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房住不炒」的長沙樣本:剛需購房者壓力不大 人口聚集效應凸顯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海報直擊|探訪「房住不炒」的長沙樣本:剛需購房者壓力不大 人口聚集效應凸顯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建設工作簡報》第79期刊載題為《長沙市落實主體責任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文章,對長沙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的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房地產市場調控得當與否,房價是最直觀的。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今年11月,長沙的二手房均價為11347元,而新房均價則在10249元,在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中墊底,而在有數據統計的全國313個城市房價排行榜中,長沙排在第62位。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各地可謂是「各顯神通」,但為何僅有長沙形成了「經驗」與「樣本」,低房價下長沙的人、產、城又呈現出哪些獨特的「風貌」?

  人:剛需購房者壓力小投資客「有來無回」

  湖南原動力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巍把接受引用新峰地產的統計數據,表示長沙商業公寓庫存可售及預計新增近1200萬平方米,前面十年已售約500萬平方米,截至當前長沙五區商業公寓總規模超1800萬平方米,預計未來三年遠超過去十年量。「去化周期達35個月。」

  但長沙市場上也不乏賣得好的公寓項目。據紅網報導,堪稱長沙最貴的公寓項目運達公寓,曾在去年四開四罄,總價6000萬元/套的泳池花園複式公寓也被搶購一空。而這一公寓的戶型,也刷新了人們對於公寓市場的認識,推出的戶型均是建築面積450㎡、900㎡、1320㎡的大面積。

  城:人口聚集效應凸顯城市發展仍在快車道

  在普遍的認知中,房價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程度。房價高的地方往往也是經濟發達之地,譬如北上廣深,房價低的代表則是玉門、鶴崗等資源枯竭型城市。而這一規律,在長沙的發展中被打破,這也是此番長沙被住建部點名表揚的重要原因。

  2019年,全國共有17個城市的GDP突破萬億大關。佛山作為新晉成員,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今年11月,其二手房、新房房價分別為14323元、15691元。而GDP於2017年便已突破萬億,並在2019年GDP總量高出佛山近800億的長沙,其二手房均價為11347元,新房均價則為10249元。而GDP略高於長沙的青島、無錫和寧波,其二手房、新房房價也無一例外地高於長沙,更不用說南京、天津、杭州、成都等城市。換句話說,在全國17個GDP破萬億的城市中,長沙的房價也是最低的。

  低房價的長沙,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卻保持了強勁的勢頭。2020年上半年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沙GDP增速為2.2%,在17個萬億GDP城市中排名第一。而這並非偶然,在2019年的萬億GDP城市增速排名中,長沙就曾以8.1%的實際增速排在首位。

  論其原因,王巍以及劉興躍都認為與長沙的低房價不無關係。他們認為,低房價造就了長沙的人口聚集效應,而人口的流入則為長沙的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劉興躍說,長沙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客觀上確實對自己的企業發展有一定影響,但是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自己還是支持這些政策的。「有些事眼界要高,要講發展後勁,長沙的低房價吸引了大量人才落戶長沙,這對於整個城市的發展是有利的。」

  根據易居研究院發布《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顯示,長沙以6.4的比值排名最後。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通俗來講這一數據衡量的是當地居民多久能攢夠買房錢。在這份榜單中,深圳以35.2的比值排在首位,意味著在深圳要35.2年才能攢夠買房錢,而長沙只要6.4年。在榜單中,長沙也是唯一個比值低於7的城市。

  來源:易居研究院《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

  而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0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中,長沙、瀋陽、重慶的房價收入比相對偏低,其中長沙是典型的居住友好型城市。2019年長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11元,同比增長8.7%,而2019年長沙二手房成交均價11063元/平,同比下降3.6%,上述報告指出「長沙的收入漲幅明顯跑贏房價」。

  「大家買房壓力不大,所以敢消費,敢創業,城市也就更具活力,也更加繁榮。」劉興躍表示。而王巍則用一個例子,更生動地闡釋了這一道理,「我有個朋友十幾年前掏空家裡的錢包,湊了三百多萬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去年他深圳的房子賣了兩千多萬,之後回到了長沙。這些錢即便在長沙買個高品質的房子,手頭還能剩不少錢,這些錢用於消費或創業,都能促進經濟發展。」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5年,長沙常住人口流入39.11萬人,年均增長6.5萬;而從2016年至2019年的4年時間裡,長沙新增常住人口達96.27萬人,年均增長24.1萬人。雖然沒有相關研究表明這樣的人口流入變化與房價有多少關係,但巧合的是,長沙嚴格房地產調控正是在2016年底。

  不過長沙的低房價也伴隨著不少爭議。有不少長沙市民通過市長信箱反映長沙房價過低的弊端,甚至打起了「嘴仗」。一位市民來信表示,長沙的低房價讓長沙人承受著輸入性通脹,因為高房價地區銀行流出的資金可以自由流動,推高物價,而長沙市民沒有高房價做對衝,實質利益受到損害。另一位支持低房價的市民則寫了1000多字的文章發到市長信箱,駁斥上述觀點。

  還有一位自稱不缺錢的長沙市民表示,低房價導致沒有高端房地產項目可買,目前在售房屋一個比一個差,維權遍地都是。還有來信認為低房價阻礙了長沙的人才往環境更好的地方流動,其舉例說明如果自己的孩子想要去北京發展,武漢人賣一套房就能滿足北京首付,長沙得賣兩套。但現行限購政策下,賣完兩套自己又沒有地方住。

  對於上述質疑,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稱,觀點存在一定的辯證合理性。表示將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後續考慮實行差別化供地政策,建設高品質、改善型住宅,避免城市簡單重複低層次建設。

  而長沙市住建局則回復稱:長沙接下來將進一步按照「穩價格、促供應、調結構、嚴監管」的要求,繼續保持調控方向不變、調控目標不減、調控力度不松,持續保持長沙「房價窪地」比較優勢,並使之成為長沙城市競爭、產業聚集、人才流入的要素保障,進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文章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海報直擊|探訪「房住不炒」的長沙樣本:剛需購房者壓力不大 人口...
    長沙地標建築之一國金中心人:剛需購房者壓力小 投資客「有來無回」湖南原動力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巍把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的地點約在了一家茶樓。王巍說,低房價帶來的第一個「效果」就是剛需購房者的壓力較小,而這部分購房者又大多是年輕人,所以年輕人的壓力普遍不大。由此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則是創業氛圍更加濃厚,由於湖南人愛好美食娛樂的天性,不少年輕人創業方向都會選擇與餐飲或娛樂有關。湖南瀏陽人李思凝(化名)便是這樣一個年輕人。
  • 海報直擊|「房住不炒」的長沙樣本:剛需購房者壓力不大 人口聚集...
    長沙地標建築之一國金中心人:剛需購房者壓力小 投資客「有來無回」湖南原動力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巍把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的地點約在了一家茶樓。當天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見到他時,茶樓裡雖算不上人聲鼎沸,但也有不少人在打麻將,其中不乏年輕人群體。「這就是低房價帶來的『效果』。」
  • 長沙剛需購房套均總價84萬元 三成購房者來自本地,女性買房更多
    他們有著強烈的購房需求,以及有限的資金承受能力,雖然對價格敏感,但無論房價是跌是漲他們都會買,這就是「剛需族」。 但有一百萬元後,買得起房嗎?如果是北上廣,你可能只夠付首付,但在長沙,或許能全款買一套房。
  • 22城剛需族購房套均總價超百萬 北上深三城領跑
    此次報告中,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1年來剛需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比較各城市剛需購房群體在購房總價、面積、區位等方面的選擇差異特徵;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剛需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
  • 「房住不炒」學長沙,房價降了還是漲了?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涉及房地產相關工作,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8年6月,《湖南日報》連發4篇評論文章,被稱為「晨風四論」,狠批長沙地產:「如今,房價高居不下、市場投機盛行,老百姓不高興、不贊成、不答應。這就說明,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離群眾的要求還相距較遠。」在「反炒房鬥爭」之前,長沙樓市一度遭到瘋炒。
  • 竭力平衡供需關係 落實「房住不炒」精神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杭州市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人,達到1036萬人,流入人口增多,由此產生大量的購房需求,使得原本就「一房難求」的杭州更加緊張。樓建波認為,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房價上漲比較快,這些地方密集出臺樓市新政,是落實中央「房住不炒」政策的體現,穩定房地產市場。在樓建波看來,這向社會傳遞的信號是,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沒有變,各地落實中央「房住不炒」政策的初衷沒有變,就是要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讓房地產市場降溫,打造一個有序的、穩定的房地產市場。
  • 剛需購房者「春天」還會遠嗎?
    房價回落的原因,主要是供應過剩、供大於求、庫存過高、購房需求下降、調控收緊、人口流出、產業淘汰落後、資源枯竭等,這也是導致城市分化的主要原因。再多放努力下,房價基本在可控範圍內,平穩將是市場常態化表現。
  • 對不起,2000多萬的剛需房,我不配|深度
    開盤價每平米比周邊二手房均價低5萬,打著剛需的旗號總價卻是剛需買不起的千萬級樓盤,點燃了這個乾柴般的一線樓市。 幾百億資金火速到場,手持現金的人們看不到限購下的購房門檻,看不到戶型和面積,看不到風險,眼中只有套利。
  • 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盒區房報告 新零售門店成社區新配套
    如今,以盒區房為代表的生活便利型社區,正在成為新型剛需。分析認為,「房住不炒」依然為全社會的主基調,而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隨著上半年在家辦公、上網課的倡議,居民對購房需求的理解也更加理性,社區配套設施和生活成本成為最受關注要素。
  • 多地密集發布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落實「房住不炒」精神
    在樓建波看來,這種常規調控手段並沒有突破中央「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政策框架,並不代表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走向的改變,而只是穩定房地產市場。多地密集出臺政策落實房住不炒精神近期出臺樓市新政的並非只有深圳一個城市。
  • 恨不身為長沙人
    無房剛需無疑是車下的一群人,他們希望房價能降一點、再降一點,這樣自己就能擁有一套夢寐以求的住房,並且貸款的少一點,還貸壓力小一點,實現住有所居的人生目標,同時不使自己一生的幸福都押在房子上。對房價看多或看空,不過是各自所處的地位不同、利益訴求不同罷了。但是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 剛需購房要了解,不要亂買房了
    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統計顯示: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後,各地紛紛圍繞這一「核心思想」加緊樓市調控。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的樓市調控次數達250多次;2018年,調控次數達440多次;2019年,調控次數多達600多次;雖然2020年還沒有結束,但是,上半年的樓市調控次數已達300多次,根據推測,全年的樓市調控次數與2019年相差無幾。
  • 深圳打新「無房優先」公平?市民:首套房不一定是真剛需
    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則認為,無房先選房,有房靠後的方式更符合當前深圳樓市的現實情況。 在深圳市民張先生看來,不論有房無房,都不能直接與需求掛鈎。當前購買首套房的置業者不一定是真剛需,因為能一次拿出幾百萬現金,和無房有名額本身就是矛盾的。這種前提之下,標的越高,首套無房為了套利而購房的可能性就越大。
  • @長沙人 個體工商戶和「一房兩證」市民購房資格有調整
    華聲在線8月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雲龍 實習生 姜河)購房資格審核中,個體工商戶可憑營業執照代替工資流水嗎?因一房兩證無購房資格,能否購買第二套住房......近日,長沙市長信箱回復一批市民來信。其中,對個體工商戶和「一房兩證」市民如何購房,明確進行答覆。
  • 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0年長沙Q2理想安居指數報告》:嶽麓區最受...
    來源:時刻頭條7月17日,58同城、安居客聯合夢想置業發布《2020年長沙二季度理想安居指數報告》,報告通過土拍市場表現、用戶搜索指數、用戶畫像等不同角度給購房者描繪全景式長沙樓市發展圖景,為用戶置業提供參考。
  • 淮安「約談」部分開發商,要求房住不炒!務必做到「六不準」
    揚子晚報網11月28日訊(通訊員 徐鴻寶 丁曙明 記者 朱鼎兆)針對近段時間淮安市民反映強烈的買房難、價外加價、捆綁銷售、網絡炒作等問題,27日,淮安市住建局召集部分開發商座談淮安房地產市場,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務必履行「房住不炒」社會責任,規範企業的開發經營行為,營銷要執行「六不準
  • 「房住不炒」政策對房價沒影響?
    這兩個區域一是離市區遠,交通以及教育設施設備沒有規劃完善;二是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影響之下,購房者對於買房投資的熱情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在盲目通過買房進行投資,而是考慮剛需型的人群逐漸增多了。佛山是依靠廣州這個大城市發展起來的,現在廣州在買房政策放鬆,廣州黃埔購房政策鬆綁:連續工作半年以上人才購房不受戶籍限制,廣州緊接著南沙花都黃埔放開限購,外溢廣州客回流了!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值得注意的是,在8、9月份長租公寓暴雷現象頻發後,不少城市也迅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租賃監管新政。
  • 剛需者們笑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不起房,即便是掏空了6個錢袋子,也不足以支付一套房的首富。這樣的情景,讓很多剛需者感到很崩潰!中國的房價究竟為什麼會上漲得如此之快?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炒房團在「作惡」!其實,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房子,已經足以提供給34億人居住,而中國的總人口尚不足14億人,也就是說連房子的一半數量都不足,但是卻依然有很多人買不到房!這其中,就是炒房團在搞鬼!