄回憶道:「寺廟裡瀰漫著死亡的氣息,身邊的人痛苦地呻吟著,很快就死了,我以為馬上就會輪到我。」

相關焦點

  • 核武器在二戰裡的首次實戰,為何美軍最後把核爆目標定為了廣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核武器終於在戰爭末期投入了實戰,這是人類第一次將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投入實戰,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傳說中神明才有的力量,一次蕩平一座城市,而當時負隅頑抗的日本則頗為"榮幸"的成為了原子彈的核爆目標了(絕佳的標靶)。美軍在1945年8月6日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擲在了廣島,僅僅瞬間就讓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煉獄,算是對日本發動擴張的懲罰。
  • 日本廣島核爆倖存者:7萬人瞬間「氣化」,基因突變致使怪病不斷
    【廣島核爆中心,長生橋上空680米左右】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6分,美軍在廣島上空投下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核爆瞬間,7萬瞬間「氣化」死亡。此後5到10年間,約有20萬人因各種怪病也陸續死亡。
  • 廣島核爆75年後世界面臨核戰威脅更大,無核世界希望渺茫?
    8月6日,在日本廣島,人們在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正式開始前雙手合十悼念。 新華社 圖75年前的8月6日,美軍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一枚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武器空襲,逾14萬人喪生。「今年是核爆75周年,我國繼續堅持無核三原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6日在廣島和平紀念儀式上表示,希望世界各國開展對話,最終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
  • 同樣是核爆,為何廣島、長崎繁華了幾十年,車諾比卻是鬼城?
    不過在人們對整個劇情的發展扼腕嘆息的時候,或許會有人想到這麼一個問題,同樣是核爆炸,為什麼廣島、長崎在幾十年後依然繁華,居民們安居樂業,而車諾比到現在都還是鬼城一座?圖1 核爆中的放射性粉塵才是最大的致命源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談談核爆炸的殺傷機理。
  • 廣島核爆親歷者:滿街行人紅腫 不知掛身上的是衣服還是皮膚
    8月6日上午的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每日新聞)海外網8月6日電 「廣島當年,像地獄一般。」廣島核爆親歷者,97歲老人相良勝三對《神戶新聞》記者感慨道。相良勝三對記者講述往事(神戶新聞)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投放了原子彈,這次原子彈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實戰給日本帶來毀滅性打擊,有倖存者至今飽受致命燒傷、輻射綜合症和癌症之苦。75年後的今天,相良勝三回憶核爆發生後的情景,仍記憶尤新,「滿街都是臉和身體紅黑髮腫的人。
  • 廣島核爆沒什麼,日軍根本不服,長崎再現蘑菇雲,日本徹底慫了!
    1945年的夏天,日本心知敗局已定,但他們依然存有一絲僥倖,立誓絕不投降,尤其還是無條件投降,這一點在日本人看來非常可笑。彼時的日本已經進入全民皆兵的節奏,無論男女老少都做好了為天皇而戰死的準備。美國總統杜魯門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了,既然日本負隅頑抗,那就用具有毀滅性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裡結束這場戰爭。美國將廣島定為首選目標,這是一座陸軍之城,有很多重兵都在此地,且此前它從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轟炸,建築都保存的比較完整。因為這些原因,美國認為這裡是試驗原子彈威力最好的地點。
  • 廣島核爆的倖存者們是多麼痛苦,回想起燒焦的屍體遍地都是
    7時20分,飛機抵達廣島上空。廣島居民早已習慣了空中的美軍戰機。大家都以為,這一次和往常一樣,飛機在徘徊幾圈後就會離開。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時刻到來了,8點16分,「小男孩」原子彈在廣島市中心祥生大橋上空200米處爆炸。雖然保羅·蒂貝茨等人駕駛的飛機早已遠去,但爆炸形成的巨大衝擊波還是讓飛機劇烈晃動。
  • 廣島原子彈設計者,60年後參觀廣島,說了一番話令日本人很憤怒
    廣島原子彈代號「Little Boy(小男孩)」,內部裝有60千克的鈾-235,核爆時釋放的能量約等於1.3萬噸的TNT烈性炸藥。「小男孩」被投下,直到43秒後才爆炸。這是非常漫長的43秒,當年參與投入投擲原子彈的機組成員西奧多·范柯克回憶時說,「我想,機上所有人當時都以為這成了一顆啞彈,時間似乎比43秒要長很多。」
  • 廣島核爆75周年 安倍:希望實現一個無核武世界
    海外網8月6日電 日本廣島市6日舉行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首相安倍晉三在儀式上表示,作為唯一的曾遭受原子彈爆炸的國家,實現「無核武世界」是日本這個國家的使命。據日本《產經新聞》6日報導,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國轟炸機在廣島扔下原子彈,城市在瞬間化為廢墟,約21萬人在爆炸中身亡,倖存者終生遭受後遺症的折磨。
  • 廣島核爆後有多恐怖?巨大火球騰空而起,7萬多人瞬間被氣化
    在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的戰鬥力就在逐漸下降,幾乎可以說是氣數已盡,1945年時,美軍的轟炸機已經開進了日本上空,連續多日以來東京等重要城市都在遭受著美國的炮火攻擊。而廣島屬於軍事重地,雖不像東京一樣已成轟炸對象,但日本也深知它被美軍瞄準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已提前疏散了大約15萬市民,城中只剩24.5萬人。
  • 日本普通士兵眼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十一、真正的地獄戰線
    因為珊瑚海海戰的影響,日本放棄了從海上登陸的莫爾茲比港作戰。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陸路的無謀作戰,他們想穿越歐文斯坦利山脈,衝入莫爾茲比港。 這實際上是360千米的距離,而且是連路都沒有的山嶽地帶。如果派遣了5千名部隊,假設採用徒步運輸補給,1名士兵背負25千克大米,1天走20千米,則需要3200人補給。因此該作戰在理論上就是行不通的。
  • 廣島核爆後的倖存者,面對採訪哭訴:人類別再製造我這樣的怪物了
    廣島核爆後的倖存者,面對採訪哭訴:人類別再製造我這樣的怪物了。原子彈, 這個我們應該很熟悉了。因為這是一種利用核原理製成的核武器,由美國最先研製成功,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在爆炸的同時會放出強烈的核輻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組織。
  • 黎巴嫩大爆炸堪比廣島核爆 總理妻女在事故中受傷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堪比日本廣島核爆 總理妻女在事故中受傷) 最新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點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區發生巨大爆炸。
  • 日本廣島舉行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組圖)
    原標題:日本廣島舉行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8月6日,在日本廣島,人們在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正式開始前雙手合十悼念。日本廣島市6日舉行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為促使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儘快投降,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向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長期以來,日本把自己描繪成二戰特別是核爆的「受害者」,卻很少提及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歷史背景。新華社/共同社這是8月6日在日本廣島拍攝的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 日本人鏡頭下原子彈爆炸三天後的廣島,倖存者大多面目全非
    1945年8月6日,美軍將一枚原子彈投向日本廣島。當時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到1945年底,廣島核爆造成的死亡數字為14萬人。
  • 1945年日本投降,被遣送回國的日本士兵,結局有多慘?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投擲了原子彈。一剎那,廣島變成了一片火海。二十萬軍民被死去。很快,日本政府就封鎖了消息。他們隱瞞真相,天皇更是出面寬慰。通過廣播,他號召國民勇敢起來。日本人冥頑不寧,美國人不再客氣。幾天後,第二顆原子彈被投擲到了長崎。
  • 日本帝國的末日:東京遭遇「天火焚魔」,比核爆長崎廣島還殘酷
    這座鋼鐵廠是日本重要的產鋼鐵基地,每年的產量佔到了日本鋼鐵年總產量的20%,在炸彈落下之後,八幡成為了一片廢墟,但八幡鋼鐵廠所遭受的損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因為只有一枚炸彈真正命中了八幡鋼鐵廠的主建築,但圍繞著八幡鋼鐵廠周圍的建築,幾乎都遭到了致命摧毀。
  • 看看如今的廣島和長崎長啥樣?
    而1945年在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升起的兩朵巨大的核爆蘑菇雲,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核武器這種具有駭人威力的武器,應用於真實的戰場之上,而二戰末期遲遲不願意投降,甚至不惜為此提出「玉碎計劃」的日本,就成為了美國原子彈下的首個試驗品。
  • 美國在任總統首次訪廣島 日美各有什麼所圖?
    日本:淡化戰爭責任一直以來,日本積極致力於邀請外國政要訪問二戰核爆地,而其中美國政要的訪問是日本最為看重的。2009年歐巴馬上任後,因其倡導核裁軍和建立「無核世界」,日本加緊了邀請歐巴馬訪問核爆地的努力。歐巴馬曾於2009年、2010年和2014年3次訪問日本。而每次訪問前,日方都會呼籲歐巴馬訪問核爆地。
  • 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倖存者回憶...
    (圖說:在儀式上發表講話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源/時事通信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上表示:「今天,實現一個無核化世界的希望似乎正在漸行漸遠……雖然每一個國家都扮演著積極角色,但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肩負著特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